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汉人世侯

[坛友互动] 《河北日报》8月19日终于泄露京冀协议天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9 10: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洋淀科技城到底是个什么规划啊?现在感觉只是提出了个概念,还没有什么详细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0: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325104


    麻烦以后不要断章取义
近期,河北省与北京签署了《共同推进中关村与河北科技园区合作协议》等7项协议,共促京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启动了集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城市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保定科技城项目,还将在张家口、廊坊、唐山、秦皇岛等市打造不同需求、不同功能,承接和吸纳北京创新要素转移、产业转移、成果孵化等新型科技园区,吸引京津大院大所来河北共建分支机构和科技基地,吸引包括院士在内的领军人才来河北创业发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125870925

怎么断章取义了?不就这几句话吗,至于这么较真吗,官方文件老百姓不会轻易看到,只能在部分官方媒体的字眼里扣,不扣,北京市、河北省会把协议全文公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城市服务功能定位,其他城市没有提及此项功能,官方媒体对敏感词汇不会乱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静水流深0802


    稍安勿燥,相信汉人兄。比如他说的**二期工程,我注意到本论坛只有他一个人能点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0: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还是值得一看的,虽然不确定,但是也算不上断章取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2:}看了下原文,是个好消息,看来保定应该是承载中关村产业转移的重要地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0: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是关心保定的发展 没必要在这里互相指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河北科技园区并不是特指保定,是河北省内各市的科技园区统称。具体哪个市的园区能和中关村深度合作,还要取决于中关村的意愿,据我所知,现在中关村已经在秦皇岛转移了一些支柱型的企业而且很多企业也是都趋向于去秦皇岛的,此类新闻前些时候在北京的一些财经方面新闻很多见,基本都是说去秦皇岛如何如何。保定也许口号喊得最响,到最后的结果未必如咱保定人所愿!其实个人觉得无论从距离,承载力,还是人力物力资源方面,承接北京,保定都是不二之选,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某些领导好像是刻意在躲避保定。我仍然固执的认为是河北省有关领导,或者是某某庄在搅混水!个人观点,不接收板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870925

怎么断章取义了?不就这几句话吗,至于这么较真吗,官方文件老百姓不会轻易看到,只能 ...
静水流深0802 发表于 2014-8-19 10:38


官媒的信息人人可看。能从公开的官媒报道里,领先一步看得出、扣得细、析得准,才是真本事,并且是难得的真本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静水流深0802


    我把原文截了一段给你看啊 你断章的地方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科技城前面的修饰语挺多的,另外,在中国,对先后顺序也是有含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汉人世侯

城市服务——服务城市。点评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BDLXY2008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后顺序,也是有虚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沙柳
高人,专门查了查。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解)
2012-01-04 01:41:41
作者:随风 发布时间:2007-06-20 16:05

物:天地人万物皆是大道所生之物。

物有本末,(天下之物众多,大至宇宙星群、人类社会、山川树木,小至昆虫蚁类、物质微粒夸克,皆是大道所生的物质。万物的生发都是始生于大道本源这个核心,其生成、发展、终结,都有自身的规律,由物所禀道光德炁物质所含质量与数量的多寡厚薄,而决定着万物的运化进程。万物从本源生发时皆携带着道性的四大元素----象数理炁,此四种物质蕴藏在万物的物性与形体中,万物由太极混元一炁中始生,顺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生生不息,始发于本源,至末于终了;然后再由末返本,逆着由万返三、由三返二、由二返一的复本归根过程,完成自身的一次循环轨迹,周而复始,相序不息。这种顺生逆返是天下一切物质的基本运动规律,人类社会亦不例外。明白此理,逆修德道,返归道乡,这才是一个明德之人。)

事有终始,(物有物性,事有事理。天下一切事情的发生、发展与终了,都是由阴阳二炁的运化而发展,都有内在的根本规律,都是由本因、内因与外因这“三因”共同决定的。佛祖曾曰:“世间无偶然,皆是因果在循环。”毛泽东同志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由此可知,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遵循着本因、内因、外因的顺序规律,外因只是在气候、土壤等条件成熟时,事物才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表现在显象的过程中,完成它一个循环变化的过程。日月交替,四季有序,昼夜运行,一往一返,阴阳互推,这便是天体自然的“有终始”;植物草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年又复如此,这是植物界的“有终始”。

人的生命由母体孕育,在呱呱坠地的瞬间而始生,又经由童、少、青、中、老直至逝去,完成了这一生的人生旅程。观天下万事万物,无不是终而复始、始而又终的道理。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事有始终”,是说一切事情发生的始终,都有其踪迹可寻,修德为了明理,明理在于认识事物,在为人处世中观其所变,体于身而知道,观于事而知理。当道德累至丰厚之时,心德与事物相通相应,不仅能知事情发生的现象与过程,而且能洞察秋毫,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知其所以,又知其所以然;既知某件事发生的过程是什么,又知其事件之所以发生的为什么。如此才能高瞻远瞩,对天下事阴阳变化的规律洞若观火,应对自然,其运化就在掌股中。

