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82|回复: 4

[公告互动] 泉州保护发展“海丝”文化 努力让压箱底变成新财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7 14:1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努力让压箱底变成新财富”

——泉州保护发展“海丝”文化一瞥

“海丝申遗,泉州牵头!”不久前,国家文物局正式定调。联合广州、宁波、南京等城市,泉州将担当牵头协调的重任,全力推进中国海丝联合申遗。

而在今日,同样在“海丝”主题的引领和召集下,泉州高朋满座、群贤毕至,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未来3天时间,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将在泉州话“海丝”、访“海丝”,畅叙千百年来的丝路情谊,畅想21世纪海丝建设的美好未来。

此时此刻,我们不禁细数“海丝”家珍,并细细回味全市上下共同珍爱它、保护它、发展它,推动它从历史压箱底,逐渐变成面向未来的新财富的所思所行。

守护“海丝”遗产家珍

投入整治修缮资金近4亿元

千百年来,泉州港“吞吐四海云帆,鼓荡八面来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流溢着奇光异彩,展现出蓬勃生机。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赞誉:泉州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也是沿线各国多元文化交汇交融之地,双方友好交往的永恒记忆,在泉州呈现为大量10—14世纪弥足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国家文物局暂定泉州海丝申遗遗产点14个,占全国申遗总量的一半。

泉州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始终保持高度文化自觉,十分珍视并大力保护海丝历史遗存。“尽管海丝申遗的遗产点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泉州对海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文物的修缮工作从来没有停歇过。”长期分管文物保护工作的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介绍说,除加强对海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外,泉州还加强了对各遗产点周边的环境整治和建设控制,提升海丝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水平。2001年至2006年的五年间,全市共投入整治资金3.57亿元,完成10多处海丝遗存的周边环境整治。2014年以来,又投入3000多万元,修缮众多海丝文物。今年,还继续就修缮工作预算了专项经费。

传承弘扬“海丝”文化

向世界亮出特色城市名片

在5月底首届中法文化论坛上,泉州这样自我介绍——“‘海上丝绸之路’是泉州城市最深刻的文化情结、最独特的文化基因。”

过去10年来,或是通过语言,或是通过行动,这样面向全世界的自我介绍,泉州没少做。仅最近三年来,大阵仗就一个接着一个——

2014年11月,举办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2015年11月,举办以“情系亚洲 逐梦海丝”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建成亚洲唯一一个以“海丝”为主题的“艺术公园”——“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

2016年2月,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

……

以一系列规格高、影响深远的“海丝”文化交流活动为平台,“海丝泉州”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而如果追溯到更远,人们还会发现,自1991年首次到访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4次组织到泉考察。2014年9月,还邀请泉州组织海丝文化遗产赴其巴黎总部参与“丝绸之路和创意城市”展览等活动。

更值得一提的是,“海丝”的交流对话,正溢出文化领域。去年年底,经中央批准同意,文化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每两年一届,永久落户泉州。

今日,“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海丝”申遗、泉州牵头。这个城市对于“海丝”这一城市名片和窗口的打造更为重视。按照计划,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基础上,泉州将多方整合资源,建设代表中国、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此外,刚于去年获得地方立法权的泉州,将首部实体法锁定“海丝”,列入2016年度立法计划。截至目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已基本完成一审环节,将有望于本月转入二审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7 17: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申遗不是目标,而应该是保护古文的一个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8: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海丝”古迹助力“海丝”申遗

www.chinashishi.net  发布时间:2016-06-07   来源:石狮日报
  
6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带领调研组一行,在泉州市政府副市长周真平的陪同下,莅临我市“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点进行调研。石狮市委书记朱启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桂森,以及市有关部门、蚶江镇的负责人等陪同调研。
  
宋新潮一行参观了石湖古码头(林銮渡)、六胜塔,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详细了解两个考察点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以及两处考察点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情况,对两处考察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赞叹不已。宋新潮指出,石狮的石湖古码头(林銮渡)、六胜塔等“海丝”古迹,见证了古代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两个考察点作为泉州海丝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海丝申遗工作的过程中,不要过度加工建设,要保护好史迹点原有的风貌,尽量保留原有的格局,确保古文物“原汁原味”,海丝遗产的唯一性、真实性、完整性。同时,要借助“海丝申遗”的有利契机,做好文物保护和本地特色文化的环境整理,做深做细古港复兴这篇文章,以文促旅、以旅兴文,促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丝泉州 灿烂遗存

