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8209|回复: 67

[规划] 长沙地铁A型车及增编改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0 11: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出格的出格 于 2016-8-19 15:01 编辑

有朋友曾经问我,怎么区分地铁A型车和B型车
一般而言,世界各地地铁车型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是按照某个地方的地铁所需量身定制,在中国内地,地铁车型往往被分为A、B、C三种型号。
三种车型的主要区分是车体宽度。A型车宽3-3.2米,B型车一般宽2.8米,C型车宽2.6米。

A型地铁列车:长22.8米,宽3米,大运量,单列列车2460人,代表车型:上海地铁1、2、3、4、7、9、10、11、12、13、14、16号线列车
B型地铁列车:长19米,宽2.8米,中运量,单列列车1800人,代表车型:国内大部分城市目前采用的车型基本是B型车
C型地铁列车:长19米,宽2.6米,中小运量,代表车型:上海地铁5、6、8号线列车,国内很少采用,上海采用其实是个特例(技术合作,承诺采用),C型车进去后其实感觉会比较挤,压抑感明显。

国内采用最多就是A车与B车,其实也很好区分,A车宽些长些,造价也高些,A车一般每节每边5个门,B车4个门,另外,A车车头正面一般有个紧急逃生门,就在驾驶室的正面。
长沙地铁最重要的骨干线1、2号线均采用中运量的B型车6B编组,因为6B编组地铁国产率高,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时B型车较A型车成功通过率更高,因此在90年代末2000年前后,大部分城市均采用B型车规划上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地铁客流快速加大,中运量的6B编组规划就有些吃力了,同样的6A编组地铁比6B编组单列要多运送近1000人。
如果想解决运量问题,办法有2个,
一、增编,增编成7B或者8B编组,通过增加车厢编组,不改变运行间隔时间就能增加运量,基本与6A运量相当了。但,前提是,线路车站有7B或者8B停车预留,说白了,站台规划够长度。据我所知,就长沙的最重要的1、2号骨干线路和3、4号线,线路站台都是没有长度预留的。
二、增加发车间隔,这个办法长沙地铁一直在做,从7分间隔到6分间隔再到5分间隔,最终可能是2分间隔(2分间隔是地铁的极致),这属于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同样是设计,上海90年代建造的1、2号线开通时采用的是6A编组,客流增加后采用的是8A编组;武汉2号线虽然是6B编组,但站台都预留了8B编组条件,因为武汉地铁2号线客流爆棚,8B编组改造据说已经在进行。
虽然挺纠结,但实际是地铁路线规划预测审批上报就需要1、2年,建造周期需要4-5年,在刚引入地铁概念的长沙,地铁造价、客流预估、上报国家批复等等都需要长沙市考虑,虽然A型车非常适合骨干线,但成本高国产率低是不争的事实,90年代末就上报了的长沙地铁1、2号线最开始采用B车申报其实是出于综合考虑的,要说遗憾,车站没有预留增编条件可算一个吧。

长株潭是国家确定的"两型试验区",但并不是什么设施都是以资源节约为首要前提,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必须是依据实际需要而言的,必要的标准和规格是不能降低的,长沙火车南站、地铁2号线这类遗憾要能少点,城市就会更适宜(五一广场站换乘时大家可以明显的感觉站台宽度、长度的局限,乘客在2号线站台的拥挤压抑和换乘空间狭小,火车站站将会是下一个客流对冲重点),现在长沙地铁建设是如火如荼,需要的是细致与走心,长沙地铁路网有些奇怪的规划,如南北骨干线很薄弱,株潭对接一拖再拖,环线路网缺乏使地铁修编一改再改,一直在努力。
但A型车并没听到任何动静,听说6号线有可能采用A型车,这条线路个人观点走向很合理,6号线路目测是很有必要采用6A的,客流走向集中且大,潜力非常大,地铁是个复杂的系统,有车辆、车站等等一系列的设施,一次建成就很难更改,线路需要先预测走向、客流量、运营成本等等确定车辆选型,确定车型再进行设计施工,如果再用6B编组会有很多遗憾,如果6B编组再没7B8B预留,将更是遗憾。

有些钱是不能省的,省下来的钱只会用更亏的方式亏回去。这句话是经典评价

记得560年代修五一路时,因为当时根本就没什么车,五一中、东路规划是60米,五一西路规划的是45米,在当时看来如此宽的马路是浪费,定板的领导是顶着很大压力的,而现在大家仍觉得不宽,觉得要80甚至100米的宽度才够,试想当时如果五一西路也是60米宽,那么在长沙中心城区沿五一路的一些经典建筑都可以保留(湖南省供销社、湖南剧院、长沙饭店、煤炭大楼等等,这些大楼都是建好五一路后新建的,但全部在2000年五一西路拓改前拆除,因为路幅不够),但同时期建的五一东路中路的建筑都能保留是因为当时就有60米宽的路幅。

由于地铁的特殊性,修建后再增改基本等同大幅重建,并不是单纯只增加车辆那么简单,所以在一些特定的时候,长沙城市决策者的先期预见性很重要,长沙地铁12345线都是以6B规划上报国家审批通过,部分线路重新再以6A规划申报基本不太现实,那么在后期的线路中更要注意客流导向预估和先期预见,不论是6A规划或7B、8B预留至少都是先期准备,会给后期留下诸多余地。

资源节约是国家倡导的,也是我们倡导的,但有些标准与规格是不能省的,他会与我们和我们子子孙孙都息息相关。以后建设的长沙地铁各线路,选用最合适的车型和富有远见的考虑预留增编条件,是留给我们多多推敲的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0 13: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不知道         是12条  6B线路省钱       还是10条8A线路省钱    载客10条8A超越12条6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0 14: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零能耗摩天大楼 发表于 2016-8-10 13:01
我个人不知道         是12条  6B线路省钱       还是10条8A线路省钱    载客10条8A超越12条6B