大德圣人都是不出户牖而知万事的始末,此并非神话,而是圣人以心中的厚德,在无为中而无不为,即使为天下百姓做了大善事、大好事,常人也难知其端倪。故而人们常常以己之心而揣度圣心圣德,乃至误解圣人圣行,以为那不过是人们传说的神话而已,甚至嘲笑为痴人说梦,可见人们对道德二字的内涵,真是到了一窍不通的程度。)

知所先后,(事物的发展皆有先有后,天地万物都是循着各自的时空圆周规律,沿着自身所处在的定数之序,由始而终地变化运行着。先与后是指万物受自然大道所赋予的序数,以此维护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正常秩序。天道有序,偌大的银河系星群围绕着北极星而旋转,太阳系九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而运转,各星体又有自转的系数,万物都是依照这种先后在时空中因循而序,井然不乱,人类社会亦是如此。

古人效仿天道的自然规律,而制订的礼德之文,就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序,礼德规范着做人的先后次序及其应遵守的规矩,这不仅是教化人心应具有的品德,而且也是治理家国、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前提。人若不懂做人的规矩,越轨乱矩,则家难齐,国难治,天下也难以太平。所谓“知先后”,就是要人明白天道自然规律,自觉遵守做人的本分,凡事都能知进退、明先后、守礼规、行有序、不违伦理道德,方不枉做一个有天良之人。 礼德之序不仅是做人应有的节度,而且对于修身炼己,提高人的心身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有的人思维敏捷,做事有条有理,生活也井然有序;而有的人则做事不知先后,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缓急,日常生活中也常遗东忘西,常常弄得手忙脚乱,事倍功半。这种不知先后的现象,既是心不静、礼德欠缺的原因,也是大脑细胞没有德光的滋养,排列无序的表现。人做事知先后,做人循节序,这是心中德性积累的结果。

德性不仅是伦理性的概念,而且她是一种高能量的光炁物质,这种物质要靠修德才能得到。当这种德性物质内聚丰厚时,不仅对人身五脏具有巨大的滋养作用,而且可以使大脑细胞得以再造,推陈出新,使原有脑细胞排列杂乱无章或阴性杂质造成的障碍状态,得到清理和洗涤,从而改变原来的无序状态而为高密度的有序化,进而开发大脑深层细胞的智慧宝库,这不仅能使人变得更聪明,做事有序,而且可以由知转智,由智转慧,由慧与道合同。 先与后又有顺逆之别。作为道德实践者,则是以德为本,以逆修为上。大德圣人皆是洞晓天地之礼,恭谦自卑,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正如老子在《德道经·无私》章中所云:“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正是圣与凡的分水岭。常人私欲充心,不遵道德,不守规矩,为了争名夺利,常常越轨僭规,不明先后的辩证之理,违背自然规律,乃至丧德败道,为自己添累造罪而不自知。此类聪明一时、糊涂一世之人,正是不知先后的无明,也正是圣人在此为之教化的良苦用心。)

则近道矣。(此句是对前三句的结论。一个道德实践者,真能明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那无疑是接近大道了。大道至简至易,并不神秘,虽无形无象,不可视见,不可听闻,难以捕捉,大道以德性蕴含在万物的自然属性中,展现在万物万事的变化中,惟有以德心才能与之相知、相通、相应、相随。若以人欲私心想去认识万物的本质,那无疑是瞎子摸象,缘木求鱼,而且必然是与道相悖,离道越远。 万物皆有性,人本为万物之灵,但曾几何时人类却变得连物性也不如了。羊有跪乳之孝,鸦有反哺之德,犬有忠诚之守,五谷牺牲自己的性命养育人类生命,万物都在遵循自然大道所赋予的天良,尽自己应尽的德性,无私地为天下众生舍己奉献。惟有人类在天道自然面前,在道德面前,却显得那么无明?那么痴钝愚昧?那么自私贪婪?不敬畏天地,不遵从自然规律,自命不凡,自以为老大,狂傲无加,已经到了极甚之端。难怪那些大德圣真无限感叹曰:“惟人类最难教化也。”

当今之世,科技盛世,物欲横流,犯罪激增,不少人变成了衣冠禽兽之辈,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人格丧失,误入歧途,人类啊,该是到猛醒的时候了! 一切动植飞潜,蠢动含灵,形躯虽异,灵性本同,皆由无极一炁所化。正是由于在万劫滚爬中丧失了德性,才使灵性堕落,天真日丧,故返本无期,实是可怜又可叹!难道人类也要步畜道的后尘吗?!

对人而言,道就在人心中,只是被人的私心欲念所蔽障,而不能透出她的光明。人若能诚心修德,当德能具足、德性圆通、德光充盈之时,即是近道、得道、成道之日,并非高不可攀。大道不远在心中,大道不难在于行。大道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在于人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中,在于处世待物中,在于日每的所遇所为中,唯看各人以何种心态去对待了。以正心、正念、正性、正觉、正悟、正行去修德,不断地去克制、清理自己先天禀性中带来的阴性杂质,扫除后天不良习性中久已堆积的垃圾,扶正祛邪,清阴增阳,弃恶从善,亲近道德,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迈入道生观,性命日益升华,则近道又何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1 09:46 , Processed in 0.08086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