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4872|回复: 201

[经济论道] 2017武汉GDP13410.34(附湖北省各市GDP,添加全国主要城市GDP)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0 10: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楼迷人 于 2018-2-2 02:47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武汉市gdp13410.34亿元,同比增长8%,名义增长12.57%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8-1-30 10:23 编辑

2017年武汉晒出了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从去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速6.9%,到年中时的7.5%,三季度增速又攀至7.8%。在全市上下拼搏赶超的努力下,经初步核算,2017年武汉GDP全年增速冲至8%,并且实现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在全省的“双领先”。
    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武汉城市全新画卷徐徐展现。
    一场轰轰烈烈的招商引资仗 打开发展新局面
    刚刚出炉的“2017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出过去一年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企业家。
    他们中就有3位是楚商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360集团创始人兼CEO周鸿祎,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
    另有两位,在汉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分别是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
    十大经济年度人物中一半在汉直接投资,企业家用投资说话,给武汉前景点赞。武汉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国内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过去的一年,武汉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两条腿”跑步前进,带动一大批企业将目光投向武汉、高技术人才拥抱武汉、社会舆论关注武汉。
    首创“招商大使”“招才顾问”“招才大使”制度,聘请54名招商大使、29名招才顾问、10名招才大使,各类招商活动签约金额2.58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26.6亿元,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超过96亿美元,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投资来了,武汉务实创新,招商引资精准落地成为第一要务。通过实施亿元以上项目开工专项行动,全市开工(开业)落地584个项目,总投资7030亿元,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开业)落地274个,涌现出了光谷、车都、临空港速度。各个区域竞相奋发,力争提升区级经济整体实力。
    擦亮新民营经济招牌 大幅提升民间投资愿望
    武汉综合施策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被列为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发现的地方典型经验做法。
    去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一行来到武汉,就武汉综合施策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开展调研总结。此时,距离武汉召开新民营经济发展大会首倡“新民营经济”,刚刚过去4个月。
    武汉民营经济中的新民营经济,创业主体新、产业领域新、发展动力新、融资方式新、集聚格局新、商业模式新、市场需求新、治理结构新。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国家发改委一行人当时参观了斗鱼、高德红外等公司。
    斗鱼,直播行业领头羊,国内第一家迈入D轮融资的网络直播平台,已经宣布进入盈利模式。在光谷互联网+企业2017年度融资英雄榜中,以10亿元融资位居首位。
    高德红外,突破式开发了单片式红外机芯,研制成功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中国红外芯”,技术水平已经全面超过欧洲,媲美美国最顶尖水平。其董事长黄立,去年刚刚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他是唯一当选这一职位的在汉楚商。
    国家发改委这样评价武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武汉市推出“创业主体新、产业领域新、发展动力新、融资方式新、集聚格局新、商业模式新、市场需求新、治理结构新”为内涵的新民营经济发展理念和“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等战略举措创新性强、成效明显,具有典型推广意义。据悉,武汉的做法,将适时推广宣传。
    武汉民间投资正逐步回暖。去年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速创下近年新高。在一年间武汉共落地的19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中,民营企业资本占出资总额四成多。
    百万大学生与校友共同发力 加速培育城市经济新动能
    一年间,30.1万名大学生留汉创业,新增落户大学生14.2万人。这一人口流入数据和经济增速一样,令人惊叹。
    仅新增的大学生落户人数,已接近2016年新增的常住人口。
    同样是校友,去年一年,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热潮涌动,2.58万亿的签约金额中,50.4%来自校友项目,签约金额1.3万亿元。人才资源,搅动武汉这一百湖之城。
    武汉之强,强在人才。
    大学成为城市的大学,城市成为大学的城市。作为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的武汉共有89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最多时接近130万人,改革开放至今培养高素质人才超过300万人。企业家毛振华22岁时发表万字论文,为武汉经济发展寻求突破口,并较早发现关键点就在于智力的转化。“时隔31年,武汉的优势在‘资智回汉工程’的背景下放大,我们作为校友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和这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高质量发展、经济新动能的培育,要素投入从原来的依靠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一般性要素,转向依靠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
    2017年,武汉新增国家双创示范基地4个,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小米科技、科大讯飞等25家知名企业扎堆武汉,形成“第二总部”现象。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发明专利申请量20603件、授权量7444件,分别增长13%、15%。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成立,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创新要素的加快集聚,为武汉高质量发展创下了厚实的支撑条件。
    重大举措释放出巨大潜能 引领武汉向“长江时代”跨越
    支持武汉创建国家级长江新区,首次写入2018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看长江边,武汉正做足“长江文章”,引领着城市向“长江时代”跨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伟大城市必须要有伟大梦想,伟大梦想必然会引领伟大城市的发展”。
    为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规划优化建设武汉长江主轴,把长江主轴武汉段作为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来打造,变“长江天堑”为“城市靓丽画轴”,创新大武汉的“中轴结构”。
    这一结构,将体现武汉的未来竞争力。
    沿长江主轴向北上溯数十公里到达长江新城,这里首批招商项目已经签约,近百家国内外企业机构看好这一区域的发展,央企、民企、外企将共同策划这一片区的未来。
    本杰明是阿海普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规划总监,他所在的公司入围了长江新城起步区城市设计名单。本杰明说,在设计中,长江新城是一个智慧、宜居的城市,吸引优质企业、产业入驻,避免长距离的通勤和城市潮汐式效应。
    长江上,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正火热建设。
    继特大型央企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宣布投资20亿元新建码头物流园后,中国基建港口29日从港股创业板转至主板,计划用更多的国际资本为长江武汉段发挥作用蓄积力量。
    更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长江上的武汉,这里不仅有着一流的江景,还有着依托长江经济带的宏伟蓝图。楚商大厦、小米之家、中诚信集团下属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的总部都有望在长江边眺望天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8-1-30 10:24 编辑

