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馬暢先生

[原创摄影] 盖个楼,老武汉照片新看,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0: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2-20 11:27 编辑

盐业银行

北四行”之一的盐业银行于民国初年在北京成立。总经理张镇芳袁世凯表弟,清末曾任盐运使。盐业银行由盐署直拨官款实现公私合办,营收计入盐税。袁世凯称帝梦碎,患病身亡后,盐署不再拨款,盐业银行即成完完全全的商办银行。后张镇芳参与复辟活动被捕,总经理改由当时天津造币厂厂长的吴鼎昌担任。随后数年,盐业银行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业务量大,存款量大。与当时的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并称“北四行”,金融功能辐射大半个中国

盐税之所以是国之重税,其原因无外乎是经济学原理。理论上来讲,盐税近乎于人头税,是一种最公平收效高成本低的税收方案;而古代农业社会生产是离不开盐的,尽管税薄,但实际上税基极大。事关国计民生,自然是重中之重

民国时期,盐业银行总部后由北京相继移至天津和上海。抗战前后,由于时局动荡导致金融市场恶化以及经营方针的缘故业务量逐渐萎缩。建国初,盐业银行并入全国五大行联管,后进行金融业公私合营改造,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业银行

盐业银行
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分行。盐业银行汉口分行位于中山大道北京路口,始建于1926年,由景明洋行设计,汉合顺营造厂汉协盛营造厂联合承建

银行大楼为一栋大型钢混结构建筑,高五层。麻石外墙,整体外观既庄重宏伟,细节处又有精巧装饰,和谐统一,是中山大道上不可多得的古典主义建筑

银行大楼的柱式值得探究:大楼正立面有六根巨型廊柱——正面双列柱,两侧面单列柱——其柱式风格并不完全属于古希腊传统的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式的范畴,个人认为更像是地中海东南岸特洛伊和古埃及中期的艺术风格。这在广泛运用古希腊古罗马柱式的近代汉口大型建筑中是相当稀罕的

武汉沦陷后,大楼被日寇占作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指挥所。银行职员大部分西撤至重庆,仅留少量员工在法租界吕钦街(现洞庭街)继续办公。抗战胜利后银行在原址复业,现为中国工商银行江岸支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1: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irrirri 发表于 2018-12-20 11:12
后排支持一下楼主 持续更新不易 辛苦了

谢谢谢谢

存货还多着呢,主要是齐备资料跟组织语言,补历史人文建筑方面的知识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呢...哈哈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6: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2-25 12:25 编辑

烈士祠

秋日午后的烈士祠,楷体“烈士祠”三个大字穿过日渐凋敝的树丛渐渐呈现在眼前

烈士祠牌坊正对面是紫阳湖公园——紫阳湖古称滋阳湖,亦称墩子湖,盖因湖中有土墩随水势消长。历史上关于土墩有白莲教徒母子二人躲入湖塘莲花中所化一说,当然现在讲到土墩很容易就联想到紫阳湖正中的岛礁,此论待考

紫阳湖为武昌城内“九湖”之最,与北面的长湖相通,并以滋阳桥相隔。曾有涵道通往长江,故在湖边设有码头。后来,紫阳湖在近代武昌城区改造中不断缩小,直至今天的规模。紫阳湖公园为武汉市首任major吴德峰主持创建,紫阳公园匾额即为吴德峰手书。值得一提的是园内“霸王井”为武昌八井之一,据传饮用此井水可使力量倍增,但原井口在修建道路时被封填,井台为后来另行砌造

张之洞督鄂期间,总督衙门,以及各类学堂营房均设于此,因此,1936年市府组织在紫阳湖以北修路时,这条道路被命名为“张之洞路”,1972年更名为“紫阳路”。这一叫就是三十多年,直到2010年后改回最初的名称——张之洞路

改名事宜见诸报端后,不明就里的部分群众或许会认为这又是对历史名人“牵强附会”的纪念行为。事实上,“张之洞路”因循旧历,有据可查,具有不可辨驳的正当的法理性;“紫阳路”则更为广大市民熟悉和认可,不少附近的居民仍沿用“紫阳路”这一旧称,本人亦然

如果不计较稍显“土气”名称的前身,我相当喜欢“紫阳湖”——我个人认为,在名称上,能比得过“紫阳湖”的,市内,甚至是国内的湖泊,寥寥无几。“紫”和“阳”都是中华文化中祥瑞、尊重的意象。“紫”代表紫微星(即北极星),因为其在北天中固定不动(相对而言),于是古人便认为紫微星是众星之主,视之为帝星;紫禁城中的“紫禁”即表示禁止民间探究紫微星象以窥帝室,紫禁文化是中华文明中帝权的象征;而紫色,亦是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阳”作为太阳,其尊贵和重要性不必多说。不过小时候的我曾一度认为“紫阳”之名是为了纪念某位领导人,让父亲笑话了很长一阵子——这和部分不满“紫阳路”改回“张之洞路”的市民一样,也是由于“没文化”所致。现在的紫阳湖公园是周围市民消闲锻炼的好去处,我还记得前些年准备首届武汉马拉松时,自己几乎是每天晚上来紫阳湖公园夜跑——一圈下来正好是两公里

总之,“紫阳路”的消失不能不说是一个城市的遗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1 16: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0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主路 胡林翼路

正如长安街横贯北京城东西,武昌城内,一样有这么一条贯穿老城东西的道路——民主路。自明朝辟城以来,广义上的民主路依蛇山地势起伏而设,接连城东关隘忠孝门和城西临江水陆中转汉阳门。如果说司门口是武昌城的心脏,那民主路就是武昌城不折不扣的大动脉

