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333|回复: 4

[2号线] 记者深入地下20米 探秘长沙首条地铁过江隧道施工现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8 09: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盾构机内的情景。

盾构机控制室内,本报记者向操控手了解如何控制机器。均为邱晓峰 摄

  11月8日,参加长沙地铁2号线建设的最后一台盾构机——湘江2号盾构机从溁湾镇站下井右线向东掘进。还有500多米,也就是再过两个月就会开挖到湘江边。而此前1个月下井的左线湘江一号盾构机,距离湘江边仅300米了。盾构机将一直向东掘进,穿越湘江,预计明年5月底到达五一广场站。

  长沙首条地铁过江隧道怎么挖,在地下的盾构机是怎样工作的?工作人员怎么操作,为何在地下挖隧道也不会歪呢?昨日,记者走进这片地下20米的神秘区域,体验盾构司机工作,看这些地下拓路的人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

  先进

  盾构机全由各种按钮操控

  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长沙市地铁2号线溁湾站右线湘江2号盾构机施工现场。随后,记者戴着厚重的安全帽,穿着红色的大制服,跟随师傅、中铁五局长沙市地铁2号线4标5标项目部盾构司机李皎华,沿着几段铁楼梯来到地下20米的盾构区。

  一个庞然大物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我们的盾构机,又叫隧道掘进机,长80多米。”李皎华说,盾构机是由圆形盾体、连接桥和1、2、3、4、5号台车组合在一起的。

  “你看,这轨道上方是运输水、气、油的不同颜色的管道和传送渣土的皮带。”李皎华拉着记者爬上一米多高的盾构机轨道板上。从另一边跳下来,记者来到盾构机中间的轨道上,除了一些泥水,这个轨道还算干净。李皎华说,“这是给电瓶车运送管片用的。它一直通往盾体前方。”

  “我还以为盾构机像一辆小火车呢。没想到盾构机中间还分左右两边。”记者沿着轨道往隧道内走,两边各种机器设备让记者目不暇接。

  “快上来看看,这里是我们的中央控制室。”李皎华拉着记者上到1号台车左边的一间小房子。这是一个1米宽、4米长的小房间,是整个盾构机的中枢系统,操控它的就是盾构司机。四个大的显示屏上显示着盾构机前后方、系统参数等各部位情况,屏幕下方是各种不同颜色的按钮。

  “气压减小,清洗……”李皎华边说边示意着操作按钮。记者跟着他边看屏幕边按按钮,结果却是一阵手忙脚乱,根本搞不过来。

  神奇

  盾构机开挖像蚯蚓吃泥吐土

  “操作机器精神要高度集中,尤其是我们的盾构机现在正处在走下坡弯道的推进中。”李皎华已有一年多盾构司机经验。他说,盾构机开始工作后就像开汽车一样,人也会跟着紧张起来,随时要注意各种参数的变化等。

  “每个标段都是先建两头车站,盾构机从一头挖过去,从另一头出来。”李皎华说,就像一条单行线。地铁隧道在挖掘过程中,被切割成好多标段,每个标段根据实际站点情况长短不一。记者所在的地铁2号线溁湾镇站至橘子洲站段,全长900多米,在江底最浅处离水面只有8米左右。

  从一头挖到另一头,在地下怎么控制好方向?“呵呵,不用担心,前期我们已经将设计好的轴线录入了系统,操作的时候会按照标好的轴线前进。”李皎华说。盾构机每掘进1.8米就会停下来,装一圈管片再前进,1.5米是管片的宽度,0.3米是拼装管片需要的距离。一天最多前进12米。

  “现在盾体正在掘进,渣土正在传送出去。”李皎华说,盾构机就像是蚯蚓钻洞,把泥吃进去,然后经过身体排出来。不过,盾构机啃的不是泥,而是地下岩石层,然后将其变成渣土由皮带传送出去。

