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综合其他] 广州医疗信息专辑(全国三大医疗高地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2 22: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最大的粒子质子治疗中心将投入使用
蓝点新科技      发布时间: 2022-03-17 10:32
      近期,器械之家获悉,广州泰和肿瘤医院第一间质子治疗室正式交付。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质子治疗系统。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引进瓦里安ProBeam质子治疗系统,由超导回旋加速器、束流传输系统、旋转机架、病人摆位系统等一万多个部件组成。配备4个旋转机架治疗室,所有治疗室均配备最新的笔形束扫描(PBS)治疗头和双源CBCT和kV级影像系统,可实施调强质子治疗(IMPT)和图像引导的质子治疗(IGPT)。交付使用后每年可治疗约1500例患者。
      总投资超30亿  拥有世界最大的粒子质子治疗中心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于2021年6月11日正式对外全面开业。是以美中嘉和集团为运营平台,与国内知名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合作,并在美国德州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支持指导下建设的、以质子治疗为特色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提供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包括手术、光子放疗、质子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院内设置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中心( 含质子治疗系统等 )等临床科室。医院由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钱朝南教授出任院长,由原MD安德森癌症中心分院院长Dr. Matthew Callister出任联席院长,原澳大利亚威尔士亲王医院护理院长Jennifer Wilson出任护理及运营副院长。据介绍,医院总投资预算超过 30 亿元人民币。目前已设置了完整的癌症综合诊疗及辅助治疗科室,并配备瓦里安 ProBeam 多室质子治疗系统、多台直线加速器及 PET/CT 等高端医疗设备。
      恶性肿瘤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化疗、放疗等三大手段,而质子治疗被称为肿瘤放疗 “皇冠上的明珠”。治疗中,患者只需躺在治疗室内,质子治疗设备犹如一把“狙击枪”,瞄准肿瘤细胞、精准打击,实现对肿瘤的“立体定向爆破”。随着广州泰和肿瘤医院的质子治疗室应用,该医院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粒子质子治疗中心。据了解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质子治疗室于2017年2月正式动工。2017年6月,与瓦里安签署质子治疗系统采购协议和运行维护协议。2018年12月,主体结构封顶。2020年9月,成功吊装质子治疗系统核心部件。2021年6月,正式开始运营;8月,回旋加速器出束。在经历一年多复杂的安装、调试过程,克服了疫情影响、国际差旅限制等多种困难后, 于2022 年3月8日 ,瓦里安和医院经过了严谨的CAT(客户验收测试)后,进行了非临床交付。此外,该医院还设有国际病理精准诊断会诊中心,引进了全数字化远程病理会诊平台,整合美国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旧称“梅奥医院”)、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国内三甲医院等多支国内外医疗的专家力量。
      在科研方面,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成立了医学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妙佑医疗国际等国内外知名科研型医疗机构联合支持,致力于共同构建包括产品研发平台、模拟教学与培训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与技术服务平台在内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从思路设计、医学研究、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的全流程服务。
      最先进的质子放疗设备
      作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尖端的放疗技术之一,质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国内和国际的多次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瓦里安Probeam放射治疗系统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质子放疗设备。瓦里安的 ProBeam 系统处于行业的前沿,独创的世界首款商用笔形束扫描系统是目前质子治疗中极精准的方式。Probeam 360°质子治疗系统是瓦里安最新发布的小型化的单室治疗系统,这款新系统配备360°旋转机架、使用和ProBeam多室系统拥有的超导回旋加速器,并采用高分辨率CBCT影像扫描技术和ICBCT算法提供诊断级CT影像质量。与常规回旋加速器相比,Probeam的超导回旋加速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能耗更小,束流品质更加稳定。通过360度旋转机架能更高效的实现高度适形的计划,相比200度机架,对于复杂的三个照射野头颈部肿瘤治疗时间减少45%,其配备的RapidScan快速笔形束扫描技术,使得单次屏气治疗成为可能,彻底改变运动管理,进一步提升疗效和治疗效率。
