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星城钢琴手 于 2014-1-23 11:39 编辑
株洲日报1月23日讯
1月22日下午,市统计局对外公布数据: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48亿元,同比增长10.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4、2.8个百分点。
与前三个季度相比,生产总值增幅波动在0.3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实属不易。”市统计局负责人分析,这反映出我市宏观经济平稳增长、波动上行的趋势,中速运行特征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去年完成1505亿元,同比增长30.8%。其中,民间投资1021亿元,同比增长28.8%,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7.8%。这说明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也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印证。
产业结构同样转优。一方面,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占生产总值的31.9%。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409亿元,同比增长18.5%,高于规模工业增幅5.9个百分点。可见,我市粗放型经济正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
从工业增加值来看,优势产业支柱作用明显。去年,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886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0亿元,占规模工业的64.4%,同比增长12.4%。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