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31|回复: 0

[河北] 曹妃甸: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5 10:52:29 | |阅读模式


曹妃甸

迅速崛起的国家级开发区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核心位置,总面积1943平方公里,总人口32.4万,下辖曹妃甸工业区、唐山湾生态城、南堡开发区以及垦区板块。其中,曹妃甸工业区是以港口建设运营和临港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堡开发区有亚洲最大盐场和形成产业链的海洋化工产业,是以原盐生产和盐化工为主体的省级开发区,唐山湾生态城是唐山“双核城市”中的重要一核,以教育科研、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和城市服务功能为主体的京冀协同发展产城融合新城,垦区是以国有农场体制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主体的农垦区。

开发建设曹妃甸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先后有7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曹视察。201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曹妃甸时指出:要把唐山和曹妃甸建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窗口、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曹妃甸也因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区位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被誉为黄金宝地、耀眼明珠,并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战略合作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截至目前,曹妃甸累计投入资金已超过4000亿元,首钢京唐、华润电厂等135个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完成产业投资2000多亿元,实现了由不足4平方公里的一叶小岛到世界级大港、国家级开发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华丽转身,演绎了从盐碱荒滩到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创业历程。

曹妃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唐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为指引,以建设“世界新港、协同新区、渤海新城”为目标,以“七大突破”为发力点,强力推进港产教城统筹协调发展,以奔跑的状态推动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把曹妃甸打造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新高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新高地、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新高地。

曹妃甸

组合优势突出的黄金宝地

资源优势突出。港口条件得天独厚,曹妃甸“面向大海有深槽”,水深岸陡、不淤不冻,拥有69.5公里的深水岸线,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4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目前已经建成的泊位有82个,吞吐能力超过3.6亿吨。在2015年6月27日交通部、国家发改委批准的7个可接靠40万吨大船的泊位中,曹妃甸就有2个。土地优势特别突出,“背靠陆地有浅滩”,曹妃甸拥有1000平方公里的荒滩浅滩,目前通过造地已经形成了210平方公里的建筑用地,且全部为国有土地,不需要征迁,具有临港产业低成本聚集的先天优势,可以为临港产业的集聚和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充足的用地空间。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石油、原盐等资源丰富,南堡盐场为亚洲最大。拥有铁矿石、原油、煤炭、LNG、木材和液体化工等各种专业码头,可为产业项目提供充足、廉价的原料。生态环境优美独特,“生态良好有湿地”,拥有540平方公里滨海湿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世界湿地组织称为“开发潜力巨大、不可多得的湿地保护区”。龙岛是距北京最近的海岛,沙质细腻,海水碧蓝清澈,地热资源丰富,将打造成中国的马尔代夫。

区位交通优越。曹妃甸地处环渤海、环京津的“两环”核心地带,是“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战略的重要连接点,是连通中国三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走廊,面向东北亚的重要窗口。曹妃甸港距天津港38海里,距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长崎港680海里,与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直达航线。区域内公路、铁路路网密集,交互贯通,交通发达,特别是今年建成通车的蒙冀铁路,可从曹妃甸直达蒙古、西伯利亚直至欧洲;今年年底通车的唐曹铁路与京唐城际铁路相连,贯通后70分钟可由曹妃甸到达北京,真正形成了水陆交通一体化的综合体系,中国北方贸易枢纽港地位凸显。

发展机遇难得。2014年7月,京冀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确定将曹妃甸建成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疏解的战略功能区;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曹妃甸发展定位,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首都战略功能区、协同发展示范区,并将天津滨海新区政策延伸至曹妃甸;2015年9月25日,《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京冀两地在曹妃甸规划了100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试验区,明确功能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先试试验区、先进制造业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6年,工信部会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共同制定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明确提出以唐山曹妃甸区等区域为突破建设重要引擎。

发展潜力巨大。按照产业门类相近、相同聚集的原则,我们建设了港口物流、钢铁电力、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综合保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七大产业园区,配套建设了中小企业园区、临港商务区和再生资源园区。曹妃甸在整个园区平台建设上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现已具备大规模产业聚集的条件。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协同发展的加快推进和首钢二期、华润电力二期、智能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港口物流、精品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等骨干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曹妃甸十分注重引进民企民资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曹妃甸

世界新港、协同新区、渤海新城

唐山港是我国沿海的地区性重要港口,是北京市、河北省、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2015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第七位。曹妃甸港作为唐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在的规划,到2020年,曹妃甸港口的吞吐能力可以超过6亿吨,进一步由物流港向国际贸易港加快推进。2015年11月,全球最大型矿船“宏远”轮,顺利靠泊在曹妃甸港,是该等级船舶首次进入渤海湾,渤海内最大码头等级从30万吨提升至40万吨,曹妃甸港正式开启了“大船时代”。

按照协同发展的要求,曹妃甸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核心,以机制协同、产业协同、公共服务同城化为目标,提出了“一区六基地”的发展理念。一是打造首都高校疏解集中承载区,曹妃甸国际职教城正在加紧建设,首钢工学院曹妃甸建校已达成意向,与多家大学正在洽谈;二是打造北京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12.7万平米北京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即将投入使用,中关村曹妃甸科技孵化大厦项目主体建筑已封顶;三是打造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首钢京唐二期、城建重工特种车辆改装等项目正加紧建设,一批新型装备企业加速聚集;四是打造北京曹妃甸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华唐服务外包呼叫中心已开始运营并积极拓展业务,与多家服务外包企业正在对接洽谈;五是打造北京曹妃甸应用技术职业教育基地,曹妃甸区职教中心、唐山工职院分别与北京化工大学签署协议,开办“北京化工大学职教中心”定向班,建立北京化工大学唐山工职院函授站;六是打造北京曹妃甸协同发展创业创新基地,华北理工大学创业孵化基地、唐山工职院逐梦创客空间正在申请省级认证工作;七是打造北京曹妃甸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除了作为北京农副产品后勤保障基地以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曹妃甸北方水产种业研发中心、首农集团等项目已落户曹妃甸。

目前,曹妃甸在产业协同、机制协同、社会协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的进展。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管理机构已经河北省批复,示范区管委会14名北京干部已到位工作。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50亿元。全区开工京津项目65个,总投资1766.12亿元,其中北京项目54个,总投资1730.84亿元;2016年以来开工京津项目42个,总投资1440亿元。示范区共推进基础设施项目35个,总投资65.41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7.6亿元。相变绿色能源循环控能产业园、中科飞鸿军民融合孵化园、城建重工新能源汽车、中恒映美复印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北京安贞、妇产医院曹妃甸合作医院已经挂牌开诊。工商协同方面,北京、曹妃甸两地企业工商注册实现新突破,北京企业整体搬迁到曹妃甸,可保留北京名号。

为进一步完善入区企业的生活服务配套,规划建设了面积74平方公里的唐山湾生态城,将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把生态城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满足教育科研、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及公用事业、商业服务设施发展的需要。目前,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整体搬迁到曹妃甸并正式开学,可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一期如期竣工,唐山实验中专招生开学。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已于去年9月正式开学。唐山铁道技术学院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届时将有在校大学生10万人。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曹妃甸在河北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将原来分散在22个单位的154项行政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在一起,真正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中心全覆盖,一般区内审批事项一天办结,项目全程领办代办,做好“保姆式”服务。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7 20:10 , Processed in 0.07628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