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项目进度] 广工新目标:综合实力全国50强,研究生规模翻倍;暨大大规模扩招研究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5 09: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政 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将于6月5日召开。广州市政 协委员、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蔡卫平建议广州创建“广州城市大学”。

纵观世界一线城市、国际性大都市,大多建有与城市地位相匹配、以城市命名、展示城市名片、彰显城市特色的城市大学。创建于1847年的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大学和第三大公立大学,也是美国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学之一,在社区教育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创建于1848年的伦敦城市大学是英国伦敦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是全英最大的大学之一,在许多学科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展示了伦敦城市的名片;创建于1984年的香港城市大学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创办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列入国家重点高校,全球综合排名第49位。

蔡卫平说,世界一线城市的城市大学为其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如纽约城市大学培养了14位诺贝尔奖得主,大量金融、经济管理、政治方面的优秀人才为纽约保持其世界经济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创办一所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中国大陆第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城市大学,对于广州建设世界一线城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广州市举办的高等院校仅有2所本科高校(不含筹建的广州交通大学)、7所高职院校,无论是高校数量、办学层次、办学水平,都与国内一线城市存在明显的差距。”蔡卫平表示,根据省市的有关规划,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分别明确了建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但从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布局结构和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来看,建设广州城市大学势在必行。”

蔡卫平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近年来深入推进省级示范校建设和“创新强校”工程先后成立关山月中国画学院、许鸿飞雕塑学院、点都德产业学院、广电传媒新媒体产业学院、社区禁毒学院、电影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等一批特色学院,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成为以岭南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交融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创建广州城市大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他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整合一所或多所市属高校,提供必要的人员、资金及政策支持,创建广州城市大学,按应用型大学培养路径改革办学思路,分阶段逐步推进学校建设。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006/05/139995_5336875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转让抗肿瘤药研究成果 定价1亿元
2020-06-11 08:30 来源:南方网 钟哲 字号减小字号增大
  8日,暨南大学与广州市力鑫药业有限公司举行成果转让签约仪式。力鑫药业以1亿元人民币受让暨南大学化1类创新抗肿瘤药项目JND32066成果的全球市场独家开发权利,并进一步投资合作推动该创新药物的开发上市。

  签约仪式上,双方签订了《化1类创新抗肿瘤药项目JND32066合作开发合同》和《广州市力鑫药业有限公司与暨南大学“双一流”学科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早在2017年,力鑫药业已与JND32066成果完成人、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丁克教授团队开展以肿瘤免疫靶向治疗药物产品为主攻方向的合作。基于此前的合作,力鑫药业此次还将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与丁克教授团队共建肿瘤免疫新药研发技术平台“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

  “JND32066早期数据显示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且针对FGFR、Trk等前沿靶点的活性揭示了广泛的瘤谱应用空间。”丁克介绍,其团队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药物成果,并已实现转化。通过此次的校企深度合作,计划在未来3年内产出5至6个全球首创的一类新药项目。

暨南大学的药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2 16: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又增市属名校!清华附中湾区学校落户天河

广州又增市属名校!6月9日,广州市教育局党组**、局长陈爽和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共同签署合作办学筹建协议。据悉,新学校为广州市属公办十二年制学校,一期校区选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智谷片区,毗邻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接壤天河智慧城,将于2021年9月首批招生。

近年来,在广州市**的领导及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天河区委、区**积极打造广州基础教育“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幸福标杆,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立东部名校教育集群,继2019年8月执信中学天河校区正式动工后,今年又新增一所与清华附中合作办学的市属名校。清华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学理念和创新发展模式,必将推动该学校成为一所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有强大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的的标杆学校。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006/12/139995_5338728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00: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脑咋想的?华南师大教授团队最新科研发表,提出一神经机制模型

