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7日立秋,可酷暑还在继续,火辣辣的太阳一上午炙烤着大地,热浪袭人。和太阳一样热烈的,是芜湖轨道交通建设者们的干劲。告别连绵雨水天气,面对连日高温,这段时间,近3000名建设者在避开最热时段、做好防暑预案的前提下,奋战在施工现场挥汗如雨,只为早日完工,为大发展中的芜湖交通增添更多亮色。
“一想到在建轻轨,干劲就上来了”
上午9点多,太阳已烈,登上30多米高的2号线一期上跨铁路立交工程的梁体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十几位身着长衣长裤的一线建设者正在埋头进行转体梁预埋件的安装、预埋钢筋的焊接等。高空作业,没有任何遮阳,已工作3个小时的建设者们衣服是湿了又湿,饮用水也是喝了一大杯又一大杯。陈明贵所在的上跨铁路立交工程的确是芜湖轨道交通建设最具挑战的节点之一,也是2号线一期最高的位置。据中铁芜湖轨道交通第三分部技术员张潮介绍,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后,预计10月中旬,长140米、宽9.6米的轨道梁将在这里完成近90°的“空中转体”,上跨宁安铁路、宁芜铁路、在建皖赣扩能改造铁路。烈日之下,共有200多位像徐云涛这样的建设者奋战在北京路站及控制中心综合体项目。“疫情和汛情都耽误了不少时间,必须加油干,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据中铁芜湖轨道交通第四分部总工程师汪怡科介绍,该项目分为地下两层停车场和地上部分,包括休闲广场。其中北京路站共有地上4层,作为轻轨1、2号线“大脑”的控制中心共有地上9层,这里将是调度的办公区域,同时摆放调度设备,控制所有无人驾驶轻轨列车的发车、停站等。为了争取在年底前主体结构完工,酷暑天气便采用“人海战术”科学合理加紧施工。除了起早、避开高温的白班,晚上8点到凌晨4点,也都有不少夜班建设者在奋战。来源:今日芜湖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