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管有鸿 于 2016-12-13 01:46 编辑
芜湖是安徽双核城市,芜湖虽然在2016年的国家层面规划中,正式加入了长三角,但芜湖发展水平与苏浙长三角城市差距太大,与之比较没多大意义。安徽作为全国欠发达的省份,选取同样是欠发达省份的省内第二第三强市比较有意义。本文基于对于原始权威数据的汇总,得出各个指标排行前五的中国欠发达人口大省非省会强市,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芜湖的差距,提出芜湖今后该努力的方向。
中国欠发达地区非省会一直是很多研究忽略的方面,由于中国的省会大部分是一二线城市,关于他们的排行太多太乱,来来去去都是那么几个城市很没有新鲜感。一省的省会完全可以由政治地位剥夺其他城市发展权利从而做大,所谓省城独大模式,这在这些欠发达省份极其普遍。虽然这些城市普遍不强,比较有点矮子里拔高个的嫌疑,不过这些省的非省会强市是构成该省的中坚力量,有必要对其投入研究,这些城市全国来看,受国家层面政策倾斜程度不如省会那么扭曲,又因为去除了发达省份和人口少的省份,作为比较基本公平。
PS: 中国城市分级历来争议很大,我们可以到 http://www.therisinglab.com/interactive/2016rank/ 到这个页面测试,就知道所谓新一线指数到底用到了多少实际指标和数据了,参考8有详细的研究过程,我觉得新一线指数是一个反映城市商业活力很不错的指标。
一、标准定义:
1.入选省份标准:2015人均GDP 一万美元的省份不包括(如苏浙粤鲁辽蒙),人口小于2500万的省区不包括(如西藏、青海、新疆、宁夏、海南)。入选省份有:
●中部五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
●北部四省(我自己的定义,我认为这些省应放在一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
●东北二省:吉林、黑龙江
●西南四省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
注:重庆的原划入万州、涪陵等地本来想放在一起比较,但很多数据实在难以查到。
2.入选城市标准:
●2015该省GDP第2和第3城市
●2016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指数省内第2和第3城市(新一线指数对全国地级市进行分类,分成6类,选取的指标比较多,有一定参考性)
对一些排名极其靠近,不符合认知的省份的增大了入选城市数量。
最后汇总得出入选城市:
●中部五省16市
安徽(芜湖、安庆、蚌埠)、江西(赣州、九江、上饶)、河南(洛阳、南阳、安阳)、湖北(宜昌、襄阳、荆州)、湖南(岳阳、常德、衡阳、株洲)
●北部四省15市
甘肃(庆阳、天水、酒泉、张掖)、陕西(榆林、咸阳、宝鸡)、山西(长治、运城、临汾、大同)、河北(唐山、沧州、保定、邯郸)
●东北二省 6市
吉林(吉林、松原、四平)、黑龙江(大庆、绥化、齐齐哈尔)
●西南四省区 12市
四川(绵阳、德阳、南充)、贵州(遵义、毕节、铜仁)、云南(曲靖、玉溪、丽江、大理)、广西(柳州、桂林)
总共49座城市
选取的指标包括:
15GDP、常住人口数据、15GDP名义增速、新一线本文入选城市排名、轨道交通推进情况、高铁通达性、机场通达性、高等教育、三甲医院数(卫生部2013年)、全国五百强企业和民营企业500强 数量(中国企业家联合会2015年评选)。
最后我们得到排行:
二、结论
芜湖总体在中国欠发达人口大省非省会强市中竞争力较强,很多指标基本可以排在前五位置,甚至有些可以排在前三位置,如轨交批复进度、扣除资源型城市人均GDP,但与一些单指标强市相比,仍显得落后,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人口过少导致经济体量太小
芜湖2015年常住人口仅365万,比此次选取49城市平均人口数487万少一百多万,这就导致了芜湖总量上很吃亏,经济总量不突出,没有中西部地区很大的区域影响力
●民企多而不强
2015中国五百强企业,芜湖上榜2家国企(海螺和奇瑞),排名第4,但民企五百强一所没上榜。结合2016年安徽评比的百强民企来看(参考9),芜湖共有40家(不重复计算)民营企业入选,虽稳居全省首位,但放在全国却没有分量。
●高教实力不强
芜湖仅有1博2硕 3个公办本科高校,还有2所民办本科学校及5所大专,这在这些城市中虽属上游水平,但相对强市如咸阳有985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2硕(西藏民族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1本(咸阳师范学院)及3民本6大专、保定有211高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及2博(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硕士级)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部属)、保定学院(学士级)3所民本5所大专 相比差距较大。连桂林的高教都不如(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级)、桂林理工大学(博士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级)、桂林医学院(硕士级)、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士级)、桂林旅游学院(学士级),3所民本,2所大专)。
●旅游实力不强
芜湖不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5A景区也仅有1家(方特),和旅游大市无法相比,如洛阳(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4个5A景区)、桂林(3个5A景区)、宜昌(3个5A景区),甚至不如保定(2个5A景区)
三、建议
建议芜湖未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增强实力:
1.放宽户籍进入门槛,吸纳人才留驻,吸引人口
2.合并几所大专,打造一所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大学,可以一开始以芜湖学院的备用名称,最后起名“芜湖大学”,“江东大学”等,省外的例子有:
●2006年 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山西大同大学
●2001年 大理医学院与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大理工业学校、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理分校合并组建为大理学院,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
3.培育本土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实现民企全国五百强零的突破,这也有助于吸纳人口
4.进一步提升旅游实力,虽然只有1个5A景区,但芜湖可以让游客实现远超于玩1个5A的效果,如景城一体、和周边景区联动、各种丰富的活动如音乐节等。(详见参考1)
参考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孙坤老师等对芜湖主题公园和城市“景城一体”发展的研究建议
2.东根爱娜拉: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GDP(终结版)
3.百度文库 卫生部公布截至2013.8.13的全国三甲医院名录
3.维基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场列表 (需当红杏)
4.知乎专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万条12306高铁数据告诉你,铁老大早已是操碎了心
5.中国工商联:201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12家湖北企业上榜(榜单)
6.中国工商联: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详细榜单
7.第一财经周刊第400期:中国城市再分级
8.中国环境评价网环评受理公示
9.新华安徽:芜湖百强民企数继续稳居安徽省第一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