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294|回复: 1

海内外媒体看重庆:重庆的崛起是一种象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0 20:01:37 | |阅读模式
2011-01-10  联合早报网
     美国《新闻周刊》

  报道时间:2010年7月 2009年3月

  关键词:代表

  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

  2010年7月,美国《新闻周刊》发表题为“偏爱中国人的中国”,文章开篇之语便是“如果有一个城市能够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那么这个城市非重庆莫属。”

  文章介绍称,重庆这个位于中国西部的大都市,人口多达3200万。最近在当地举行的一个贸易展览会上,大约80%的参展企业都是中国公司,他们提供了包括重机械、汽车、金融服务等种类繁多的产品,比如像力帆、比亚迪这种将来可能成为全球品牌的名字。此外,大多数买家也都是中国人。

  美国《新闻周刊》说,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新的增长轨迹:主要决定因素将是中国的内需,而不是外国人。所有这些都能印证中国新的发展轨道,这个轨道是由中国企业和中国需求来定的,而非外来者。新增长的中心地带在这个国家广袤的西部,而不是东部沿海。经济学家纷纷将目光瞄向重庆,他们十分看好中国西部,对其前景充满信心。那里有较高的增长率,更吸引人的政策,而且还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2009年3月,美国《新闻周刊》还发表过题为“中国资金流向西部”的文章,文章称重庆发展速度让人羡慕,其发展将引领中国经济复苏。文章中还写到,这是个迅速扩张的直辖市,尽管人均收入没达到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水平,但重庆和许多内陆城市,却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希望所在。

  媒体简介:

  《新闻周刊》1933年正式在美国出版发行,与《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并称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周发行量440万份。它还拥有3种英文版本和6种非英文版本,前者包括大西洋版本、拉丁美洲版本和亚洲版本,后者包括日语、韩国语、西班牙语(拉美地区)、阿拉伯语、波兰语以及繁体中文等。  

  美国《外交政策》

  报道时间:2010年8月 2008年10月

  关键词:标杆

  全球化城市发展的标杆

  2010年8月,《外交政策》再次推出“国际化城市指数排名(2010)”,从影响力、全球市场、文化以及革新等实力方面对全球65个国际化城市进行了综合排名,重庆再次被列入其中。《外交政策》足足用了20张图片,对重庆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介绍式报道,对重庆作出了高度评价,称重庆是中国的明日乐园,中国扬子江上的芝加哥,世界的未来之星,全球化城市发展的标杆。

  2008年10月,为记录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趋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联合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共同推出首次“国际化城市指数排名(2008)”,分别从商业活动、人文资本、信息流通、文化经验和政策参与五个方面对城市进行综合评比,重庆位列其中,《外交政策》称重庆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媒体简介:

  《外交政策》杂志是全球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时事刊物之一,由美国政治学“泰斗”亨廷顿1970年创刊,专门鼓励所有对美国外交政策上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引发的争论。至今,这本以美国首都华盛顿为总部的杂志,已成为一个云集有深度讨论的论坛和新主张、新观念的信息来源。 

  美国《连线》

  报道时间:2010年8月

  关键词:期望

  我们充满期望

  美国《连线》杂志去年8月25日在题为“藏在大雾后的发展速度最快的世界大都市”文章中写道,重庆以多雾出名,雾恰好可以用来比喻充满众多神秘之处的中国,“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前面,我们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但是更远处的事情却部分隐藏在雾里。这就是未来,我们看不清楚,但我们充满期望”。

  媒体简介:

  美国《连线》是反映当今变革应用于现代和未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知名大众网络杂志,一般不刊载技术文章。  

  英国《金融时报》

  报道时间:2010年1月

  关键词:潜力

  投资潜力超过东京

  2010年1月,英国《金融时报》集团下属的《外国直接投资》杂志在亚太地区133个城市展开调研,依据经济潜力、成本与效率、人力资源、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商务环境、外资策略七方面的标准,评选亚洲未来十大城市,另外还包括7个子榜单。重庆因在外资策略方面独树一帜,在最佳投资城市子榜单中高居第七位,超过日本东京。