这是一个傍海而生的城市,也是一个向海而生的城市。

   
1000多年前,如同一匹缎子抛掷出飞练,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航。从此,茶、瓷器与丝绸,从刺桐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输向世界;香料、药材和珠宝,从许许多多遥远的国度,经由这个“东方第一大港”进入中国。

   
1000多年后的当下,涛声依旧、丝路再展。传承弥足珍贵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建设生机勃发,由泉州牵头的“海丝”联合申遗也已奋然启程。而环视这座城市,航海与通商史迹、多元文化史迹、城市建设史迹……三大类10多处海丝文化遗存,以丰富、完整、灿烂的存在,提醒着人们铭记那段融通世界的美好时光,也让大家满怀期待,共同展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新丝路未来。

   
光影依稀刺桐红,似曾相识客又来。今天,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开幕。我们以一次“海丝泉州”文化遗存的巡礼,欢迎“市井十洲人”今朝寻宝刺桐城,共话海丝前世今生无限缘。


万寿塔:泉州湾古航标,又名关锁塔、姑嫂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位于石狮市宝盖山山顶。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故此当时万寿塔成为海上行船的航标。


六胜塔:泉州湾主航道的古航标,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金钗山上。1111年(北宋政和元年)始建,1336年至1339年重建。此塔系泉州海商凌恢甫历时4年独资兴建,反映了14世纪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的繁盛,以及海商经济实力的雄厚。


石湖码头:泉州古代商贸的重要码头和海防重地,形成于713年—741年(唐开元年间),相传为唐代泉州航海家林銮所创建,俗称林銮渡,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北距泉州城区27公里,是11世纪-14世纪泉州港水水转运和水陆转运的重要码头。

   
江口码头: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办事处法石社区居委会,形成于11世纪。该码头与海湾的石湖等码头,构成古代集群港的格局,反映了刺桐港空前繁荣时期独有的风貌。


九日山祈风石刻:12世纪-13世纪泉州地方政府主持航海祈风祭祀活动的石刻文字记录,也是现存唯一的古代**就有关航海事宜举行国家祭典的真实记录。位于南安市丰州镇旭山村九日山,东距泉州城区7.5公里。

   
真武庙: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办事处法石社区,始建于宋代,宋时作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

   
天后宫:位于鲤城区天后路,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同时也是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位于晋江市磁灶镇前埔沟边村西边的金交椅山。窑场创建于10世纪(五代),衰废于14世纪中叶(元末),是磁灶12处宋元窑址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处,为宋元时期泉州乃至福建重要的外销瓷窑之一。

   
德化窑系屈斗宫遗址:位于德化县浔中镇,为宋元时期德化古窑最具特色的遗址之一。德化陶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输出商品以及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府文庙:位于鲤城区中山中路泮宫内,是中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包含宋、元、明、清四代建筑形式的文庙建筑群,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时期泉州城市文化生活的兴盛。

   
老君岩造像:位于丰泽区清源山西峰下,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的古代石刻造像。长期以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中国道教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开元寺:位于鲤城区西街,始建于686年(唐垂拱二年)。开元寺内的印度教寺的石柱、婆罗门寺带有人面狮身雕刻的华板以及印度教寺常用的伎乐飞天斗拱饰物……无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丰泽区圣茂村灵山南麓,是7世纪从阿拉伯来到泉州的两位传教士的坟墓。廊中有郑和下西洋路经泉州时来此墓祭告行香所立的汉文石碑。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位于晋江市罗山镇华表山麓,是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摩尼的石刻造像。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来到草庵,认为这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的最大收获。


洛阳桥:位于洛江区桥南村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洛阳街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湾平梁式大石桥。

   
德济门遗址:位于鲤城区天后路,即12世纪-14世纪泉州海外贸易最繁荣的商业区域,印证了泉州城区随着航海与通商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不断向南沿江拓建的历史。

   
泉港土坑村港市遗址:位于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是目前泉州保存最完好的港市遗址之一,是古代泉州海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海上丝绸之路”港市遗址的缺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7 20: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5_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9-20 13:24 , Processed in 0.07830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