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Diabolik

[城建规划]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场馆「巡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13:1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北京冬奥村 首次亮灯



11月9日晚上,北投集团承担的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项目首次亮灯。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披上“彩衣”,建筑外立面上的“冬奥村”三字首次点亮,表示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已经准备好了,赛时将为运动员提供温馨、暖心的服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13:1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采光和光伏发电完美“牵手”,为冬奥增添绿色名片。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新落成的冬奥相关场馆及配套设施也陆续揭开神秘面纱,其中,位于延庆赛区的山地新闻中心看起来尤其“特别”。

近日,山地新闻中心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项目安装完成,为冬奥设施添上了吸引人的成排“黑色”天窗,TA们能采光、会发电,不仅美观,而且为建筑领域减少碳排放提供了参考。

走进会发电的新闻中心

山地新闻中心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项目总容量129.6千瓦,预计年发电量15.3万度,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首个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项目。

项目将黑色单晶硅双玻组件作为天窗建材的一部分,安装于新闻媒体大厅上空64个方形天窗外,结合天窗自身的倾角设计,实现了建筑采光和光伏发电的双重功能。相关光伏发电设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方式,以1路0.4kV电压等级接入山地新闻中心低压配电系统。

建筑光伏一体化是近年来技术创新较快、市场前景广阔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形式之一,具有应用场景多样、与建筑结合度高等特点,能够与城市发展充分融合。

发改君了解到,按照年均发电量折算,项目每年大约可节省标煤40.8吨,二氧化碳减排36.7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四项创新让TA与众不同

从技术应用和设计细节上看,项目不同于以往常规分布式屋顶光伏系统,在设计实施方面实现了四项创新——

新技术与现代感完美融合

光伏组件设置于屋顶天窗上,作为天窗建材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理念。天窗为侧进光方式,光伏组件为黑色无框设计,每4块组件拼接安装于1个天窗上,如同黑色玻璃幕墙放置于天窗上空,使山地新闻中心充满现代感、科技感,实现了光伏发电和建筑景观的结合。

定制化大尺寸组件

项目的光伏组件全部为特殊定制产品,采用双玻无边框设计,前后两片6mm超白玻璃,并加入一层黑色胶片,在满足当地层压雪压承载要求的同时,也保障了建筑的采光和美观,提升了光伏组件的运行效率。

“串并联”电气系统

光伏组件的串并联设计是项目光伏电气系统设计的重点,可以保证更高的系统效率。这一创新尝试为光伏系统在复杂安装条件下的电气设计提供了示范。

藏在暗处的光伏支架

传统光伏支架是由支撑钢架及配重混凝土支墩组成的,外形笨重,没有设计感。项目采用新型安装形式,创新地将钢架包裹在天窗内,组件重量由天窗龙骨支撑,同时对光伏发电玻璃组件进行悬挑安装,使得光伏系统外观更加轻盈,颜色统一,造型美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18:4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30万平方米冬奥村生活圈亮相

https://mp.weixin.qq.com/s/duuAdxfOQoO9W4glOs61bA



作为北京冬奥村的重要配套,北投集团打造的30万平方米冬奥村生活圈亮相进入倒计时,投入使用后,这里将成为运动员、随队官员交流互动的主要区域之一,提供一站式商业和生活配套服务。北京冬奥村生活圈包括冬奥村配套商业、北投购物公园、北投科苑配套商业三大板块,整体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

作为赛时保障单位——北投商业公司将为入驻冬奥生活圈的赛时保障品牌提供“规范、专业、高效、赋能、便捷、定制”的全方位、全流程服务,为各国运动员、访客和媒体提供更高效、更优质、更精准的人性化运营服务。

在疫情防控闭环管理的条件下,北京冬奥村生活圈包括冲印、干洗、花店、书报亭、旅行社、美发美甲、便利店等7种业态。此外,还设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等展示区。

赛后,这里将全面向市民开放,成为集餐饮美食、个性娱乐、精品零售、活力体验于一身的奥运遗产利用的典范之作。同时,畅通的地下空间将实现地铁、周边写字楼的无缝链接,打造以体育为核心的国际体育产业示范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08:3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后壮美“雪游龙”,延庆赛区赢点赞



11月7日,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办的国际雪橇联合会雪橇国际滑行周在北京的第一场冬雪中拉开大幕。

纷纷扬扬的白雪妆点了位于北京延庆的海陀山,蜿蜒其间的“雪游龙”更显壮美。

雪后的蓝天白云,衬托着各国运动员风驰电掣的身影。迎着晨曦,滑进晚霞,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高质量的赛道上,选手们为参加北京冬奥会蓄力,做最后的冲刺。

