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9 13: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1-8月份株洲市社会消费品市场情况
2014/9/24 16:14:50 市场运行调节科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市各级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积极培育商贸流通企业,稳定物价水平,维护市场秩序,合理地满足消费需求,确保了全市消费品市场平稳有序发展。但从近期来看,消费品市场有放缓的趋势,“求进、求快”发展仍需加力。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市场运行平稳,增速略有回落。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家厉行节约政策实行,“三公”经费大量缩减,居民消费趋于理性,消费品市场虽然处于平稳运行期,但增速有所放缓。1-8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0亿元,同比增长12.7%,比1-7月回落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了0.6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实现零售额57.2亿元,增长12%。
2、商品零售快于餐饮消费。从消费形态来看,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零售384.6亿元,增长13%;餐饮消费48.4亿元,增长10.6%。从行业分类来看,1-8月,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3.5亿元,增长13%,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8.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9.5亿元,增长10.9%,占比为11.4%。
3、乡村零售额快于城镇。按经营所在地分,1-8月,全市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09.6亿元,增长1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4亿元,增长13.5%。乡村零售额的较快增长,得益于乡村农家乐餐饮的快速发展以及炎陵黄桃、奈李等特色农产品的大量销售。
4、株洲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的排位情况
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0亿元,占全省的6.9%,总量全省排位为第6位;从增幅情况来看,1-8月全市12.7%的增幅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增幅排名为第5位。
二、商品销售的主要特点
1、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由于物价水平仍然居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民对于生活必需品的刚性需求依然旺盛,因此,基本生活类商品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销售商品类别显示,1-8月,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39.6亿元,增长21.6%。
2、家具类及建筑装潢材料类销售较好。随着城市品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家居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质平价、环保型家具受到普通百姓青睐,同时,下半年进入装修旺季,万博珑、红星美凯龙、神农家俱城等建材家居市场纷纷开展打折促销活动,1-8月,全市家具类商品零售增长55.6%,建筑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增长24.6%。
3、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遇冷。随着广场舞的盛行以及沿江风光带、神农城等户外休闲场所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株洲市民愿意选择免费的户外运动,对于体育娱乐用品的需求减弱。1-8月,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比去年同期下降23.9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商品下降22.8个百分点。
三、影响消费增长的几点因素
1、限额以上单位增速减缓,拉动作用减小。根据贸易统计方法制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必须依靠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的增长拉动。1-8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181亿元,增长14.8%,增幅为今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1-8月,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47.6%,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个百分点,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0.3和0.4个百分点,与1-7月相比,分别下降5.2和0.8个百分点。8月份,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零售额当月增幅仅为2.7%,为近几年来的最低水平。
2、重点行业支撑不力。一直以来,石油及制品、汽车这两个行业构成我市社会消费领域的重点行业。1-8月,全市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8.5亿元,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8.8亿元,这两类商品占限上商品类别的比重达55.5%。今年以来,由于内需不足、汽车消费政策淡出,这两类商品的消费显示降温。1-8月,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商品分别增长12.8%和12.2%,为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3、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经营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如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市百货零售业的龙头老大。然而,随着步步高、平和堂、王府井、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国内外零售业巨头的不断入驻,株洲本土百货零售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1-8月,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商业用地价格、员工工资、能源消耗价格的上涨,企业的经营成本也越来越高,利润空间不断缩减。目前株洲商业用地价格城区一级基准地价为4650元/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6319元、商业用水3.03元/吨。如1-8月财务数据显示,王府井百货营业利润亏损1139万,天虹百货营业利润亏损1252万。
4、网上零售冲击较大,株洲本土电商力量簿弱。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已经给社会消费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网购”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购物方式。阿里巴巴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双十一”当天,株洲网民在淘宝和天猫的成交额达9518万,在全国纳入统计的400多个城市中排第76位,这一数据就占到全市去年日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52.8%(2013年全市日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660.3亿/365天=1.8亿元)。但是,截止到今年8月份,全市412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中,只有7家企业含互联网零售业务,这些单位1-8月实现的网上零售额仅为3487万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万分之八,占“双十一”株洲网民淘宝和天猫成交额的1/3多一点而已,而全国的网上零售额占比为1.5%。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株洲电商企业较少、发展不充分,购买力外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