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3008|回复: 134

[城建规划] 重磅消息!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加速推进滨湖新城建设(涉及常州医学院,西太湖高铁新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8 14: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凉城无爱 于 2021-3-8 20:28 编辑

      打造人才高地、做强创新主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全周期金融服务……3月6日,记者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创新发展大会上获悉,新的一年,西太湖将高质量推进“六大工程”,重点推进20个专班建设,聚焦“一高三新”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戴志华表示,西太湖将围绕市、区相关战略部署,实现科技、产业、城市驱动发展,创造更多“第一”“唯一”,创新“西太湖模式”,展示“西太湖速度”,体现“西太湖担当”,高质量推进“三化三型”滨湖新城建设

    近年来,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品牌特色,建设高端平台,推进产业升级,规划重大项目,加强民生保障,统筹资源配置,园区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十三五”期间,园区GDP增长1.8倍,由57.3亿元增长到162.3亿元;市场主体增加3461户,达5764户;累计利用外资7.27亿美元;省级经开区排名由55位上升到26位。
    园区创新成果丰硕,特色产业质效提升。“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5.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2015年的2.4倍。引育市级以上人才121名。企业“三站三中心”累计92家,增长30%。建成市级以上双创平台11家,“专精特新”企业累计29家,瞪羚企业累计11家。石墨烯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双创”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石墨烯先进碳材料产业集聚企业超过160家,形成了技术研发、产品应用、装备制造、检验检测的全产业链,扛起了石墨烯产业在全国领先的大旗。医疗健康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由2015年的21.5亿元增加至60亿元,集聚研发、制造和医疗服务企业190余家,形成了骨科植入物、体外诊断试剂、有源手术工具等“六大子产业群”,获批“海峡两岸(常州)健康产业合作区”等荣誉。数字经济围绕产业数字化,集聚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影视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企业300家。集聚金融服务机构300家,管理资本250亿元。

      戴志华表示,“十四五”时期,是西太湖园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是推进滨湖新城建设的关键时期。西太湖将牢牢把握重大交通建设、功能配套加速提升的机遇,围绕“长三角中庭、新城市中心”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在全省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下一步,园区将加快实施环滆湖片区战略规划,加快打造常州交通枢纽中心,加快建设医疗健康、龙城金谷、石墨烯小镇、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创新载体,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强化功能布局、美化生态环境,推动国际合作,努力将西太湖地区打造成环境最好、业态最优、活力最强的“美丽核心”。

首战就是决战,开局就是冲刺。至“十四五”末,西太湖科技产业园GDP力争实现3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500亿元,开票销售突破1000亿元大关,一般预算收入30亿元;在全省省级经开区排名中进入前20位,省级高新区排名中进入前5位,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排名20位,石墨烯产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加大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引育力度,打造西太湖科技创新“人才生态圈”。发布《西太湖高层次人才政策》,积极组织人才专场推介、项目路演、“龙城英才计划”招引等活动,每年引进“一高三新”产业和高校、医疗机构、创新平台相关人才1000名,“龙城英才计划”项目20个以上,自主培育省“双创计划”人才5名以上,自主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2个以上。加强与高校、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培训。支持大型企业自建或联合共建人才培养学校,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

结合“常商服务·龙城英才卡”“武进英才荣誉工程”,设立“西太湖创新创业服务蓝卡”,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力度。探索人才集中购房补贴方案。建设各类人才社区,每年新增各类人才社区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开放运营,推进创客工寓和烯望家园、西湖家园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人才、“蓝领”技术人才的首选生活区。支持商住小区为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青年人才提供专门居住环境。每年组织评选“突出贡献人才奖”,组织优秀人才宣传活动。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

支持国有资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布局,做优投资服务,精准开展科技型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鼓励园区龙头企业投资科技型项目,接轨好“龙城金谷产业母基金”,运作好“西太湖新兴产业基金”,助力科技型企业股改上市。
     优化园区“金融超市”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推动银企融资对接。推广“金融超市+创投基金+金融服务联盟”服务模式,推动“苏微贷”“苏科贷”“人才贷”“创新贷”“担保转贷”等普惠性政策落地,每年帮助30家以上的科技型企业完成创新创业贷款1.5亿元以上。

加快龙城金谷建设,大力招引各类投资基金落户集聚。发挥资本“发掘、扶持、陪伴”核心能力,以基金带动创新、以基金引进项目。依托“龙城星火”创新项目路演平台,每年组织项目对接路演不少于20场。依托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常州)基地和深交所常州路演中心“两大交易所平台”,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对接资本市场。

壮大企业创新主体

聚焦“一高三新”产业,打造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健康聚焦运动医学、体内植入、有源手术器械、康复辅具和细胞治疗等领域。新材料主要围绕石墨烯、碳纤维、碳纳米管、碳-碳复合材料和高端膜材料等领域。新智造重点打造平台型、生态型企业,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实现制造业服务化、产业数字化。新经济重点围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科技金融、文化物流、智慧物流等高端服务业。每年滚动培育10家以上产业细分领域的“链主企业”、20家以上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沿链企业”。到2025年,先进碳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医疗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新智能制造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做优做强科技招商,每年招引对“一高三新”产业有补链强链功能的科技型项目100个。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遴选5-1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市“百强创新培育企业库”,5年培育瞪羚企业10家、国家级单项冠军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力争每年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少于4家,企业技术中心不少于3家,工程研究中心不少于3家。

