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蛟矶烟浪

[大江南北] 芜湖主要寺庙巡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8: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7-6 18:42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8: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8: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8: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8: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8: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8: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壁和荆壁禅寺


   民国初年,有一位法国艺术家来荆山游览,曾惊叹地说:“荆山寒壁可以同敦煌、龙门石窟媲美!”

    明人卢宗哲则是在《荆山文笔峰记》中用“擅荆山之胜者曰石壁,峭削竦特,如半壁倚空……”描述石壁的险峻。据史书记载,明御史骆锓(待考)讶荆山石壁景致异常,欣然书名,并令匠人将其题写的寒壁刻于石壁之上。“荆山寒壁”即出于此。

   荆山上的佛寺也很引人注目,历代游览者很多。每年农历五月五,男女泛舟欧阳湖上欢度佳节并游览寒壁和佛寺。大荆山上的荆山寺,明嘉靖时芜湖官绅修建,借寒壁之景命为“荆壁禅寺”,后屡毁屡建。到清代乾隆,同治两朝都重新修建过,光绪七年再兴土木,建成中进和前进大殿;宝刹巍然,香火极盛。寺后壁上浮雕刻壁巨大,庄严肃穆,气象宏伟。壁中是释加牟尼的丈六坐像;文殊、观音待坐两旁。旁有暹罗老纳,加蓝,二十四诸天及上界名神500尊分列左右。一睹雄辉庄严,人物容颜却又生动殊异。其间有坐骑、刀剑、旗帜和器具等栩栩如生,特别是一尊两米高的立体铜观音,非常罕见。

   解放后,荆壁禅寺被芜湖县人民政府列为保护文物。据现在寺内的住持回忆,到了2002年,旧寺拆除,新寺兴建。

   和氏璧与三湖一山

   相传大荆山还是卞和得玉之地。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觅得玉璞,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虚假,先后被砍去双脚。之后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楚文王派工匠雕琢他的玉璞,果然得到了宝玉,这块宝玉不是一般的美玉,正是“和氏璧”。

   除了让春秋战国诸侯“抢破头”的和氏璧,荆山古时的自然风光也是名扬天下。

  “青翠松杉一带长,雪峰倒影浸湖光。”元朝著名史学家欧阳玄任芜湖县尹时留下了这样的名句。每当盛水季节,白茫茫的江水顺着山脚滔滔东去,山北小河(即荆山河)穿山而过,站在主峰上,远处天成湖、易太湖和近处的欧阳湖三湖相连,碧波万顷。湖水清澈如镜,山影碧透水底,故又称“荆山寒碧”。荆山上树木葱郁,夏可避暑,冬令赏雪。登山而上,穿过翠竹林,山顶更有巨石凌空而起,古称“飞凤亭”,可容纳数十人;石旁一座三重檐六角亭阁,名曰:“文星阁”,有曲房小厦租给游人乡邻作书房客舍。元明清时,荆山就成为了芜湖著名风景区之一,而“三湖一山”也成为了各地文人骚客游吟、留恋之地。

   古代欧阳湖连弋水,清涟千顷。每年龙舟竞渡,热闹非凡。清人汪可准有诗曰:“湖山几载梦思通,画航轻摇似镜中;云映酒樽双岫碧,烟移花岸一片红”的描绘。据当地人介绍,由于自然变迁与青弋江改道,现在欧阳湖已基本消失了。

   采石之殇

   目前“荆山寒壁”已无存。这里发生了什么?

   据史料记载,古时大小荆山隔欧阳湖南北对峙,状若娥眉,又称娥眉山。一叫大荆山,约高二十五丈,周九里;一叫小荆山,高广不及大荆山三分之一。大荆山飞峰浮山

  ,举一方之文学,又名“文笔峰”。小荆山“居六秀之方,位太乙璇宫之地”。与县城大成坊(县学府地)相对。又称“贵人峰”。两山各有奇石一块,大荆山奇石称“鹤迹”,相传古仙所遗;小荆山奇石称“龟文”,石下有洞穴,相传是神龟栖宿之处。

   然而到了明成化年间(1465),荆山秀色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解体。当地人开始大规模采石,至嘉靖前后,荆山遍地疮夷,皆堑为坑谷坡陀。而所谓得左龟右鹤,也漫无遗迹。水部许用中认为荆山是芜湖的“文运”,便捐资撒给开山人,劝他们不要采石,还在山上建起了梓潼祠,雇人守山,但还是屡禁不止。

   文革时期,寒壁开始蒙受巨大灾难。据镜湖区荆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文革时期石刻寒壁完全被毁。附近的老人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在1967年夏天,荆山其它的一些名胜也开始销声匿迹。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荆山大桥建成通车之后,荆山当地一些个体老板利用荆山石属于石灰石的特点,办起了水泥厂,开山放炮,炸山取石。后来水泥厂倒闭了,这些人又办起了石料场,继续采石,外运做建筑材料。荆山慢慢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两个近100米的大坑,当地人称为“塘口”,人们在采石致富的同时,一个绝无仅有的历史古迹也再无踪迹可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块“塘口”深如悬崖、类似盆地,加上降雨大量注水,已经俨然成了“内陆湖”。

