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9911|回复: 37

[空穴来风] 王传福的万亿云轨梦:是黄粱一梦还是能美梦成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9 16: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财经》杂志 财经》记者陈亮 韩舒淋/文施智梁/编辑

  2月底,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01211.HK,下称“比亚迪”)发布2017年度业绩快报,2017年总营收1058.95亿元,同比增长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57亿元,同比减少19.7%。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四大业务之一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云轨”开始为比亚迪贡献一定收入。云轨被比亚迪视为电动车项目的延伸产品,未来的盈利点。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包括《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已与多个中小城市签订合同,包括汕头、银川、广安等,“像汕头这样的城市有273个,那就是近10万亿元的市场。”



  梦想是美好的,然而现实真如王传福所设想的那样吗?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告诉《财经》记者,云轨实质上就是已有百年发展历史的跨座式单轨,这类轨道交通工具更适合在山区城市、机场等地应用,并不适合平原城市。



  除应用场景限制外,跨座式单轨由于其自身技术限制,存在运量小、速度慢、能耗高等问题。另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相对成熟,轻轨、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浮等均可以成为中等运量的交通工具。



  前有技术限制,后有竞争对手,比亚迪云轨如何突出重围?



  旧瓶装新酒




  

  并没有轨道交通制造经验的比亚迪在短短五六年间自主研发出跨座式单轨,主要得益于该项技术的历史储备。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组成部分,跨座式单轨其研发及商用历史比地铁还要悠久。



  世界上第一条跨座式单轨列车由法国人CharleLarligue设计,在爱尔兰投入运营。该线路全长15公里,最高时速可达43公里,运营时速则在29公里。“二战”后,各国开始重视跨座式单轨的发展。1958年,德国方面经过反复试验认为,混凝土轨道和橡胶充气轮胎能使列车达到最好的行驶效果。之后美国、日本等国家均在此研究基础上修建跨座式单轨。



  虽然跨座式单轨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百年历史,但是中国在跨座式单轨建设方面行动较晚。2000年,重庆轻轨较新线(2号线)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第一个单轨示范工程。而当时技术是从日立公司引进过来的。



  重庆之所以能建造跨座式单轨与其地貌环境密不可分。重庆地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需要爬坡能力较强的轨道交通工具,这正符合跨座式单轨的运行特性。



  “由于跨座式单轨采用橡胶轮胎,其摩擦系数高于地铁等钢轮,因此非常适合爬坡。”孙章介绍。



  山区等地方地形多变,利用单根轨道和特殊转向架,可以使列车曲线半径达到30米,这样线路弯道可以较小,不用占据大量空间,适合道路窄、弯道多、坡度大的地方。



  在建造完2号线之后,重庆又规划了下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3号线。与之前引进日本技术不同的是,3号线90%以上的轨道设备均实现国产化。



  由此可见,跨座式单轨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把电动车的机制引入了导向运输系统,跨座式单轨列车就是抱着梁的电动汽车。”一位资深高铁专家对《财经》记者说。



  技术限制应用场景



  跨座式单轨列车虽然具有上述优势,但重庆在建设完2号线和3号线之后,后续5号线、6号线、10号线均采用了钢轮钢轨地铁制式。



  这与跨座式单轨列车多项技术掣肘有关。首先是载客量小的问题。比亚迪方面透露,云轨的运能为1万-3万人/小时单向,这与轻轨运能大致相当。地铁的运能则达到2.5万-7万人/小时单向。



  虽然云轨的目标是城区人口大于等于150万人口的城市,中等运量应该可以满足需求,但如果作为中等城市的主干线,在上下班高峰时,仍可能面临运力不足。



  由于跨座式单轨列车线路道岔结构复杂,因而限制了列车运行间隔,其运行间隔不能低于2分半。因此,要适应稍大运量,只有加大编组一种选择。



  对此,比亚迪方面在列车编组方面通过设计,使得云轨编组最高可以达到8组。不过达到8组时,云轨相对于地铁的价格优势就几乎不存在了。



  比亚迪公示云轨造价为1.5亿-2.5亿元/公里。《北京轨道交通东四环线工程》第一次环评公示显示,同为跨座式单轨的北京地铁东四环线,初期采用6节编组,预留8节编组。设计路线全长约36公里,总投资约200亿元,初步计算造价就高达5亿元/公里。而地铁的造价也不过是6亿-10亿元/公里。