      ProBeam质子治疗系统是首套提供全面整合调强质子治疗(IMPT)的系统。系统配备的高速笔形束扫描技术使临床医生能够将剂量精准投射在肿瘤靶区内,尽量减少对健康组织的照射剂量。系统集成的锥形束CT (CBCT)能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提供更精准的自适应质子治疗。ProBeam系统与ARIA肿瘤信息系统和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结合应用可实现更高效的自适应工作流程。作为全球领先的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诊断及治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瓦里安在质子治疗领域经验丰富,且于2016年启动建设的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项目引进了国内首套ProBeam质子治疗系统,该系统充分整合的质子调强治疗技术(IMPT),能够有效开展自适应性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市场广阔
      质子治疗是一种精准的肿瘤治疗方式,它的能量放射集中在肿瘤靶区,对附近的组织、器官损伤小,副作用低,是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有数据统计,全球质子治疗市场在 2019 年达到 6.716 亿美元,预计到 2024 年将达到 12 亿美元,2019-2024 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约估 为 13.1%。现阶段全球接受质子治疗的患者超过26万人。从区域上来看,质子治疗人群主要集中在美欧日三个地区。美国是最大的质子治疗市场,目前美国拥有的质子治疗中心数量最多,运营中的有37所,还有多家质子中心在建,预计未来还会长期维持主导地位。目前欧洲有33所质子中心,日本有17所质子中心,我国的质子治疗尚在起步阶段,不过大量的质子中心正在筹建中。截至2020年10月我国投入运营的质子治疗中心有5个,不过在建的质子、重离子中心有66个。
      质子治疗设备价格高昂,一套质子治疗设备的价格保守估计在3-5亿元人民币左右,建设一个规模型的质子治疗中心所需投入动辄达数十亿元人民币。资金投入巨大、运行成本高,是迄今价格最昂贵的医疗设备。2019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发布了《关于2019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公布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5家医院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准予许可名单。2021年7月底卫健委发布的《2020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通告》又增加了10家准予许可医疗机构,至此,“十三五”规划中的16张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配置证全部下发完毕,分别由14家公立医疗机构、2家民营医疗机构获得。
      目前国内的质子治疗发展尚处在早期阶段,较早运营的有于2004年12月正式运营的淄博万杰岜山医院,设备提供方为比利时的IBA公司;2015年5月正式运营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采用的是西门子的质子设备。预计未来三年内可新增正式运营的质子机构有6家,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广州恒聚肿瘤医院、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而在放疗设备端,市场基本为瓦里安、医科达、安科锐国际三大放疗巨头把持。而在放疗市场的未来趋势领域——质子治疗领域,瓦里安(Varian)、IBA(Ion Beam Applications SA)在全球质子治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Mevion、日立(Hitachi)等其他公司在质子治疗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全球共有近十家质子治疗设备供应商。影像巨头西门子医疗也有其质子治疗设备。
      全球主导质子治疗系统设备提供商
      在设备研发进度上,国内确实要比发达国家略逊一筹,因此国内质子治疗中心基本采用进口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去年6月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举行试运营启动仪式,由中科院所属科学家团队承担的“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项目,现已进入创新研制冲刺阶段,去年7月正式启动基于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的首个临床试验招募。去年12月15日,完成临床试验首例受试患者质子治疗,这标志着我国首台质子装置实现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有望于2022年上半年提交上市注册申请。
      质子治疗设备是全球最大、最昂贵的医疗设备之一,受技术、成本等因素限制,全球拥有质子治疗设备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少。我国质子治疗设备进口依赖度较高,此次广州泰和医院采用的便是瓦里安的ProBeam质子治疗系统。那定位为世界最大的粒子质子治疗中心,未来是否会使用国产设备呢,我们拭目以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22: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拥有国内领先、规模最大的呼吸介入平台
2022-03-23 21:00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3月23日上午,共 和国勋 章获得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学科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携夫人来到大坦沙院区,走进新启用的呼吸介入中心,与介入团队的医护人员一同见证国内领先、规模最大的呼吸介入平台开启新征途。
