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长沙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者在克服重重困难并紧张有序的施工后,终于实现全线双线“轨通”。预计明年1月底,将进行全线综合联调和首次“热滑”。长沙地铁离1号线一期工程2016年通车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
今天上午(12月22日),伴随黄兴广场--五一广场区间最后一个焊点焊接完成,至此长沙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已实现全线双线“轨通”。
1号线一期工程铺轨工程以五一广场站为界分为2个区间标段施工,即马厂-五一广场区间和五一广场至尚双塘区间,并分别于去年10月和去年8月进行铺轨施工。历时一年多的时间,长沙地铁通过瞄准“轨通”节点目标,先后克服特殊减振道床类型多、种类交替频繁、土建移交滞后、材料进场困难、雨季施工影响等多种困难,在施工中采取了成熟可靠的“轨排架轨法”、“钢筋笼轨排法”和“散铺架轨法”工艺,通过三种针对性工法的相互配合使用,使现场施工时刻处于受控状态,创造了日单班钢轨焊接60个焊头的高产纪录。
在此之前,1号线一期工程铁道学院站至尚双塘车辆段区间已于10月22日“电通”,10月30日开始综合联调,11月29日完成首次“热滑”,12月7日动车试跑调试。预计明年1月底,将进行全线综合联调和首次“热滑”。
另外,开福区政府站、马厂站、北辰三角洲站等10个站点主体、附属结构已完成;开福寺站、文昌阁站、培元桥站等10个站点正在进行附属结构施工。2016年,1号线一期工程将载客试运营,届时将有望极大缓解城区南北方向交通压力。
长沙地铁1号线建设者攻坚克难
作为长沙轨道交通南北向的核心线路,长沙地铁1号线与2号线形成线网的“十字”型核心骨架,也是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中最重要的一条线路之一。工程从2010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到今年10月11日全线“洞通”,再到今日全线“轨通”,建设历程已将近5年。这其中最为不易当属历时近4年实现的全线“洞通”目标。
地下掘进中攻下三大“拦路虎”
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区间贯通南北,由北往南先后穿越金霞污水厂、浏阳河、湘江二桥、旧河道、黄兴北路棚户改造区、营盘路隧道、金满地地下商业街、中山亭、黄兴路步行街、乐和城、劳动路和芙蓉路、新中路立交桥、京广铁路等高风险地段。途经地段周边环境复杂、管线迁改类型多、地质条件差、交通疏导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点极多。
但是长沙地铁建设者不畏艰辛、迎难而上,攻克三大“拦路虎”:
一是在涂家冲站-铁道学院站施工中,攻克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成功下穿 “大动脉”京广铁路和长沙新中路立交桥。且地铁隧道顶部距京广铁路钢轨仅8.7米的难关。因此仅仅是对盾构机下穿京广铁路、新中路立交桥方案就进行了多达12次专家论证,后在广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对京广铁路实施了多达33次封锁;
二是在涂家冲站-黄土岭站-南湖路站区间,面对覆土厚度不足6米的全断面砂卵石地层稳步推进顺利穿越;
三是位处长沙市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地段的南门口站-黄兴广场站-五一广场站区间施工,因该路段周边商铺林立且部分建筑建造时间久远、改扩建较多,盾构穿越对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及保护成为工程的难点,同时该区间穿越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残积粉质粘土及溶洞区等复杂地层,其施工难度极大,但这些困难也都一一克服。
整个盾构的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顺利完成全线区间施工任务,长沙市轨道集团先后组织召开了专项方案审查会议22次,始发和接收验收会议40次,针对全线重点、难点组织全国专家会议47次。
一路走来,所遇到的大困难、小问题不计其数,但长沙地铁建设者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排工期、促进度,做好施工工序的调整和优化,确保目标顺利完成。
建设不易 向长沙地铁建设者致敬!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