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423|回复: 46

[原创作品] 再开一贴,续《芜湖市区人口规模不够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8 0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OWERAEGIS 于 2016-5-29 00:55 编辑

我另开一帖,是因为原来《芜湖市区人口规模不够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一贴已经下沉了

说实话,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关闭帖子,里面并没有谩骂爆粗,没有地域歧视,倒是有一些讨论——当然,夹带有一些揶揄诘问,但这是国内论坛普遍的语境——无碍大局。况且,论坛“论”坛,论坛里面有辩论,不是好事吗?所以,希望版主尊重我自由发言的权力。

人口对城市的决定性作用,大部分网友都表示认同,其实我觉得这是常识,但有的网友拿国外、拿国内相对落后的人口大市做反例,说人口不那么重要,那我们就要反思,去分析,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常识出错了?可以说,写这篇文章也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首先,谈人口问题应该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国家体制、环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不能笼统对比。话虽如此,但纵观横观,从古至今,国内外那些有影响力的城市,哪个人少了?东京、伦敦、巴黎、纽约……这些著名的大城市,如果不是以人口为其“大”的标志,那我真不知道大城市到底是什么意思。东京都面积多大?2188平方公里,尚不及芜湖,但人口却有1329万,人家照样是大城市。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表面现象,那我可以举更加具体的例子,假如人口少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人口少,大企业会来吗?大超市会来吗?品牌连锁店会进驻吗?

如果人口少,大医院办的起来吗?优秀的学校办的起来吗?

如果每天顾客都是寥寥数人,你一个大超市,每天的营收还不够空调电费,这样能撑下去吗?没有货物齐全的大超市,一样东西,你在上海买得到,在芜湖却买不到(不考虑网购),你心里爽吗?
同样,你一个大医院,如果门可罗雀,那精密仪器的成本更是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收得回来,而设备不完善,好的医师也不会来,本地医师的水平也不会得到提高,大家统统拖着病体去外地看病(芜湖这种现象还少?),这种情况你们愿意吗?
然后,外地人才到你这里来应聘,转了一圈,家乐福、沃尔玛这种具有品牌效应的超市都没有,医院、学校质量又差,人家凭什么来?

再然后,为什么谈科研,谈艺术,谈创作,谈文化,都要去北上广深,看个歌唱会都要去南京杭州,为什么?——因为人口聚集效应啊。至少在我国,人口少,配套的商业、公用设施就跟不上,就创造不了适宜高级人才定居的环境,我们的发展就有天花板,因为我们的思维缺少外部交流,有局限性。有人说,那就定期对外交流,派人出去,或者请专家来呗,可是,一两次交流会,和你长年在高级人才身边耳濡目染,比得上吗?

可是,我们的xtxc网友坚持认为,芜湖的人口是过剩的,因为目前是对外输出人口。我反驳的例子是假设有一个小山村,里面10户家庭,9户出去打工,他也是劳力输出,但人少是事实。xtxc网友就说啦,那证明小山村不能提供那9户的就业机会,说明人口仍然是过剩的。
乍看好像是这么回事,但大家要明白一件事,人口是分“相对值”和“绝对值”的,人口相对于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的过剩,这是一种相对过剩。

但是,xtxc网友,按你的理解,人口是过剩了,但这样的村子已经离消亡不远了!我们希望我们的家乡变成这个样子吗?我们谈城市人口问题,不就是不想自己的家乡输于城市间的竞争,走向衰落吗?是的,我们的产业留不住那么多人才,这是我们的痛点和致命伤,但这不代表我们不缺人。如果非要抓住“相对过剩”这点不放,就等于割裂了人口和城市的关系,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诸君就等着芜湖不行了移民南京合肥吧。

