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1408|回复: 287

[江城资讯] 2017年1月18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8 03: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碳市场总交易额突破69亿元 居中国首位

中新社武汉1月17日电 (梁婷)据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17日提供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湖北二级市场配额总成交量2.93亿吨,总交易额69.43亿元(人民币,下同),分别占全国78%和82%,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碳市场

据了解,碳排放交易(简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将一定的二氧化碳配额,发放给有排污需求的企业,配额富余企业可将富余配额出售给配额不足的企业,以此形成一定减排收益。

湖北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湖北碳市场也是国内首个外资主体参与的碳市场。当前,湖北碳市场累计日均成交量、市场参与人、有效交易日占比、市场履约率、价格稳定性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初步形成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和碳金融中心雏形,具备了建成全国碳市场中心的独特优势。

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温兴生建议,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子基金的形式,设立湖北省低碳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助力湖北低碳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低碳产业集群和低碳产业链。

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陈志祥表示,湖北自身产业减排空间巨大,减排成本远低于沿海和南部发达地区,碳市场各类要素天然在中部汇集。在湖北建设全国碳交易中心、碳金融中心,不仅有利于从政策、资金层面支撑湖北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对推动全国经济合理布局、多点多极均衡发展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记者注意到,加快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列入今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并提交湖北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议讨论。(完)

(虽然是昨天的新闻,不过感觉大家对碳交易还比较感兴趣所以发到今天的汇总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3: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航天产业基金落户武汉规模达100亿元

  新华社武汉1月17日电(记者黄艳)记者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了解到,长江航天产业基金日前正式落户武汉,规模达到100亿元,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商业航天产业基金。

  据介绍,长江航天产业基金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联合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武汉市政府投资平台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计划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计划募集20亿元,首期实际认缴资金25.8亿元。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总经理郭勇表示,长江航天产业基金将主要以商业航天、双创、混改、并购等为投资方向,重点围绕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开展项目投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5:2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1月18日武汉新闻汇总

自贸区武汉片区要坚持“双自联动”

长江商报
01-18 04:31
代表、委员热议推进湖北自贸区发展——

本报讯(记者 周舜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湖北自贸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形成更多改革创新制度并复制推广,把自贸区建成湖北改革开放新标杆。”昨日,省人大代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建议,对武汉片区来说,要突出特色,核心就是“双自联动”,即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实现联动,促进经济发展。做好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主要是要破成果转化、创新要素聚集、创新环境等在体制机制上遇到的障碍。

“对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湖北自贸区建设是重要抓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需要通过抓住自贸区建设,补齐对外开放、国际化能力提升的短板。”胡立山介绍,“一方面学习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自贸区建设的好经验,复制他们的好做法,另一方面要根据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实际,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将在政务服务环境创新上下功夫,与国际化接轨,力争做到审批事项更少、效率更高。此外,加强贸易便利制度建设。比如,推行单一窗口,将海关、工商等服务部门整合在一个平台,给运输企业、外贸企业等提供快速通关、快速检测服务。

同时,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的建设,要对标上海,突出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和服务业开放。更重要的是,要突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特色,要破成果转化、创新要素聚集、创新环境等在体制机制上遇到的障碍。

胡立山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将主要打造“四个特区”,即“政务服务特区、科技创新特区、科技金融特区、对外开放特区”。其中,前三个“特区”将探索形成自身的特色,最后一个“特区”则是要对标上海,制定国际贸易通行规则。

“双自联动,打造四个‘特区’的目的,还是要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胡立山表示,目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自贸区建设上,已经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提前两年先行先试,形成了40多项制度性成果。下一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将针对自贸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为建成湖北改革开放新标杆贡献“光谷力量”。

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教授邹薇——

自贸区试验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机遇

本报讯(记者 周舜尧 郑玮)“湖北自贸区的获批,标志着我省进入了‘中国自贸区发展3.0’的版图,改革开放站上了新平台。”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教授邹薇认为,自贸区试验是湖北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也对湖北省进一步建立开放型经济格局、提升市场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邹薇说,与上海等先期获批的自贸区相比,湖北省在推进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对接国际新规则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2017年,湖北省应学习发达省份经验,充分发挥以“自贸试验区”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红利,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向深入。