       多年梦想成真
       现场,钟南山院士回忆了46年前,他与一名护士从浙江学习呼吸介入技术仅一个月后回到广州,在困难的条件下开始探索与实践。
       “当时我们只有三个人,白天工作,晚上就将工作台变成实验台,大家都有一股劲儿,要把这个技术发展起来。”
       1976年,钟南山院士率先将支气管镜检查在广医一院开展起来,进入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将接力棒交给了该院的王贵谦教授,带领团队推动支气管镜诊疗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近二十多年,该院李时悦教授带领团队继续努力,在钟南山院士的指导及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如今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国内领先、规模最大的呼吸介入平台,配备有各种先进设备,设有20间手术间,可以完成经气道、经皮、经血管等全方位呼吸介入诊疗操作。
      “我们呼吸介入最初只能做简单的取异物,现在已经可以做激光冷冻技术,肺血管介入也发展起来,不仅可以做诊断,而且已经做到了心脏与肺、气管与肺、动脉与静脉等多学科交叉、诊断与治疗并行的综合平台。”钟南山说。
       如今,看到广医一院不断壮大的呼吸介入团队,大坦沙院区崭新的呼吸介入中心平台发展出气道介入、肺血管介入、经皮介入等相关亚专科,并有专职的麻醉团队,钟南山表示,这是他多年以来的梦想。
       呼吸介入多项技术国内外领先
       据介绍,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介入中心能开展国际上绝大多数呼吸介入诊疗项目,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如气道内超声EBUS-TBNA、电磁导航支气管镜、OCT技术、共聚焦显微内镜、硅酮支架等;在国际上首先开展如冷冻气体喷洒治疗咳嗽等;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等诊疗项目例数居全国前列。
       除此之外,该中心在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的支持下还建立了呼吸介入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并在国际首次借助5G技术,通过虚拟导航技术进行实时支气管镜操作的远程指导,通过网络实现了高端医疗设备的共享。
       钟南山院士期待未来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解决医学难题上,而不满足于“会用”的现状,最重要的是拥有创造力。
       “人家能做的我们要做到,人家不能做的我们也要努力做到。而且要创造出更多,成为世界的领跑者。”钟南山院士与团队共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针灸医院签约岐黄学者团队 高质量开展针灸循证研究
2022-03-28 18:21 来源:南方网 沈小然 何雅柔
  南方网讯(记者/沈小然 何雅柔 通讯员/王雯玉)今日(28日)上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以下简称“针灸医院”)与岐黄学者许能贵教授团队举行合作签约仪式,聘请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主任许能贵教授为针灸医院首席科学家。
  据悉,此次合作将架起针灸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结合的桥梁,提高医院的临床科研、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能力,为储备高层次人才开拓新渠道,打造华南地区最大、最强的针灸医院。
  高质量开展针灸循证研究
  此次合作,医院将建设“广州市针灸研究所”、建立“广州针灸实验中心”、成立“广州市针灸医院科研创新基地”高质量地开展针灸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大数据等相关研究,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寻找针灸发挥疗效的科学依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针灸更好的发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升针灸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打造针灸学高层次平台
  签约仪式上,许能贵教授表示“建设广州市针灸研究所对于深度开展针灸学科相关科学研究,是迈进了一大步。”一直以来,许能贵教授及其团队在针灸理论与临床研究方面,走在国内外前沿。他们组建的华南针灸研究中心是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之一。此次合作充分发挥华南针灸研究中心的针灸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优势,持续开展针灸学术研究,阐明针灸的作用机制,提升针灸惠及民生能力。
  为针灸学术发展培养人才
  此前,针灸医院引进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成立石学敏院士传承工作室,邀请赖新生、傅杰英、孟杰、李万瑶、易玮等多名全国知名针灸名家坐诊并设立针灸名医工作室。同时,成立了广州市针灸培训推广基地,据初步统计,500余名医护人员接受了针灸规范化系统培训,对全市针灸从业人员开展普及化培训达4000人次。
  下一步,医院将成立“首席科学家许能贵工作室”,同时成立“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学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为针灸的学术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22: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共卫生专家邬堂春院士受聘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一级教授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2022-04-02 21:31 来源:澎湃新闻
