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001|回复: 30

[公共交通] 关于泉州市区轨道交通问题矛盾的解决脑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3 16:17:37 来自手机 | |阅读模式

首先我是不看好泉州修地铁的,即使改区成功,对于运营前景也不乐观的。泉州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轨道交通。现在问题是轨道交通在泉州市区不能走地上高架,因为地面拥堵狭窄,拆迁和噪音都是难题,而轻轨走地下,一是成本可能与地铁相差无几,二是国家可能以技术性原因否决,比如地下段的长度占比和资金占比。

我想了一下,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轨道线不从老市区中间穿过。把线路改了,可以从西边站前大道转江滨北路江滨南路晋石,也可以走洛江东海,外围有地方建高架,也有空间隔离噪音。而且万科到万达一线可以利用江滨公园的地来建高架,成本大大降低。

但是如果这么一来,轨道交通是好建了,但泉州市区出行还是不方便的。虽然可以用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小白微公交之类的来衔接,但远远不够。

于是可以开个脑洞,让各位专业人士评估一下可不可行。北方大城市许多主干道下都有人防工程,有的改造成地下商业街。而厦门则有个空中自行车道,有些中看不中用。相应的,泉州市区可以搞个地下非机动车隧道网。非机动车如果以20公里时速,在最近的轻轨站下车进入地下半小时内足够通达市区任一地点。

泉州老市区范围(禁摩范围)也就长四公里宽五公里的样子,搞个环城或横五条竖五条的隧道网,也就四十多公里的长度。假设一公里一亿,就是四十亿,分五到十年建成,问题不大。

泉州地下属于晋江冲击形成的土质,隧道盾构成本会低一点,一台盾构机两三千万。而非机动车隧道即使加上人行道,隧洞并不需要很大,也不需要站台,出口形式简单,需要在隧道头尾留下大型设备车辆出入的口子,其他地方只需简单的阶梯,以防止私人摩托车电动车进入隧道,因而地面的出口也可以做得足够小,数量足够多。

非机动车隧道网建好后无运营成本,只需维护,当然也可以售票搞摆渡车的形式。而收益,洞壁可以做广告,而作为少有的交通形式,隧道本身也可能成为旅游热点。到时候环泉州湾自行车赛可以加一条地下绕圈线路。
假如挖掘中挖到文物,必要的时候可以就地开挖一个地下博物馆。当然在合适且无消防隐患的地点可以搞地下商店,租金也是个收入。从城市管理的角度,隧道内靠近出口的地方可以扩大成为城管和环卫的据点,防止流浪汉乞丐在隧道内做窝。同时隧道可以成为市区地下的综合管廊,只要做好安全隔离。

当然隧道本身就是一个人防工程。隧道地面最好同一水平面,无上坡下坡,交叉路口的地面缓坡垫高加减速带,这样路口可以自动减速。假如允许速度比较快的电动车助力车通行,也可以加红绿灯系统。

发表于 2019-11-13 20:09:51 |
你们看得太远太细了,我看先把晋石南惠的环城高速建起来,免费化。
学不来厦门的BRT,可以学温州,我觉得太好使了
发表于 2019-11-13 20:17:51 |
地铁去考虑运营成本就不对了,地铁属于公建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即便运营不盈利,地铁带来的土地升值,区域整合,时间成本的节约都不属于地铁的盈利点,但带来的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
发表于 2019-11-13 20:23:37 |
目前的情况就两个选项,第一市区东西走向的轻轨可以先建设,连接北峰或者江南到城东或者台商。第二,先建设一条连接市区晋江石狮的市域铁路,路线可以和地铁一号线错开,但大致方向一样
发表于 2019-11-13 20:27:47 |
地铁未批前,最要紧的还是先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优化公交覆盖网络及提升公交车容量,从而培养公交客流,有助分析客流走向

兴建一连串隧道网只给非机动车使用,个人觉得效益非常低且没有必要性,这笔钱还不如去修复和优化路面的非机动车道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21:01:36 来自手机 |
gaoloumiwsx 发表于 2019-11-13 20:17
地铁去考虑运营成本就不对了,地铁属于公建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即便运营不盈利,地铁带来的土地升值,区 ...

地铁节约不了多少时间,平均时速也才30公里,优势是客流密度大和准点。土地升值是一次性的,卖一次管五十年七十年,而运营是长期的。何况市区也无地可卖,地铁经过的城中村和城郊农村才是最有利可图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21:02:48 来自手机 |
gaoloumiwsx 发表于 2019-11-13 20:23
目前的情况就两个选项,第一市区东西走向的轻轨可以先建设,连接北峰或者江南到城东或者台商。第二,先建设 ...

同意你这个看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21:28:55 来自手机 |
Victor爱上Y 发表于 2019-11-13 20:27
地铁未批前,最要紧的还是先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优化公交覆盖网络及提升公交车容量,从而培养公交客流,有 ...

在路面条件不行的情况下,谈论公交和搞地面上的非机动车道意义都不大,如果道路能扩宽,能搞分离式立交,那老市区交通就没问题了。事实是电动车是最环保最灵活最有效率的,如果电动车还不占停车场地的话,可以用小型折叠电动车,或电动滑板车。同时也可以搞地下电动公交。限制速度加上没有机动车,可以保证基本安全。

相信如果没有风吹雨打,电动车体验绝对优于开车或公交车,特别是在市区这个小范围内。不需要等车,有专用道路,可以不用等红绿灯,网状可以分散人流,避免集中在一条线上。同时如果速度不会太慢。

而且这个非机动车隧道网只是用来衔接轨道交通或公交枢纽站或城郊停车场的,这样可以把一大部分人流引入地下,把一部分车辆留在市区外面,将路面交通留给真正更加需要的。市区搞文化旅游,也需要推行绿色健康慢生活
发表于 2019-11-13 21:57:05 |
hdy0595 发表于 2019-11-13 21:01
地铁节约不了多少时间,平均时速也才30公里,优势是客流密度大和准点。土地升值是一次性的,卖一次管五十 ...

那是你说的你认为
发表于 2019-11-13 22:02:48 来自手机 |
温陵路以西:东街 九一街 涂门街 幸福街路都很窄,轨道交通走老市区太难了
发表于 2019-11-13 23:49:27 |
lllvi 发表于 2019-11-13 22:02
温陵路以西:东街 九一街 涂门街 幸福街路都很窄,轨道交通走老市区太难了

涂门街的施工条件最好
其它三个不要想了,特别是第一个
发表于 2019-11-14 01:13:33 |
放弃老城不就可以了,把老城的居民都迁出去,发展旅游,古城走电车,新区走地铁
发表于 2019-11-14 09:30:17 |
还是需要把市区、晋石串联起来,加强这三地间的互动,个人认为还是要以轨道交通的方式最好
发表于 2019-11-14 11:19:09 |
觉得这脑洞很不错。我觉得可以把小白开进隧道。
发表于 2019-11-14 12:34:37 来自手机 |
你挖地下隧道的成本,觉得会比建设轨道交通的低到哪里去,这种几百亿的人防工程也是要上报发改委和人防办批准的。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8 05:19 , Processed in 0.07536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