工业经济打赢翻身仗
武汉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61.35亿元,增长7.7%;工业投资2404.95亿元,增长13.6%。2018年头一个月,国家存储器基地一期工厂竣工,火箭总装总调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地面基础完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和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里众多项目正在落地生长。经过前期孵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的四大产业基地正在铸就武汉工业新版图。

工业经济画出一道靓丽数据线
   工业是武汉经济的脊梁。“工业兴,百业兴”焕发出的乘数效应,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之源;经济要扬帆远航,稳在工业这块压舱石。
        2017年,武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这也是近3年来在增速上首次高于全省。工业增加值是一年来产出的工业成果,7.7%的增长速度让武汉再次成为湖北工业经济的领头羊。
         当年,武汉工业投资完成2404.95亿元,增速由2016年底的-16.3%回升到13.6%,创33个月新高。工业投资的高增长印证了企业对城市发展前景的信心,武汉成为最适合企业发展地之一。
         电子产品激光精密加工的“隐形冠军”武汉凌云光电计划投资3亿元,瞄准国家存储器基地、面板产业集群即将爆发的机遇,对激光精密加工技术进行升级,提前布局芯片、面板的激光精密加工。
         全球光纤光缆龙头企业长飞公司在研发、技术改造升级上投入超过5亿元,与此带来的效益是销售额首次破百亿元,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三大主营业务产销量蝉联全球第一。
         武汉工业经济画出一道靓丽数据线背后,是产业、企业产出的效益。11个重点产业中10个产业增加值呈增长态势,百户重点企业和20户百亿企业完成产值增长率均超过了17%,东风本田、武钢有限、上汽通用、武石化、中韩石化、烽火通信、格力、美的、东风雷诺、益海嘉里等10户重点企业产值增速超20%。
         东风本田、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两家整车企业产量均破70万辆,东风本田成为武汉市首家产值过千亿企业,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产值翻番。汽车产业已连续7年成为武汉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居中部地区首位。