       广州医科大学获重量级学者加盟。
       据广州医科大学官网消息,4月1日上午,邬堂春院士南山学者一级教授授聘暨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邬堂春,广州医科大学党 委书 记唐小平等校领导和公共卫生学院负责人参加仪式。
       广州医科大学陈小兵、刘金保两位副校长分别代表学校与邬堂春院士签订南山学者一级教授聘任协议、院士工作站协议,唐小平向邬堂春院士颁发聘书。
       消息提到,依托院士工作站,邬堂春院士将有效指导并推动广州医科大学相关学科实质性发展,包括在广州医科大学建立一支富有竞争力的学术团队,主办或承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会议等。
       广州医科大学副校长陈小兵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邬堂春院士关心支持广州医科大学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示感谢。
       他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是广州医科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在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贡献了力量。广州医科大学将进一步加大对该学科的支持力度,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一批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邬堂春院士的研究方向与广州医科大学的学科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他受聘为南山学者一级教授并设立院士工作站,这是广州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举措。我们热切期待并相信,邬院士的加入和院士工作站的启动,一定能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取得新的成果,为广州医科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国 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公开资料显示,邬堂春,1965年生,四川简阳人。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公共卫生分会会长,教育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Environ Health Perspect等杂志编委,曾任国际细胞应激学会主 席。
        邬堂春长期从事空气污染与健康的研究,在揭示空气污染病因、阐明发病机制和制定预防对策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在JAMA、Nature等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对比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新增的7所高校就包括了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入选学科为临床医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6 22: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助力肿瘤患者精准治疗,中大M1溶瘤病毒研究迎来新突破
2022-04-16 10:31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今年4月8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团队在重要知名科学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发表论文,原创性地确定了预测M1溶瘤病毒疗效的双生物标志物(dual-biomarker)体系。颜光美介绍,他们团队将很快根据这项研究做出一种试剂盒,用以判断病人能否使用M1溶瘤病毒疗法,以帮助癌症患者实现精准治疗。
       从2007年开始,颜光美教授就开始进行M1溶瘤病毒的研究。
       何谓溶瘤病毒?颜光美解释道:“这是一种好病毒,它认得癌症细胞,还能将癌细胞破坏掉。”
       溶瘤病毒疗法,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溶瘤病毒治疗癌症的治疗方案。这是一种新型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具有高靶向性、多机制溶瘤和可编辑改造等优势,正在逐渐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领域。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案,比如化疗,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法分清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治疗后往往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有时甚至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因此,很多癌症晚期病人经过化疗后,会出现头发掉光、口腔溃烂等问题。”颜光美说,M1溶瘤病毒则有一个好处,它可以识别“敌人”,而不杀正常细胞,不仅如此,它还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为什么溶瘤病毒能识别癌细胞?
