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89|回复: 0

全球十大港口8个在中国 宁波-舟山港居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3 18:34:23 | |阅读模式
很多人注意到,天津港被称作全球第四大港,也有媒体称其为第十大港口。这是标准不同所致。

根据2014年货物吞吐量排名,世界前10大港口,中国有8个:宁波-舟山港第一,上海港第二,天津港第四,唐山港第五,广州港第六,苏州港第七,青岛港第八,大连港第十。其余两个分别为新加坡港(第三)和鹿特丹港(第九)。

国际航运界更关注的是集装箱吞吐量,这方面中国在全球总吞吐量占比2013和2014年分别为68.7%和68.6%,在世界前十中占据7席(上海港第一,3528.5万TEU(标准集装箱);深圳港第三,香港港第四,宁波-舟山港第五,青岛港第七,广州港第八,天津港第十),其余3个为新加坡港(第二)、釜山港(第六)和迪拜港(第九)。

“确实如此”,中山大学教授郑天祥对记者说,“集装箱价值更高,更现代化,效率更高。”他说,我国内地港口中,除了上海,其他港口多是以货物吞吐量为主。深圳的集装箱量虽超过香港,但含金量不同,香港是重箱(装满货物),深圳的空箱占很大比例。

港口发展对一座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上海、武汉、广州等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都是港口。但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内地在世界十大港口排名中尚榜上无名,集装箱码头更是屈指可数。

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前十仅有3个来自中国(香港、上海和广州),排第一的是“万年老大”新加坡港。但香港和上海超越“万年老二”鹿特丹港,表明中国港口增长潜力已崭露头角。

2007年,上海超过香港跃居第二;2010年,上海首次超越新加坡,跃居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同年深圳、宁波-舟山、广州、青岛分别占据第四、第六、第七和第八的位置,加上退居第三的香港,中国历史性地占据6席。

2012年,天津港将鹿特丹港挤出十大港口行列,十大港口中中国又多了一席。

韩国仁荷大学物流研究院的JoseL.Tongzon认为,众多中国港口在世界海运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驱动着中国经济。上世纪80年代中国GDP年均增速为9.7%,90年代为10.7%,之后继续以7%-9%的平均增速发展。

近年来全球集装箱港口体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2012年十大港口平均增幅高达3.4%,2013年为3.1%,2014年为5.7%,“全球十大港口”的标准门槛已从2013年的1300万TEU,升至2014年的1400万TEU。

郑天祥对记者说,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都很重要,后者代表的粮食、煤、油等是关系民生的货物运输,而且散货中有大件货,比如重型机械等。此外,散货也可以实现集装箱化。

当下世界海运90%还是散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贸易有很大意义。

但他提醒说,港口的发展是有阶段的。第一阶段的吞吐量以散货为主,比如香港不搞了,主要搞集装箱,所以货物吞吐量比广州少。

而发达国家港口集装箱运量大幅下滑,是产业转型背景下运输转向航空为主导致的。航空运输的一手提箱芯片可能相当于几十个集装箱货物的价值。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6 01:25 , Processed in 0.06991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