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290|回复: 0

鹤岗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8 10:41:33 | |阅读模式
“今天真是太高兴了,做梦也没想到当了大半辈子农民了还能享受到市民的待遇!”3月29日,60岁的鹤岗市东山区兴华村农民王国程,从鹤岗市委书记杜吉明手里接过印有“非农业家庭户口”字样的户口簿和低保存款折爱不释手:“既能当农民,还能当市民,真是天大的好事呀!”


  当天上午,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启动仪式在该市东山区兴华村举行。


  敢于争先


  杜吉明对记者说,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大改革,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维护社会公平的重大举措。根据实际情况,鹤岗市已经具备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条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精神,又符合鹤岗市转型跨跃的要求。鹤岗的城市转型,是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和体制“五位一体”的全面转型,其中的主要抓手之一就是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助推城市转型跨越。目前,鹤岗市各相关部门正积极工作,争取在短期内把鹤岗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抓出成效。


  今年2月中旬,鹤岗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设立了实现高标准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即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特色城镇化建设先行区、新农村建设样板区。


  在《方案》中,对鹤岗市实现城乡一体化明确了基本内涵和具体标准——“九统一、三集中、四化”。“九统一”是:城乡户籍统一、低保标准统一、优抚标准统一、医疗救助标准统一、交通意外伤亡赔偿统一、社会保障统一、劳动力就业培训统一、教育资源配置统一、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统一。“三集中”是: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四化”是: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按照《方案》中制定的推进时间表,到今年3月末,东山、兴安两区实现“九统一”;2012年末,绥滨、萝北两县实现“九统一”;到2014年,全市基本实现“三集中、四化”目标,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00万人,其余生活在农村的10万人达到与城市生活相当的水平,城镇化率达到90%,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五个统筹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保障措施方面,鹤岗市将做到城乡的“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两大社会板块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打破县域、乡镇、村与村之间的区划,选择城镇拉动能力强、工业化水平高、新农村连片建设已现雏形的区域,先期规划建设,集群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产业集聚、居住集中、土地集约的要求,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两县两区城乡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各类专项及产业规划、鹤岗市域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重点打造以“东宝鹤萝绥”产业带为纽带、市区为主城区、两县为副城区、20个重点乡镇为卫星城的“一带一主两副二十星”的城市框架,增强辐射带动力。按照撤屯并村并乡大动作、大手笔来规划建设。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城市转型带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有机融合。要发展现代农业,以打造绿色食品之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力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农田基础建设水利化、农业生产标准化等“八化”工作,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城镇乡村重点发展中介服务、技术信息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村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以及城乡交融的农资农产品购销平台和网络。



  统筹城乡基础建设。以创建滨水生态新城为目标,促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经营城市的办法管理和经营农村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城乡人居环境。具体要求加快农田基础建设、加快城乡路网建设、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生态建设。


  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农村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建镇、具备条件的城郊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每个乡镇都要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和服务代办点,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城中村、城边村、中心村改造建设。鹤岗市郊区的两乡两镇有40个村,其中城中村、城边村约占一半。有关部门把改造城中村、城边村与“两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城市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改造结合起来,做到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同步推进。


  财政支持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在《方案》中,鹤岗市提出要建立财政支农的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收入增长幅度, 新增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更多的用于农村,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更多的用于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区)两级财政每年从上年正常超收财力中切块安排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其中资金投向偏远山区贫困农村的要加大比重。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城镇化建设激励资金,对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同时,每年统筹安排一批专项资金,重点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努力抑制城乡经济社会差距扩大的趋势。


  试点先行


  城乡一体化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鹤岗市通过东山区先行试点,发现总结经验和问题,寻找破解难题的方法,以加快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三年目标的优质高效完成。


  东山区以率先实现“九统一”为突破口,以小城镇建设和城中村、城边村、中心村改造为载体,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将东山区全力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农村建设样板区、特色城镇化建设先进区。


  年初以来,东山区大胆尝试、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较好完成了试点先行任务。特别是兴华村,不仅按期完成了“九统一”,而且在春播前就完成了整村土地规模经营,扩建了产值1500万元的玉米合作社,完成住宅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现还在规划建设12万平方米的养殖小区和大型物流园区,提前两年完成城乡一体化目标。


  根据规划,东山区将精心制定两乡一镇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加快新华镇小城镇建设,形成一镇四村两社区的整体布局,吸引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利用新华电厂余热,三年建设1000栋蔬菜棚室,打造现代化蔬菜生产、批发的集散基地,建成全市人民的“菜篮子”。打造成“以煤电化工业配套服务业为主体的集工贸服务、园林生态、特色餐饮文化为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式’现代化小城镇”。同时加快东方红乡、蔬园乡撤乡建镇工作。建设绿色水稻基地、绿色副食基地,建设观光旅游、民俗特色、工农一体的卫星城。完善建设A、B两个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扎实推进整村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小城镇、城中村、城边村、中心村建设,吸引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确保率先高水平完成“九统一、三集中、四化”目标。(编辑:高志刚)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12:13 , Processed in 0.06545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