为此,她建议,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结合湖北实际,研究出台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的改革创新措施,协调改革工商、海关、质监、检验检疫、食药监、安监、环评检测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审批事项;对企业涉税、许可申报等事务实行“单一窗口”受理,对外商投资实施备案制,尽可能简化企业办事流程,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同时,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除负面清单外,取消对民营企业的限制,吸引海内外投资,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用足自贸区金融业、服务业深度开放的政策优势,支持外资银行入区经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区内银行业,形成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格局;提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打造我国中部的金融与现代服务业中心。

对接国际规则,学习“上海品质”“浙江制造”“深圳质量”等高端管理认证的经验,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在光纤通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端、新兴技术领域逐渐形成集群发展优势。推动企业夯实技术基础,深耕细分市场,提高产品品质,打造“湖北制造”的市场信誉和国际竞争力。

省人大代表、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

十堰争做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卡车基地

本报讯(记者 李璟)省人大代表、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昨日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目前,十堰市正在联手沃尔沃集团建立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卡车基地,并希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把现代汽车之城做得更好。

张维国说,十堰是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城市,是全国著名的汽车之都。然而,随着东风和东风日产两大“总部”的相继搬离,车城人倍感彷徨,甚至有人预言,“车都将变废都”。但多年来经过十堰人不断的努力,车都不仅没有变废都,反而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度过最困难的时期,打通了发展的瓶颈。

“过去叫车城,现在叫中国商用车生产基地,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努力通过调整,不让车都变废都。”张维国介绍,目前,十堰市正在联手沃尔沃集团建立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卡车基地,并希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把现代汽车之城做得更好。

