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70|回复: 1

[1号线] 城门至三角埕站盾构区间下行线顺利贯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9 22:32:16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樱绫 于 2013-9-29 22:35 编辑

9月29日城门站至三角埕站区间下行线顺利贯通。该区间是目前地铁1号线盾构施工难度较大的区间之一,863米的区间长度,从2月14日始发掘进至今,施工历时7个多月。该区间的顺利贯通为接下来更为复杂的罗汉山站至火车站区间(穿越火车轨道咽喉区)、树兜站至屏山站区间、上藤站至达道站区间(穿越闽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岩石硬度高
  城门站至三角埕站区间50%地层为复合型地层,主要分布有微风化凝灰熔岩、中风化凝灰熔岩、强风化凝灰熔岩,且地下水丰富,盾构前方地层多变。根据抽样测量数据,该区间岩石硬度高、软硬不均,盾构机掘进时刀具严重磨损,需要频繁更换,整个掘进期间共经过8次换刀。
  频繁更换刀具,使得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工期延长。不仅如此,换刀作业风险大,机械化程度高。换刀所有的操作都是在土仓内完成,空间狭小,操作起来十分辛苦。
最高温度可达50℃
  由于岩层硬度高,导致设备负荷增大,刀具与基岩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盾构施工隧道内温度比地面高出许多,而且空气状况差。即使在通风设备良好的状况下,拼装作业区域温度仍高达45~50℃,严重时会造成盾构机自动报警停机。这使工人作业难度加大,影响施工效率。在此期间,施工单位还购买大量冰块用于降低仓内温度。
穿越地下通道、桥梁、河道
  盾构机从三角埕站掘进至城门站,地下需穿越两座地下过街通道、一座市政桥梁及一条小河道。这些障碍是该区间盾构施工的一大难点。
  盾构机穿越地下通道需直接切割木桩基础,如果控制不当将造成地下通道变形沉降,甚至开裂。因此在盾构推进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地下通道及周边地表进行了严密监测,同时严格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在推进过程中同步向地层注浆和二次注浆。
  盾构机穿越河道及市政桥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盾构内涌水涌砂的严重事故。为此,施工单位在穿越掘进过程中控制仓内土压、掘进速度,注浆和注入泡沫剂以改良土质,同时在河道上布设监测点,对桥梁实行专人监测等措施,使得整个穿越过程顺利平稳实施。
地下水造成螺旋机喷涌
  该区间部分地段地下水丰富,盾构机在上软下硬的地层中推进,为保证前方土体稳定,需向土仓施加压力,以保持平衡;同时上部的混合土层含承压水,这导致螺旋机喷涌,隧道内泥水过多,清理困难。
  三角埕站至城门站区间处于下坡,喷涌的泥浆积聚到盾尾。为保证管片拼装及防水质量,工人们在每环管片拼装前需清理盾尾,每喷涌一次需耗费半小时以上进行泥浆抽排和盾尾清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3-9-29 22:47:25 |
回复 1# 樱绫


    说地质复杂,可能中国没一个城市超过贵阳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0 11:30 , Processed in 0.07522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