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463|回复: 18

政商大咖:探索创新发展“园区经验” 示范全国开发区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0 13: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14日,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专家咨询联席会议第二次咨询会议在独墅湖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国家商务部、财政部、住建部、北京大学、上海美国商会等部门和机构的十余位中外专家为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2015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区域。一年多来,园区全面推进开放合作示范平台、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平台、国际化创新驱动示范平台、行政体制改革示范平台、城市综合治理示范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取得良好进展,部分改革经验已在不同层面复制推广。
    下一步,园区将继续把握这一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扎实有序开展试点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试点效果。一是将把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和“两聚一高”总要求相结合,抓出开放创新新成效;二是复制叠加自贸区政策功能,增添改革开放新动力;三是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拓展经济发展新动能;四是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探索行政管理新机制;五是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实现公共服务新提升。
    本期特别报道专版,特地摘登部分专家的精彩发言,与读者分享开放创新的思想火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3: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走有园区特色的创新之路
    马秀红 商务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长
    园区要提前规划创新型产业布局,在规划基础上,要把鼓励创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迅速的跟进。尽管现在地方上的政策制定权限确实是有限,但苏州工业园区也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利用现有窗口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可以加速实现创新型产业的集聚。
    走有苏州工业园区特点的创新之路,不能搞同质化开放创新,但也要学习借鉴。创新型产业的聚焦,要占到经济规模50%, 转化与双创相结合,可以借鉴广东的经验,要充分的调动园区内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积极性,让它们能够参与到双创活动中去,来产生更大更快的效果。
    去年,园区进行大部制改革,多规合一,优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放权,降低行政成本,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接下来,园区还要深入研究产业经济规律,在此基础上来判断,判断产业主攻方向的聚焦;要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产业政策和省里头的具体要求进行对接;要认真研究国家级高新区的排名,找到苏州工业园区和其他园区的差距,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的特点和国务院批示的要求来确定哪些差距是要通过改进措施来缩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3: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打好“开放牌”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被明确叫做开发创新综合试验区,这是在新的阶段上进一步提炼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来带出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那么开放发展其实对于全局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在研究里面经常说“开放是倒逼改革的”。和新加坡的合作,到现在实际上对接到整个全球市场的全面开放,这里面的比较优势传统应该进一步发扬。利用这样一个基础继续打开放牌,我觉得就是要真心实意,义无反顾的在全面开放过程中间形成全面视野,全面开放,全球视野后面跟着的就是合作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大的基调是承认现在有可能实现共赢式的发展,合作竞争中间发展,合作竞争和平崛起是顺理成章的追求。苏州工业园区这方面作为打开放牌,就是大张旗鼓,特别强调前沿位置,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最前沿全面开放。应该高标准、法制化营商环境,全面开放,与狼共舞,和平发展,这是视野上必须有的一个战略思维。
    对于国有资产分类管理上,要按照一个一个企业法人内部产权结构,公的股非公的股,国的股非国的股充分混起来做的,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包容性发展,市场经济的潜力在这里面得到调度,这些都在工业园区大有可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3: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抓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机遇
    此本臣吾 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代表取缔役社长
    当下,企业经营的国际环境并不是很理想。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进出口数据,中国进出口处于下降态势,加上美国未来新一届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从中长期来看,我感觉到当前产业界到了一个新的机遇期,即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发展新产业。
    比如说这几年,手机升级换代速度很快,未来还会更快,手机的创新不断变革着我们的生活。再比如说,日本的丰田正在积极倡导自动驾驶这一模式。可见,制造业不只是制造产品,未来还有可能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让客户提高使用产品的用户体验,从而进一步发展“分享经济”。因此,未来制造业商业模式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制造业将会通过物联网的技术慢慢的转向服务领域,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的趋势,相信苏州工业园区也会在这个趋势当中相应地进行改变和进步。
    在以数字化为引领的数字经济时代,苏州工业园区应该把握更多参与和引领的机会。我也认为苏州工业园区有这样的条件,把信息通讯技术这一系列产业做大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3: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立鼓励创新的营商氛围
    季瑞达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
    长期以来,园区为良好的营商氛围做了不懈努力,吸引美资企业纷纷投资设立或扩建研发中心和地方总部。但外资企业在华仍然面临着政策等方面的挑战。