结束滑行后的中外选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的壮美点赞,为努力拼搏的自己点赞,为北京冬奥会的测试活动点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09:4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压线冲刺状态全力抓好冬奥疫情防控和筹办工作!蔡奇、陈吉宁检查冬奥北京赛区



11月13日上午,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zx蔡奇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赛区检查场馆疫情防控和筹办工作。他强调,冬奥筹办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牢牢把握“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以压线冲刺状态,全力抓好冬奥疫情防控和筹办工作,确保北京冬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zx陈吉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市委副书记张延昆一同检查。

了解场馆功能分区等情况

首都体育馆赛时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项目,蔡奇、陈吉宁逐一检查运动员区、新闻发布厅、混采区等场所,了解疫情防控、场馆运行、功能分区等情况。蔡奇为场馆科技防疫举措点赞,强调,确保安全是成功办赛的前提,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要严格按照防疫手册要求,仔细排查风险点,科学设计通风系统,做好场馆重点区域通风、消毒。要严格闭环管理,加强服务保障,规范细化场馆引导标识,使各客户群有更好参赛体验。对“相约北京”测试赛要及时复盘评估、改进提升。加强赛场医疗保障,提高应急救治服务水平。赛区各场馆实行扁平化管理,属地做好外围保障。

北京冬奥村包括运行区、居住区、广场区三大功能区域,是北京冬奥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正有序推进设备安装、物资移入等相关工作,11月20日将进行全要素测试。蔡奇依次检查运动员餐厅、综合商业区、居住区样板间和综合诊所等区域,称赞北京冬奥村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为运动员打造了舒适、安全、科技范儿十足的“北京样板”。他说,北京冬奥村就是一个小社区,是冬奥会运动员之家。要以运动员为中心,发扬东道主精神,提供热情、贴心的服务,展现北京风采,让每位运动员宾至如归。要落实村长负责制,加强安全管理,细化村内全业务领域防疫措施和人员流线,组织好每日核酸检测,确保冬奥村平稳运行、安全有序。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南区是冬奥会主媒体中心。蔡奇在主新闻发布厅通过视频察看闭环内媒体工作情况,检查文字记者工作区和智慧餐厅。他指出,这里是媒体和转播商大本营,要做好场地“闭环内外”防疫管理,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向媒体提供优质、便捷、周到的服务,更好呈现冬奥精彩赛事,宣介美丽北京,展现“双奥之城”魅力。场馆施工要抓紧收尾,保障消防安全。细节最能体现城市文明,要做好城市景观设计,抓好垃圾分类等“关键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7 19:4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冬奥高山滑雪中心开始启动赛时造雪



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
倒计时还有80天
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正式开展冬奥会赛时造雪工作
预计1月中旬完成所有造雪任务

“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2021年6月底全面竣工,目前已通过多次测试活动检验,并全面具备办赛条件。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建设7条赛道,分别承担高山滑雪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11个小项的比赛,共计产生11块金牌。7条赛道全长9.2公里,最大垂直落差可达900米。这里是国内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工作将自上而下,从海拔2198米的出发区开始,从竞速训练道和技术道路的山顶区域开始,逐步向结束区方向推进。造雪团队由中方及外方人员共计20人组成,分两个班次全天24小时持续作业,造雪面积约为80万平方米,造雪量约为120万立方米。

确保雪道处于相对完美状态

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最高时速能达到130-140公里/小时的滑行速度,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雪被称为冰状雪。冰状雪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坏。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确保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处于相对完美状态,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9 13:0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批科技成果助力北京冬奥会



即将在明年2月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得到大批科技成果助力。“科技冬奥”将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一大亮点,场馆建设、基础设施、绿色环保、智慧服务、转播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得到充分展示和应用。

北京冬奥组委11月18日在首钢办公区举办了科技冬奥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围绕“科技冬奥”重点任务布局,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广泛应用新技术,重点解决雪车雪橇赛道、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国家速滑馆等场馆设计、建造和运维技术难题,支撑“鸟巢”智能化和“水立方”水冰转换等场馆改造,同时加强气象预测、运行指挥、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场馆是举办奥运会的基础条件。‘科技冬奥’的工作有规划、有成效、有期待。”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新建的冬奥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土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1.9公里的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首钢滑雪大跳台研发了正四面体的模块及正四面体连接节点,实现不同比赛的赛道剖面转化。

此外,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在20天内完成水冰场地转换;国家体育场“鸟巢”通过应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建设成为数字、低碳、智能的体育场馆。从夏奥到冬奥,科技助力“双奥场馆”完成华丽转身。