       “我们发现,在各种各样的癌症细胞上,有一个受体,是细胞膜的一个蛋白质,相当于是溶瘤病毒的‘码头’,它能被M1溶瘤病毒找到,并靠在一起。”颜光美说,“这个受体在癌症细胞上的数量远远多于正常细胞,而且越是恶性的癌症细胞上面的受体就会越多。研究发现,甲状腺癌、肾癌、鼻咽癌、宫颈癌等这几种极端难治性癌症上,M1溶瘤病毒的这个受体都非常高。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M1溶瘤病毒能识别癌症细胞。”
       不过,尽管溶瘤病毒在部分难治性恶性肿瘤病人上取得了惊人的疗效,但仍有很大比例的病人无法从中获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用于区分响应患者和非响应患者的精准诊断生物标志物。
       颜光美解释说,癌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病,就算是得的同一种癌症,可能有的人会有溶瘤病毒的受体“码头”,但有的人没有。即便是同一个病人,随着患病时间的变化,其癌症细胞上的受体“码头”也可能出现变化。“因此,要确保溶瘤病毒疗法能对病人产生效果,检查有没有M1溶瘤病毒受体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检查有M1溶瘤病毒受体,那么就能用溶瘤病毒疗法。”
       此次颜光美团队的最新研究,就鉴定了MXRA8为新型溶瘤病毒M1(OVM)的受体,原创性地确定了预测M1病毒疗效的双生物标志物(dual-biomarker)体系。该研究将推动M1病毒的精准诊断和临床转化,并为溶瘤病毒疗法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范式。
       这个科学发现有什么用呢?“以前,许多癌症治疗时,医生都会让患者试一试某种药,三个月后,再来看疗效。但是免疫疗法,只对部分病人有效,而对另一部分人没有效果,那他们就很容易落得人财两空,贻误治疗时机。”颜光美说,“现在有了M1溶瘤病毒疗法,未来临床应用中,可以先对病人做一个检查,看看它有没有M1受体,这叫伴随诊断。我们很快就可以做出一个伴随诊断的试剂盒,帮助患者真正实现精准治疗。”
       颜光美透露,现在他们已经做了一些试验,这项研究成果将很快应用到临床当中。目前,研究团队正在申报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的正规临床试验批件。
       颜光美说,人们谈癌色变,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提高,已使绝大部分的肿瘤变得可防可治。“能加入人类征服恶性癌症的征程中来,是一件令人非常激动的事。”颜光美说,“现在治疗肿瘤的手段既有手术、放疗、化疗,也有肿瘤免疫疗法。我特别充满信心地觉得,随着治疗手段的提高,恶性肿瘤在不久的将来,将不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而将会变成慢性疾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2 14: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级急诊专家全职加盟省医,今天再“面试”4位欧美专家
南方都市报APP  健闻
原创
2022-04-22 12:03
       4月2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举办了简单而温馨的仪式,欢迎法国雷恩大学终身教授、前欧洲急诊医学会(EUSEM)主 席阿卜杜勒贝卢(Abdelouahab Bellou)(以下简称“贝卢教授”)教授全职加盟。
       22日,省医还将“面试”四位欧、美医学专家,在其他多个专科探索国际顶尖医学人才的全职引入

       贝卢教授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全职加盟的首位外籍临床学科学术带头人。贝卢教授是急诊与重症医学专家,法国雷恩大学终身教授,曾任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急诊医学副教授、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国际急诊医学联谊会质量与安全管理主任、欧洲急诊医学会(EUSEM)主 席、全球急救医学网络主 席。贝卢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急救医学的发展,围绕急诊医学医疗质量与安全、心血管重症和生命支持、儿科急救医学和灾难医学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是国际急诊医学发展的领军人物。
       “我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会在医院急诊科先待上24小时,了解这里的工作流程,对急诊的安全性、医疗质量等问题开展针对性调研。”贝卢教授干劲十足,希望自己的加盟能和同事们一起为急危重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急诊,尤其是发热门诊在应对新冠疫情领域一直发挥着哨兵般的重要作用。贝卢教授对于中国同行在发热门诊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实践表示赞赏。 “应对疫情,中国在‘院前分离’做得非常到位!在就医环节,我认为应该设置发热病人分离通道,把发热病人以及疑似感染病人在急诊中分离出来,减少感染风险,对于严重的患者应该定点收治。有的国家在初期忽视了这个病毒的严重性,没有做得很好。总体而言,中国的新冠防疫工作做得非常不错。”作为国际急诊医学顶级专家,贝卢教授在现场分析急诊学科应对新冠疫情的理念和措施。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一直在华南处于领头羊地位,此次邀请到了国际级的急诊医学专家全职加盟,和医院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对标国际先进医学中心直接相关。医院院长余学清表示,全职引进贝卢教授是广东省人民医院人才队伍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持续引进高水平外籍人才,将进一步打开广东省人民医院开放和多元包容的氛围,也是实现科技强院、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希望贝卢教授将全球化视野和国际经验国际先进理念引进医院,通过和本土化的中国经验融合,尤其在急诊医学大项目、医学教育培训平台、国际多中心合作研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助推急危重症学科建设、急救医学学系构建、急救医学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大做强,推动广东省创伤急救救治中心和急救应急体系的建设,惠及广东乃至全国的患者。”
       余学清标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是省医近几年来围绕“登峰计划”高水平医院建设为核心的重点工作之一。医院根据人才不同水平,对引进人才实施“五个五”“五个三”等不同层次的人才支持计划,最高的“五个五”可达到500万科研经费每年连续支持5年,500平米实验室,5名专职科研人员,5名博士后,5名博士指标等力度。贝卢教授作为首位获得“五个五”支持的外籍专家,将担任急诊医学学术带头人,对医院的急诊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申报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急危重症(急诊))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2 14: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顺利通过暨南大学附属医院评审
