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305|回复: 17

[龙城轶事] 图文:常州人“哈尼家”唯一的一座焦山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9 15: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cf 于 2012-10-29 23:36 编辑




中国常州网讯 从太湖中间的焦山采访回来,有同事热情问候我,“从镇江采访回来啦?顺利吗?”

和他们解释:此焦山非彼焦山也,我们去的焦山,不是长江边的那个,而是在太湖里面,是常州人“哈尼家”的焦山。“哦,太湖那里的焦山啊?好像是听说过……”眼神茫然,呵呵,还是一副找不着北的模样。

    也难怪。对一张标着“常州市域”的地图来说,这瓜子壳大小的图标代表着本市版图上唯一的岛;

    对大多数住在太湖边的武进太滆人来说,船驶过这里,就出了常州地界了;

    而对大多数常州人来说,这是不得不“科普”一下的“盲区”。

    焦山之行,我们在岛上搭头住了三天两夜。谨用文字+图片,记录下在焦山上的日子。


    它,渺渺太湖中的一座小岛,也是常州唯一的一座岛屿。当年,吴国将领伍子胥曾在此训练水陆两军。

焦山·常州人的“离岛”

SHE成员之一的田馥甄曾唱过一曲《离岛》:

    我觉得这样的距离很好

    就隔着一片海互不打扰

    我是一座离岛人海边的离岛

    世界和我礼貌微笑

不担心我这岛居民太少

    人口的密度就这样刚好

    我是座小小岛装不下大烦恼

    观光客们下回请早

离岛意指远离主体的岛屿。焦山正是这样一座离岛,它是渺渺太湖中的一座小岛,而且是常州唯一的一座岛屿。关于焦山,在太滆村委副主任金方明的帮助下,我们查看了《太滆乡志》,里面是这样记载的:

    大焦山,古称椒山,文革时期又称红卫山,又称红围山,面积400多亩,它是太湖中的一个小岛屿,距马迹山(也就是常州人俗称的“马山”)的龙头约8里水路,离太滆镇约40里水路。

    焦山全形呈藕状,有南峰和北峰两个山头,南峰略高于北峰,两峰的毗接处像藕节。该山曾是古代吴越两国水陆两路的著名战场。《左传》“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据传即在此地。《左传》另述:公元前494年(丁未),“吴伐越,败之夫椒”。史载:当年吴国著名将领伍子胥曾在雪埝桥附近的阖闾城和太湖的拖山、焦山一带训练水陆两军。后来吴王夫差在位年间,曾亲率兵将,大败越军,致使越王勾践全军覆没,被迫投降请和。

    解放前,焦山归属武进县马迹山区。此山毛柴杂树丛生,一片荒凉,是土匪潜藏、出没的场所,故又俗称“强盗山”。解放后最早在焦山居住的有太滆湖山村3户渔民约10人,终年靠樵柴为生。1958年和1960年,有关部门曾两次动员湖山村的劳动力上焦山开垦荒地,修筑梯田。1968年,首次从无锡小丁里山引种柑桔树苗800株,从此柑桔种植在焦山兴起,以后又相继引种了雅梨、无核桔等果树。

小焦山还是座荒山,大焦山上住的人并不多。听船老大的“山海经”,“焦山往事”一幕幕回放起“那个辰光啊”;如今有些寂寞的焦山,当年很是热闹过一阵,这两年,陆续有人来岛上怀旧,“老孟,你还认识我吗?”

    日志·那岛那人那些往事
坐着武进渔政蓝白相间的快艇出湖,看着雪白的浪头在小小的舷窗外升腾翻卷,那感觉只有两个字:拉风。

    大约15分钟以后,视线左边出现了一座岛,我们兴奋地问,“那是焦山吗?”“不是,那是无锡的马山。”开船的小伙子王峰淡定地说。又开了几分钟,视线前方再次出现一座孤零零的岛,这次我们又猜错了,那是隶属宜兴的田鸡山。

    继续前行。“前方就是小焦山了。”王峰不紧不慢地指着前方的一座小岛告诉我们。船缓缓停下来,视线前方,一座头尖身圆,样子像一条小海豚的小岛静静地卧在太湖万顷波浪中,辽阔的天空上,阳光穿过云层恰好漫步至此,照耀上小岛又投射到湖面,长长的一道金波便跳跃着漫射开去,而小岛在金光中反倒成了一幅黑色的剪影。在城市里住久了的人,很自然地便被眼前这景象感动了。不期然地,就这样与小焦山相遇。