一场“翻身仗”拼出发展“拐点”
   去年武汉工业经济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武汉工业经济站上触底反弹的“拐点”。
         2016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8%,工业增加值为5.0%,工业投资额为2177亿元,负增长16.3%。这样的工业经济数据引发不少人的担忧:武汉这座工业之城的优势不再,工业之城转型堪忧。各种质疑不断。
          2017年初,武汉对工业发展下达了硬指标,必须强力扭转本轮周期性下滑态势,“工业打头阵”。武汉把工业作为全市拼搏赶超的主战场和主攻方向,“月月都是工业月”,月月有调度,季度有考核,半年冲刺达标。
          把拼搏赶超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以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新两园”为落脚点,促项目招商与落地开工。全市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4项,同比增长60%;协议投资额2985.5亿元,同比增长87.8%。
          京东方、葛洲坝高端装备、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12个5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武汉天马、上汽通用二期等778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启动“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万名处(科)级干部联系服务万家小微企业”活动,为企业发展“保驾保航”。
           以创促建,武汉继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后,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吹响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号角,全市251项重点工业项目实施“一对一”包保帮扶,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全国提供武汉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可复制经验。
          工业经济战线坚决抵制“新衙门作风”,各区“比速度,赛进度”,落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工业项目行政审批速度不断刷新;武汉实施“零土地”技改项目审批承诺备案制,将审批时间压缩至1周以内。
          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降低融资成本,武汉市组建了2亿元规模的技改专项信贷风险分担资金;并将全市小微企业融资应急资金规模扩大到3.5亿元,让应急资金惠及更多企业。
          武汉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500多家工业企业展出我国工业发展的最新成就,在汉搭建起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武汉发布十六条措施推动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打造新民营经济成长高地和集聚地,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4户,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在汉企业信心增强。