  此外,一位中车城市轨道交通资深专家告诉《财经》记者,跨座式单轨列车在造价上比地铁便宜,但从城市轨道交通30年寿命周期的成本来说,成本要高于地铁。



  由于采用胶轮技术,在行驶过程中必然有摩擦损耗。一般来说钢轮列车的钢轮使用寿命为100万公里,而胶轮使用寿命则为走形轮25万公里,稳定轮和导向轮为6年。其维修成本不小。这位城市轨道交通资深专家分析,带有特殊涂层的混凝土钢轨还需要经常维护。



  使用胶轮技术的跨座式单轨列车,其能耗也比钢轮列车高。这是由于走行轮胎和轨道梁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阻力一大,能源消耗就大。



  比亚迪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相较于传统跨座式单轨,云轨在能耗方面进行了改进。为车辆配备能量回馈系统,能最大化的利用制动能量。



  当然这只是与传统跨座式单轨做比较,与现在先进的钢轮钢轨列车相比,还是存在能耗高问题。



  阻力大对列车行驶速度也存在限制。记者在银川试乘时发现,总长5.67公里的银川花博园线行驶一圈需半小时时间。比亚迪现场运营人员对《财经》记者表示,银川线时速为25公里,主要因为环形线,因此提不了速,跨座式单轨列车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地铁的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



  胶轮易受冰雪天气影响,轨道梁上的冰雪易致胶轮打滑,要想列车在冰雪天气正常运行,那么就要给列车安置除雪刷,通过撒沙、喷洒融雪剂等方式除冰雪,上述措施也会增加运营成本,从而导致场景受限。



  跨座式单轨列车安全性问题也颇受关注。地面及地下轨道交通工具在遇到突发情况,如火灾、停电等故障时可以通过两侧或车头安全门撤离车厢,跨座式单轨列车因为轨道梁窄,缺少轻轨那样的行走表面,如何逃生是一大问题。



  针对停电问题,比亚迪方面提供了一套紧急电源方案。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云轨上装有一组磷酸铁锂电池,可供列车在紧急情况下行驶3公里,确保列车抵达下一个站台。



  来自老大哥的压力



  虽然跨座式单轨列车具有上述问题,但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多样化的系统,中运量的跨座式单轨列车也有其发展应用的地方,例如大城市地铁的支线、机场线等。



  这一点也符合比亚迪的思路。在其规划中,云轨A型线可连接卫星城与周边城市交通,也可连接医院、学校、旅游景点、商场、大型居民社区。在大型城市成为主干交通的补充,在中型城市成为主干交通,类似于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



  比亚迪方面也寄望于可应用在工业园区,以连接各个办公楼。



  在这个市场上,国内最早运营单轨项目的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和中国中车(601766.SH/01766.HK)也是竞争者。



  据《重庆日报》消息,去年的渝洽会上,全球有40多个城市对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表现了兴趣,并在规划研究应用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



  中国中车旗下中车四方自主研制的永磁跨座式单轨列车已下线,该产品能做到节能10%以上。中车四方则研制了悬挂式单轨列车,在产品丰富度上具有一定优势。2016年末,中国中车参与的跨座式单轨列车项目在芜湖开建。



  上述两家仅仅是国内的竞争对手。国外,日本的日立集团(TYO:6501/NYSE:HIT)和加拿大的庞巴迪运输集团都具有技术储备和悠久的研发建设历史。



  面对上述两家的竞争,比亚迪方面则表示,和庞巴迪、日立等同类车型相比,云轨具有一定优势。例如,采用最新永磁同步电机、储能回收等技术。



  除此之外,在成本控制上,云轨国产化率超过80%,关键部件均为国产部件,因此,相较于进口产品,在售后配件供件效率和成本上将具有一定竞争力。



  除跨座式单轨列车生产商的竞争外,云轨还要面临其他竞品的竞争。例如目前长沙、北京等地已建或在建的中低速磁悬浮项目。



  据上述城市轨道交通资深专家介绍,中低速磁悬浮已能实现国产化,其造价只有地铁的三分之一,和跨座式单轨列车一样,也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没有噪音等优势。此外,还具有节能、维护成本低优势。