    小焦山的旁边不远处,就是大焦山了。它的轮廓果然像极了一条藕。王峰告诉我们,小焦山目前还是一座荒山,无人居住,大焦山上有人。不过大焦山上的常住民并不多,基本分成两大阵营:一大阵营是在这里憩息的二三十户渔民,他们出湖打鱼,打鱼回来停船靠岸,便上岛做饭、卖鱼、织网、休息,这个藕形小岛两座山头中间的一片洼地,是一个天然的优良港湾。另一大阵营就是常住的守岛人了,加上老板和工人在内,也就10来号人马。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两句老话在这儿全用上了

    下午5点多,走过一条晃晃悠悠的木板拼成的桥,便离岸到了大焦山岛上。

    44岁的高建英正在船舱里做晚饭。她在船上20年了,以前也出湖捕鱼,现在几乎不捕鱼了,主要是从渔民手里收鱼,再卖给岸上的贩子。鲤鱼、鲫鱼、灰鲢和白鲢,什么都收,9月末10月初,正是梅鲚大量上市的时候,等梅鲚停了,就该忙着装上地笼捕虾了,虾一年四季都好捕捉的,“太湖大得不得了,只顾去捉好咧,全是太湖里天然长的虾。”高建英一边从锅子里盛菜,一边很笃定地说。停靠在大焦山脚下的船有20多条,全是太滆村的渔民,一年365天,一点不夸张地说,最起码有300天是在船上过的。捕鱼时,渔民们傍晚五六点钟去撒网,晚上10点多钟去收网,整理、分捡,整夜没有觉睡。焦山是他们停船休整的地方,有些渔民还在岛上用彩钢瓦搭了简易棚,吃住全在这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渔民们吃的大多是鱼虾,烧水的柴火也来自太湖里和焦山上,湖上一起大风,湖面上便会漂来毛竹和树枝,打捞上来,晒两天就干了,要是不够,就爬到焦山上去捡一点。岛上的太阳似乎来得比岸上猛烈许多,即使是下午四五点钟的阳光,隔着衣服仍然晒得后背的皮肤火辣辣地生疼,不要说烤干湿漉漉的柴火了。

“那个辰光啊……”

    晚上9点,港湾里一片漆黑,夹着鱼腥味的风越刮越大,吹得船头的彩旗“呼啦啦”响。只有两条船还亮着灯,岛上迄今还没通电,渔民们都是用风力发电。窗口传出“哗啦哗啦”麻将声的,是岛上唯一的小卖店。小卖店不远处的苏常渔60385号船舷上,露出一只高高举起的胳膊,像一根天线,亮着的手机屏幕不断小心调整“方位”,躺在甲板上的船工在睡前还想试着捕捉微弱的信号,看看有没有家人发来的短信。

    船老大单福大盘腿坐在旁边一张矮桌旁,夹着一根烟的手托着腮帮,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忙碌而疲惫的捕鱼季,船老大有工夫跟你“讲山海经”,是件挺奢侈的事。

    52岁的单福大是土生土长的太滆人,像所有船家一样,黑里透红的肤色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老一些。除了当兵的那3年和在焦山开山种树的3年,他这半辈子几乎都扔给了太湖。这条10吨的水泥船,跟了他27年,是当年花了6060元买的。在烟头的明灭中,单福大记忆中的“焦山往事”一幕幕回放开来:

    “记得小时候,我父亲提到焦山,都叫‘强盗山’。解放前,曾是湖匪盘踞的山头。听老辈人讲,有一年,土匪头子对多年积聚的财物起了贪念,设下鬼把戏,将手下一个个骗到南边山脚下,辣手辣脚做掉好几个!(听到这里,汗毛根根倒竖,那个传说中匪首下手的地方,不就正好……在我们今晚将要露营的地方嘛)不过你们不用怕,算算那些小强盗,这么多年也该投胎好几回了,哈哈。”

    “12岁起,我在岛上的焦山小学读了一年多的书,现在看不到校舍了,现在就剩了两根篮球架的水泥桩。当时一共就两位老师,30岁左右的钱老师,是常州城里人,直到现在我对他印象都很深啊。那时条件真是差,住宿舍,吃咸菜,主粮是碾米剩下的碎米。有一年湖上刮大风,一连7天,那时候的船都没有机械动力,遇上大风只能呆在码头上,岛上吃的东西很快就没了,要是风再多刮几天,学生和大人加起来几十号人,差点就全饿死在岛上了。”