人民资讯发布时间: 2022-04-21 16:07
本文转自:南方PLUS
       2022年4月19日, 暨南大学医学部罗良平主任带领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组6名专家,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非直属附属医院现场评审。评审专家包括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李建华教授、广东省临床教学基地教指委杨素清教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小云教授、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黄卫教授、姜海平教授、肖小敏教授。暨南大学医学部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孙立主任、杨熙鹏老师、医院管理办公室王昊主任、陈杨副主任陪同检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 记、院长瞿红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红梅,科教部刘爽主任及内、外、妇产、儿科教研室主任、秘书参加本次评审检查。
       评审组专家们听取了刘红梅副院长就医院教学情况的汇报。随后,专家组分成教学条件管理组和内外妇儿教学实施组,深入开展实地查看和考察。专家们全面检查了医院教学管理资料及教研室教学记录材料,现场考察临床技能中心、图书馆、学生宿舍,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观摩了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理论授课、技能操作带教等教学活动,从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审。
       在反馈会上,专家组认为我院**重视医院的医教研发展,对教学支持力度较大。医院教学条件和设施较齐全,师资队伍结构良好,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活动扎实开展,能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临床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对医院认可度高。同时,专家组也指出病例及医疗文书修改不够细致,对学生临床操作不规范动作未能及时纠正,教学中应渗透人文关怀、加强医患沟通等专业指导建议。评审组长李建华处长对整个评审检查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宣布我院通过了本次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评审。
       本次教学基地评审是对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有助于总结和发现医院教学工作的不足。瞿红鹰院长对专家的细致、认真及专业指导表示致谢。医院将以此次教学基地评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暨南大学教学联系,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师资能力培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及教学投入,力争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保障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2 20: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南山谈肿瘤防治:早期发现了完全不一样 差的就是那点时间
南方都市报APP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
2022-04-22 16:39
       4月22日上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学中心在大坦沙院区正式成立。广医一院肿瘤医学中心共设立17个分中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担任荣誉顾问。广医一院院长黄锦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担任中心主任。钟南山强调,作为综合医院,要致力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广医一院此前进行的肺癌早期筛查显示,早期发现治疗后,5年生存率从10%-30%上升到85%以上。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韩文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3 19: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FDNU 发表于 2022-4-22 20:38
钟南山谈肿瘤防治:早期发现了完全不一样 差的就是那点时间
南方都市报APP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

广医一院成立肿瘤医学中心 打造广东肿瘤防治新高地
2022-04-23 11:39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4月2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肿瘤医学中心正式成立,揭牌仪式在投入运营不久的大坦沙院区举行,下设17个分中心。广医一院呼吸学科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担任中心荣誉顾问,广医一院院长黄锦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担任中心主任
       肿瘤让人恐惧 多因发现太晚
       “大家之所以对肿瘤感到恐惧,不仅是因为治疗办法不多,更主要是因为发现得太晚。”钟南山说,以前看的肿瘤病人很多都是晚期,“因为患者是有很明显症状才来治疗”,如今早期筛查大 大提高了肿瘤早发现的概率。
       钟南山强调,肿瘤防治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其疗效跟症状明显出现之后才接受治疗是天差地别。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我们是尝到甜头的。”钟南山以肺癌为例介绍说,肺癌晚期才发现,生存率是很低的。广医一院在一项覆盖11000多名市民的肺癌早期筛查活动中,提前发现180多名早期肺癌患者,病情大多处于0期至1期,他们接受早期治疗之后五年存活率高达85%以上。
       钟南山院士希望,新成立的广医一院肿瘤医学中心充分利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平台的优势,集中17个分中心多学科力量,互相团结、互相启发,不断推动我国肿瘤的研究、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与其他兄弟医院共同努力,大 大降低我国肿瘤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工作。