除了载客量还有覆盖面积的问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8: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6到9   都是A车     哪里的新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3 09: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A型车不仅比B型车宽,而且比B型车长,门也多一个,注定很难改造B站台成A站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23: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出格的出格 于 2016-8-13 23:27 编辑
可爱空间 发表于 2016-8-13 09:02
A型车不仅比B型车宽,而且比B型车长,门也多一个,注定很难改造B站台成A站台


地铁是个系统,不仅有车辆、还有车站,轨道、信号等系列配套设施,一般都会依据人员流动走向预测客流,再确定车体型号并同时预估造价,地铁建造最先要确定车型,以最常见的6节编组为例,A型车造价最高,客运量也最高,同样6节车厢,A车比B车要总长要长近30米,客运量要多近1000人,运行A车的站台要比运行B车站台至少要长30多米,站台宽度也会有相应的要求。
本文中的增编是指同型车增加车厢,如2号线现阶段是6B编组,增编改造是指增加成7B编组或者8B编组。很遗憾,长沙1、2号线各站台均未预留增加车厢改造的条件。增编改造是不能采用换更大的车体来解决的,通俗的讲就是不配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23: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6号线采用A车可行性很高,客流可以支持,但要看投资方出钱

其他线路还有可能采用A车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5 12: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看来深圳地铁是最幸运的,只有一条线采用了B型车辆,其他线路都采用A型车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5 13: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长沙的地铁人流量  还是非常富余的; 并没有像 北上广深那种 一大早排长队的现象; 预计未来 也不会爆发式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5 14: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lzkandltglm 发表于 2016-8-15 13:07
目前长沙的地铁人流量  还是非常富余的; 并没有像 北上广深那种 一大早排长队的现象; 预计未来 也不会爆 ...

在长沙地铁仅有两条线,且1号线运营不足2个月时,请不要作出如此无知的评论。地铁没成网客流自然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6 1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圭村长沙人 发表于 2016-8-15 14:20
在长沙地铁仅有两条线,且1号线运营不足2个月时,请不要作出如此无知的评论。地铁没成网客流自然少。

我倒不是乱说, 其实我也想长沙的客流量非常高

不过凭我个人在一线城市生活的经验; 北京上海地铁辐射区域人口至少都在 1500w 以上, 长沙现在市区人口不到400w (数据未必准确),地铁线路辐射区域人口  都不到100w; 北京上海那种人口地铁系统都能支撑, 长沙除非人口暴涨, 否则能达到武汉的那种规模都还需要很长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6 22: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lzkandltglm 发表于 2016-8-16 10:56
我倒不是乱说, 其实我也想长沙的客流量非常高

不过凭我个人在一线城市生活的经验; 北京上海地铁辐射 ...

长沙实际人口绝对不止400万。北上广的地铁都是十几条线成网,而长沙的规划总共才不过12条线。这里的差距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7 14: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圭村长沙人 发表于 2016-8-15 14:20
在长沙地铁仅有两条线,且1号线运营不足2个月时,请不要作出如此无知的评论。地铁没成网客流自然少。

很支持6上A车。地铁线网建设以及用车也必须得符合城市规模。个人反对现在武汉成都之类新线全上A车的现象,这也是一种大跃进。仗着现在很有钱而已,不肯花在刀刃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7 14: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dayie 于 2016-8-17 14:41 编辑
圭村长沙人 发表于 2016-8-15 14:20
在长沙地铁仅有两条线,且1号线运营不足2个月时,请不要作出如此无知的评论。地铁没成网客流自然少。


很支持6上A车。但地铁线网建设以及用车也必须得符合城市规模,中国只有这么三四个城市可以支撑二十条线路并且A车随便上。个人反对现在武汉成都之类新线全上A车的现象,这也是一种大跃进。仗着现在很有钱而已,不肯花在刀刃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7 23: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saintrara 于 2016-8-17 23:55 编辑
shidayie 发表于 2016-8-17 14:40
很支持6上A车。但地铁线网建设以及用车也必须得符合城市规模,中国只有这么三四个城市可以支撑二十条线 ...


北京地铁因为自己的保守吃了多大亏就不说了。
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14号线采用全国标准最高的8A编组现在还勉强吃得消,但3号线、4号线当时为了省钱采用了部分区间共线的方案,现在也是后患无穷。
广州地铁3号线也成了反面典型,现在正在筹划将3号线的一段变成10号线的组成部分。
深圳地铁相比其他几家已经足够幸运,只有3号线之外全部都上了A型车辆。
说完四个一线城市再说你口中几个典型的二线城市:
成都地铁1号线上6B编组导致天府新区客流压力持续无法消化,才导致已经开工的5号线上了8A编组的土建预留。
武汉地铁2号线当年申请8A编组失败,最后反复和上面拉锯保留了预留土建8B编组,现在武汉地铁2号线的客流基本是饱和状态,中心城区区间乘车压力一直都很大,发车频率已经接近理论最高值,回头看能做到较高标准预留这一点已经足够正确。

现在能申请到A型车,才是本事。有些钱是不能省的,省下来的钱只会用更亏的方式亏回去。
发改委的那种小编组、高频率的思路已经被北京地铁、广州地铁3号线等例子把脸抽肿,现在才放开了A型车的审批。
说回来连接了几个大客源点的长沙地铁2号线没有申请到更高标准的预留,等网络初步形成的时候会有亏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05:00 , Processed in 0.04924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