此外,目前一些产自十堰的新能源汽车,在长沙、临汾、呼和浩特等城市的使用量都很大,但是在武汉的市场一直推不开。其主要问题就在于,新能源汽车在武汉市上牌,相比其他城市的整车证,还多了一个底盘证。因此,张维国建议,武汉市能支持十堰新能源汽车在武汉市场的推广,比如,在同等条件下,能享受武汉市的地方补贴,以及能像其他城市一样,拥有整车合格证就能上牌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5:3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CBD:汇聚国际“智库” 提升区域品质   中国新闻网 01-17 04:51 上月,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中心地区总署署长率队抵达武汉中央商务区(CBD)考察,双方正式签订友好合作交流协议,共谋发展。活力四射的武汉CBD,又一次拥抱全球先进城市建设理念,推动国际化全新进程。  武汉CBD从“出生”就肩负着对标世界一流,推动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推进,武汉CBD的每一步,都与国际顶级大师为伴,处处彰显其前瞻性的“世界眼光”。  从“保卫大武汉”到“振兴大武汉”  回望来路,在武汉大发展进程中,江汉区主动融入,拼搏赶超,推动武汉CBD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让梦想一点点照进现实——  武汉CBD所在的王家墩机场建成于1935年,战争年代无数战机在这里起落,洒下热血,永载史册。本世纪初,武汉市政府把握老机场迁建历史机遇,规划建设占地面积7.41平方公里的王家墩商务区(武汉CBD前身),提出“王家墩·华中之中、武汉之心”的战略构想,以此作为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这片区域也从“保卫大武汉”向“振兴大武汉”迈进。  2007年军方4000亩土地移交,为武汉CBD建设开启大幕。  2008年,武汉CBD的控制性详规获市政府批复,这是我市第一个经市政府批准的大面积地块的控规。  2016年5月,国家领导人考察武汉CBD,对“武汉CBD拓展全新空间,挖掘立体资源”表示赞许。  百米高楼最密集区域  依照总体规划,武汉CBD是以金融、保险、贸易、信息、咨询等产业为主,打造“立足华中、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服务业区块。  到2016年底,已开工建设145栋100米以上高楼,成为武汉在建百米高楼最密集区;1500家企业抢滩登陆,商务活力无限;织就“两纵两横”25条道路密布交织的路网,构建交通体系;向下28米,规划建设总量超过26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系统,布局地下综合管廊和地下交通环廊,土地利用复合高效……  沧海桑田的巨变背后,体现出大武汉打造国际化CBD的坚定信心。武汉CBD承载大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始终对标世界一流,推动武汉向国际化稳步迈进。  链 接  40余项规划研究“汇智”全球方案  武汉CBD  这样与国际接轨  规划设计  从战略谋划、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到景观设计、室内装修、标识设计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目前已邀请35家国际大牌设计策划机构参与。  世界高度  武汉CBD内双子塔落成后,将成为亚洲规模第一、中国最高的双子塔,与世界比肩。  世界联盟  武汉CBD已加入中国CBD联盟,并已接到世界CBD联盟邀约,相关合作正在洽谈中。  跨境合作  2016年12月,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中心地区正式签订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协议书,两个CBD将开展跨境合作,共谋发展。  国际社区  凭借已经具备的国际化服务、完善配套、国际人士居住等元素,正在创建武汉国际社区。  大师手笔  对核心区11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塔楼,组织国际建筑方案竞赛,为每一栋高楼征集“造型师”、“化妆师”。未来的武汉CBD,将成为国际大师“作品”的“展厅”。  文化多元  开展了“中法文化艺术节”、“中法文化之春”、中法建交50周年之“中法音乐节”。承办武汉时装周,与瑞典、英国、加拿大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凸显文化多元性。  高端景观  正在征集国内外顶级艺术家80件雕塑作品,将布置绵延一公里的高端雕塑展示区。  高档酒店  园区内建成及在建高档酒店7家,包括喜来登、君悦、费尔蒙、艾迪逊等国际顶级豪华酒店。  武汉CBD借鉴国际经验,采取“专题研究—国际征集—深化综合”的规划设计创新思路,聘请数十家国内外顶尖设计机构和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参与CBD各阶段的研究、设计和咨询工作,相继完成了40余项规划研究与设计。  麦肯锡:整体战略谋划  邀请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麦肯锡公司进行商务策划;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戴德梁行、福斯特:核心区战略定位  武汉CBD的核心区,是商务区的“心脏”。  在完成整体战略定位后,国际房地产顾问“五大行”之一香港戴德梁行公司,对武汉CBD核心区定位进行了策划。  国际顶尖建筑设计事务所——英国福斯特公司,实施了核心区城市设计及标志性塔楼概念设计。  全球“汇智”:数十家国际机构参与  每一个街区、每一个地块的规划,都有“国际大牌”的身影。  美国SOM设计事务所、德国欧博迈亚设计咨询公司等5家国际机构参与了总体规划方案国际征集;英国阿特金斯有限公司进行交通规划研究;美国泛亚易道国际有限公司开展景观生态研究……最终形成了科学、系统、全面的规划设计成果。  精雕细琢:每栋建筑都彰显品质  规划引领,让每个街角、每栋建筑从细节处体现品质和内涵。  以武汉中心为例,其建筑方案由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参与,其景观及屋顶花园的设计,则由美国SWA Group完成。  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荣获住建部“广厦奖”的城市广场一期,由美国HOK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设计,室内精装、酒店标识,甚至艺术陈列品等专项都邀请国际专业机构进行精细化设计。  