       建肺结节/肺癌一体化诊疗病区
       据该中心主任、广医一院院长黄锦坤介绍,广医一院肿瘤医学中心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的基础上成立。中心力争在肿瘤防治领域,在“医教研防管”等方面发挥与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相匹配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广东肿瘤防治新高地。
       “肿瘤医学中心的成立体现了医院的综合实力,涉及内科外科、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多学科技术力量的提高。”据该中心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教授介绍,该中心团队在肺癌领域开创了无管微创治疗等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呼吸内科还在全球首先提出“重症肺癌”的概念。他透露,该院大坦沙院区已建立起肺结节/肺癌一体化诊疗病区,希望在早防早治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让更多晚期肺癌的患者活得更好。
       设17个分中心 跨三个院区
       据了解,广医一院肿瘤医学中心在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骨癌、卵巢癌、肠癌、肝癌、乳腺癌等治疗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病区横跨大坦沙院区、沿江院区、海印院区三个院区,下设17个分中心,分别为:胸部肿瘤中心、肿瘤内科中心(肿瘤内科一区、肿瘤内科二区)、泌尿肿瘤中心、耳鼻咽喉头颈肿瘤中心、妇科肿瘤中心、骨肿瘤中心、胃肠肿瘤中心、肝胆肿瘤中心、乳腺肿瘤中心、血液肿瘤中心、肿瘤放疗中心、肿瘤影像中心(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肿瘤病理中心、肿瘤检验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4 23: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首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完成世界首例肺癌患者随肿瘤变化动态调整的放疗
羊城派 发布时间: 2022-04-24 01:44
       近日,一项临床创新“黑科技”——uCT-ART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首次应用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并在肺癌放疗领域率先落地。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动态定位,为直击癌症装上了“卫星导航”,完整地在线自适应调整放疗计划仅用时10分45秒;图像质量也全方位革新,具备覆盖全身癌种的应用潜力,有望助力广大肿瘤患者得到准确、高效、个性化的放射治疗。
       随肿瘤变化动态调整放疗计划
       近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高,其中肺癌位列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首位。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一技术通过直线加速器向肿瘤发射射线,杀死癌细胞。若放射位置不精准、剂量不当,易“误伤”患者健康细胞,损伤患者健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主任陈明介绍,对肺癌患者而言,一个放疗周期往往需要进行20至30次放疗,时间长达1个多月。“在这个放疗周期里,制定精准的放疗计划,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形状的变化而动态调整放疗计划,对于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极为重要。”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首次扫描的肿瘤形态影像,勾画患者肿瘤靶区,物理师再基于此计算放疗剂量,为患者制定放疗计划。陈明主任介绍说,放疗过程中,肺部肿瘤退缩、原来有炎症和不张的肺组织的变化、心肺生理运动等,会导致肿瘤形态、位置、大小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此外患者体型变化、摆位和器官形状变化等也会造成肿瘤的变化。这就需要放疗过程中及时调整放疗计划。
      “抓捕动态变化的肿瘤影像相当于舞台上追光灯追逐主角,如影随形,清晰呈现主角的动态变化。理想化的自适应放疗也是如此,需要有准确的影像,适应治疗过程中肿瘤的位置和形状的变化。”他说,“传统直线加速器的图像不够清晰,捕捉肿瘤位移和形变的能力有待提高,患者往往需要在另一台清晰的影像设备上进行肿瘤定位,再等待医生重新制定计划,患者放疗周期会变更长。”
      “但一体化CT直线加速器具备诊断级清晰的CT图像,我们在患者每一次放疗前,都能获取高清晰度CT图像,并直接基于当天的CT影像和病灶信息为患者在线制定高精度的个性化治疗计划。所有操作一次性解决,医生可以更为灵活、实时动态调整计划方案,患者也不必奔波于各个科室,极大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最大程度地造福广大肿瘤放疗患者。”
       放疗科副主任黄晓延补充说:“新技术能快速智能、精准地识别和勾画肿瘤病灶与正常器官,还可提供在线的剂量监测,让剂量计算更准确,确保患者每次都能接受到最优化的放疗方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精准放疗。不仅如此,以往耗时数天的工作,现在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大 大提高了医生、物理师的工作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7 17: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204/t20220427_1323261.html



       国 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名单,全 国总共89家医院(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69家、中医医院20家)。其中北京27家;上海17家;广州12家;杭州7家;成都4家;南京、西安、济南各3家;长春、沈阳、天津、郑州、武汉、长沙各2家;重庆1家。

