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馬暢先生

[原创摄影] 盖个楼,老武汉照片新看,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4 23: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馬暢先生 发表于 2018-10-10 12:06
嗯,我在解放路长街上长大的,也算是司门口吧

你说的应该就是那个从三道街出来的口子的那家新华书店,以前读书时暑假总去跑那里蹭空调看小说,确实很多大学生门口蹲着求兼职家教,和现在的民工找活是一样的,面前放个小牌子上用毛笔或者记号笔写学校和教的科目。可惜这个书店应该是最后一家被拆的新华书店了。和武胜路那家新华书店一样,是一代人的记忆。可惜这些东西现在都没有了。江汉路以前那家新华书店变得现在这样不伦不类也是十足的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都广场 发表于 2018-10-9 17:57
上海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可以在这么富有建国文化的场所举行,而武汉的却只能在辛亥革命博物馆的一 ...

上海靠着改革开放成为新中国经济龙头城市,同理还有深圳,深圳我记得一直到0几年,大街小巷都是改开标语,歌颂纪念d爷爷。。
武汉又没靠改开得到多少实质性的飞跃,反而由于国企改革进入了阵痛期,说实话要不是zzzq或者说蹭热度,说不定这个展都没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05: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触景生情,想起一个老同事的故事:汉正街开放前2年,同事转业进某机关单位,住房分配在汉正街某老平房。他一向好学习懂政策,认为分配不当,便三番五次找领导,摆政策讲道理,要求换房。他终于成功了,住进了别处的单元楼房,一个倒霉司机被换到了汉正街。后面的故事无需赘述了,他成功地与财富擦肩而过。

后来武商体改,作为往来单位,向他们局推销原始股。那时很少有人知道股票,更不清楚股票和债券的区别,我同事勤奋好学,属于那极少数明白人之一,坚决拒绝跟着大家跳火坑。后来武商上市,原始股翻了29倍!!火坑变金矿,可惜他再一次错过了。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我同事的故事非常鲜活地从另一个方向证明了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0: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19:19 编辑

救世堂

汉口救世堂同样位于汉正街,跟对面的汉正街长江食品厂隔着武胜路,但凡路经江汉桥就必然能看到这栋“亮眼”的教堂式建筑

救世堂的原称大通巷福音堂,建于1931年,是英国循道会主持,由教友、博文和训文女校校友捐资修建

从老照片上可以看出,花窗和正顶皆有凯尔特十字架(屋顶上的十字架毁于建国初期,后改为普通十字架,即新照中的模样),极具英国基督教特色。花窗设计风格则象征着基督的荆棘王冠

值得注意的是,屋顶的设计则是中国传统式的琉璃瓦飞檐,可谓中西合璧,因为外墙通红,实在是沧桑历史中的一抹亮色。如果没有记错,黄石路荣光堂也是通体大红

教堂区域原先面积非常大,后在历次灾祸动乱中慢慢萎缩,2011年前后曾有开发商拟拆除重建,后因多方努力最终在原址上保留了下来

教堂不设门票,进去参观和师傅讲好来意即可,目前教堂外部在进行翻新修整活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0: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Daniel927 发表于 2018-10-14 23:53
你说的应该就是那个从三道街出来的口子的那家新华书店,以前读书时暑假总去跑那里蹭空调看小说,确实很多 ...

没错

横街跟三道街之间夹着新华书店跟中南神学院,算是这段民主路最具标志性的两处建筑了

蹭空调去书店,连台阶上都坐满了读书的人;当年干家教的那帮大学生,现在应该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了,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质量跟学生的勤勉度,平均水平比之现在还是要高出不少

这样来看,民主路新华书店、武胜路新华书店、中南路外文书店,这三大书店记忆,复原情况比较好的恐怕只剩外文书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lushiqi 发表于 2018-10-15 01:02
上海靠着改革开放成为新中国经济龙头城市,同理还有深圳,深圳我记得一直到0几年,大街小巷都是改开标语 ...

屁股决定脑袋吧,东北那边可没多少人对设计师感恩戴德

当年几大工业城市的结局都不太好,起码没有能够延续前期的发展势头,有政策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多发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2:5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guo 发表于 2018-10-15 05:25
触景生情,想起一个老同事的故事:汉正街开放前2年,同事转业进某机关单位,住房分配在汉正街某老平房。他 ...

个人的努力和历史的行程关系都很大,后者的决定性还要更强些

提倡“马路经济”的当年,无论是近水楼台就地捞外快还是把屋子出租,收入都很客观

看您的描述,这位朋友的性格跟行事风格还是更适合在研究所院校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13: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馬暢先生 发表于 2018-10-1 12:29
据说建造时部分材料是直接从法国本土经印地支那运来

记得97年小学的时候,正在修这个金源大厦。其实这是法国巡捕房旧址,可惜那时候太小,根本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13: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觉得老建筑都是各有特色,现在的高楼大厦看腻了千篇一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14: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8: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19:25 编辑

江汉路夜市

无论是“四大夜市”还是“八大夜市”,江汉路的夜市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老照片为王成钢老师作品。照片中左上角FUN牌牛仔的招牌非常引人注目,不知道还有没有朋友记得美国FUN牌这个牛仔品牌,在当时其知名度不亚于牛仔三大牌LEE李维斯Wrangle

上世纪八十年代,江汉路出现了武汉市最早的夜市。不久后,“夜市”这一商业模式在各大传统商业老街出现。和“马路经济”一样,这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自由经济的代表

在武汉,创立时间久,比较出名的夜市大概是:江汉路夜市保成路夜市大成路夜市户部巷(自由路)夜市红钢城夜市、虎泉夜市......欢迎补充

夜市的传说不用赘述,到了手机火热的近一二十年,应运而生的贴膜业成为热门话题,用“日进斗金”来形容绝不夸张

小学时语文老师曾要求我们以“逛夜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只记得那天夜晚,大成路夜市多了好多同学。而这篇话题作文,也成了我向母亲在夜市讨买激光笔的由头,九十年代末二十多块一支。母亲很少逛夜市买东西,可能是因为她明白,夜市上的东西,都是汉正街进货的吧

多谢关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18:3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北湖夜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1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住这二十几年,虎泉夜市真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9: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23:38 编辑
somanyzk 发表于 2018-10-14 12:34
楼主开口就来,写字成篇,此贴既有老武汉的记忆,又有新武汉的繁华,配以楼主颇高的文字造诣,文采非凡的 ...

大智门车站

京汉铁路,原称卢汉铁路(京广铁路的组成部分),由北京卢沟桥汉口玉带门。为修筑铁路,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庭提出每年拨款200万两银子备修路之用。随后,张之洞开始筹办汉阳铁厂等一系列重型工厂,用于生产卢汉铁路所需要的钢轨。1906年4月1日,铁路正式全线通车运行。大智门车站即是汉口段“三大门”(大智门、循礼门、玉带门)之一,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站。大智门车站在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汉口火车站”,京广铁路建成后设立新汉口站,原站址不再沿用

昔日的人声鼎沸的“大智门”现如今变作了同样热闹的“大智路”手机卖场。大智门车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度过了百年光阴,孤独而静谧——任吉庆街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通讯市场的大门开了又关。分隔汉口城区和郊区的京汉铁路现已变作京汉大道,新时代的火车在天上跑,车厢里的乘客则在百无聊赖之际审视着这座城市的变化

送这位在汉口“新”站长大的朋友。您过奖了,这些个在武汉的回忆,是我的故事,也是大家的故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9-23 23:44 , Processed in 0.07062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