再说人口的“绝对值”。首先,没有一定体量的人口,城市发展是跟不上的,这我们刚才分析了一点,说得更通俗点,好比吃药,发挥药效的前提是保证一定的药量和密度,你一颗胶囊剥开分10次吃下,有用吗?
——当然,要想精进发展,对人口质量又有要求(就是我们说的人才)。但是,质量是凭空来的吗?没有人口数量的保证,这些怎么来?国家一纸调令吗?我们芜湖哪来这样的面子?山清水秀,人才就来了吗?
企业来是要获得利润,人来是要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高级人才更是如此。我们要提供的是这些东西,关键的东西,具有决定性的东西。有观点说北京是宜居城市,大家都笑了,但是从教育、医疗、机会等考虑,它真的是“宜居”城市,而每年大量的外来人口,印证了这一点。

也有网友说,既然需要人口,那干脆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好啦,这里我要澄清一下,第一,你引进的产业要有发展前景,像钢铁水泥那样的过剩产能,引进来就落后,虽是劳动密集,但前景差,人未必来,来也呆不长;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代表就一定落后,如果能创造效益,又能解决大量就业,就不要盲目排斥,不要为了高端而跟风,解决就业也是必须要考虑的社会问题。这两点要综合在一起来权衡。

同样,谈到人口和产业的关系,有人说产业重要,它提供了本地人口就业,也吸引了外来人口。我们知道,一个华为、一个富士康,给城市带来了大量就业和人口,我们做梦都想有这样的大企业来芜湖。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那就是华为、富士康为什么选择你这个城市?恐怕还是跟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有关——不仅是他们所选择的城市,还包括城市的人口腹地——而人口数量是人口素质的保证,因为你招到高素质劳力的概率更高了。再者,企业招不到人,物以稀为贵,用工成本就会很高,而企业不光是自己生产制造,还要有物流、对外采购等一系列的配套单位,而这些单位都需要大量的人,你先天人力不足点解?
所以,我们要明白,是人选择了产业,还是产业选择了人?我觉得都有,这是两个不能割裂的要素,是一个蛋和鸡的问题。不能说产业来了人口自然就来了,城市就繁荣了,我们也要想想人家产业凭什么来,什么事情都不是凭空的。大企业带来大量新的人口,这是人家来产生的结果,但人家来的原因呢?

事实都不能孤立地看。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把城市比做人,产业和人口是城市的两条腿,有的人腿粗,但仍然跑不过一些腿细的人,这个“跑不过”是有很多原因的:缺乏锻炼、迷路、体力分配不均……等等等等,但你能说腿不重要吗?没有腿你跑都跑不起来。

我们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推到我们“腿不行”上,但人口这是基本原则问题,我们决不能轻视!

另外,对于xtxc网友针对我的论点所言的“不要把错误的观念误导给无知的人”,我要反问一下,你怎么就能保证你是对的,你怎么知道别人就无知,你提了那么多“人口红利”,却连“人口红利”的概念都没搞清楚——还是那句话,姿态太高(坛里这种姿态太多了),如果想精进自己,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没有人永远对,也没有人一直错,而常识不是你懂得多少道理,知道多少信息——道理有很多,但未必有通用性,未必有具体问题的逻辑上的关联性,如果没有,那就是似是而非。
常识是什么?是对质疑的宽容,是对事实的公正对待和严谨分析——这种精神恰恰是我们从小教育所缺失的东西。

真想做点研究,谦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讨论规划层面的问题,就更不能想当然——有自己的观点是好的,但通过沟通交流,有些观点是能被证伪的,坚持自己观点的前提是这个观点经受住了考验,而一旦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提出论点是为了找共鸣,观点不同就严辞拒绝(拒绝也得有理有据),这不是一个论坛健康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我在坛子里待久了,想对很多坛友说的话,希望我们论坛里的言论和讨论可以更加理性和客观。

最后,我想提出一些问题,我觉得大家没事可以探讨探讨:
1、        高铁是不是一定可以拉动地方经济?有没有可持续性?市民争高铁是不是惰性思考(过于依赖外力)?

2、        “要想富先修路”是不是惯性思维?芜湖现在的交通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差吗?如果提升了对外交通,能让我们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吗?

3、        政策对城市的影响力能有多大?政策是不是万能的?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环境不同,会不会再形成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如果政策那么牛,那为什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都算得上失败了,京津冀都市圈为什么一直瘸腿?到底是政策重要,还是经济规律重要?