    单福大的回忆,把邻船的沈翠英阿姨也吸引了过来。“我结婚就在焦山岛,3个孩子,倒有两个生在焦山上。”“哦,那你结婚的酒席肯定也摆在岛上啰。”一句话逗得单大叔与沈阿姨笑出泪来,“摆酒席?噢哟喂,能吃饱饭就不错了,40年前结婚是这样的:房子,是集体的;床,也是集体的;哈哈,人么,倒是自己的。”

    据《《太滆乡志》记载,单老大所说的焦山小学,其实叫东风小学,最早兴建于1968年10月,期间停办过一次,又于1979年复办,1982年暑假撤销并入太滆学校。当时创办这所小学,是为了解决渔民孩子读书的难题。该校学生较少,最多时10多名,最少时仅两三名。

    《太滆乡志》还记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动员村民上焦山开垦荒地,修筑梯田……引种柑桔、雅梨等果树。”短短数行文字的记录,在沈阿姨的嘴巴里有了灵动的画面感,“那个辰光啊,驳梯田的石头,都是肩挑手抬上岛的,有的村民把腰都累坏喽。开山多余的石头运到常州城里去卖,1吨才7块钱;那个辰光,船还都是木头的帆船;那个辰光,活干得很苦,吃的菜却只有一样:酱油汤烧蛳螺。”

    这一夜,我们在岛上露营。已经被城市的喧嚣声摧残得半麻木了的耳朵,此刻只觉得好舒服——岛上太安静了。泡上一杯咖啡,坐在星光下聊聊天,或是盯着被月光铺上了碎银子的湖面发发呆,一不小心,大叔大姐一个个都变成了“小清新”。

当年在这里劳动过的孩子们,现在也快60岁了

    66岁的孟玉明当年曾在焦山上做了17年大队会计。他家的老房子虽已有点残旧,尚能住人。上岛的第二天下午,在老孟家院子外的凉棚下,我们终于避开了灼人的秋阳,喝着绿茶,吃着他的老伴许阿姨端上来的一盘白虾干、一盘板栗。板栗是当年焦山生产队从太湖东山进的板栗苗,即使是清水煮熟的,肉质也很粉很香,不过现在没什么人管理,剩下的板栗树也就二三十棵了。

    老孟说,以前焦山隶属太滆乡湖山村,后来并入太滆村。渔民打鱼要四处去的,焦山一直是渔民的落脚点。上世纪60年代围湖造田,1966年渔民上山定居,成立了焦山生产队,有100多号人,一直到改革开放才一家一户分开了,有的捕鱼,有的上了岸住到了太滆村。如今山上一陉一陉的梯田,全是当年焦山生产队的村民挑着石头,一块块驳出来的。梯田里种果树,有桔树、苹果、梨树、桃树等,用的是喷灌技术,那时的桔子一年能产10多万斤,又甜又嫩,还曾到南京参加过农产品的比赛,得了全省第二名。现在的桔子甜倒是还甜的,不过因为劳动和管理的人手少多了,口感不如以前那样嫩了。

    听老孟说,如今有些寂寞的焦山,当年很是热闹过一阵哪!曾驻扎过部队,还来过一群“知青”——上世纪70年代,常州锡剧团有70多个人来焦山下放劳动,呆了将近一年,全是十七八岁的小年轻,每天在山上吊嗓子、拉二胡,蛮热闹。这群正值青春妙龄的大孩子住在岛上的尧王庙里,那时庙被改成了大仓库。那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落了好几天,花雕鸟(岛上人都这么叫,一种比麻雀大一点的鸟)饿得奄奄一息,树下落了一地。知青们去捡了一麻袋,跟村里借了一只大铁锅,油爆吃,香得很。这两年,陆续有人来岛上怀旧,“老孟,你还认识我吗?”说是当年锡剧团的。脸倒是熟的,就是叫不出名字了,时间真是把杀猪刀啊,当年的小伙子大姑娘,现在也快60岁喽。