吴远彬表示,北京冬奥会场馆的设计与建设实现了科学、艺术和文化的完美融合。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的传统吉祥饰物“如意”。从跳台环形顶端,再到剖面线形和底部看台,与“如意”的S形曲线完美契合,被称为“雪如意”,既体现了体育建筑的动感,又凸显了中国文化元素。

绿色是北京冬奥会的办赛理念之一。喻红说,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的碳中和目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色电力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绿电供应。

据介绍,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这是冬奥史上首次大规模应用该项技术,同时还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至40%。

喻红表示,目前有8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张家口赛区进行了测试,赛时将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试制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发电车替代柴油发电车,已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测试备用。此外,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也将全部应用氢燃料。

在场馆运行和赛事保障方面,喻红介绍,5G信号已覆盖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包括高速行驶的京张高铁,也有稳定、连续的5G信号覆盖,为超高清视频、智能服务等新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必要的网络连接。云转播技术、云转播5G背包、8K高清转播车等技术和设备都将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的转播中,为全球观众呈现精彩的冬奥赛事。

喻红说,期待运动员在冬奥会的比赛中有精彩的表现,也期待这些技术成果能提供更好的赛时服务,更期待支持奥运会筹办和举办的技术,在赛后能够服务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为冰雪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冰场、雪场和运动装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9 14:2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雪橇联合会雪橇世界杯今日在延庆赛区开赛!



“相约北京”2021/2022
国际雪橇联合会雪橇世界杯
今日开赛!

比赛日期为11月19日至21日
比赛设置男子单人雪橇
女子单人雪橇、双人雪橇
雪橇团体接力4个小项
与北京冬奥会设项一致
是北京冬奥会重要的积分赛
中国雪橇运动员
将第一次以东道主的身份参赛
与国外运动员同场竞技

场馆运行团队将在
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
在交通、住宿、餐饮
医疗、安保等重点领域
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9 19:4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华熙LIVE冰上中心飘起“雪花”

https://mp.weixin.qq.com/s/fbSTL2w8XD_k1c7N2Lva0A



如果说京西城夜里最浪漫的建筑
我将华熙LIVE·冰上中心列为首位
第一次见过她璀璨的外墙灯光秀之后
就被他的纯净美好
璀璨斑斓深深吸引
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的

还有3天即将迎来小雪节气
华熙LIVE·五棵松东南角飘起了“雪花”
这座刚刚结束相约北京冰球赛事的冰球训练场馆
一到晚上便格外绚烂
外幕墙像由无数片飘落的“雪花”构成
夜晚在光影变化中呈现出冰雪世界的景象

那么雪花是如何飘落下来的呢?
场馆建筑外立面均采用格栅幕墙体系
斜向格栅呈45°交叉
通过几何图形组成雪花的图案
格栅幕墙的处理方式形成了多层次的空间效果
使建筑外观更加含蓄
在保证美感的同时
还起到了遮阳以及节能的功效

格栅幕墙由五种颜色组成
通过数字化技术
将五种色彩的分布和定位计算出来
并进行精细的编组加工

为了在夜晚呈现各色雪花漫天落下的视觉效果
外幕墙采用暗藏灯具的设计
与幕墙工艺完美结合并隐藏于其中
实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

对每个灯精准控制
形成雪花飘落的动态设计
描绘出夜晚诗一般的意境图画

这座美丽的场馆叫“冰菱花”
它内部拥有两块奥运标准建造的冰场
健身房、体能室、舞蹈室、语言培训中心等
配套装备、户外运动品牌
未来将结合精彩赛事活动和沉浸式商业业态
全方位满足市民健身、娱乐等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0 2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期待2月4号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两天的欧运会开幕式超级惊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21:3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不会光秃秃!北京冬奥景观布置与春节民俗融合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主办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新闻广播记者肖佳佳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冬奥配套的道路设施已经全都准备就绪,北京开始施划冬奥专用车道,在气象预测上也将实现新突破。

冬奥配套道路设施准备就绪,专用车道开始施划

发布会上,北京市交通委二级巡视员李公科介绍说,目前冬奥配套道路设施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李公科:京礼高速(北京段)公路、京藏高速公路大修、国道110大修、松闫路大修等道路设施全都就绪。京礼高速公路彻底打通了北京市至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赛区的高速通道,从北京西北六环出发到延庆约50分钟,从延庆到张家口市崇礼约1.5小时。