产业明星已经从“钢”产量到“硅”含量
    武汉工业经济增速跟跑全省指标多年,去年,武汉工业经济实现从跟跑到领跑,折射出工业发展路径的转变。
          武汉在“十一五”以前,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业是武汉工业的核心支撑。
         去年,武汉千亿产业增至六个,千亿产业数量增速不退档。今年来,武汉最为耀眼的产业明星,已经从“钢”产量到“硅”含量,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引领着未来的工业发展趋势。
         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临空港经开区已是三大工业产业集群高地,与新城区、环三环区及中心城区协同发展,形成工业经济“雁阵”,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争相落户扎根,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去年,东湖高新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22.2亿元,增长7.0%,光电子、环保节能、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新兴产业效益显现,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3%,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8.8%。东湖高新区工业投资增幅达到17.9%,领先全市水平。东湖高新区黄金大道成为拉动工业投资主力,布局在左岭大道沿线的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华星光电、武汉天马微电子等正在发力。去年,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117.8亿元;天马六代生产线项目已完工投产,累计投资19.5亿元;华星光电T4项目,累计投资14.9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吸金区”。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40亿元,同比增加7.7%。该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工业投资突破500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66亿元,同比增长10.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支撑强劲,产值达2587亿元,整车产销119万辆;电子电器行业发展迅猛,产值达到476亿元,增长37.4%。
          去年葛洲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项目从引进到项目动工,只有6个月时间,跑出了“临空港速度”,引来全市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京东方10.5代线、弘芯半导体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产业结构调整快速推进。去年临空港经开区完成工业投资331亿元,增长14.5%,其中企业技改投资达195亿元,工业技改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8.9%。
    临空港经开区新开工工业项目42个,协议投资额704.4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6个,实现投产项目13个,总投资额41亿元,
           江夏、黄陂、蔡甸、新洲等新城区担当工业高质量发展先锋,黄陂区完成工业投资挑战值目标,增速达26.6%,增速全市第一。江夏区工业增加值为326.37亿元,增长13%,居全市第二位。
           刚刚闭幕的工业经济工作会将2018年定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高扬招商引资“风帆”,持续引活项目“蓄水池”,招商引商向育商强商延伸,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助推武汉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宜昌这是肿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宜昌要加油呀!找到新的增长点才行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武汉工业经济亮点
   1、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高于全国、全省发展速度,为近3年来首次高于全省
          2、全年工业投资完成2404.9亿元,增速由2016年底的-16.3%回升到13.6%,创33个月新高
         3、全年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172.4亿元,增长159.6%,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4、 东风本田成为我市历史上首家千亿元企业
         5、千亿产业新增1个,达到6个
         6、 11个重点产业中10个产业增加值呈增长态势
         7、百户重点企业和20户百亿企业完成产值增长率均超过了17%
         8、京东方、葛洲坝高端装备、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12个5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相继落户
    9、武汉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工业投资突破500亿
        10、黄陂区完成工业投资挑战值目标,增速达26.6%
        11、国务院办公厅对我市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促转型成效明显予以通报表扬
        12、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获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授牌
        13、 13家企业通过工信部贯标评定,27家企业获批工信部贯标试点
        14、 武汉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
        15、2家企业列入国家级隐形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公示名单,83家企业列入省级隐形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公示名单
        16、存储器基地一期一号厂房提前封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总装总调中心开工建设,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和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吸引众多项目落户,四大产业基地支撑起武汉工业新版图
         17、 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示范基地分别新增2家、2家和15家
         18、 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4户
         19、12家民营企业进入2017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20、国务院办公厅对我市综合施策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予以通报表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0: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环保吧,关闭工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两会”精神,2018年1月26日,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在武汉会议中心汉江厅召开。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明权主持,副市长徐洪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董广利,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杨华明,委党组书记姜铁兵、主任党蓁,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以及各区、开发区经(科)信主管部门、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委领导党蓁主任汇报了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及2018年主要调控目标预安排,临空港经开区、蔡甸区和东风本田、烽火通信分别交流发言。
徐洪兰副市长肯定了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成就,指出全市经信系统落实市委、市政府“月月都是工业月”的要求,鼓足干劲、克难攻坚,彻底扭转工业经济开局不利的被动局面,胜利打赢工业“翻身仗”,主要指标在全省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徐洪兰副市长强调,2018年,全市工业战线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将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拼搏赶超意识,强化创新发展意识,强化担当攻坚意识,强化精准服务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早谋划、快启动、抓落实,着力聚焦六大重点,奋力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一是要聚焦“开门红”,全力以赴促运行,持之以恒抓调度;二是要聚焦工业投资,全力以赴促落地、持之以恒抓项目;三是要聚焦转型发展,全力以赴促创新、持之以恒抓提升;四是要聚焦平台建设,全力以赴促两园、持之以恒抓基地;五是要聚焦育商强商,全力以赴促培育、持之以恒抓服务;六是要聚焦安全生产,全力以赴促改革、持之以恒抓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继续加油啊,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懈怠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8-1-30 10:26 编辑

徐洪兰副市长调研
华星光电、国家存储器基地
   为更好服务我市重点企业发展和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并检查企业安全生产,1月23日下午,徐洪兰副市长带队深入华星光电、国家存储器基地调研,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明权、董广利,东湖高新区管委会陈平常务副主任、唐超副主任陪同,我委刘卫军副主任参加了调研。

