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五湖泛舟

[经济] 合肥市上市公司资料汇总(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5: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安徽GDP发布!4.71万亿元■

1月23日上午9时,安徽省第十四届 人 民 代 表 大 会第二次会议在安徽大剧院开幕,省 长 王清宪作《ZF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































来源:安徽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23: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正在建的新大学,省会济南的一次大布局▲




作者:浮见

来源:浮见


中国第一所以“空天信息”命名的大学,有了大动作。

1月20日上午,空天信息大学二期建设工程项目开工活动在济南举行。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而和市委书记一起赶到开工现场的,还有济南6位市领导。

济南的大阵仗,对应的是对空天信息大学的真重视。

官宣二期工程开工,给人一颗定心丸。实话说,甭管之前,它在多么高规格的文件里出现过,但终究还是纸面上的。只要还在纸面程度,不到落地不到开工,总会存在变数。

济南要记住2024年1月20日这一天。

这一天,标志着空天信息大学落地济南,完全稳了。

01
多方支持

空天信息大学能够落地济南,有济南的力争,有山东的扶持,更有国家对济南的厚望。

空天信息大学占据的是一条超有前途的赛道,前景极为辽阔。

整个世界正快速切入空天信息时代。相关数据预测,仅仅到2025年,全球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就能突破万亿元。

从全国来看,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盯上这一领域。

举一个例子。《重庆日报》称,1月8日,重庆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打造空天信息产业基地。此前,《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到2030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重庆交通大学一位领导的概括很到位:空天信息产业本就是高端制造业。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当时,重庆看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一个空天信息产业方向的项目,去找人家谈合作。结果,对方认为重庆不合适。重庆没有气馁。最终,重庆最终打动了对方,成功争取项目落地。

现在,重庆感到最为紧迫的一件事,人才是短板。《重庆日报》说,目前重庆市高校涉及空天信息专业数量少且学科建设水平偏低,使得重庆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下一步,重庆将加强市内高校相关专业设置,强化龙头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鼓励高校定向培养、定向推荐专业人才。

想一想,多亏济南动手早、决心大,这才把空天信息大学抱入怀中。ceng曾经有一篇文章,提到了济南是如何敏锐察觉到机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赢得了山东省和国家的支持。

重庆对空天信息人才的渴求,对这所新大学也是好消息。当然了,济南空天信息方面的人才政策,也不妨提前谋划了。

02
志在一流

空天信息大学,志在世界一流大学。

请注意,在二期工程开工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的致辞,信息量很大。

有两点。

其一,空天信息领域是未来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一直是国际间竞争的焦点,是国家战略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其二,要向着“奋力建设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迈进。

具体来看,空天信息大学有着“五个一流”定位:

一流的理工类大学
一流的人才高地
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
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
一流的产业发展高地

一出手,就奔着世界一流大学而去,济南需要这样的雄心壮志。

03
互相成就

合肥与中国科技大学相互成就的城校佳话,是榜样。

安徽的省会合肥,最近几年不断令人眼前一亮。作为一个中部城市,合肥高调起来的底气在于一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年12月13日,时任合肥市长凌云在《学习时报》上刊发了整版文章,题为“倾城之恋——一座城市与一所大学半个世纪的情缘”。

当年,由于历史原因,位于北京的一批高校需要外迁,中国科大四处寻找安家之所,却一直处于失望中。这个时候,安徽站了出来,“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粮,一定要让中国科大师生吃饱。”

在合肥,中国科大还是最高级别的供电保障单位。可以停合肥市政府的电,都不敢停中国科大的电。

2018年,英国《自然》杂志发布“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合肥入选全球科研城市五十强。二线城市,一流科研,这就是合肥。

说一个故事。

2016年,领导人到安徽视察,看完很有感触。他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一片创新的天地。”

合肥走过的路证明,一所大学的追求与一座城市的未来完全可以深度绑定。

济南与空天信息大学,是不是也可以再造一段城校佳话?空天信息大学,能不能成为济南版中国科大?

完全有可能。

其一,济南有家底。济南是“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城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5年全省第一。在《自然》杂志发布的《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居第32位,较上一年度上升4个位次。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1家,省实验室3家、省重点实验室11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0家,院士工作站272家。

其二,济南真重视。在刚结束的济南市人代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提到空天信息产业。提出,要加快空天信息大学的建设。

提出,要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加快发展空天信息、新能源、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塑强空天信息产业核心优势,加快济钢卫星总装测试基地、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和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提速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遥感卫星星座组网,加快打造现代化空天信息产业体系。

一所新大学,背后是济南的前瞻眼光和产业大布局。

城市与大学的深度融合,正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这方面,至少有两个例子。一个是前面所提的合肥中国科大,另一个就是山东滨州的山东航空学院。

前不久,滨州学院被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滨州学院从一所师范学院发展成为航空高校,成为了国内重要的航空类人才培养基地。这不仅是一个学校的名称之变,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所以,在一次论坛上,现任滨州市委书记就向当年的老书记孙德汉致敬,感谢他用超出常人的眼光和魄力,拍板设立全国地方高校第一个飞行学院。

济南同样需要感谢所有为空天信息大学付出努力的人。这是为济南这座城,在栽树,在铺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22: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发布!安徽2023年生产总值47050.6亿元,增长5.8%!●


2024年1月25日上午,安徽省ZF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安徽省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会现场。

2023年,全省生产总值4705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96.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8871.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4682.2亿元,增长5.8%。



来源:安徽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22: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正批量诞生IPO★



产业晴雨表。

作者:陈晓

来源:投资界


谁是IPO之王?