在历史上,武昌城内的民主路分多段命名:1936年以前,汉阳门江边到司门口一段,叫汉阳门正街;司门口到横街头一段,叫察院坡;横街头到胭脂路抚院路;胭脂路到民主路482号疾病防控中心叫龙神庙街。1935年湖北省主席杨永泰提议将上述四条街串通扩建,命名为胡林翼路

胡林翼是湘军首领之一,清道光十六年举进士,后任湖北按察使、布政使、署巡抚。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与清军在武汉发生夺城战。湘军将领胡林翼罗泽南两军由城外洪山军营急攻小东门大东门,鏖战月余,久攻不下。太平军佯退诱敌,罗泽南率众直冲城下,不幸被守军用枪弹击中面门,医治无效,亡于军帐内。后因太平军内乱,加之胡林翼调度有方,朝廷军复占武昌并对太平军予以追击。平定战事后胡林翼获封太子太保,可惜的是两年后胡林翼在武昌病故

建国后,胡林翼路编入民主路。照片里呈现的就是司门口十字路口处的民主路情景,新照片摄于今年春末,而老照片原为日本明信片,十分常见,简单说一下其中的部分细节,还望补充

根据老照片中的建筑物风格以及汽车的出现,以及另外一个角度的胡林翼路的照片,可以初步推断是日占时期。老照片靠右有一座带有穹楼的大型建筑,据父亲描述是某银行,内部厅堂宽阔,净高极大,酷暑时节凉爽异常——大型金融类建筑在汉口常见,武昌这边就寥寥无几了。这栋大型建筑一直留存到改开初期,后与解放路民主路拐角处的其它建筑一齐被拆毁,其上建起的新商场,和九通大桥鞋城以及区委故址上立起的广东商城一起组成了司门口十字路口的“四大金刚”——而它们又和解放路上的红旗商场武昌百货公司以及部分私营店面遥相呼应,共同构建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武昌商业中心。自唐宋开始,繁华了几百年的长街,到改开年代富有活力的经济新面貌,宽广平整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两旁的店铺华灯璀璨,人流如潮,宛如昨日再现

沿着道路继续向前是一排别具风格的近现代建筑——这种现代风格的外墙设计广泛存在于司门口解放路片区的建筑中,其中的少部分现今依然留存,只是被外部的招牌遮住了,若遇上店铺易主翻修,往往能窥其真颜。商务印书馆即在老照片中道路远处浅色、深色、白色三座高建筑中浅色的那一间

部分史料参考皮明庥老师和孔宪凯老师《从胡林翼未刊信稿看太平军击毙罗泽南之战》一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4 16: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4 16: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武汉人受益匪浅,感谢馬暢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17: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9-1-7 20:35 编辑

湖北财经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大被武昌城的两条干道武珞路紫阳路包夹,与蛇山对望——“财大”是惯称,指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

前头说到,建国后,财大脱身于中原局创建的中原大学,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底,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不久即与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动乱结束后,经省批,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高考恢复后首批招收本科和研究生的大专院校之一。八十年代末,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并与南湖之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统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蛇山山麓的这处,便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也就是武昌老百姓口中常提到的“财大”


老照片以及部分资料摘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中南大校门小史,新照片是秋日所摄,此门即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靠张之洞路一侧的校门

早年关于财大的记忆是门外的那几颗大银杏树——应该是市内较早的一批银杏。小学自然课上老师讲树叶标本,到银杏这里便使我犯了难——解放路放眼望去是一例的法国梧桐,净是些未经改良的品种,毛球炸出漫天的飘絮粘衣服上都是。后来父亲带我找银杏叶,轻车熟路就来到了财大门外,他指着高大树木上还是绿色的银杏叶片安慰我说:到了秋天,自然就黄了

中学后开始长身体,我被父亲领着到家附近各处有球场的地方打球,财大便是其中之一。不过,这里的场地状况不太好,歪框、水泥地不平整,比音乐学院远得多,所以我们去的次数很少。在父亲的熏陶下,我自小热爱运动锻炼。重点初中读了四年的快班,抓得紧,班主任相当抵触体育活动,初三之后的体育课便消失了。这难免使我感到不适。可能是周围的同学没机会锻炼或者干脆没兴趣,我总是狂傲地以为自己运动能力要高出一筹。升入高中后,学校借用财大的体育场组织了运动会,我自信满满地报了个短跑项目,可惜预赛即被淘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慢慢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懂得“山外青山楼外楼”,要求自己谦虚,并且开始享受运动的纯粹快乐。跑步、自行车、户外徒步,很高兴也很庆幸自己一路坚持了下来

月初陪同父亲去金水闸探访他学农劳动的故地,回程时顺路去财大溜了圈——院区还是老模老样,电教楼是苏联风格,爬山虎占领了沿路的整面外墙,而同样是苏式简约风格的学校会堂一如二十多年前

走出正门到武珞路上,我指着在寒风中落尽树叶的大银杏树对他提起往事,他竟一丁点也记不起来。唉,父亲的确是老了

我在想,明年春天的时候,那面墙也该绿了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5 09: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马先生贵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10:0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寒蝉 发表于 2018-12-25 09:41
请问马先生贵庚?

已近不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5 17: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好帖,不支持都过意不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5 21: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当年!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5 22: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图很好,开始我还以为你是个老先生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6 09: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以为是知命之年的人,这么年轻能有这样的历史视角确实不易,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9 15:42 , Processed in 0.08810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