      这是国 家部委发布的名单,应该是最权威的全国各地真正有实力的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7 17: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 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名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7 20: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8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入National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名单,排名第一。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各有6所附属医院进入名单,并列第二。

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排名最高第七(2020软科版)。但其附属医院实力雄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 19: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届粤港澳脑科学高峰论坛在穗召开
来源:金羊网 作者:刘欣宇 周晋安 甄晓洲 发表时间:2022-05-01 16:50
       4月29-30日,首届粤港澳脑科学高峰论坛暨广州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学术沙龙在穗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会议,大会现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举行。
       据悉,该大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协办。
       以服务患者为宗旨,脑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并进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脑计划)”已被列为我国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项目。粤港澳高校联盟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对专业联盟组建及三地脑计划攻关、脑健康促进的合作发展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未来能更好发挥中山大学双一流大学的带动作用,发挥高校联盟、专业联盟在大湾区的桥梁作用,助推一流湾区建设。
       在主会场脑科学院士论坛上,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暨南大学苏国辉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南方医科大学高天明院士,以及王拥军教授、曾进胜教授等国内外著名脑科学专家,分别就近期团队研究进展进行了专题汇报交流。
      “我们现在要做的,首先就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吸纳多元人才,多学科交叉融合,跟医学之外的一些专业例如工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结合起来做研究。”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负责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表示,未来还将把基础研究的科技成果进行临床转化,运用到、服务到病患身上。
       记者现场了解到,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囊括领域广泛,本次大会聚焦大湾区近期以来研究成果,共设置了16个研讨专题,内容涵盖:脊髓损伤与修复、自闭症谱系障碍、急性卒中、神经免疫、脑小血管病、颅底内镜与微创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抑郁与认知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与神经变性病、神经康复与脑调控、吞咽障碍康复、神经影像与功能、神经与康复护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并同时举办了广州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专题研究进展汇报。
       积极探索干细胞治疗脑病
       活动现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吴京洪介绍,作为华南地区脑病学科设置最齐全的医疗机构,中山三院脑病学科已形成儿童自闭症、抑郁症、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疾病、神经肿瘤、神经损伤修复等享誉国内乃至东南亚的诊疗研究特色。
       据悉,该院自2018年成立“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即“脑病中心”)以来,牵头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中南),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联合申报建设“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并与粤港澳多所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携手推进脑科学研究。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陆正齐介绍,目前,以中山三院为中心的脑病大数据云平台正在高速推进建设,以脑疾病为核心的远程医疗平台已于2020年正式启用。该院作为国家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备案单位之一,已获批国内首个国家药监局“细胞类产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戎利民表示,中山三院运用干细胞治疗脑脊髓损伤的研究项目取得初步成果,科研团队也在积极探索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等其他脑病。目前,该院已备案开展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达到7个,居全国医学机构之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 22: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LAWDEFENDER 发表于 2022-4-27 20:56
8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入National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名单,排名第一。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 ...

首医的话,大概只有宣武算是正儿八经的首医亲儿子,其他或多或少都是北京zf贴给首医的,凡是有点好的市属医院全给划在首医下面了,大部分都不是首医自己培养变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18:59 , Processed in 0.07977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