附带一篇文章《风起合肥》,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2137754-1.shtml里面的观点我不是都同意,但可以让我们对合肥有一些新的认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1:0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部分观点,在上海很多公司房租很贵,成本太高,还是不愿离开上海,为什么,产业链完整,人才招聘相对容易。所以想吸引企业,需要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1: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观点我很认同,但是我还是希望芜湖能成为无锡 常州这样的城市 人口少发展好。毕竟做一个适合养老,人少地多,生活节奏慢的城市还是蛮好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1:27: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府不惜一切的发展合肥,在这种体制下,芜湖不可能成为苏州。省领倒只希望省内出现一个绝对核心合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1:3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就是芜湖就是要移民也基本不会考虑合肥(江北籍)除外!芜湖人基本还是外流到江浙沪。江南人就是不太喜欢去江北定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1: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回答我一个问题呗:请问人口规模1000万的阜阳是不是大城市?那你是愿意去做阜阳人还是跑来做芜湖人?为什么尼?
你的观点就是个悖论!
按照你的逻辑:那么印度应该是第二大发达国家!要比德国、比法国、比英国、比日本都发达,因为他们有11亿人口!?
所以,就别再拿着悖论秀智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1: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多了,素质跟不上更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2: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WERAEGIS 于 2016-5-28 12:32 编辑
楚天舒 发表于 2016-5-28 11:47
楼主,你回答我一个问题呗:请问人口规模1000万的阜阳是不是大城市?那你是愿意去做阜阳人还是跑来做芜湖人 ...


我的答案已经在文中了,都说了不能脱离国家、时代、体系来评估人口的作用。这里是中国,你要想向北欧、西欧国家看齐,行,先比较一下制度、国家体量,再分析他们是怎么发展的,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没错,阜阳人多但影响力弱,但影响力高的城市绝不会人少。我说的不清楚吗?人口是发达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就是“有,但未必;没有,则不行”,我觉得我前面打的比方已经够通俗易懂了。
高素质人口也不是生下来就有的,高素质是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你说靠教育,好,先不论我国目前的教育是个什么状况,你是不是觉得生源少了,学校反而能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
还有,你以为印度就发展不起来?中国经济直到80年代还是一片混沌,真正发展起来也就2、30年,你以为印度就没机会了?你以为中国现在就理所当然了?
你能把文章中心思想提炼为“人多城市就发达”,我也很佩服你的智商,少动不动就“悖论悖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2: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在我国,人口少,配套的商业、公用设施就跟不上,就创造不了适宜高级人才定居的环境,我们的发展就有天花板,因为我们的思维缺少外部交流,有局限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2: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天舒 发表于 2016-5-28 11:47
楼主,你回答我一个问题呗:请问人口规模1000万的阜阳是不是大城市?那你是愿意去做阜阳人还是跑来做芜湖人 ...

瞎抬杠,阜阳市区人口有芜湖多?1000万只是阜阳行政区域人口,市区哪有那么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3: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水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3: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楼主认真做研究,态度谦逊让我很欣赏!观点部分赞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是一个行政资源高于一切的国家!关键看国家对你的扶持力度!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能发展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就是个例子!但是,有国家扶持,也不一定就行,不成功的例子估计更多,汕头就是典型的代表!至于人口,也是这样,行政资源配置的越多,人就往哪里跑,企业也差不多。如果是一个很公平的竞争氛围,或者说是相对公平的竞争氛围,楼主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在中国,行政力量大于一切。安徽的状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4:0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少没关系,但人口必须是增长趋势才能保证发展,这是经济定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4:4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勃爱 发表于 2016-5-28 13:59
至少楼主认真做研究,态度谦逊让我很欣赏!观点部分赞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是一个行政资源高于一切 ...

完全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4: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5_109:}我觉得吧,市区人口200-300万是个合适的规模,现在芜湖市区真正的城市人口(指不从事农业的人口)也就刚刚百万,人口当然是太少了

{:5_119:}但是人口增加的前提是有就业,没就业机会,即使是把人划进市区,也会出去打工,有就业机会,本地人口不够,也会有外来人口来打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02:08 , Processed in 0.04636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