   过去和明天

   荆山有着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上世纪50年代,荆山北侧临蒋公山台地发现的大约4000——5000年的新石器人类活动遗址。荆山新石器文明出现后,芜湖曾有一次文明“东向”,那就是青弋江、水阳江汇合处的楚王城,也叫宋城。而芜湖最早固定的城池是在三国时代吴主孙权迁都建业(南京)之后。所以至今仍在荆山流传的“先有荆山街,后有芜湖城(县),再有芜湖市”的说法。

   市区环城东路金马门、十里长街凹凸不平的条石路其实也和荆山有着特殊的联系。相传在明朝复建芜湖城时,因大面积缩小了宋城的规模,竟然把县学基址三分之一置于城外,这样,除了县学东门就是城墙和护城河,儒生文人们深感“没有出路”。巧的是从当年起,这些学员们真的就“文运不振,文星不照”。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连续几天都会有一匹白马,从城外到金马门附近偷菜吃,最后被人发现,屙了一泡屎,随后长啸一声,扬长而去。被偷吃蔬菜的居民极为不乐,可随后便发现,马儿的粪便竟然是金子!闪闪发光,后来人们就把白马走出的城门叫做金马门了。而这匹白马就是从荆山的荆壁禅寺跑出来的,自此之后,芜湖城文星高照,出了很多进士。

   美丽的故事同醉人的景色一样,都属于过去,对于荆山的变迁,除了惋惜,当地人更多了一份期待,他们把荆山河当做母亲河,把美好荆山的愿景也寄托给了当地政府,据了解,在2010年初,当地就废止了石料开采,并计划重修荆壁禅寺。开始兴内河水运,安排遗迹遗存文物恢复,发展商贸旅游。复山复水的蓝图也逐渐露出清晰的影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在此寄居的游子,都能感受出欧阳玄的那首《荆山》一诗满怀深情的末句:“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7-6 18:54 编辑

忆“荆山石壁”
□赵学梅
   江南名胜,“荆山石壁”,昔为“芜湖八景”之一。据民国初《芜湖县志》载:“大荆山刻佛石壁,色相庄严,明嘉靖间,榷使诸公,相继修建殿宇,遂成巨刹。”明人卢宗哲在《荆山文笔峰记》中写到:“擅荆山之胜者曰石壁,峭削竦特,如半壁倚空。”明御史骆骎曾于1617年春游芜湖时,在一块因盛夏而略生寒意的石壁上书“寒壁“二字,后人就将“石壁”称为”荆山寒壁“。文革后期,“寒壁”二字连同“石壁”佛像一同毁于采石的炮声中。有幸的是,骆君的“寒壁”二字,隐身25年后,于上世纪的1995年7月31日又重现在世人的眼前。这块高1.07米,宽2.52米的长方形石块上,赫然镌刻着“寒壁”二字,右首款题“万历丁巳春日”,左首落款“吴兴骆骎曾题”。遗迹与方志记载完全相符,应是真迹。据说这件文物已被有关部门收藏。
    相传,石壁是本县石匠万石梦经历3年多时间雕刻而成,后欲刻己像留念,不幸钻崩鼻部,流血不止而终。笔者儿时,曾见石壁的左下方,有一未经细琢的雕像,大概就是万石梦的未竟自刻像吧!


