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1449285669

[原创影像] 【常州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文物、古迹、宗教、名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1: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1: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1: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1: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449285669 于 2018-6-9 01:02 编辑

常州博物馆   镇馆之宝


南宋时尚名媛单品,漆器鼻祖【南宋朱漆戗(qiàng)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liān)】


是用漆树的汁液涂在器物的表面制成的器物,这么复杂的名字是否让你想到了高大上的皇家谥号?其实这是文物专家们为了准确描述我的特征而取的全名。


百人力、万人功造一漆器


我们国家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漆器,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漆器的制作水平逐步提高,外观及性能也越来越好。到了战国时期,漆器由于其光亮洁净、隔热耐腐、轻巧美观的特性受到了诸侯贵戚们的欢迎,于是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铜器成为上层社会的主要生活用具。从此,各种用途的漆器制品大放异彩,漆器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漆器的胎骨从最初的木胎发展出竹胎、陶胎、铜胎、夹紵胎、骨角胎等,髹漆技法包括素髹、罩漆、彩绘、描金、堆漆、填漆、犀皮、戗金、平脱、剔红、剔犀等诸多门类,而每一门类又有不同制法。 我们古代漆器制作耗时费工,价格也很昂贵,是不折不扣的贵族奢侈品。生漆采集素有“百里千刀一两漆”之说,就是说每棵漆树所产有限,采漆工要走上百里路,于众多的漆树上划上千刀才能采集到少量的生漆。 漆器的制作工序也极为复杂费时,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而大漆阴干也十分费时,所以制成一件器物往往需要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因此汉代《盐铁论》称漆器“一杯桊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南宋仕女闺中佳品


我自己的身世呢,还得从大约800年前南宋时的温州城说起。那时浙江温州还没有江南皮革厂,但那时的温州人和现在一样聪明勤劳。 温州工匠制作的漆器在江南极富盛名。我就出生在温州一个叫做新河的地方,那里一位名叫金念五郎的漆匠花费了大量心血成就了我——一件高贵典雅的梳妆盒。 出于对自己技艺的自信,他将自家商号“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写在了我的盖子里。后来我被人买下带到了江苏常州,交到了南宋副相薛极家的一位贵妇手中。作为一件妆盒,从此我成了这位南宋仕女的时尚单品。“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日子一晃多年。出于对我的深厚感情,主人带着我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我也被深深埋入地下,等待再次破土而出惊艳世人。到了1976年,常州武进区村前乡蒋塘村的人们在开挖排水沟时发现了主人的家族墓地,我近800年的休眠结束了。


China是瓷器,Japan是漆器


特别令我惊讶的是,自从重见天日后,我受到了文物专家的广泛关注,甚至那以漆器为国名的日本国,也有许多的漆器大师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来拜访我。 后来我才知道,沧海桑田,如今存世的宋代戗金漆器已是凤毛麟角,而我偏生的最为精致,保存的最为完好。因此,我成为了专家们一致首推的漆器名品,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一级甲等文物,也就是货真价实的“国宝级”文物。 说起来前来观摩的日本人,咱们的邻居日本,英文名Japan又有漆器的意思。这倒不是因为我们中国漆器不如日本,只是咱们瓷器做的实在太好,抢了漆器的风头,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英文名China才有了瓷器的意思。真是天道不测,造化弄人。


女子有多爱美,器物就多精湛


小奁一直不喜欢懒姑娘,现代有句时髦的话“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虽说话糙了点,但道理不假。作为一个有着800年化妆保养经验的资深Lady,小奁可得好好的为如今的姑娘们树立个榜样。你知道吗?我重见天日的那天可是满负荷的哦!满满当当的装着铜镜、木梳、竹篦、竹剔子、粉盒、胭脂罐、香盒等物。可见,南宋仕女精致优雅的生活也离不开每日悉心打理自己的妆容。所以,不要说什么天生丽质,你知道人家有多努力吗?


作为闺中用具,我自带美颜效果。


木胎,十二棱莲瓣筒状造型,由盖、盘、中、底四部分扣合而成,合口处均镶包银扣。通体外髹朱漆,内髹黑漆。盖面为戗金仕女消夏图,奁身四周十二棱间戗划有莲花、牡丹、梅花、山茶、芙蓉等折枝花卉。我周身的花纹都是采用的戗金技法,这是髹漆工艺中极为考验工匠水平的技法。 戗金之法耗时费工,同时也深奥费解,简单来说就是用刀具或针锥等,在固化的漆膜表面戗划点、线凹纹,贴金箔或莳金粉于凹纹,使漆器花纹呈现出金光闪烁的效果。我周身所戗纹饰,笔划纤毫毕现,犹如以漆为纸,以刀为笔,金箔为墨,使得我朱漆金纹相映生辉,显示了五郎高超的髹漆技艺。戗金技法元朝时传入日本,被称之为“沉金”,难怪日本的髹漆大师们这么看中我,原来我是他们“轮岛涂”沉金技法的先驱。


高颜值不代表我是“花瓶”,人家可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美女。


我的盖面上戗金了一幅仕女消夏图,画面一角写意式的几笔湖石,掩映花枝和柳枝,园庭夏景妍媚,清荫接人。仕女二人闺门多暇,把臂偕游, 窃窃私语。小丫鬟捧了一个胆瓶随侍在傍,好像在等候主人采花插瓶,以为夏日清供。更值得一提的是,画中一位仕女手持折叠扇,扇面上隐约可见花卉绘画。


这是中国最早的折叠扇形象之一。 宋代,折叠扇在中国流行不久,正如其他时髦的奢侈品一样,其价不菲。但夏日里一缕清风,正是闺秀所爱。“尺素裁成半叶荷,竹批六夹影相罗。玉人笑把遮羞面,还向绦边见笑涡。”如此意境,正被金念五郎入得漆画。朱漆地子上戗金本是“鲜花着锦”的效果,免不了几分俗艳,而这幅漆画却以题材的选择和绘笔的简约,使得器物显示出了清雅的气质来。 这就是我的生平故事和隽永内涵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通过我多少了解了一点漆器文化呢?


参考文献: 1、陈晶《漆石汇——陈晶考古文辑》文物出版社 2016年7月 2、扬之水《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11月 3、扬之水《买椟还珠的理由——漆盒散记》《博物院》杂志 2017年第1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2: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0 04:11 , Processed in 0.07807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