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187|回复: 28

天津欧式建筑和上海青岛大连这些城市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8 12: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觉每个城市建筑风格差别都好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8 14: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大部分都是英国建筑,五大道就是英租界一部分
上海法国建筑多一些,像淮海路什么的之前都是法租界
青岛只有一个八大关吧,都是德国建筑

大连都是东欧俄罗斯的,就建筑美感来说和西欧的英德法无可比性
像武汉广州什么的也有一些

数量上天津第一上海第二。建筑本身魅力是一方面,里面住过的人才是其价值所在,五大道随便一所都是名人故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8 18: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的欧式建筑的主人 大部分是中国人
上海的欧式建筑的主人 大部分是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8 19:4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灰兴 发表于 2016-11-28 18:36
天津的欧式建筑的主人 大部分是中国人
上海的欧式建筑的主人 大部分是洋人

上海的名人故居也都是中国人,并没有外国人,不知道你说的大部分都是洋人是从何而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8 20: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统计,中国自1845年英国从《上海租界章程规定》中取得第一块租界,至1902年奥匈帝国设立天津租界。前后共有27块租界,其中有25块租借国单一的专管租界,2块公共租界。

各国租界的分布:(1911年)

英国 7处:

天津英租界

汉口英租界

广州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

厦门英租界

镇江英租界

上海英租界

日本 5处:

天津日租界

汉口日租界

苏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重庆日租界
法国4处:

上海法租界

天津法租界
  

汉口法租界

广州法租界

德国2处:

天津德租界

汉口德租界
俄罗斯2处:

天津俄租界

汉口俄租界
意大利1处:

天津意租界

奥匈帝国 1处:

天津奥租界

比利时1处:

天津比租界 (1931年中国收回天津比租界)
公共租界 2处:

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并而成)

鼓浪屿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麦、荷兰、瑞典-挪威)

天津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设立租界(天津美租界在1902年合并入英租界)

根据前述的区分居留地与租界的原则,自1845年至1905年的60年间,外国在我国共有27处租界,另有北京使馆界一处。兹将此27处租界分列如下:

上海:英租界、法租界

广州:英租界、法租界

厦门:英租界、日租界(厦门日租界1900年1月划定,占地4万坪)

天津:英租界、天津美租界、法租界、德租界、日租界、俄租界、比租界、意租界、奥匈租界

镇江: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

汉口:英租界、法租界、德租界、俄租界、日租界

重庆: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苏州:日租界

沙市:日租界(沙市日租界1898年划定,占地180875坪)

福州:日租界(福州日租界1899年4月划定,占地17万坪)

鼓浪屿:公共租界

北京:使馆界

有些书上说营口、沈阳、安东划有日租界,说营口划有英租界,说福州划有英租界,都是把居留地错当成了租界。有的书上说长春划有日租界,哈尔滨划有俄租界,也是把居留地错当成租界。芜湖和长沙确实划有英租界,但因为市面没有发展,所以实际没有开。另外有烟台、牯岭、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等15处居留地,都是非法形成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8 21: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curve 发表于 2016-11-28 14:07
天津大部分都是英国建筑,五大道就是英租界一部分
上海法国建筑多一些,像淮海路什么的之前都是法租界
青 ...

无论建筑数量还是租界面积上海都是第一 而且都是天津的两倍不止。
上海老租界建筑有10000多栋,天津目前民间统计只有4000多栋。
租界面积上海是天津的两倍,占全国27个租界的一半,天津约占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8 21: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curve 发表于 2016-11-28 14:07
天津大部分都是英国建筑,五大道就是英租界一部分
上海法国建筑多一些,像淮海路什么的之前都是法租界
青 ...