  “我们现在刚好是在蚯蚓腹中。”走出中央控制室,站在轨道中间,记者觉得真的好神奇。

  更神奇的是,32个推进油缸像一个个小拳头,在盾构机前端的盾体内铆足了劲往前伸,圆滚的盾体在它们的推力下向前掘进着。

  “控制这些小家伙也很要技术呢。”李皎华说,如果掌握不好这些小拳头的伸长距离,盾体很可能会掘歪。

  辛苦

  工人一天在地下工作12小时

  掘进停止,工人们忙着拼装管片。记者上前拿着一把15磅重的锤子,跟着师傅们敲打管片上的螺栓。没想到只敲打进两个,记者便使不上劲了,累得一屁股坐到管片上。

  “还是让他们做吧。”李皎华站在连接桥上有点着急地说,“注意安全,拼装机要抓管片了。”

  只见一台类似吊机的抓手向我们移来,记者连忙往后躲。它在管片的正中央停住了,然后抓住管片往挖出的隧道壁上贴。大概40多分钟,挖掘出的一段管壁被贴上了管片。

  午饭和晚饭,都是地面食堂工作人员用保温饭盒装好饭菜送下来的。端起饭盒的工人们,就在盾构机上找个空隙地方,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吃完饭,工人们继续干活,机器不停歇,他们也不能停歇。“我们分白、晚两班24小时轮流做,吃喝拉撒全在这盾构机内。”李皎华笑着说。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12小时里,他们必须守在盾构机掘进的隧道工地上。渴了,有从地面上搬下来的饮用水;内急了,盾构机上有厕所。

  不知不觉中,好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记者从地下回到地面时,星城已是华灯初上。“外面真好。”满身是泥、疲惫不堪的记者,顿时感觉到舒服了很多。

对话

  忙于“地下”工作,没时间谈女朋友

  记者:你很年轻,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吧?

  盾构司机刘博:我今年25岁了,2009年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今年3月才到长沙。

  记者:你老家在哪里?

  刘博:陕西西安。

  记者:离家这么远,你家里人肯定很担心你吧!

  刘博:嗯,我妈妈经常在电话里嘱咐我要照顾好自己。想妈妈时就看看手机里的照片。我妈妈现在最着急的是,我还没找女朋友。

  记者:你自己着急不?

  刘博:也很着急呢。我们要守在工地干活,根本没时间谈女朋友。这里大部分又是男性,几乎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认识别的女孩子。要不,你帮忙给介绍一个吧!我们这里还有好几个没有女朋友的年轻小伙。

  进展

  地铁2号线盾构区间施工完成过半

  本报讯(记者 章盛莉)11月8日,随着盾构机从溁湾镇站右线向东始发,用于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的15台盾构机已全部入地掘进。记者昨日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号线盾构区间施工目前已完成17000余米,占总量的58%。2号线的全部区间预计在明年6月份贯通,整体实现“洞通”。

  在2号线的19座车站中,已经有12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开始出入口等附属结构的施工;溁湾镇站、橘子洲站、湘江中路站、人民东路站、光达站等7座车站正在抓紧进行主体建设。按照计划,2号线将于明年6月实现“洞通”,2012年10月“轨通”,2013年3月“电通”,2013年10月“车通”。

  记者手记

  青春铺路,地铁开往春天

  长沙地铁2号线盾构机工地上的这群劳动者,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六七岁,大部分人刚从大学毕业,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然而,他们的工作不仅单调枯燥,而且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时时充满风险,需要时刻保持细心和耐心。

  与记者同去的摄影记者,就是因为在盾构机中间的轨道上滑了一跤,结果右脚被磕出一道血口,后来在医院缝了四五针。穿行于盾构机中间也令人惊心,在不足一米宽的走道板上,记者身体几乎完全贴在盾构机上,才敢一步一步挪动。

  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让记者震撼,他们的淡定付出更让记者感动。寂寞背后的坚守,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是对这个职业的热爱。采访中,25岁的盾构司机刘博对记者说:“忙惯了,放假在家待着,反而不习惯。”他说这话时,面带微笑。那是一种劳动者特有的踏实、憨厚的表情。

  我们不会忘记,是他们在用自己的青春为开进春天里的地铁铺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09: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1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3 21: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得很好,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3 22: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5 12:52 , Processed in 0.04189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