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好拿到两张免费的纪念券,于是去体验了一番磁浮,有几点感受:
1.如果不是考虑创新性的这个问题,个人感觉其实这条机场线可不可以用跨座式单轨?(像重庆一样,且根据重庆的经验,似乎跨座式单轨在转弯,爬坡等方面感觉不逊于中低速磁浮,而且磁浮在速度上似乎也优势不大)成本方面,应该不见得会比磁浮贵吧?
2.感觉命名其实挺纠结的,像“磁浮机场站”难道就不能直接叫”黄花机场站“?(与地铁同名)同样以重庆为例,江北机场人家也没看到叫"单轨机场站“不是?一个磁浮的前缀,究竟是强调创新,还是面子作祟?
3.起点站设在高铁站感觉还是辐射有限,个人觉得如果设在火车站会不会好一点?(大不了市区走地下,还可以多设几个站,这样打着磁浮的名义修”地铁“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吧?)想到重庆,也是单轨和地铁和谐共生,换乘顺畅啊。
4.高铁和机场的进出站流线感觉还是挺合理的,特别是高铁新增加的摆渡车个人觉得还真是挺人性化的。还有一个人性化的地方觉得是机场和高铁站的传送带。
不管怎么说,新东西或许不尽完美,但长沙至少在尝试,还是值得点赞的!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