  岛上的生活简陋,没电视没冰箱,蚊子扭成团,鱼倒是天天有的吃,连岸上的饭店店也时不时打电话来要鸡鸭鹅。

    守岛·这树这鸡这些生活


    从老孟家出来,我们决定上山去。说是山,并不高,只是草丛和果林中的土路有点难走,有时需要同伴扶一把。山上满是桔子树,果实还是半青半黄的没成熟,随手采了一个,有点酸。听说,这果园有人承包,他们常年守着这座岛,他们已经算得上是这里的岛民了。

    短发,圆脸,戴副眼镜,47岁的池彦霏看上去像一名乡村教师。她在大焦山已经守岛两年了。

    池大姐老家在云南玉溪。两年前,朋友老单邀请她来帮着管理焦山岛,20年前他就承包了焦山上的果园。老单就是太滆村人,做水产生意时和池大姐相识。池大姐便和老公一起过来了。刚来时气候很不适应,“我们云南那里的气候四季如春,是真的舒服。”吃的也不习惯。不过现在已经慢慢适应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5: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种树,种树,还是种树

    山上雇了12名工人,都是池大姐从云南叫来的。这个季节,工人们6点钟上山,晚上8点多就睡了。池大姐屋子里的简陋让我们吃了一惊,岛上没电,当然也没电视,生活用电来自于风力发电,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用一台DVD放点碟片。工人们一般要一两个月才会上一次岸,上岸无非是为了采购生活用品或是购买果树的肥料、鸡鸭们的饲料。先坐船到马迹山的龙头,上岸后再花70块钱包一辆小面包车坐到雪堰桥下车,东西都是在雪堰镇上买。

    这两年,工人们的职责就是拼命种树,除了改良桔树品种,种了很多新的桔树苗,还种了300多棵杨梅,差不多还有两年,杨梅就能挂果了。还种了500多棵珍贵树种红豆杉,以及将近2000棵香樟树。池大姐说,山上的病虫害比较严重,“夏天蚊子多到扭成团,像一股烟一样往上升,我上山察看果园,要穿着长衫长裤和雨靴的,要不然咬得吃不消。”池大姐比划着说。咨询了林业专家后,他们便开始多种香樟树,一来美化环境,二来灭虫。光靠打农药灭虫肯定不行,要打多少农药才能压住虫害啊?“农药打多了不环保,不要说果子没人买,我们自己也不爱吃。”通过治理,这两年山上的虫害已经有所改善了。

    这样不停种树和劳作的日子,让“岛民们”的身材都很健美。池大姐的老公老李光着膀子和我们一起吃饭,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肤色和结实的胳膊,是城里男人需要进健身房才能练出来的效果。我们的摄影记者也光着膀子晃荡,那白里透红的肤色、微腆的小肚腩此时怎么就显得特别扎眼涅?呵呵。

“再来一碗鸡汤?”,“对不起,木有了!”

    这天的午饭是在池大姐的食堂里吃的。嘿嘿,上岛的第一天,我们就眼馋她家养的土鸡了。池大姐养了200只鸡,在我们这群陌生人的眼皮底下,它们有的吃着虫子,有的悠闲地蹲在大树上休息,你没看错,是自己飞到树枝上蹲着啊。而至于鸭和鹅,在太湖边吃着小鱼和小麦拌成的饲料以及水草,在广阔的湖面上幸福地“曲项向天歌”。池大姐说,她家的鹅也会飞的,从湖面上飞一段,差不多能飞两三百米,天天锻炼,身体轻盈啊。

    这样的鸡鸭鹅想想都知道味道错不了啊。这天中午,我们买了她家一只鸡,炖成了汤。有多好吃?摄影记者喝完一碗漂着金黄油珠的鸡汤,又举着碗大叫“再来一碗”!一桌子的人恶狠狠地说,“对不起,木有了!”雪堰镇上的饭店也时不时打电话来要鸡鸭鹅,池大姐就捉了让渔民顺便帮着带过去。

    给守岛的工人们做饭的是一对60多岁的安徽老夫妻。男人姓钱,单老板20年前刚承包焦山果园时,他就来这里打工了。老钱说,焦山上的村民们搬走后,山上多年缺乏管理,长满了杂草。他刚来时,好多地方都荒着,路也走不通。当时他和其他工人天天带上锄头上山凿路,修了差不多有两三年才畅通了。现在山上的绿化好多了,路也好了。老钱除了给果园除草,还负责种蔬菜:韭菜、小白菜、茄子、丝瓜、扁豆等等。当天中午我们餐桌上的那盘碧绿生青的韭菜炒毛豆,就来自他种的菜地。至于猪肉,要到岸上买,10天半月的才买一次,因为没电,冰箱没法用,肉买来就用油炸好或腌制好,或是泡在油里保鲜,鱼倒是天天有的吃,早晨把丝网扔到湖里,中午起网就有鱼了。

