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4月,厦门港口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961.47万吨,同比增长13.9%,其中集装箱完成241.97万标箱,同比增长17.3%,增幅继续保持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排名第二。
爱拼会赢
航运中心充满活力
贯彻中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启动一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口岸单位、港航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厦门港口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下基层”主动作为,使航运中心在软、硬件方面不断增强实力,机构运作充满活力,发展面貌日新月异。
2012年,厦门港与晋江、武夷山、潮州等一批陆地港、喂给港签订战略协议;内外并举,协调做大内贸运输、完善水水中转网络;增强“软实力”,厦门航运交易所、东南国际航运仲裁院、福建电子口岸“三个机构”挂牌运作;港口基础建设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建设凸显“绿色港口”;邮轮产业蓄势待发、重大项目纷纷落地;一系列刺激产业发展的好政策先后实施。
2012年,厦门港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72亿吨,同比增长10.1%。其中,集装箱突破720万标箱,完成720.17万标箱,增长11.4%,其增幅在大陆南部沿海港口中排第一位,在主要沿海港口中排第三位。
服务基层
积极打造港航企业发展新平台
今年,厦门港将主要生产目标定为:货物吞吐量力争完成1.9亿吨,同比上年增长10.5%,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800万标箱,增长11.1%。
从前四个月的生产情况看,今年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起步有力、发展平稳,两项主要生产指标仍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年目标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成绩的获得,与港口部门深入基层、主动服务、及时解决难题、积极创造发展条件有关。比如,年初,由厦门港务集团投资的三明陆地港正式运行;2月,支持厦门港务集团进行国有码头资产整合,启动港口规模化运作;4月,与厦门海关联合实施“通关无纸化”,极大提升货物通关效率,优化环境、增强竞争力。
同时,港口管理局积极征求多方意见,拟定《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草稿),使航运中心发展更有明确导向。
成效显著
各项事业蓄势待发
除了生产方面,在航运要素的聚集、生成方面,厦门港口管理局也全力出击,前四个月成绩显著。
近日,厦门港口管理局与上海航交所签约,计划于明年编制发布海峡两岸集装箱运价指数,这标志着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将全面打造“软件”强港,启动高端航运服务,进一步增强厦门港“话语权”。一旦指数正式运行,将成为两岸航运市场的“晴雨表”。
厦门港口管理局局长蔡良涯透露,今年,厦门港将继续推动“128”发展策略,即围绕一个中心——加快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双翼发展——推进邮轮母港建设和厦门航运要素市场建设;着力八项工作——着力推动“两深”工程建设、第四方物流体系构建、对台航运发展、航运要素集聚等。“我们深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打造东方名港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蔡良涯说。
【同步新闻】
空港“保税航油”很给力
每年可为航空公司省钱8400万元
近日,记者从厦门海关获悉,海西首个航空航油保税仓库自5月1日在厦门正式运营以来,已为319个国际航班加注保税航油2500吨。据了解,航空保税航油业务在厦门开展后,预计每年将销售8万吨保税航油(包括外航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空公司执飞国际航线),可以为厦门空港执飞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节约成本8400万元。
中国航油厦门液体危险品保税仓库坐落于厦门高崎机场翔云一路118-132号,由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分公司向厦门海关申请设立,系海西首个航空航油保税仓库。
保税航油政策是推进厦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关键要素,该项业务的开展可为航空节约大量成本。以货运为例,据入驻厦门最早的纯货运航空公司新货航反映,其美线(新加坡—厦门—南京—洛杉矶/芝加哥)航油成本约占运营总体成本的60%-70%,若使用保税航油,目前其承运货物每公斤可节约近7元,该公司就可以从现有的2进2出4个航班增加到5进5出10个航班。
航空保税航油业务在厦门开展后,外航国际航线加油量预计可达3.6万吨左右,甚至可超过上海虹桥机场。
【背景】
目前全国12个城市的13座机场可以享受保税航油政策。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是第一批享受该项政策的城市,青岛、南京、杭州、重庆为第二批,而厦门、郑州、成都则是第三批。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