土地集约利用  向上要高度 向下要空间  武汉CBD是国内首个成功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的城市CBD。规划平均容积率仅为2.58,开发面积约166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1400万平方米,地下约260万平方米。  上天:中国最高双子塔  武汉CBD目前已开工建设145栋100米以上高楼,其中建成97栋,成为武汉在建百米高楼最密集区域。  438米高的武汉中心已经封顶,一旁破土而出的武汉世贸中心,将与武汉中心一起成为中国在建的最高双子塔。  入地:综合管廊提升城市品质  在高楼林立的同时,武汉CBD向下28米的地下空间内,开发出一个总量超过26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系统,地下综合管廊和地下交通环廊让基础设施布局与商业空间有机结合,立体高效。  2016年5月,国家领导人曾到访武汉CBD,考察华中首条地下综合管廊。他表示发展地下管廊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生态:全国首个通过规划环评的CBD  绿色景观体系:武汉CBD是国内首个通过规划环评的CBD。创新性的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让10万立方米混凝土变废为宝;建设4个公园,土方堆山,形成了以山水环绕,街头绿地公园点缀,绿化廊道为纽带的生态景观体系;雨污分流工程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实现中水回用,防止河道污染。  绿色楼宇:武汉中心成为继上海中心之后,全国第二个获国际LEED金奖认证和绿色建筑三星“双标认证”的超高层建筑。武汉CBD多个建筑获得绿色建筑星级标识。  区域功能提升  优化汉口交通 改善城市内涝  武汉CBD范围内共规划42条道路,道路全长64公里,包含雨水、污水、电力、综合管廊、燃气、通信管线。  随着建设的推进,一张串起“一桥、一隧、一环、5线10站”的立体复合的交通网逐渐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各空间之间有机连接,形成一个功能混合、有机高效的立体“城市综合体”,同时有效优化汉口交通功能和排水功能。  立体复合“交通网”  一桥:即汉江大道宝丰北路高架。与宝丰路、硚口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相接,直通月湖桥。  一隧:即黄海路隧道。西连南泥湾大道,东接建设大道,是汉口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快速通道。  一环:即地下交通环廊。“串”起核心区内11个地块,设置6进6出、12处进出匝道,可快速穿行,也可直达核心区的各个商业体、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  地下综合管廊:总长6.2公里,将电力、通讯、给水管道在地下集约管理,杜绝“马路拉链”。  地铁5线10站:即2号线、3号线,正在加快建设的地铁7号线,以及远期规划建设的地铁10号线、12号线,在武汉CBD内共布局10个站点。  公交枢纽站 :结合城市广场一期商业底层复合建设的2000平方米公交枢纽站是武汉市首例成功典范。市民可在楼上购物、餐饮,下楼直接换乘汽车、地铁、公交。  公共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均非独立占地,结合绿地和公园开发用地复合建设。  环形绿道:核心区内规划总长度约6公里,将主干道路绿化带、大型公园内的绿道系统串联成网,营造慢行系统。  火车站机场:距离汉口火车站1.9公里,距离天河机场21公里。  750亩“大海绵”改善城市内涝  武汉CBD局部地势低洼,历年来都是汛涝的重灾区。  750亩的梦泽湖公园,是武汉规划建设最大的人工水体公园。作为武汉“海绵城市”项目之一,能增强区域的雨洪调蓄功能,缓解内涝压力,同时有效收集雨水,循环利用。  排水通道的建设,也让区域排水功能日趋完善,畅通了地下水网。  产业集聚 1500家服务企业创新创业  上月,江汉区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十个、全省唯一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  当前,江汉区正在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武汉CBD正是现代服务业的新“聚点”。截至目前,已吸引服务业企业1500余家。  创新载体稳商招商  武汉CBD打造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青年创业产业园(泛海创业中心)等载体,发挥企业总部集聚作用,稳商招商。  目前,辖区内金融、物流、现代商贸、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等5大产业形成“组团效应”,发展势头迅猛。  世界500强企业踊跃入驻  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共有世界500强分支机构243家。其中江汉区43家,占全市17.69%。2016年全市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3家,其中江汉区新增10家,居全市第一。目前,武汉CBD内入驻有8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以及注册资金过亿元的企业近30家。  武汉CBD内已入驻和已签约的世界500强分支机构17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5:3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行汉阳支行助力汉十高铁建设   金融界 01-17 05:20 本报讯 近日,中行湖北武汉市汉阳支行成功为汉十高铁提供70亿元授信总量,预计全部信贷资金将随着工程施工进度实现100%投放到位。该项目作为连接我国两大高铁干线京广高铁与沪汉蓉高铁的纽带,建成后将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连接,武汉到西安的铁路线路将比目前缩短200公里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7: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湖北省 进出口总值达2600亿