  在华星光电,徐洪兰副市长一行参观了第6代LTPS显示面板生产线,查看了正在建设中的t4项目工地,敦促企业在加快建设的同时要抓好安全生产。她强调,武汉即将迎来新一轮雨雪天气,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安全施工,制定雨雪天气应急预防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安全施工零事故。对于企业反映的加快推进t4项目调规进度、开通消防审批绿色通道等问题,徐洪兰副市长要求东湖高新区积极协调解决问题,为项目建设发展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国家存储器基地,徐洪兰副市长一行观看了沙盘规划,听取了企业关于项目进展汇报。去年9月28日,国家存储器基地一号厂房和动力厂房提前实现封顶,预计今年4月安装生产设备。徐洪兰副市长对于企业反映的人才引进、污水排放等问题,要求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对接,协调解决,并要求市安监部门专门到项目建设现场指导安全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鄂州名义增速13.55%。。。。。
宜昌彻底萎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姜铁兵书记赴深圳邀请知名企业来汉创建新两园
   1月20日-21日,姜铁兵书记赴深圳先后拜访宝能集团和深商控股两家知名企业,实地调研宝能科技园,与宝能集团副总裁胡书臣和深商控股董事长姚永宁进行会谈,诚邀二家集团公司及旗下成员单位来汉建设新两园。
座谈时,宝能集团胡书臣副总裁向姜铁兵书记介绍了宝能集团发展历程、经营理念、产业布局和未来发展方向,集团高层对在武汉市布局发展充满信心,有意在武汉布局产业项目。座谈中,姜书记向胡总介绍了武汉市当前经济发展动态,重点讲解了武汉市推进新两园建设的目的和举措,并希望宝能集团为武汉市新两园建设出谋划策,诚邀其来汉投资发展。市经信委将结合实际积极做好衔接,尽快与相关区对接拿出具体方案供参考。
拜访深商控股期间,姚永宁董事长对武汉市干部拼搏有为的精神大加赞赏,对姜铁兵书记亲自到访表示感谢。姜书记向姚董事长介绍了武汉市新两园建设思路和重点,希望深商控股能够将武汉市新两园政策向深圳民营企业进行传递,诚邀合适企业来汉投资建设新两园。
姚董事长向姜书记介绍了深商控股及成员单位当前发展动态,承诺将尽快衔接具有相当体量、具备工业地产投资建设运营能力的深圳民营企业与我委对接洽谈。同时,深商控股对在汉建设科创小微企业园兴趣浓厚,希望能在高校聚集区域由深商控股主导投资建设运营创意产业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方的家 于 2018-1-30 10:19 编辑

武汉名义12.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感也比较低迷啊 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0 1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通达能力持续增强 中欧班列打通武汉“一带一路”大通道
   2017年,武汉国际通达能力持续增强。
    新开通武汉至悉尼、圣彼得堡等7条国际航线,首次开通洲际全货机航线,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继续保持中部第一。
    去年以来,武汉新港依托“江海直达”骨干航线发展“轴辐式”运输,稳定开行“泸汉台”“武汉—东盟四国”“武汉—日韩”等通达7个国家和地区的3条近洋航线及“荆汉、宜汉”等内支航线、“中三角”省际集装箱公共班轮航线,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成为全国第三、内河最大的汽车物流集散分拨中心。
    去年,中欧(武汉)班列首次实现“三线出关”,率先开通“天天班列”,回程班列实载率居全国中欧班列之首。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简称汉欧公司)作为全国第二个开通中欧班列的运营公司,是武汉市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公共服务平台,自2014年成立以来,通过3年多不懈努力,已充分展示了武汉在国际大通道建设方面的竞争力。
    物流大通道的建立,打通了湖北武汉内陆向西的对外通道,使武汉对外开放的步伐快速由“后位”晋升到“前沿”。借助“江海直达”航线,武汉从而形成连通“一带”与“一路”的国际物流运输大闭环,使武汉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够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钮扣”型城市。
    在传统进出口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武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进出口业务持续上扬。2017年,汉欧公司进出口货值达14.24亿美元,同比增长65.8%,占全市外贸总值的4.7%。全年共发377列、计34198标箱,同比增长58.10%。
    据介绍,目前班列的出口货源主要包括:整车及零配件、特种钢材、光伏产品、电子产品等。进口产品包括食品、木材、电梯零部件、汽车零部件、铜带、模具、钢板材、超级跑车、飞机及配件等。这些企业基本囊括了武汉市汽车、钢铁、光电子、消费电子、航空等支柱产业的核心企业,与全市产业结构高度契合。
    与此同时,依托中欧(武汉)班列进出口产品,汉欧公司于2016年成立汉欧国际贸易公司,开展“买全球、卖全球”的服务贸易,从欧亚各国进口的葡萄酒、乳制品、饮品、粮油等5大类100余种优质产品,进驻中商、中百、武商等超市,广受市民欢迎。为进一步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目前,汉欧公司正抓紧启动东西湖区汉欧国际物流园、白俄罗斯布列斯特物流分拨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与东西湖保税物流园联合组建陆港公司,以通道为主体,以贸易、园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框架初步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06:56 , Processed in 0.06957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