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613|回复: 7

[龙城轶事] 北极极点,留下了常州人的脚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探险是拿生命和上帝做一次赌博,只为换得欣赏一眼永生难忘的美景。按这种说法,47岁的张建国应该和上帝赌过好多回了,而且每次玩得都挺大。今年6月22日,张建国又随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队员,一起去了地球的最北端——北极极点。7月12日,张建国顺利返回了常州。

  张建国曾是一名机关干部,想走遍世界上每一个可以到达的角落

  张建国曾是一名机关干部,也曾做过常州某宾馆的总经理,当他的事业达到顶峰时,他却辞职去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我想做一些别人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张建国想走遍世界上每一个可以到达的角落。现在的他,身兼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的同时,还有其他几个“身份”:中国登山协会理事、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

  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各种恶劣的气候,张建国坚持进行一些极限运动。“我每周都要坚持三次极限锻炼,一个半小时内在蒸箱和冰水里交替轮流,先在蒸箱里蒸,然后到冰水里泡,就这样来回反复。”据说,这样的训练他已经坚持5年了,“极限训练让我克服了高原反应,而且寒冷、干燥、潮湿等恶劣气候都能适应。”除此之外,张建国还坚持打高尔夫,“一次打5个小时左右,每周三次,我打高尔夫全程走路,也锻炼了意志。”

  2010年,张建国徒步从云南丽江走到四川甘孜,大概600多公里,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据悉,这一段路程,也是当年红军长征最难走的一段路。2011年,他又用了18天的时间穿越无人区可可西里。

  “以前总觉得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都会与梦想告别。可是日子久了才发现,梦想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拼搏。”张建国说,当得知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要组织会员去北极点考察探险时,张建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全球60亿人中,只有不到1万人去过北极极点,张建国再次感叹自己的幸运

  “6月22日,我从常州乘火车出发至北京,和探险协会的成员们汇合。”张建国说,此行除了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10位成员,还有联想集团的探险爱好者,一共40人。6月23日下午,飞往莫斯科。6月25日,由莫斯科飞往俄罗斯著名的不冻港(原北海舰队基地)莫曼斯克。“其实,6月26日,抵达莫曼斯克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北极圈了。”张建国说,莫曼斯克地处北纬69度北极圈内,是北冰洋沿岸最大港市。这里是全世界探险者的一个聚集地,也是乘坐核动力破冰船去北极点的唯一城市。

  6月26日上午,探险队一行,正式登上“50年胜利号”破冰船。据悉,这是全世界唯一一条核动力破冰船,能破3米厚的冰层。即便是这样一艘核动力船,每年也只有6、7、8三个月才会前往北极点,而且每个月只去一次。“因为其余时间,冰层太厚,而且北极点的气候实在恶劣多变,破冰船根本无法抵达。”张建国说,这两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去北极圈旅行已经颇为常见了,即便是在常州,曾去过北极圈探险的市民也不少。但是真正能抵达北极极点的,是少之又少。截至2012年5月,全球60亿人中,只有不到1万人乘破冰船抵达北极极点。而此次,包括中国成员在内,船上仅有90位来自全世界的探险家,张建国再次感叹自己的幸运。

  近半个月时间,每天都经历24小时极昼,没有黑暗、喧嚣,张建国说,那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世界

  “那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世界。”张建国这样形容眼中的北极,“登上船之后就进入北极圈,接下来就是极昼,近半个月的时间,没有黑暗、没有信号,没有喧闹。”张建国说,每天晚上一二点(按北京时间算),太阳比正午12点还要灿烂。很多成员不能适应极昼,开始出现睡不着觉,然后晕船等一系列生理反应。因为长期进行户外探险运动,张建国的适应能力极强,所以反应不大。在船上,他都在用眼睛和相机记录自己看到的世界:除了极昼,还有美丽的彩虹,当然,还有变幻莫测的冰川。