    武汉晨报讯(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李峰)据武汉海关统计,去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2600.1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1720.1亿元,进口880亿元。其中,去年武汉市进出口总值1570.1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0.4%。


武汉海关高新产品出口增长24.5%
全省进出口民营企业占比过半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袁剑 李峰)昨日,武汉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去年进出口情况。

    记者获悉,机电、高新及部分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长。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增长24.5%。其中,手机出口增长,平板电脑、液晶显示板、集成电路等出口大幅增长。此外,民营企业进出口开始占主导地位,去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值1345亿元,超过全省外贸总值的一半。

    武汉海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我省同时面临“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中国(湖北)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等政策利好,全省外贸进出口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7: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造”将建设东月湖亲水平台

    武汉晨报讯(记者舒翔宇)记者昨从汉阳造文化商会了解到,汉阳造今年上半年将开工建设东月湖亲水平台,对接鹦鹉大道与汉阳造文化产业园区。

    武汉致盛文化创意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王慧介绍,鹦鹉大道与龟北路的路口边是一个公厕,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公厕移址,在临街路口设置汉阳造标识,沿东月湖打造一个亲水平台,届时市民从鹦鹉大道就能沿亲水步道走进汉阳造。此举是为了使汉阳造有更大“向阳面”,吸引更多市民走进了解汉阳造。

    汉阳造文化商会会长胡飏介绍,2017年,汉阳造将举办一场国家级的知音文化论坛活动,和英国武汉领事馆、法国武汉领事馆联合举办中英文化、中法文化系列武汉站的活动,面向国际,扩大影响。同时吸引更多大师、大咖等具有影响力的人才来参与知音读书会,充分发挥知音书院文化窗口的作用,通过文化引领带动汉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吸引一批优秀企业和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落户汉阳,完善增强汉阳造产业布局。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7: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7号线武昌火车站建设如火如荼
220余名地铁工人过年不回家


    武汉晨报讯 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刘丹丹  春运已经开始快一周,繁忙的武昌火车站外人头攒动,多是拖家带口准备回家过年的人。而就在不远处的7号线工地上,220余名地铁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中,多为四川籍,今年春节,他们不回家。

    7号线和4号线在此换乘 市民赶火车多一个选择

    7号线一期工程是我市建设规划中的一条重要过江线路,由野芷湖至东方马城,全长30.85km,设站19座。未来,7号线在武昌火车站可与4号线换乘,市民前往武昌站坐火车,将又多一条地铁线路。

    记者采访当天,正值春运,从4号线D口出来,是一片整洁有序的地铁蓝色围挡工地,往宏基客运站方向走,门口也有一片工地。7号线武昌站主体结构的工地分为两部分,就是为了尽量不影响交通。

    进入工地,只见塔吊、履带吊车、挖掘机等设备林立,基坑内和地面,都有工人在施工,或做电焊,或绑钢筋笼。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7号线武昌火车站业主代表朱金金此时也在工地上忙碌着。

    据他介绍,7号线武昌站总建筑面积3.73万m2,长350米,比一般车站要长。“车站沿中山路敷设,之所以设计这么长,是因为涉及换乘,还考虑到此处的人流量大。”朱金金说,这里是武汉南大门进出城的交通枢纽,紧邻火车站和长途客运站,人多,因此车站面积较大。

    7号线武昌站是一座地下三层的车站,地下三层是站台,地下一层和二层具有站厅功能。7号线和4号线呈“T字形”换乘,7号线的隧道会从4号线隧道下方穿过。“到时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换乘大厅,乘客不用出站,就能换乘。”

    车站施工分两块,一块位于万金国际广场门口,另一块位于宏基客运站门口。2015年5月中旬开始打围,6月维护结构施工;2016年10月,所有维护结构完工;主体结构2016年6月开始施工。

    “之所以花16个月时间做维护结构,是因为这里施工场地非常狭窄,要克服管线改迁、拆迁征地、交通疏解三大困难。”朱金金说道。    

    在“寸土寸金”的交通要道 创新“抢出”施工场地

    在武昌火车站周边修地铁站,难度相当大,“相当于是在一个交通要道开挖地面,但又不能中断交通。”朱金金说,为了不影响进出城的交通,仅交通疏解就变换了6次。

    中铁一局项目片区主管李晓飞说,当时做交通疏解方案时,为了准确计算车流量,从大东门立交到梅家山立交,从首义广场到梅苑小区,沿线数十个路口,派了多名人员,用计数器,一辆车一辆车地数。