南方都市报 • 南都教育
原创
2020-06-12 14:09
南都讯 记者贺蓓 通讯员杨柳青 秦鹏民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秦鹏民教授团队在权威杂志《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发表高水平论文,探讨有关大脑如何把环境刺激变为自我的一部分问题的神经机制假设。
对自我的讨论与人类历史几乎同样古老。现代科学家普遍认为,自我包含有躯体和周围环境中的自我相关刺激。然而,大脑是如何把周围环境中的刺激变为自我相关刺激或者自我的一部分的?这个问题现在仍然不清楚。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秦鹏民教授带领其团队,试图建立一个全面揭示自我加工机制的神经机制模型。
通过对近三百篇自我信息加工的脑影像研究进行元分析后,秦鹏民团队提出了自我信息加工的层级式递进的神经机制假设。

在该模型中,第一层主要包含前脑岛(anterior insula),这个负责加工躯体内部感官功能(例如心跳、饥饿、肠胃扩张等)的关键脑区,是自我信息加工中的核心脑区;同时,第二层包含前内侧前额叶(ante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AMPFC) 和颞顶联合区(temporal parietal junction,TPJ),涉及到内-外躯体感官信号的区分与整合,将外界刺激转变自我相关刺激;最后,第三层由扣带皮层后部(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C),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等广泛的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脑区组成,通过第二层的加工,将各种复杂的社会、外部环境有关的信息与第一层相连,从而整合进自我的框架,实现不同层次的自我信息加工。
这一假设,可以为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具有不同程度自我加工障碍的疾病提供解释和借鉴,并为发展心理学在儿童自我发育方面提供研究思路。
该论文发表在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5-Year Impact Factor: 9.420)。详细内容可看: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20.05.004

秦鹏民
2016年作为青年拔尖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采用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意识与自我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
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已在Annals of neurology,Brain,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NeuroImage, Human Brain Mapping,Neur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总引用率超过1800次,总影响因子160余分,并担任Biological psychiatry,Cerebral Cortex,NeuroImage, Human Brain Mapping等国际高水平杂志审稿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00: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或转设为广州理工学院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唯报道:11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公告,宣布根据有关规定,经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并经党组会审议,拟同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湖南工商大学北津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湖南软件职业学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公示时间为2020年6月11日至6月25日。

其中,拟同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转设为广州理工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转设为郑州经贸学院;湖南工商大学北津学院转设为湘潭理工学院。

地处广州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建筑工程、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外国语、艺术、通识教育、国际教育、继续教育等11个二级学院和1个思政课教学部;41个本科专业,其中21个工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人。专任教师509人,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56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333人。现有广东省特色专业3个、专业综合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示范基地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8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团队4个,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均在97%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0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9: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聘医学人才 向医学研究“挺进”
2020-06-18 16:35 来源:南方网 姚瑶
  日前,广州大学—中山市人民医院生命医学联合研究院(下称“研究院”)发布招聘启事,为满足教学科研和医学工作需要,计划面向海内外引进20个医学领域高层次人才。

  在不久前的5月初,广州大学与中山市人民医院合作组建研究院。这一举措被看作完善科学布局,挺进医学的重要一步。

  根据招聘要求,研究院招聘生物医学工程、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生物计算、生物信息与生物工程技术、脑科学与心理治疗、心血管疾病、辅助生殖医学、血液肿瘤和过敏康复医学、生物医药、先进诊断与先进治疗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领域方向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百人计划”,以及全职特聘人才。

  “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按照学校审定的人才层次类型给予相应薪酬待遇、购房补贴、校内科研项目费等配套待遇;为引进人才子女协助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

  针对“全职特聘”引进人才,给予年薪+突出科研和教学成果绩效奖励+校内科研项目费+租房补贴配套待遇,具体薪酬待遇面议。

  所有引进人才可依据广州市现行人才政策申报认定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并享受相应的购房补贴待遇(100万元—1000万人民币不等);海外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可通过广州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申报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并享受国家和地方配套共6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金。

  根据双方协议,研究院未来将组建200人左右的科研团队,进驻分设在广州大学、中山市人民医院的两个分平台。其中,全职科研教学人员(含在站博士后人员)约100人。双方将以共同搭建生命医学科研平台为带动,联合培养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创新型人才,共同培养的在校研究生规模约年均100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2: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工党 委书 记陈新:强化融入产业基因,力争进入一流大学
2020-07-01 06:01 来源:南方网 姚瑶 吴少敏 张冠军 字号减小字号增大
  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5年,广东工业大学(下称“广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USNews2020世界大学工科排名第268位、国内排名第45位,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以第一完成单位斩获3项国家科技奖二等奖,获批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1个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服务6000余家企业,每年培养万余名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广东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制造业必须走在世界前沿。广工作为省属理工科高校‘长子’,我们不作为谁作为,我们不担当谁担当?”日前,广东工业大学党 委书 记陈新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独家专访,回顾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精彩故事。