支持前沿项目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石墨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努力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体系。支持先诺科技、天奈科技、苏文电能、福隆控股、中以生物医药、天衍医疗、新奥碳材料研究院等围绕前沿原创技术,建设前沿创新平台,开展重大前沿原创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争创更多的“第一”“唯一”。对技术创新达到引领产业发展或对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全球原创、替代进口或填补国内空白等水平的前沿项目,在设备购置、场地安排、项目申报、贷款贴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实施产教融合发展
    对接城市总体规划,对标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推动高校与城市共生共荣。加快落实与常大的全面战略合作精神,全力支持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建设,加速推进常大二期建设,建设常大科技园国家级孵化器,加快推进碳材料研究院、医工高等研究院建设。加快常州医学院落地建设,引进若干一流高校研究生院、产业学院,推进中外国际办学、苏澳教育合作,打造一流的大学科创走廊。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全面梳理大学科技园、国际智慧园等产业和创新载体资源,科学分类、精准管理,持续加强低效空间整治,不断提高载体使用率和创新贡献度。加强空间载体规划布局,新建石墨烯研发社区和创新大楼、烯望创智港二期、医疗孵化园三期,以及亚邦东侧健康产业社区,加快激活西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加快启动建设西太湖“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引进高质量的工业地产和创新孵化器项目。引进高水平的产业服务商,集成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形成“园区+社区”“房东+股东”“基地+基金”的发展模式。探索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研发飞地,支持企业开展离岸创新。鼓励企业建设孵化器,每年支持1-2家企业新建或利用闲置厂房和土地建设双创载体,5年新增载体100万平方米以上。
  大力推进“以创新创业者为中心”的营商环境建设,做优“123”服务体系。搭建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平台,加强商会、青创会运作,重视“创二代”成长。高标准建设人才社区、产业(创新)社区、高效能构建以全流程服务、全周期企业培育、全要素发展保障的“三全专业赋能服务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4: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们的心声真的很快就能通过ZF的官方平台渠道给与回应和反馈,前几天还在激烈讨论为什么武进没有重大城市建设项目,没有高铁新城项目,常州医学院项目放在何处的争论。居然今天就有官方媒体权威发布了。很难说他们不了解民情。尤其是提到重大交通建设,滨湖新城发展,常大二期,医学院建设,引进科研院所,研究生院等等消息都是首次公布。其实这个就是相当于武进版的高铁新城项目了。有高铁,产业,有科教,有金融,有城建,有项目,有大学。档次规格相当高。非常提气。和我前段时间一直呼吁的西太湖版高铁新城不谋而合,并且医学院建设落地也不谋而合。真是想到一起去了。这篇文章非常有看点,好好琢磨里面的文字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宁府 于 2021-3-8 16:15 编辑

哪有重磅消息?西太湖还是那个西太湖。以前对标金鸡湖现在对标独墅湖应该是降标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16: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我也看到了,很明显,往后西太湖定位和科教城一样,重研发基地,轻工业基地。工业统统转到外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落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位还是没提高的  真正想达到理想中的定位  差一把手的一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zy3 于 2021-3-8 16:24 编辑
天宁府 发表于 2021-3-8 16:11
哪有重磅消息?西太湖还是那个西太湖。以前对标金鸡湖现在对标独墅湖应该是降标了吧?


    金鸡湖没有独墅湖科教资源,纯粹是新城建设而已。西太湖要走科教资源带领和交通枢纽建设的高端新城。这个文章写的比较隐晦而已。挑明了其实就是交通新城+科教创新。还有苏澳教育,常大二期,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常州细胞研究院。这个档次比新北区的常工院,一院医学中心看上去要高级多了把。之前说的西太湖新城是第二代高铁新城看来没错了。现在问题就是这个交通枢纽规划,以及医学院规划是什么背景的还没有揭晓,之前有人说是常州中医药大学。不知道两者有何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进步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6: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qi0317 发表于 2021-3-8 16:20
定位还是没提高的  真正想达到理想中的定位  差一把手的一句话

之前给你的回信说道的常州医学院事情,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你说的在天宁区的那个中医大学应该不是这个规划把。那个图不知道哪里找到的。能够说道这个份上已经不错了。毕竟很多规划还没有出来不能暴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lzy3 发表于 2021-3-8 16:26
之前给你的回信说道的常州医学院事情,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你说的在天宁区的那个中医大学应该不是这个规划 ...

天宁那个我也不认为是真的  没见过什么宣传    在西太湖比较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3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宁府 发表于 2021-3-8 16:11
哪有重磅消息?西太湖还是那个西太湖。以前对标金鸡湖现在对标独墅湖应该是降标了吧?

对标的是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科技创新"!!不管什么花你总想挑点刺出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4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太湖建设力度远不如天宁东青,东青一年新增100万方载体面积,去年三新经济已经产值300多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两大新城搞起来,就是大城规模了。关键要有产业,好的工作,吸引人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6: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的明天 发表于 2021-3-8 16:48
南北两大新城搞起来,就是大城规模了。关键要有产业,好的工作,吸引人来啊。

这里面通篇大部分都是产业,石墨烯,医疗教育,医疗器械,碳纤维。还有科教资源布局,还有金融服务业等等。项目种类很多很齐全啊。科创科教,医疗教育,新型产业,金融服务档次不低的。而且基础比新北区的金融产业要高级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5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太湖这次有个省级重大项目,长三角细胞研究院了,以前连省里重大项目都没有,每次项目签约的金额,只有武高新的几分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7 08:47 , Processed in 0.04540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