另外,相关临时交通场站也已经全都完工,交通设施无障碍升级改造12月完成。

景观布置方面,冬奥会正值春节,景观设计将结合北方冬季特点,和春节民俗有机融合。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运行保障指挥部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岩表示:
张岩:北京市域范围内增种了常绿乔木11.1万株,补植彩枝彩叶植物356.4万株,下一步还将设置三处标志性景观,10个主题花坛,60余处景观小品,在178条道路布置灯饰,在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京平高速、京里高速等10条道路设置宣传道旗,在353个公交车站和49个地铁站亭布置冬奥宣传画面, 整体景观布置将于明年1月20日前精彩呈现。

另外,为了保证赛事期间气象预测精细化,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服务保障实现了两个“首次”的突破,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梁丰介绍说:
梁丰:一个是首次在我国中纬度的山区组织实施了复杂地形下的气象多维度综合观测实验。为冬奥气象预报技术的研发和实施具体的服务,提供了比较精细化的天气背景数据,第二个是首次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的业务天气预报能力,形成了能够覆盖延庆跟张家口赛区的百米网格、10分钟更新的冬奥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使得我们在冬奥关键的气象要素的预报准确率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北京高速公路开始施划冬奥会专用车道

北京已经施划冬奥会、冬残奥会专用车道,预计12月底完工:
李公科:计划专用道总共是271.8公里,覆盖北京赛区主要是以首都机场高速、四环路、京港高速公路、五环路,还有京新高速公路东作为本赛区的主要路网。在专用道使用未发布交通通告之前, 社会车辆可以正常通行。

11月12日下午,交管部门在奥林西路施划了北京城区内的第一条冬奥会、冬残奥会专用车道。

新闻广播记者今天从市交通委了解到:高速公路专用车道的施划也已开始,共涉及7条高速公路,将设置冬奥交通指引标识205.6公里,预计11月底前将完成专用道标线及标识施划工作;12月底前,完成交通指引标识牌更换及设置工作。

其中,京藏高速马甸桥—健翔桥、京新高速箭亭桥-六环路方向、机场二高速T3-管头桥、京平高速李天桥-温榆桥、机场高速温榆桥-新东路以及京礼高速(土城村东桥—延庆区界)这6条高速公路段双向施划冬奥会专用车道。六环路阜石路—李天桥将双向设置冬奥交通指引标识。

冬奥会专用车道由专用车道标线、配套标识标志组成。专用车道标线由橘色和白色相间的虚线组成,色彩鲜艳,辨识度高。五环标识使用预成型标线带在专用道的起点设置,相较于目前使用广泛的涂料标线,它在路用性能尤其是清除涂改性能等方面更显优势。

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共计规划奥运道路网271.8公里,覆盖主要涉奥场所。

冬奥会开幕前,北京将发布专用道启用通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1:4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暂时进行封闭管理的公告



致广大游客:

为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顺利进行,根据筹办工作要求,2021年11月25日0时至2022年3月20日24时期间,需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进行封园管理。具体范围为东至北辰东路(不含道路),南至奥园南侧安检口及其沿线,西至北辰西路(不含道路、数字北京大厦、国家体育馆公交场站),北至国家体育场北路(不含道路)。

届时,除持有冬奥组委专用证件或指定专用证件的人员可从指定安检口进入园区外,公园中心区暂停对公众开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正常开放。

请广大游客提前做好行程安排,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配合。

特此公告。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
2021年11月2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8:2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院作品 | 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



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
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21年07+08期合刊

地点 / 北京海淀
设计 /  2010-2017年
建成 / 2020年
业主 /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
建筑师 / 刘燕辉、卢鹏、刘迎坤、王朝霞、陈明

建筑 / 刘燕辉、卢鹏、刘迎坤、詹柏楠、黄琳、王朝霞、陈明、邓超、肖涌锋、韩亚非、胡璧、李燕云
结构 / 娄霓、刘长松、张兰英、蔡玉龙、武晓敏、彭明英、任乐明、尤天直、范重
给排水 / 刘志军、关维、陈超、杨澎、郭汝艳
暖通 / 张昕、王代兵、彭博、徐稳龙、潘云钢
电气 / 王京生、贾志丹、李彦武、邵楠、王路成、张青
智能化 / 陈玲玲、殷博、张雅、许静、张青
总图 / 刘迎坤、刘文、白红卫
室内 / 彭典勇、邹彦慧、李一山、张若曦、郭晓明
经济 / 张桂芝、禚新伦、赵红
绿建 / 张鹏、王曦溪、徐宁、胡晓晖、张凝
运营设计 / 张若曦、岳意贺、王秀琴、王朝霞、贺雷刚、赵超

基地面积 / 1.35h㎡
建筑面积 / 3.32万㎡
结构形式 / 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大跨部分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梁混合结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8:2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入口夜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8:24: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大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3 15:24 , Processed in 0.07219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