|
穿着厚厚工服的电焊工 一天工作得有11个小时
太累 躺在简单的几根钢筋上睡着
新湖南客户端实习生许慰怀 记者周红泉
导读
这几天,“秋老虎”发威,长沙持续出现37度高温,大家享受着地铁出行的快捷和凉爽。但在建的地铁四号线工地,有群人却是这样,“一天得喝8升水”、“为保证工期,中暑后拔个火罐又上了”、“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多回回家”…记者走进地铁四号线溁湾镇站工地,体验、记录他们用汗水带给长沙地铁时代的加速度。
————————————————————————————————————————————————————————————
“能多回回家就好了!”
早晨6点不到,陈师傅就赶到工地换班。他说,因为工期紧,工地两班倒。除吃饭时间,基本都在赶工。
老陈是重庆丰都人,跟着施工队过来的。这位40多岁的汉子说话总带着笑。“大儿子就要读大学了,听说花费挺高的,得多挣点。”老陈最大的遗憾是,“没什么时间回家。”
“有时太忙,过年都在外面赶工,能多回回家就好了!”老陈说。
整天与超过60C°的钢板打交道
上午十点,太阳已经很“毒辣”了,工地钢筋铁板温度摸起来特别烫手。“恐怕超过60C°”。负责电焊的廖杰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套着个黝黑的面具,小心地将将钢板焊接在一起。溅出的火星有时会击打在面具上,在烈日也下显得很刺眼。
“这种鬼天气,内裤都汗湿了。”廖师傅说着,拿起旁边的大水壶,昂起头“咕咚、咕咚”一通狂饮。记者看了一下,2000ml的。老廖说:“现在这个天气,我一天起码要喝4瓶。”这已经是超过14瓶矿泉水的量了。
工友都喜欢喊他“老廖”。但“老廖”可一点都不老,才20多岁,贵州人。有时会抱怨一下,觉得工作太幸苦了。但是“老廖”干活时却很认真。他说想要在城市多挣点钱,回老家娶个好媳妇。
————————————————————————————————————————————————————————————
中暑后还坚持在工地
下午,记者进入地下施工场地。原以为没有烈日直射,会凉爽一点,但密不透风的空间,轰鸣的机器声,使得地下更闷热难耐。没过两分钟,衣服就汗湿了。
记者注意到,地下常常渗水出来,积成一个个小水潭。很多工人便穿着胶鞋直接踩在水里。他们说,这样会凉快一点,出去后鞋子在外面晾个吃饭的时间就干了,又可以继续穿。
因为太热,又都是大老爷们儿,很多人都是直接光着膀子工作。记者看到,50多岁的工友李师傅背上有拔过火罐的圈圈。他说,昨天中暑了。但工期又拖不得,家里条件也不怎么好。拔了个火罐就继续干活了。
“没办法,在工地干了一辈子,也不会干别的了。”老李说完,便又转过身去拿地上的钢管。豆大的汗珠顺着黝黑的面颊滚落下来,然后滴进水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PS:这报道中有错误,现已纠正。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