   “荆山石壁”位于青弋江下游南岸,安徽芜湖县大荆山主峰上的荆山寺中。寺庙建于明代,修于清乾隆十五年间,同治十三年重修,光绪七年始,续建中殿、前殿。寺貌肃穆,蔚为壮观。从山下到寺顶须攀登多级石阶,寺周围苍松翠柏,古木荫森。僧房山后一片竹林,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站在寺前眺望逶迤的江面,水波粼粼,帆影点点;俯瞰近景,野花遍地,山色秀丽。1963年5月的一天,我同几个小伙伴,曾想偷砍小竹做鱼杆,还没进竹林,就听到山下庙里的一个小和尚吼叫起来,我等急忙飞奔山头,从荆山石厂方向下山,平身唯一的一次偷竹行动宣告失败。
    由山脚仰望寺门,“荆壁明代,古迹万年”的朱红色大字霍然映入眼帘。进入寺庙前殿,只见王灵官菩萨身披九鳞铠甲,手执钢鞭,一幅威严气象。身后却列着慈祥的“三力士”佛像。穿过井院,跨入大雄宝殿,两旁红漆柱上挂有楹联“九载被兵戎,上有雨,旁有风,露暴全身,撑不开两朝圣迹;十方开善顾,修其庙,像其神,辉煌重整,自因要百年馨香。”正中端坐着地藏王菩萨,莲花台前安放着一具高约2米的清初铜铸站立观音,四壁阁台上立着泥塑的、有的已残缺不全的十八罗汉。
    越过大雄宝殿,后面就是高约近10米、宽约10多米的石壁。上面雕刻了200多尊大小佛像,中间地藏王盘膝而坐,双唇紧闭,凝神沉思。左侍“傅相”,右立“目莲”、“文殊”、“普贤”分站两边,青狮、白象匍伏脚下,各路大仙散居周围,有的双目圆瞪,眉如山脊;有的微微含笑,性格开朗。尤其是崖顶上那两只象征着吉祥的鸽子(一只是后人用水泥补做的),白色羽毛,栩栩如生,翘首举翼,展翅欲飞。这些雕像造型逼真,千姿百态,表情丰富,无一雷同。整个壁面布局合理,疏密适中,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文物价值。一位法国艺术家参观后曾说:“荆山石壁可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相媲美。”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一宝贵艺术结晶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春,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李葆华亲临寺庙视察,临别时,特别对法旺住持说:“把古迹保护好,就是你的功劳。”当时的芜湖县长张贵雨还发布通告,要求全县人民保护荆山寺庙、石壁。1963年4月间,国家文化部还派出文物普查专家,来荆山寺进行文物考察。专家们不畏辛劳,攀缘登石,不是拍照就是绘画,搜集了很多第一手资料。他们认为:右(北)半壁佛像始雕于明朝,左(南)半壁佛像完工于清初,整个浮雕约历经140年完成,右边雕刻艺术,明显好于左边。对“荆山石壁”的艺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省政府曾于1964年拨专款22000元对寺庙进行了维修。从而使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气象。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石壁佛像未能逃过“文化大革命”的厄运,1966年8月24日,芜湖市某中学的红卫兵来荆山寺进行扫“四旧”,将泥塑的菩萨全部砸烂,并用红纸写上“待上级决定处理”贴在石壁上。不久又有本县某中学的红卫兵也照此办理一番。1969年后又逐渐被万春石厂以采石为名彻底炸毁,据说只存一尊“二郞神”石刻佛像被民间收藏。至此,芜湖当时唯一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荆山石壁”也就名存实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9: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壁禅寺又称荆山寺,座落于安徽省芜湖市荆山,昔为江南名胜,芜湖著名八景之一——荆山寒壁的一部分。荆壁禅寺依山而建,寺院内的石壁刻佛尤其闻名,峭壁上两百多尊佛像,姿态各异,法相庄严,气势宏伟。
  据史料记载,荆壁禅寺始建于元代。明朝嘉靖年间,地方绅富集资在大荆山上建了一座三开间三进两厢的“荆壁禅寺”。(东边另有一座小庙,佛像完全是泥塑),这座佛寺背靠主峰西北侧,依山凿壁,精雕了许多佛像,庄严肃穆,气象宏伟。一尊二米高立体铜观音,甚为稀罕。尤其是两只白鸽子造型优美,翘首举翼,栩栩欲飞。传说有一只白鸽子竟飞到濮家店去了,只剩下一只在石壁上。
  清代乾隆、同治年间,荆壁禅寺均有重修;光绪年间,寺院曾扩建。寺院香火一直很旺盛。民国初年,有一位法国艺术家来此游览,曾惊叹说:“荆山寒壁”可与敦煌石窟和龙门石窟媲美!寺宇四周,古树参天,浓荫覆地,茂林修行,长夏生寒。在当年,每逢春秋佳日,探幽访胜士女,纷至沓来,题咏颇多。1948年初夏,国民党军队借口构筑江防工事,将山上竹树砍伐殆尽,显出一片童山秃岭,大煞风景。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一历史文物,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安徽省文化局派专业人员前来察看,并拨款进行修缮,使得寺宇古迹焕然一新,游人络绎于途。芜湖县人民政府还特地出了《文告》,加以保护。1962年春,前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同志视察芜湖地区,亲临“禅寺”游览,对“荆壁”甚为重视,临别对住持僧法旺说:“把古迹保护好,就是你的功劳!”并指示县文化局拨款维修,全面髹漆粉刷,购买石料,铺筑石级踏坡,为游客上山提供方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9: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7-6 19:23 编辑

八、芜湖县蟠龙寺
芜湖县蟠龙寺
  蟠龙寺,位于安徽芜湖,蟠龙山因山势起伏,蜿蜒曲折,势若龙蟠而得名,蟠龙寺因出而得名。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明末清初为香火兴盛时期,原有牟尼殿、天王殿、穿心殿9间和16间偏殿组成,明万历、清顺治、光绪年间曾先后加以修缮,后寺圯。近年来得以重修,殿内所有雕塑,全部采用最新技术。在苍松翠柏之中新建的蟠龙寺,显得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9: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9: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9 17:40 , Processed in 0.08777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