而且青岛八大关和天津五大道一样,都是各种建筑风格均有,并不只有德式建筑。
论德式建筑,天津德租界的留存下来建筑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建筑风格也是十分纯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8 22: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是以前租界的欧式建筑,还是这几年新建的所谓欧式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8 23: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格上天津意大利风情街风格上独树一帜,解放北路是古典复兴主义,赤峰道附近是法式,五大道风格多样,风格上天津最多, 体量上,上海武汉大一些,装饰风格上天津属于古典复兴主义,上海武汉属于古典主义或者折中主义多一些,无法说谁更好,但是就凭天津的纯正意大利建筑和古典复兴主义的建筑更纯正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9 04: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老建筑数量和租界面积大小,上海遥遥领先,天津也领先其他城市很多,这个格局从民国时期的城市规模就能看出来。
上海天津能形成成大片的老建筑,别的城市片区相对较小。
其实“形成片区”这件事对于开发旅游来说很关键,能让游客有一种沉浸的体验。而如果是点状的几个建筑就只能是看看就完了。
所以很期待墙子河以北好好整整,虽然建筑质量不如五大道好,但面积大啊。另外一方面世纪初小白楼和老城里的开发也让德租界意租界和市中心隔离了。现在官方的历史建筑群都是什么解放北路片赤峰道片这样划,要我说就应该把整个旧租界区划成一个整体。
不过我津县虽然有旧房子连成片但为什么高楼那么分散!太羡慕莫斯科那旧房子之中孤岛一样的高楼群了。

难得的是,除了英法日的殖民租界,天津还有相对少见的俄意奥德租界。现在俄奥租界保存较差,但德意租界仍有成片区域。把这些汇集在一个城市里是很难得的。
天津宣传时总说万国建筑博览馆,最难得的就是这个万字。
另外,对于国内游客,要是想看民国范儿租界风情,上海绝对是首选,但后面的武汉广州哈尔滨还是跟天津有差距的——尽管天津除了租界旧房子之外没什么别的很值得游览的。但是拿到国际上,随便一个有历史的欧美大城市,都比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短短几十年被殖民留下来的西洋建筑多得多而且高大上——但天津还是有个“万”字。

天津主打的是五大道,是当时远离市中心的一群小别墅。这体现了天津公共建筑并不是很出色。比如天津民国时最高楼,渤海大楼、利华大楼,高度上跟上海广州就有差距。上海的百老汇、和平饭店,看起来真的很震撼。据说是天津地质原因。不过公共建筑云集的解放北路还是风格很鲜明的。

而且欧式建筑不一定要看租界,长期做过政权首都的南京长春就有不少中西结合的政府建筑留下来。上海老县城里面也有西式建筑。天津老城啊河北新区啊虽然早就平了,但还有北洋大学扶轮中学什么什么的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9 1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tian 于 2016-11-29 10:33 编辑

论欧式建筑遗存,上海遥遥领先,天津其次,其他地方青岛和哈尔滨,德、俄建筑各有所长。再其次,厦门和广州,问题主要在于欧式建筑本土化严重,不够原汁原味。再然后,就是香港、大连、武汉这种,历史上很不错,但后来拆的乱七八糟的,不再形成欧风片区。
论近代建筑,南京和长春这种做过国都的,有不错的历史遗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9 12: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大道严格讲不算是欧式建筑,已经被本土化了,只能称作欧式风格的建筑,广州香港其实大多数也是本土化了的欧风建筑,比如广州的骑楼,天津的劝业场很难归类到欧式建筑。而哈尔滨青岛是纯粹的欧式建筑,而且就是被当作欧洲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9 15: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ein_5702 发表于 2016-11-29 04:12
论老建筑数量和租界面积大小,上海遥遥领先,天津也领先其他城市很多,这个格局从民国时期的城市规模就能看 ...

天津民国最高楼是中原百货公司,六十多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9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li2010 发表于 2016-11-28 23:47
风格上天津意大利风情街风格上独树一帜,解放北路是古典复兴主义,赤峰道附近是法式,五大道风格多样,风格 ...

武汉体量没有天津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9 22: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ein_5702 发表于 2016-11-29 04:12
论老建筑数量和租界面积大小,上海遥遥领先,天津也领先其他城市很多,这个格局从民国时期的城市规模就能看 ...

民国时期天津第一高建筑是中原公司(百货大楼),62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2:24 , Processed in 0.04636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