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响应巿府号召:为美丽筼筜湖出点子!本人的小作后天登导报,先让朋友看下,贻笑大方。 筼筜湖自七十年代围堤成内湖后一度是厦门人心中的痛,因为当时规划不足导致湖水恶臭经过十几年整治、美化,现已经是厦门西海岸地标,与五缘弯内湖遥相呼应。 生活在筼筜湖周边的我,她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随时关注她的瞬息变化。
爱之深、责之切,怎么才能让筼筜湖更能体现她的美呢?这是个社会问题,相对我们天天与之息息相关的人更有发言权,要有一个大规划,前几次治污没有治到本,要有决心做百年大计能彻底把湖底污泥挖起,截断周边商业、居民生活废水。
筼筜湖相当市区面积来说水体巨大,政府也搞了游艇旅游项目,但能给游客游什么?看不到,也和声甚少。根本在于没象西湖等有文化、景观内涵,但筼筜湖没这些,这就需要打造,西湖的传说源自于文人骚客,而我们筼筜湖有什么?有,但但靠去深入挖掘、去探索。近的来讲筼筜湖的形成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建造,是自发性组织的,没金钱利益的,这是现在拜金年代年轻人不能想象、理解,政府可以在西题这边建造一个小型主题公园,雕塑一些当时建造海堤情景,宣传正能量也能丰富湖岸景色。当我们夜游湖景,感受湖岸高楼夜景之余难免遗憾湖面单调,可以在外湖造水幕夜景,与市民同乐,同时在内湖湖心岛上布满冷蓝色调的梦幻星星,让人暇想翩翩,仿佛来到外太空,又不会惊扰到小岛上居民~鹭鸟。
当我们漫步在湖也小道上,亨受着花香弥漫的空气时,突然被跑步的人撞了下我就在想,可以在湖边构起一整圈木栈道,相对近的地方可以筑木栈桥相通,这样运动和休闲的人两不误,何乐不为,也丰富水面情观,再有黑天鹅、水鸭游于湖中,人与自然融于一体。筼筜湖绿化大致不错,美中不足是岸边植物单一,甚至有毒植物如夹竹桃也遍布园区,这对一个公众公园有不少小孩非常不好,也有人反映但收效甚微。如果在湖岸边合理栽种不同季节开花的树木,春夏秋冬,各种颜色争奇斗艳,那是巿民之幸,城市的颜面。
以上是一个巿民的小小心声~陈柳汐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