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3 14: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3 14:43 编辑
好破好破的感觉啊,什么年代的啊
板JC 发表于 2013-6-22 20:52 
因建文峰亭发生了长江两岸三次冲突:
1、现在这个文峰亭是1997年建。1999年夏,文峰亭北东梁山行政村一帮人为打捞江沙,和江北和县人发生摩擦,和县聚集近百人打到东梁山,东梁山联合当涂进行对抗,双方携带器械,大打出手,械斗双方人员互有重伤,当地派出所没法控制,最后市局出动大批人马,逮捕了四十多人(不包括江北人),包括东梁山书记、民兵营长。省厅调停江北人交由巢湖处理。
2、抗日战争时期,兵荒马乱,四褐山成了土匪(和县人居多)出没、藏污纳垢的场所。山后刘家村地主刘亨强,为了保境安家,办起了大刀会,防匪居然有效。后来他为了再应风水,对抗江北和县,替自己树碑立传,多方集资在四褐山顶上重建文峰亭。解放后,由于该亭造型丑陋,被拆毁。
3、清朝康乾年间,和县西梁山、陈桥洲、白渡桥一带农民聚集几百人,携带器械,乘船渡江南来,捣毁文峰亭,连望江寺的众佛像也被砸个稀巴烂。山下居民鸣锣报警,芜当两县农民越来越多,发生大规模械斗,双方人员互有死伤。官司打到安徽巡抚衙门(安庆),不能解决,最后由两江制台衙门(南京)裁决:死伤人员双方自理,砸毁佛像由和县出资修复,四褐山顶上不准再建文峰亭(和县坚持的条件)。从此四褐山上便只有寺没有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