  关于冰山,老张的微博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上午10点30分,广播里通知我们遇到了一座圆形大冰山,上面还有许多冰洞,破冰船靠近它时,几乎触手可及。冰山中的每一个洞口都会折射出幽蓝的光芒,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冰洞内冰柱折射出的色彩,每换一个角度,都幻化出全新的景象。“太美了!”我端着相机,呆呆地低声念叨,还有什么语言能表达眼前的一切呢?这里的冰山与冰洞,即便是遍体鳞伤也要保持着一种倔强的姿态。放眼望去,大自然像位艺术家,用“伤痕”凝结出生命的张力,震撼着我们每一个布满尘埃的灵魂。

  在北极点游泳需要多大的勇气?这么说吧,张建国游了3分40秒,再多待一秒就要说“拜拜”了

  6月30日晚上,探险队终于抵达了北极点。因为时间太晚,大家没有下船,至7月1日上午才下船。张建国回忆,“早上9点,我们终于登上了北极点厚厚的冰层,虽然天气阴沉,让人感到荒凉,风大得让人发颤,但是大家的情绪非常高,手拉手围着极点正90度的纪念碑,跳起了圆圈舞,庆祝我们成为2012年第一批到达北极极点的探险爱好者。”张建国也将随身携带的常州嬉戏谷的旗帜插到了极点纪念碑下。

  跳完舞,大家围着破冰船凿开的一个小窟窿准备挑战极限,船上将近1/4的队员尝试下了海,但大部分人像企鹅一样,跳下去又弹上来。张建国一下游了30多米远,下潜了2次,花了3分40秒左右,成为游泳时间最长的队员。上岸的时候全身皮肤已经麻木得失去了知觉,“再多待一秒就要和你们说‘拜拜’了。”他打趣道。

  这么刺激的事情,也敢做?张建国套用了一句电影台词,“我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去北极极点的机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若干年后我要是想起这事,会因为当时没有跳下去而后悔。”除了在北极点游泳,大伙干的刺激事还有不少,比如在极点乘坐直升机、坐热气球,“那里的风很大,一不小心,很可能连机带人被吹走,好在我们都很幸运。”

  禁止喂食动物,不留下任何东西,连踩脏了的雪也要带回船上

  船上很多成员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比如,加拿大的探险专家劳瑞、波兰的海洋生物学家米可拉、美国地质学家诺姆、俄罗斯探险家比尔,还有中国的极地专家,他们都是个性鲜明的环保主义者。船上经常举办各种科学讲座,其中很多是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动物保护、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的。

  “回程的时候,我们还尝试着做过几次登陆探险,一方面是考察地形,另一方面,是不少科学家想考察北极的生态环境。”张建国说,第一个登陆的是约瑟夫地群岛,这个岛是离北极点最近的陆地,也是北极动物的天堂,北极燕鸥、海象、海豹,还有经常出没的北极熊,甚至能看到在不远处游泳的海鲸。张建国笑着说,为了拍到海象,在冰面上蹲点蹲了1个半小时,等得手脚都冻僵了。还有成群的燕鸥在头顶上鸣叫,真担心它们随时拉两坨“粑粑”来个高空轰炸。

  尽管等得非常辛苦,但队员们还是为这大自然中最和谐的一幕而折服。大家形成了统一的行为方式:禁止喂食动物,行程中所有食物垃圾,从船上带下来的所有物品都要带回船上,连踩脏的雪都要带回船上;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除了影像资料,什么都不带走,“因为这是人类仅存的净土之一了。”老张在微博中这样写道,回程的时候,说不出心中的感受,我不知道这美丽的冰山还能存在多久,这北极熊的乐园又能存在多久……

  今年10月,老张还准备随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一起,进行雅鲁藏布江的徒步科考、探险活动。另外,去南极的行程也已经在酝酿中,如果顺利的话,明年1月应该可以成行。长远的计划是,今后还要登一次珠峰,老张说,以后要把“玩”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6: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给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7: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5_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22: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常州争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22: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奔牛飞飞 于 2012-7-20 22:28 编辑

羡慕啊,到常人所不能到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22: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不起,当然也有出乎常人的毅力与勇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15: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盯着小字看了半天 看完才发现下面有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21: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盯着小字看了半天 看完才发现下面有介绍。。。
文亨桥 发表于 2012-7-21 15:20



    {:5_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8 10:23 , Processed in 0.07355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