    我建议,为进一步鼓励企业创新研发,园区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宣传好政府的相关政策利好,为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开展研发合作提供更多的鼓励政策等,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在吸引和培养人才方面,园区要为企业培训提供更灵活的人才培训补贴制度,定期更新紧缺人才目录,加大本地科研院校和外资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园区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多措并举取得了良好成效,希望未来能为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的检验流程和更为快速的通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3: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第一,人工智能的产业布局值得园区提前谋划。阿尔法狗棋手、华生大夫机器人等产品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力量,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将来制造业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那么多的工人该何去何从?我觉得,人工智能这一产业值得去尝试,园区在这一领域也已有了一些准备,希望能在这方面形成更好的发展态势。
    第二,园区要积极营造科创社区。新经济的出现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决定一个城市未来前途命运的不一定是硬件,而是人才这一软件。未来这个世界,人才在哪里集中,财富就在哪里集聚。但要集聚人才,光靠自己培养还不够,需要吸引外来人才。地区生活质量+城市特色魅力就形成了一个城市对人才吸引力的竞争能力。
    第三,园区需要设计类的艺术院校。在物质短缺时代,艺术是花瓶、点缀,但现在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艺术可以用来提升设计,而设计能够创造价值。园区若有一所设计类的艺术院校,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提升的境界和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3: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握科技创新的全球发展趋势
    王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要从全球、区域、本地三个视角来看待当前的科技创新问题。纵观世界三大科技创新领域,都是基于电子产品的硬件与软件创新。当前,以互联网、数字化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十分火热,园区应该主动把握这一全球发展趋势。在紧邻的上海,创新被作为是一项城市的活动,园区可以做好“上海研发、苏州转化”的文章,加强与上海的合作。
    在体制创新方面,我认为,园区在金融贸易行政管理等方面已经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下一步要如何借助国家部委及省市的支持做体制创新的排头兵,这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
    在管理创新方面,重点是管理经验的输出,尤其是规范化管理经验的输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管理经验必须是企业性质的,而不是政府行政性质的。因此,这种管理经验的输出还是需要靠企业的介入,管理的创新根本还是在于体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3: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索教育开放 建立国际化人才库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第一,园区应当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的引领作用。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推进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建设,探索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同时,园区应该组建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研究机构,总结多年来形成的教育开放优势经验并积极输出。
    第二,园区要真正成为创客天堂、创业中国的引领者和排头兵,要成为像硅谷那样的创新区,还必须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还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大学,用人才支撑创新创业。同时,王利明还建议园区要建设更多的高端智库,加强对产业创新的智力支持。
    同时,苏州成为唯一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区市,园区应利用这一契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法制建设领域,园区应积极为全国开发区提供有益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规范公权力,建设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营造尊商、重商、安商、抚商的良好法律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3: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宏观微观两种角度解读开放创新
    王卓君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
    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综合创新试验提出要实现三大目标、建设五大平台,国务院批复中也明确了相应的任务要求和目标指向。
    从宏观上来看,园区要考虑的是,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如何与“两聚一高”的目标和路径对接,如何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接,如何与中国制造2025以及目前几项大的趋势对接,如何与构建一个开放型经济体系、融入全球分工对接,如何与未来核心技术创新方向进行对接。
    从微观上来看,园区还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深化改革,尤其是针对“特朗普时代”世界范围内有可能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重点考虑需求侧改革,下大力气把握内需外溢的问题。在创新方面,从创新要素集聚的角度来说,园区不仅应注重创新要素的多方集聚,更应考虑如何把这些创新要素融合起来;从打造创新环境角度来说,园区要考虑人居、生态环境、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要素,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进一步推动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0 13:2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自贸区什么时候批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0 13:3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两个字,苏州能得到什么 好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0 13:3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贸区什么时候批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 14: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示范  有些隔壁县只有膜拜的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 14: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引进方面领先全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19: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集思广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4:04 , Processed in 0.04261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