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495|回复: 0

[城市建设] 十二五八大战略性工程铸就大兰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3 11:28:15 | |阅读模式
商报讯 昨日,兰州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把兰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跨越式发展的率先发展区,支持西部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进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的强力引擎,兰州市政府将从新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八个方面入手,谋划并实施好城乡一体化建设、基地建设等“八大战略性工程”。

  《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纲要》正式下发

  【发展目标】

  全市GDP年均增长16%

  围绕全市率先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十二五”时期全市发展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6%,力争达到2500亿元以上;其中兰州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达到70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达到193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6580亿元;其中兰州新区达到40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5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高于GDP增速,其中兰州新区达到3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1%,达到141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达到27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8450元;全市人均综合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全市市域人口达到420万人,其中兰州新区30万人;基本完成无能力建房的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再造兰州”战略】

  把兰州建成420万人的特大城市

  按照“两轮驱动、三足鼎立、多元支撑、基础先行、全面推进”原则,重点进行兰州新区建设,与主城区实现两轮驱动、互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梯次有序开发,共同形成复合型中心城市,初步形成约1000平方公里范畴、420万人的特大城市。

  按照打造全国一流新区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通过五至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把兰州新区建设成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重要开发区、全省“中心带动”的核心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向中亚西亚开放的战略平台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集聚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先导区,“两型”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和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试验区。

  2015年兰州新区GDP达到500亿

  兰州新区远期规划控制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分为四个功能区。新区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启动起步阶段重点实施兰州主城区与新区之间的快速通道、新区供水供电、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承接主城区企业“退二进三”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到2015年为加快发展阶段,基本建成城市基础设施,并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发展石化产品、农产品等专业物流,培育重点面向中亚西亚市场的国际中转配送、国际转口业和先进制造、会展服务等产业。建设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农田林网、湿地恢复保护、荒山丘陵生态绿化、绿色通道等重大项目,森林覆盖率由5.13%增加到1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以上,人口规模预期发展到30万人。到2020年为基本建成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备,城市框架、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屏障、道路林网基本建成。生态型宜居创业环境得到初步体现,现代化新区基本建成,建成区面积和经济总量上基本等同老城区。远期人口规模达到60万人~80万人。

  【生态环境建设】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

  重点围绕兰州新区、“两山一河”、城市建成区、农区建设,实施生态屏障、城市绿地、生态景观、农区绿化等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形成以森林、草地、湿地、农地等生态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体系。

  加强生态屏障建设,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6%。扩大城市绿地覆盖面。依托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沿河湿地,建设城市公园绿地、楔形绿地、沿路沿河绿色通道和湿地公园;依托自然保护区、防护林网,构筑市域绿地系统,促进城市绿化美化。到2015年,绿化覆盖率达到31.12%,绿地率达到27.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加快生态景观建设。建设兰州绿色文化博览园、九州森林文化公园,皋兰山森林景观园,完善以兴隆山、石佛沟、仁寿山、什川梨园、吐鲁沟、西固关山、达川三江口等为核心的精品生态旅游线,促进森林环境与文化环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2015年全年优良天数达280天左右

  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为目标,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积极进行炉窑灶清洁能源改造,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强化重点污染企业和污染源监管。坚决关停、限产一批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鼓励工业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坚决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能力。到2015年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均值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指数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80天左右。

  【社会及民生事业】建设147所幼儿园

  优先发展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积极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再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2~4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促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创建3~5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城镇、乡镇、兰州新区幼儿园147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百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二期建设,中等职业基础能力二期建设,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兰州女子职校新校址综合教学楼建设,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榆中县、永登县特殊教育学校新建工程。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0 00:05 , Processed in 0.07051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