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刘公子 于 2015-1-21 09:21 编辑
费市长:关于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情况通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较快发展的势头,但受现有行政区划格局的制约,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各区规模差异过大,资源要素分布很不合理;中心城区发展受限,相关产业集聚难以有效形成;因经济基础和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县域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受到明显制约;戚墅堰区资源禀赋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强。为了积极解决目前我市行政区划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局部调整、规模适当、配置合理、稳步实施”的原则,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昨天上午,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实施对部分行政区划的调整优化。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撤销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以原金坛市行政区域为常州市金坛区行政区域。区政府驻地仍驻原金坛市政府驻地。
(二)撤销戚墅堰区,与武进区合并组成新的武进区,区政府驻地仍驻原武进区政府驻地。
(三)原武进区奔牛镇划归新北区管辖;原武进区郑陆镇划归天宁区管辖;原武进区邹区镇划归钟楼区管辖。
经上述调整后,我市辖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5个区和溧阳1个县级市。
二、有关调整方案的说明
这次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既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推进产城融合改革试点的需要,也是对我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呼声和建议的积极回应,更是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作出这个决策,主要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做大城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常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二是做优载体。现在北部有常州国家高新区,南部有武进国家高新区和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要加快提升西部的金坛经济开发区和东部的常州经济开发区,从而形成环绕主城区的四大经济板块;三是做强产业。着眼于常州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解决因行政区划导致产业分散等问题,加快发展航空、轨道交通和现代物流等产业,使常州的产业优势更加明确,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关于戚墅堰区和武进区合并。常州东部的整合发展和行政区划调整,市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已多次提出,由于区域范围过小,戚墅堰区干部群众要求调整行政区划的呼声强烈,行政区划调整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戚墅堰区和武进区合并,既较好地解决了各区规模差异过大的问题,同时对产业发展十分有利。两区合并后,有利于整合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发挥戚墅堰区制造业经济优势;有利于原戚墅堰地区与周边乡镇的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市经济尤其是服务业经济的发展。
关于武进区三个镇分别划归三个城区。目前奔牛镇与新北区航空产业园、邹区镇与钟楼经济开发区、郑陆镇与天宁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合作不断加深,产业的同构性、链条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因此,作出这样的调整,有利于加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加快奔牛、邹区、郑陆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航空产业、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有利于拓展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三个镇的社会保障和收入水平。
总之,通过行政区划部分调整,有利于保持武进百强县的地位,彰显武进板块的活力;我市的空间格局更加均衡,资源要素更加易于集中整合,城市发展的基础平台更加公平,产业分工合作优势更加明显。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