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7 17: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株潭城际铁路树木岭隧道全线双向贯通
2016-01-17 13:50
长沙晚报网1月17日讯(记者 陈焕明 通讯员 刘慧云 李衍超 张琬莹)今日上午11时许,随着直径9.33米的巨大刀盘从长株潭城际铁路香樟路站缓破土而出,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我国城际铁路最大直径盾构隧道——长株潭城际铁路树木岭隧道全线顺利贯通,为2016年底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站以南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次穿越京广既有线铁路
长株潭城际铁路连接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核心部分,线路全长96公里。其中,树木岭隧道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穿越整个长沙主城区。隧道全长12.86公里,左右双线设计。包含四个地下明挖车站、三段明挖区间、三段盾构区间和两段暗挖区间。隧道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风险高,且沿线建筑密集,人为活动频繁,地下地上管线纵横交错,涉及房屋管线迁改、监控量测、居民安置等,工程量极大。隧道设计时速高达160公里 ,被称为“地铁中的高铁,高铁中的地铁”。
树木岭隧道盾构区间由3台德国海瑞克公司生产的直径9.33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负责掘进施工,采用盾构先进施工工艺。自2012年11月25日第一台盾构机顺利始发以来,施工方坚持科学施工,创新施工工艺,攻克了临近既有线铁路超浅埋回填土地层始发、因地质原因易结泥饼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顺利完成了10次穿越京广既有线铁路、下穿长重社区老旧房屋等重大风险源施工。
地表沉降控制在1毫米范围内
隧道施工期间,盾构机10次下穿京广铁路既有线,历时208天。下穿时间之长、穿越范围之广、下穿次数之多、地质条件之复杂、技术难度之大、施工风险之高、外界环境之敏感,在国内同类型工程建设中首屈一指。为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十四局隧道公司项目部通过反复研究及现场试验,不断调整盾构机掘进参数和同步注浆量,成功将地表沉降控制在1毫米范围内,远远小于铁路设计要求的7毫米沉降控制值,被世界隧道协会的国际专家们称为“了不起的穿越”。
记者了解到,在长达12.86公里的隧道区间内,除了采用先进的盾构施工工艺,十四局隧道公司项目部还在暗挖施工方面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在矿山法施工过程中,创新采用了铣挖机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爆破,有效降低了施工振动,极大减少了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干扰。面对地下车站地连墙施工埋深大、地质条件差等困难,他们采用德国宝峨双轮铣施工,利用泥浆分离系统进行分离,有效减少了泥浆的排放量,实现了绿色文明和谐施工。
(稿源:长沙晚报网)
(作者:记者 陈焕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