    最大的困难就是宏基客运站门口的这一段车站施工,由于车站东侧是宏基客运站,西侧紧邻中山路地下通道,完全没有施工场地。

    “我们既要保证进出城的机动车有路可走,同时还要给车站提供施工场地,想尽了一切办法。”朱金金说,最后武汉地铁集团和施工方中铁一局大胆创新,把地下通道一段120米的敞口段,加了“铺盖”,使中山路隧道地上、地下都能跑车,而原来的地面机动车道则作为施工场地。“这样一来,不断交和施工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这种施工方法,首次使用在武汉地铁建设中,就像是在空中搭了一座便浮桥。”朱金金介绍,2015年11月初,耗时2个多月,这段120米长的铺盖完工,已经使用一年多,整体稳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7: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省人大代表建言武汉金融发展
申请直销银行牌照做强本地银行


    长江日报讯(记者宋磊)“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这一点上,全市上下还需加强认识。”在省人大武汉代表团审议中,代表呼吁大力扶持、推动武汉金融业。

    省人大代表、汉口银行董事长陈新民说,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看金融。当今,无论是国内、国外,有影响力的城市都有强大的金融机构,如上海、深圳、纽约、伦敦等,这些城市的金融机构大多体量大、覆盖面广、特征鲜明,但武汉的金融企业在这些方面相对较弱。

    “目前,武汉金融发展有机遇,需好好把握。”陈新民指出,去年年底开始,银监会在部分城市的商业银行中,试点子公司直销银行。目前,已有很多银行积极申请直销银行牌照,“把银行做大做强,武汉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应积极申请”。

    陈新民认为,发展金融,武汉有两块含金量很高的招牌:《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投贷联动”试点(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是国家战略,是践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最强推手,它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商品,武汉将吸引全球高端人才、高端科研项目落户;“投贷联动”以全新方式,对创新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并建立在严格的风险隔离基础上,以实现银行业的资本性资金早期介入。“这两个‘金招牌’,武汉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充分利用,真正探索出武汉科技进步模式。”

    直销银行

    直销银行是指不依托实体网点和物理柜台,通过互联网等媒介渠道实现业务中心与终端客户直接业务往来的新型银行服务模式。在这一新兴经营模式下,银行没有营业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客户通过电脑、电子邮件、手机、电话等远程渠道获取银行服务,实现渠道延伸。因而直销银行可将银行业务方便延伸到外地。

    根据2016年的统计情况,国内至少有55家商业银行推出了直销银行服务,参与主体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7: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筱河潺潺 发表于 2017-1-18 07:26
去年湖北省 进出口总值达2600亿

    武汉晨报讯(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李峰)据 ...


长江日报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3%,武汉下降了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7: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代表团热议将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一号工程”
2017-01-18  来源:湖北日报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的“定海神针”。连日来,武汉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提出,面对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武汉要将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一号工程”。

  省人大代表、武汉市市长万勇发言说,去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1.6%,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295户,全市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但发展也遇到阶段性困难,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等面临新的挑战。他建议,今年,武汉应把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全力引大资、引外资、引民资,力争招商引资总额增长20%以上;同时,着力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领域,通过招商把“好东西”留在武汉。

  省人大代表、上海通用汽车武汉分公司总经理江炯建议,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完善实体经济布局。首先,武汉要制定更加多样化、灵活化的招商政策,比如有的城市在企业落户前就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能提升企业落户意愿,扩大投资规模。其次,企业的建设关键靠人,如何让员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需要在城市规划上做文章,结合民生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和文化特色,增强他们立足企业、扎根武汉的信心。

  省人大代表、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说,武汉三镇一直饱受内涝威胁,年年“看海”的负面影响巨大,这给招商引资带来一定压力。他建议,今年应优先考虑实施治水项目,加大对武汉防洪排涝的支持力度,让来投资的企业免除后顾之忧。

  省人大代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彭浩说,从城市竞争来看,武汉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而且标兵发展越来越快,武汉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追兵后来居上,武汉的领先优势也不再明显。他建议,要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不光引进企业,更要留住创新创业的人才,为武汉后续发展“添砖加瓦”。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实现既有产业的升级改造,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提升和品质增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7:5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地铁真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8: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拿下全国碳市场,迟早就会成为国际性的,交易额第一的碳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8: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塔“长高”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
2017-01-18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正处于主塔施工阶段。主塔设计高度 283.5米,昨日南岸主塔已达62.5米。该桥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记者 倪娜 视界网 张静 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8: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早的新闻
碳排放这个概念会不会川普当选之后玩不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0 01:12 , Processed in 0.09624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