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6-2 1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高的楼,人、机、料怎么进入施工场地?
通道塔电梯:500多米高的运输主动脉
记者坐上通道塔电梯,大约10多分钟后,到达了500多米高空。途中,随着电梯逐渐攀升到楼顶,天津风光尽收眼底。据了解,一般中速施工电梯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而通道塔电梯最高速度可达90米。打开安全门,一条宽5米的通道搭接在主塔楼各层楼面上。如果说通道塔是运输主动脉,那么连接通道就是毛细血管,人、机、料最终由这里进入大楼。
垂直运输是超高层摩天大楼施工的一大难题。天津117大厦主塔楼需混凝土19.1万立方米、钢筋4万吨、钢构件14.3万吨,高峰期施工人员多达2500余人,垂直运输压力巨大,大量的建筑材料、施工垃圾和作业人员都靠“华山一条路”——施工电梯。
为此,项目在中国内地率先研发通道塔技术,采取“工厂预制、现场拼装、整体吊装”的流水作业,装配效率极高,后期拆除也很方便。该通道塔平面尺寸为5米×9米,一面与主楼相连,另外三面附着5部双笼施工电梯,统一调度指挥,实现“人货分离、分层停靠、分时上下”,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这么大的工程,“蹿个儿”怎么这么快?
顶升模架:“金刚罩”让大厦6天长一层
在大厦的顶端,一座高20米左右的“金刚罩”包裹着大楼核心筒顶部,仿佛一座“空中楼阁”横亘云端。117大厦没有像一般建筑物那样搭设脚手架,“长高”的秘密就在“金刚罩”这里。
中建三局117项目部总工程师余地华解释说,这个“金刚罩”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核心筒顶升模架系统——“模块化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系统”,由钢平台、挂架系统、液压支撑系统、模板系统、防护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组成。
顶模这个“大盒子”,长35米、宽32米、最大高度21米、重约1100吨,有4层楼高,可同时进行3层核心筒立体施工,实现流水作业、无缝对接。该系统将随117大厦主塔楼顶推至597米高空,创“中国北方第一顶”。
钢平台每平方米最大承重1吨,可放置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成为一个偌大的“空中堆场”。此外,平台上还配有液压系统控制室、设备房、休息室和卫生间,可供施工人员休息使用。挂架系统是工人作业平台,采用镀锌钢板网全封闭,杜绝了高空坠落的危险。4个大行程液压油缸是整个模架顶升的引擎,通过4根钢立柱撑住整个模架系统,立柱高达19米,扩大了立体施工的楼层数,破解了超高层核心筒结构快速施工难题。为了保证模架系统更加安全有效运行,中建三局对模架主要杆件进行应力监测,可有效掌控模架的“身体状态”,确保模架使用安全。
2013年3月24日,117项目顶模系统第一次顶升成功。由方圣锋“领衔”的5人顶模小组,1人常驻操控室,其余4人每人负责一个液压千斤顶,相互配合。如果遇到大风,塔吊电梯将全部停运。顶模小组曾多次因大风被困在顶模平台,一困就是两三个小时,无法下来就餐,只得通过塔吊将盒饭吊至平台,热腾腾的饭菜吊上来后就冷冰冰了。“虽然工作辛苦点,但是一想到项目这么多人中只有我们5人才能操控国内最大的顶模系统,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方圣锋对记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