  《金融时报》评价称,重庆以其开放政策、低廉成本、城市潜力而备受投资者关注,而重庆正在申请的两江新区又有望年内获批(编者注:已获批),将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走在开发开放前列的中国第三个试验区。

  媒体简介:

  《金融时报》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商业新闻机构。该报纸在全球23座城市拥有印刷点,每日发行量为408,544份,为全球130万读者提供大量的新闻、评论及分析。  

  英国BBC

  报道时间:2010年12月

  关键词:巨变

  这无疑是一个巨变

  BBC报道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而在包括重庆在内的汽车厂家的努力下,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愿景也非遥不可期。BBC记者说,尹明善和八个伙伴在1992年开创了他的摩托车公司。

  十年前,在一个油腻的车间,他和他的小团队开始了摩托车发动机制造。十年后,他的力帆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的摩托车制造集团。这无疑是一个巨变。发展重庆既意味着刺激经济内需有了新市场,更显示出中国为经济平衡发展找到了新舞台。报道还说,重庆的城市化是保留旧城,再造新城。

  媒体简介:

  BBC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在1955年独立电视台和1973年独立电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现在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新加坡《联合早报》

  报道时间:2011年1月

  关键词:模式

  “重庆模式”成中国发展新路径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报道中称,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近几个月来主导的“重庆模式”成为中国政经界关注的热点。

  “重庆模式”是2009年被媒体和专家冠名的概念, 以薄熙来推广的“五个重庆”(宜居、平安、森林、健康、畅通)以及在当地展开的打黑除恶、唱读讲传和环境整治工程专项行动为基础。2010年6月12日,重庆官方七部委正式推出“重庆模式”,内容还包括加大保障房建设解决住房问题、农民工户籍改革、以优惠条件引资、打造IT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承接沿海向内陆产业转移的新产业等等。

  “重庆模式”的主要内容正是中国各地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转型、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急需破解的难题。在“重庆模式”之前,社会已经存在如深圳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地方经验。但这些模式主要是一种以资本为本、注重经济发展效率的模式。而“重庆模式”则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公平正义。

  媒体简介:

  《联合早报》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出版,属新加坡主要华文综合性日报,平均日发行量约20万份。  

  韩国《朝鲜日报》

  报道时间:2009年8月

  关键词:打黑

  打黑净化队伍 提升公信力

  韩国《朝鲜日报》2009年8月报道了文强的落网,《朝鲜日报》在文中强调:在不少重庆人看来,文强的落网是一个符号,象征着当地政府深入打黑和净化队伍、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决心与魄力。

  媒体简介:

  朝鲜日报是韩国的大报之一,以韩语发行,每日发行量高达222万份。其名称读作Chosun Ilbo,写成汉字就是朝鲜日报。《朝鲜日报》自1920年创刊以来,一直受到韩国国民的厚爱,最近几年在家庭订阅率、个人阅读率、媒体喜爱度等各种就订阅情况进行的调查中,均高居榜首。  

  日本“共同社”

  报道时间:2010年3月

  关键词:双赢

  促进日企来渝投资

  共同社在报道中称,重庆加大力度促进日本制造业企业进入重庆发展。有关方面是在会见访华参加日中政府交流活动的日本媒体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共同社指出,外资企业中,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还比较少。但重庆方面是欢迎外资进入的,当然也包括日本企业。共同社报道说,日本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如果能去重庆,将实现双赢。

  媒体简介:

  “共同社”,日本官方主流媒体。
发表于 2011-1-15 15:14:51 |
我只希望未来中国、重庆的老百姓的工资能像摩天大楼一样步步高升,这样才能提升实体经济和扩大内需,让老百姓不被房子压得一辈子透不过气来。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9 19:36 , Processed in 0.06817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