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1 09: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1楼:
12点24分,列车停靠在长沙南站。这就结束啦?
不,这才刚刚开始呢……
“杭长”微表情
每一个表情背后 都是关于家、事业和情感的故事
人物:周先生夫妇 旅程:上海虹桥-长沙南 微表情:甜蜜
周先生和夫人都在上海工作,周先生的家乡则在湖南。
“其实我们经常会去湖南走走,以前都是坐飞机。”尽管周先生没有透露自己的职业,但从夫妇二人的衣着打扮看,他俩都是体面人,“现在高铁通了,那肯定选择走铁路了,起码不会晚点啊!”时间,对于周先生来说,似乎更为看重。
车上随处可见媒体记者进行随访,周先生的童心似乎被激发了,拿着手机对着后座正在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旅客就是一通拍。
看着丈夫开心得像个孩子,周夫人只在一旁,静静地含笑看着……
人物:老夏 旅程:上海虹桥-南昌西 微表情:坚守
老夏是一名干了40年的铁路老职工。
“我做过电务,后来又做了通信,一直在南昌工作。”老夏今年已经60岁了,本身是上海人,但在南昌工作了那么多年,已经把南昌当成了第二故乡。
说起我国铁路的发展史,老夏很有发言权:“上世纪70年代那会儿,我从上海去南昌,大概要16个小时;到了上世纪80年代,缩短到12至14个小时;有了动车之后,大概5个多小时;现在好了,高铁一开通,上海到南昌,最快只要2个多小时,这个速度以前都不敢想。”
老夏随身只有一个很小的黑色挎包,在上海和南昌之间跑了这么多年,他大概已经区分不出公干与回家究竟有什么不同。
结束采访后,老夏变得很安静,侧身望向窗外,像一名老兵,盯着他站了一辈子的岗哨……
人物:峰峰 旅程:杭州东-南昌西 微表情:懵懂
严格地说,我没有采访到峰峰,因为他才11个月大,根本不会讲话。而根据我在所有车厢的观察推断,峰峰应该是年龄最小的一位乘客了。
刚看见峰峰时,他横躺在妈妈的怀里,有点小叛逆地扭动着身子,等到一大波摄影记者发现这个小活宝,纷纷将镜头对准他时,他一个翻身,站到了座位上,扒着椅背,好奇地盯着这群怪叔叔。
我走到峰峰后边的位置,与他面对面,当我拿出相机对准他时,他伸出小手,想要抓住我的镜头。妈妈一把把他抱回怀里,他有点不高兴了,哭喊了几声,妈妈只好放开他。
“我们是在杭州打工的,这次是回南昌老家。”妈妈说,以前虽然回南昌也有动车,但旅途时间比较长,“小孩子,哪里静得下来。”
峰峰完全不懂我和他妈妈在聊些什么,或许他能明白的,只有“我们怎么还在这个地方”吧……
人物:打牌三兄弟 旅程:宁波东-杭州东-长沙南 微表情:悠闲
我至今不知道这三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们一路都在打牌。
“斗地主吗?”
“嗯。”
见到记者们涌进车厢,三个小伙子自觉地把牌收了起来。我坐到他们边上,他们起初有点紧张。但真的聊开了,他们也就放松了。
三个小伙子都是湖南老乡,一起在宁波工作,昨天一早,三人先从宁波东站坐高铁赶到了杭州东站,再转乘这趟G85次列车,一起回湖南老家放松几天。
“我们单位休假比较弹性,每周不是双休嘛,一个月起码就有八个休假日,可以自由调配。”
原来,三个小伙子是商量好了,瞅准了杭长高铁开通的日子,早早地攒好了假期,为的就是一起坐高铁回老家,过上几天闲适的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