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950|回复: 8

徐州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7 10:10:06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nong 于 2018-7-27 10:13 编辑


【信息时间: 2018/7/27   阅读次数:15 】【我要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聚焦转型升级、生态优先等工作重点,着力深化改革,致力结构调整,突出绿色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质态改善、缓中有好”的基本态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省。
一、宏观指标总体平稳
1.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8.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7%,总量继续居全省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4.58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478.85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1554.66亿元,增长7.6%。
2.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5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1.81%,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保持稳定,上半年新增转移2.67万人。
3.价格指数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涨幅较一季度微升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二、供给侧指标稳中有降
1. 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GDP 2.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6.9%,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9%,较上年同期提高24.9个百分点。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5%,增速较1-2月份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1%和14.8%。全市服务业项目投资增长6.3%,增速快于全市项目投资0.3个百分,较一季度加快5.2个百分点。
2. 工业增长压力较大。随着环保力度加大,全市工业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阵痛,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7%。从行业看,列统的38个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30.1%、12.9%和20.8%;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行业炼焦、水泥、冶金和热电产值累计下降26.0%。从利润看,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8%,较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3.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1.10亿元,同比增长2.5%。夏粮播种面积513.7万亩,预计夏粮总产20.3亿公斤,与上年持平。畜牧业生产有所下行,全市生猪、羊、家禽分别出栏241.8万头、120.3万只、9705万只,分别下降1.1%、7.0%和16.7%。设施农业建设持续推进,上半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62万亩,改造提升5.42万亩,总量、占比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三、需求侧指标增势平稳
1.有效投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增速较1-5月份小幅提升0.1个百分点。分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3.2%;房地产投资增长25.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5.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回升,上半年完成投资364.94亿元,增长4.5%,增速较一季度回升4.9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的增长贡献率达14.0%。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及控股投资增长12.3%,私营企业投资增长5.0%,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下降3.9%。
2.消费需求稳中略缓。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2.76亿元,同比增长9.6%。分商品类别看,23类商品中有19类保持增长,其中基本生活类需求增速稳定,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品类累计增长10.0%;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中西药品类累计增长11.3%,增速快于限上商品零售额3.2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低位增长,上半年增速为3.6%。
3.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96.14亿元,同比增长71.8%,增速快于全省62.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2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41.53亿元,增长88.2%,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3.9个百分点,两项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1.26亿美元,增长20.0%,增速快于全省9.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四、经济效益运行良好
1.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6.63亿元,同比增长10.0%,同口径增速快于全省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81.8%,同比提升11.5个百分点。主体税种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分别增长43.6%、23.8%、23.9%、22.1%和28.6%,对税收收入的增长贡献率达93.0%。
2.金融信贷运行稳健。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882.56亿元,同比增长12.9%;贷款余额4581.86亿元,增长15.7%,两项增速分别高于全省6.6和3.9个百分点,均居全省首位。本年新增贷款408.69亿元,同比多增69.79亿元。
3.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29元,同比增长9.1%,增速快于全省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按居民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7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89元,增长9.0%,增速分别快于全省0.4和0.1个百分点,分列全省第2和第6位。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3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1.82:1,较去年同期缩小0.01。
五、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从工业升级看,以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较快发展,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4.3%,高新技术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146.24亿元和1099.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5.7%和34.3%,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3和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下降24.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同比降低3.9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3%,增速快于工业投资24.0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23.0%和52.5%。从绿色发展看,上半年,全市单位GDP能耗预计为0.36吨标准煤,下降21.0%。
六、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
新市场主体加快设立。上半年,全市工商新登记企业2.25万户,同比增长15.3%,日均登记124.5户;注册资金1235.32亿元,增长8.0%。发明专利数快速增长。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4630件,授权925件,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3.1%和15.1%。新产品新产业增势较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84.84亿元,增长34.4%;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产值236.07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增长贡献率达18.0%。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5.30亿元,增长15.6%,增速快于限上零售额7.4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全市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6.2%和31.5%,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3.0和5.7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和263专项行动强力深入推进,产业结构性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主要指标增速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增多,经济发展进入了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全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依然良好,部分指标短期出现波动属于主动调整结构的结果。同时,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累积,新增长动能正在逐渐孕育增强。下一阶段,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坚决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既保持定力、稳定政策,又主动作为、科学调控,向改革要活力,向调整要动力,向市场要信心,确保经济在转型升级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提质,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附注:   
(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发表于 2018-7-27 10:15:17 |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8.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7%。
发表于 2018-7-27 10:55:23 |
哈哈,不错;快速稳定增长
发表于 2018-7-27 11:18:57 |
增速较慢,转型阵痛期
发表于 2018-7-27 11:21:15 |
希望今年冬天的空气质量能有好转!
 楼主| 发表于 2018-7-27 11:40:53 |
yyniu 发表于 2018-7-27 11:21
希望今年冬天的空气质量能有好转!

这么个整治法,本地污染源会少很多,但是秋冬季节西北风一刮,过境的污染是避免不了的,除非全国联动。
发表于 2018-7-27 21:03:42 |
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都是徐州的小老板开的厂子。厂子也不可能牵太远。可惜产值和纳税不会回来了,工作岗位也没了
发表于 2018-7-28 12:06:38 |
GDP增速崩了,所幸其他方面增长还较平稳。望早日走上正轨。
发表于 2018-7-30 23:20:33 |
秀木之南 发表于 2018-7-28 12:06
GDP增速崩了,所幸其他方面增长还较平稳。望早日走上正轨。

GDP减了,有点担心徐州的前景,毕竟强力的环保措施,就等同于恶劣的投资环境。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5 11:15 , Processed in 0.07431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