  与广工结缘25年,前后担任校长、书记10年,陈新见证“融入产业、创新担当”基因嵌入广工的大学精神文化中。“获奖数会有变化、排名位置会波动,但只要基因传承下去,就能形成不屈不挠、涉险滩过激流的强大动力。”

  作为广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操盘者”,陈新直言:“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果初显,但这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只有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才能形成人才集结、创新涌现的良好效应,才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形成磅礴力量。”

  发展迅猛多项关键指标居全省首位

  南方日报、南方+:2015年7月,广东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改革,率全国之先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作为首批7所高水平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广工5年来有哪些主要变化?

  陈新:相比5年前,广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办学实力突飞猛进:

  排行榜上常有惊喜,首次进入THE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列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国大陆高校第42位;位居USNews2020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世界268位、国内45位。

  人才培养获得广泛认可,有15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现有数量居全省首位;广工也成为全省唯一囊括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7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荣誉称号的高校。

  人才队伍建设有成效,作为全省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高校,创新“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靠服务”的“四靠”人才引育理念机制,实现院士团队零的突破,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突破100人次, 较2015年增长了183%。

  学科水平再上台阶,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广工获评A类以上学科1个,B类以上学科6个;5个学科入选广东省“冲一流学科”。

  南方日报、南方+:今年初公布的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广工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陈新:是的,我们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二等奖2项,这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广工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发展的实力体现。

  2019年广工获批“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白。


  有了更有力的科学研究做基础,广工服务产业的底色更加鲜明。与地方政府、产业界共建11个“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各平台共引进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421人,创新创业团队62个,还孵化企业500余家,服务企业6000余家。

  南方日报、南方+:突飞猛进发展的背后,哪些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陈新:在我看来,广工突飞猛进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推出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广工发展还要感谢广东这片创新热土。大学与地方的关系就像树与土壤,只有扎根沃土才能枝繁叶茂。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巨大需求召唤广工主动与产业深度融合,践行“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

  广工的发展还要衷心感谢每个“广工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广工建校6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一代代广工人牢记使命初心、接续奋斗的结果。

  走出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广工路径”

  南方日报、南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广工助力产业创新发展的办学成果突出,备受社会关注,这其中有哪些经验做法?

  陈新:广东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制造业必须走在世界前沿,广工作为省属理工科高校“长子”,我们不作为谁作为,我们不担当谁担当?

  而且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新原理从发现到颠覆产业链的周期越来越短。

  大学跟不上节奏,就会跑偏,走进死胡同。不坚持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理工科大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只能被淘汰。

  因此,广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紧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建设。

  多年来,广工与地方政府、产业界共建广州国家IC基地、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等11个“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走出了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广工路径”。

  南方日报、南方+: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广工路径”如何发挥作用?

  陈新:在各个创新平台中,我们长期实践形成了“一体双责三延伸”的创新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体”就是学科、服务、育人三位一体。“双责”是各类平台要对地方与学校、研发与育人实行双向互动、双向支持、双向负责。“三延伸”包括“向上延伸”聚集国际高端技术资源与人才、“向下延伸”对接产业转型重大需求、“向内延伸”激活校内多学科的创新资源联合攻关,并利用创新平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南方日报、南方+:如何利用这些平台培养有广工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陈新:我常说,生产一个手机、一台电视,这是属于哪个专业的事?它是需要跨专业合作才能实现的。高校分学院、分专业条块分割,但社会需求却是集成化的。

  我们利用平台,构建了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等多专业融合培养学院,让学生在课堂,听到生动的一线案例;在平台,能跨专业讨论市场需求,并聚力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既能贴近世界科技前沿,又能感受到祖国蓬勃发展的时代脉搏,潜移默化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

  这样的培养模式受学生欢迎,反过来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广工师生主动贴近产业需求,积极跨专业钻研,这样的价值观已经融入血液,已经内化成融入产业、创新担当的基因。

  强化融入产业基因,力争进入一流大学

  南方日报、南方+:“融入产业、创新担当”的广工基因意味着什么?