  在中运量交通系统中,有轨电车、BRT(快速公交系统)、钢轮钢轨制式的轻轨等产品亦是云轨的竞品。



  比亚迪的设想中,除以产品竞争外,还有其他竞争策略。例如依托云轨与地方合作布局产业链条。2月初,宜昌与比亚迪签订合作协议,比亚迪将在宜昌建设不少于100公里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线“云轨”,并在宜昌投建产业园,生产轨道车辆、轨道梁及相关核心部件,初步预计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从中不难发现,一旦有云轨项目落地,将会带动当地配套原材料及机电设备发展。另外,比亚迪拟采用“轨道+物业”的商业模式,带动地产及商业开发。但如果每卖出一个产品,就要到当地投资,这种商业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和复制性。



  当然,在地铁修建热潮被叫停后,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产品厂商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比亚迪方面披露,目前国内有深圳、广安、银川等20多个城市与比亚迪签约。在海外,则有柬埔寨、菲律宾、埃及、摩洛哥等多个国家选择建造云轨。



  在外界看来,比亚迪的进入,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能够促进轨道交通导向运输系统的创新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这或许是云轨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内最能体现价值的一点。

(来源:《财经》杂志 2018-03-16 13: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7:0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柳州有半毛钱关系吗?哪里的贴发哪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7: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末白 发表于 2018-3-29 17:02
和柳州有半毛钱关系吗?哪里的贴发哪里去

单轨的信息还是和柳州有点关系的,云轨确实没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7: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柳州轨交2号线环评中的造价算,是2.9亿每公里,具体要结合招标文件算,应该差不了太多。
低速磁悬浮在载客方面有限制,造价其实不算低,和普通钢轨车辆高架线差不多。庞巴迪的单轴转向架单轨在稳定性上弱于日立双轴转向架单轨,但重量更低,降低了线路土建成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7: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927026 于 2018-3-29 17:51 编辑

S1S2线以后可以直接上钢轨,然后所有轨道线路两旁全部种紫荆,简直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8:1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技术流能科普一下轨道交通的造价具体是贵在哪里?相比铁路确实贵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8:4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外省人士 于 2018-3-29 19:52 编辑

本质都是跨座式单轨,重庆最大可承受100万人次,柳州庞巴迪少点也不至于是小运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20:5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要能信就是笨,这些媒体没事找事作的,云轨是可以搞起来关键是中国的运营方式好像不一样,BYD只能用PPP等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2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想知道比亚迪吹了那么久,轨道交通装备整车生产资质和装备制造认证拿到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21: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州的这个,反正这车外观还行,但是里面就实在不敢恭维,首先是车身短,其次是座位数量少得可怜,三是每节车厢都有个凸起,把本来就不宽敞的车厢占用了很大地方,车厢与车厢之间的通过性大大降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21: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的坐过两次,和地铁比,确实晃得厉害。
不过重庆坡陡弯急,柳州这样的地形情况并不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21: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州轨道交通集思录】柳州与浦镇庞巴迪与重庆
【柳州轨道交通集思录】鸡肋路线与瓜皮造价
转发两篇知乎文章,里面有对于单轨造价和几种单轨性能的一些评析,各位看了之后自行评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22: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ahi 于 2018-3-30 01:17 编辑
morito 发表于 2018-3-29 21:45
【柳州轨道交通集思录】柳州与浦镇庞巴迪与重庆
【柳州轨道交通集思录】鸡肋路线与瓜皮造价
转发两篇知乎 ...


第一篇写得有点时间了,不过对五星覆盖不佳对客流影响真的很伤。重新看了一遍线路图,更正一下23公里是白莲机场到唐家站的距离,之前是我记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22: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ddxka021 发表于 2018-3-29 22:02
重庆修了2条单轨以后,后续7条全部上地铁,不再搞单轨。地形不是问题,钱才是问题。广州的APM也是潘巴迪单 ...

APM不是单轨,我回过你之前那个账号了现在又拿来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0 08:4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好不好,你想拥有轨道就只能上这个,从柳州人口与成本也只有上这个比较合算,就目前柳州的产业,和外地的产业人才政策,柳州市区不可能人口一下增长到600-700万,那得多少年,加上广西的拦截,柳州的发展都比较难,所以就不需要纠结了,在加上搞地铁不就是给南宁经济增加增长吗,地铁设备一定有南宁产的,柳州不可能生产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1 23:46 , Processed in 0.08175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