好奇?羡慕?也想登上咱常州人自家的岛?先想好了再动身:你会遭遇喜悦,也会遭遇辛苦

    虽说秋色很美,但春天是最好的上岛季节。一,没蚊子;二,四五月份时,山上的野花雪白烂漫开成一片,香得不得了,几里路外就闻得到了。据老孟说,岛上的冬天也不冷,山头挡着风呢。找个地方坐下来,晒晒太阳打打小麻将,小乐惠着呢。

    山上有座尧王庙,庙里有块石碑,据考证是清代道光八年正月,由当时的常州府阳湖县立下的。

    焦山迄今未通电,请给手机及相机充足电再上岛。如要在岛上住宿,请自带帐篷露营。岛上有一座公厕,但卫生状况嘛……此处略去若干字,你懂的。

    岛上尚未接通自来水。山上用水靠一口老井,这口井打了快50年了,有13米深,水碧清,据渔民们讲,打回来放在缸里,一个月都没有杂质。

    上岛记得最好带上垃圾袋,岛上没有垃圾箱啥的。如果露营,记得尽量早睡,要不然,岛上的公鸡凌晨三四点钟就开始发飚了,那股子劲,是真打了鸡血的。

也许几年后,常州人就可以有自己的休闲岛啦

    每年春天,去无锡马山采杨梅;每逢秋天,去苏州西山采桔子、吃湖鲜……看看常州周边城市,凡是太湖上有岛的城市,休闲游都做得风生水起,常州人也没少去贡献银子。我们忍不住也关心了一下:“哈尼常州人”自己的岛,有没有可能开发成休闲旅游目的地?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闵伟明的一番介绍,让人心里着实高兴了一把。

    他说:2009年9月,武进区旅游局就已经请来澳大利亚知名设计公司,对焦山的旅游做了总体规划方案,当然,目前还只是个概念性方案。定位是:把大焦山开发成绿色、低碳休闲岛,也是常州市第一家岛屿性旅游地,预计总投资5个亿,目前正在招商引资中,近期可能就要开发了。

    开发受现实条件限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绿色、低碳”理念,通过太阳能、风能来解决发电的问题,也会备柴油发电来应急。而供电、污水处理产生的所有废弃物都将在岛上循环解决。交通方式主要靠水上交通,用高速气垫船,既是交通工具,也是旅游项目。整体开发项目包括餐厅、度假酒店、公厕、休闲设施、水上运动一条龙。水上运动规划为帆板项目。至于小焦山,有可能规划建设一个小型的直升机停机坪,为大焦山提供配套服务,大小焦山之间相距1100米长,通过栈桥连接。

    为了保护环境,目前停靠在这里的渔民在大焦山开发后,将要搬离到新的渔港。新渔港已经建造好了,就在太滆村附近,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好的避风港。

    记者手记:

    一份美好的期待

    不知道大焦山岛开发后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很期待。岛上的日子,没有娱乐,没有什么现代化的东西,生活简单而略显寂寥,这样的生活,我和同事都承认:过上两三天就要逃了。但我心里也知道:也正因为它没有受到太多打扰,它才得以保留了原始的粗犷和质朴:那些快活的鸡鸭,那些蓬勃的树木和果实,那原汁原味的白虾干,那些春天香飘几里路外的花儿,那泼辣的阳光……有点纠结,是不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5: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LZ我记忆中好像是“大椒山、小椒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6: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jqzjqf


  对的,大小椒山岛: 大小椒山四面环水,总面积191275m2,大椒山岛面积255亩,小椒山岛16亩。岛上最大建筑容 量约2万m2,最大住宿客流约500人。是太湖中的两座大小不同的岛屿,岛上植物生长茂盛,植被良好,植物、鸟类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6: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czmetro

谢谢楼主科普,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6: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科普,很好的岛屿资源,加大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唯一的岛!{: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7: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普及中{:5_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20: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开发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21: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太湖真的好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21: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利用开发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23: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开发,常州旅游也要从太湖里分一杯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0 16: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zmetro


   不知道这个岛有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3 21:44 , Processed in 0.086957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