  陈新:记得是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最忙碌的时期,大年二十九晚上,我回校看见放了寒假的学校灯火通明,一大批科研团队自发留下来做实验,行政人员也加班加点工作。那一刻,广工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令我动容。

  师生身上的精气神,源于主动对接广东产业需求与创新担当的“基因”。可以说,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广工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这个基因,它比阶段性的成绩更有价值。

  今年拿了奖可能明年拿不到,大学排名也会上下波动,但只要“融入产业、创新担当”基因传承下去,“广工人”就能凝聚起来,形成不屈不挠、涉险滩过激流的强大动力,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好。广工学子带着基因走进社会,也将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向上力量。

  南方日报、南方+:您很喜欢用战争术语来作比喻高水平大学建设。这场“仗”打了5年,现在到哪个阶段了?

  陈新:(大笑)这场“战争”,我们刚到“腊子口”呢(注:1935年9月17日,红军陕甘支队突破甘肃南部的天险关隘腊子口,开辟北上陕甘地区的通道)。在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前,广工基础弱、家底薄,过去5年全校师生白天黑夜拼命干,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但我常讲,广工也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骄傲自满,需要不断夯实根基,持续进步。

  长远来看,只有持续投入教育,才能赢得未来。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场艰巨的持久战,更是各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较量中的焦点。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必须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才能在未来形成人才集结、创新涌现的良好效应,在时代竞争中凝聚磅礴力量,最终取得持久战的伟大胜利。

  南方日报、南方+:广工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陈新:广工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跟紧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融入产业的基因。

  对外,更加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甚至引领产业变革;对内,持续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在伟大时代变革中发挥重要价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所高水平大学的使命与责任担当,我也坚信总有一天,广工能进入一流大学的行列!

  南方日报、南方+: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很感兴趣,10年前您回到广工做校长许下的愿望实现了吗?

  陈新:这10年设定的目标基本达成了,对师生的承诺也实现了,我对自己总体满意。当然了,还有很多来不及做的事、没有做好的事。

  对比10年前,有一点我比较自豪。当年广工教授看到985高校的教授,总觉得比别人“矮一截”,腿都发软。当时我一心想尽快改变这种局面,通过学校发展来提底气,只有老师自强自信了,才能进一步影响学生。

  很高兴,学校发展了,广工的师生自信也明显提升了,应该说这个愿望算基本实现了。

  受疫情影响,这个特别的学期马上结束,我特别想给学生们打打气。广工是一所充满未来的大学,面对挑战,孩子们一定要自信,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广工高水平大学建设成绩单】

  一、综合实力

  首次进入THE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列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国大陆高校第42位;

  USNews2020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世界268位、国内45位;

  首次跻身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百强。

  二、人才培养

  15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现有数量居全省首位;

  1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成为全省唯一囊括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7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荣誉称号的高校。

  三、学科水平

  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位居1.7‰ ;

  13个学科进入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其中3个学科位列世界百强;

  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以上学科1个,B类以上学科6个;

  5个学科入选广东省“冲一流学科”。

  四、人才队伍

  实现院士团队零的突破,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突破100人次, 较2015年增长183%;

  拥有省部级创新团队14个,实现科技部团队项目“零”的突破。

  五、科学研究

  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斩获3项国家科技奖二等奖,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首次获科技合作奖;

  2019年获得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2019年科研经费突破10亿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三年稳居全国60强,2019年基金经费首次超亿元;

  2019年发明专利授权725件,位列全国高校第31位,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位居49位。

  六、社会服务

  与地方政府、产业界共建11个“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

  各平台共引进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421人,创新创业团队62个;

  各平台引进和孵化科技类企业545家,研发核心产品929项,授权专利568件,服务企业6000余家;

  广工精准脱贫定点帮扶村清远市英德东华镇雅堂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率先在全省第一批实现“相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村”两项指标的“双退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4 12:08 , Processed in 0.07414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