近日,清科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IPO年终盘点:过去一年中企境内外上市共399家,其中江苏和广东均有64家中企上市排名并列第一。

这是江苏第一次位列榜首。2021年江苏IPO数量还排在全国第三,位于广东、浙江之后;2022年仅次于广东;而2023年数量上就已经跟广东打平,但首发融资额已经赶超,成为2023年IPO最强生产地。



某种程度上,IPO数量就是一张新兴产业晴雨表。“粤老大”与“苏大强”你追我赶,从长远来看,这是一场关于新兴产业的城市之争。

江苏跑出64个IPO

苏锡常、南京挤进全国TOP15

回望2023年,IPO市场历历在目。海外IPO受阻,国内IPO阶段性收紧,IPO数量和募资额大幅度收缩。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23年中企境内外上市数量同比下降21.5%,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3,958.07亿元,同比下降40.0%。在如此情况下,江苏却实现逆势反超。

其中,江苏和广东均有64家中企上市排名并列第一。首发融资额方面,上海以649.82亿元领先其他地区,苏、粤两省排名二、三,此外,安徽、重庆、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增势显著,上市数量及融资规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具体到江苏各市情况来看,在境内外上市中企数量的城市排名中,江苏有四座城市冲进了全国TOP15,分别是苏州、无锡、常州、南京。



首先是苏州,这里上市企业数量占全省1/3,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这几年,苏州GDP直追北上广深,被称为“最强地级市”。

从领域上来看,苏州IPO企业主要集中在半导体领域,其中不乏有阿特斯、盛科通信、锴威特、艾森股份等大型企业,募资额超过总数的一半。

印象深刻的是去年9月14日,盛科通信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格为42.66元/股,首日高开56%,市值超了260亿。早在2005年,盛科通信的前身盛科网络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创始人孙剑勇立志要在中国做出世界一流芯片。一路走来,元禾控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电创新基金、耀途资本等机构都出现在盛科通信背后。

其次是后来居上的无锡。2022年,无锡还只排在IPO年度城市分布第13位,2023年就跃居到了第7位,IPO数量和募资额分别提升了50%左右。至于行业,无锡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领域。

印象深刻的是2023年3月底,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劵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无锡市历年来首发价格最高的上市公司,募资金额超过30亿。

而常州,新能源一如既往强势,在2023年上市的企业中超过一半与新能源相关。其中,去年6月底,专注于光伏电池的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常州溧阳市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不止于此,江苏省的各个城市都跑出了IPO加速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南京。投资界曾报道,南京驯鹿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驯鹿生物是高瓴创投成立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透过背后可以看到南京正在跑出一个医药IPO军团。

而不久前,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过会,拟登陆创业板,对应估值为230亿元。透过这个IPO,我们一个苏北城市——徐州。这几年,徐州大举发力新兴产业,新能源版图正徐徐铺开。

从南到北,江苏省IPO的队伍浩浩荡荡。拥有大量制造业资源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江苏的“IPO后备军”队伍依旧很庞大。据江苏金融圈统计,截至去年6月30日,江苏仍有173家IPO申报公司,284家上市辅导公司在排队,在各省市中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

为何是江苏?

企业迁入最多的省份

你可能不知道,2023年企业跨省迁入量省份分布数据显示,江苏以36.6%占比位居第一。换言之,江苏2023年成为外地企业迁入最多的省份。

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江苏之后,位列第二则是浙江,安徽则位列第三,广东位列第四,四川位列第五。放眼望去,长三角正在成为企业落户的热门地区。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趋势更耐人寻味。《新华日报》引援企查查数据报道,2018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累计迁入7.2万家企业,位列企业迁入量排名城市群第二,其中从其他区域迁入长三角的企业有2.3万家,占比31.5%,超过其他城市群。

从企业迁入总量来看,江苏省对省外企业吸引力尤为突出,在迁入江苏省的2.5万家企业中,有50.8%的企业为省外迁入。对省外企业的强大吸引力推举江苏成为企业净流入量第一大省。

进一步来看,2018年以来,我国合计有4439家高新技术企业迁址,其中跨省迁移的有2324家,超六成落地江苏省。

这一幕背后,一方面体现江苏对于科技型产业招商力度大,产业发展信心强;另一方面展现出江苏关联产业基础稳固,对于新兴产业的落地具备出色的承接能力。当然背后还有一众细节,比如江苏对于落户企业的资金补助,减税甚至免税。

而源源不断的企业落地生根,成为了江苏强大的IPO后备军团。

为了助力企业上市,江苏还陆续出台了《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等政策,提到了诸多金融支持、辅导培育、指导服务等一系列“保姆式”政策,一副“只要你够优秀、够条件,其他包在我身上”的架势。

办事效率也是城市竞争能力。据悉,一家企业决定从外地迁到苏州,相关政府部门仅用了一天就把所有手续走完了,拎包入住。甚至当未来企业扩张时找不到员工也没关系,相关部门比企业还操心。

这也是中国城市之间招商竞争的一缕缩影。

写在最后

2023年末一幕引起了广泛关注。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2023年11月24日至27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率广东省政府代表团密集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的浙江、上海和江苏三地。除了省政府负责人,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均包含在内。

其中,11月26日至27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率广东省政府代表团到江苏省学习考察。《南方日报》报道显示,这次来就是要实地考察、认真学习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而此前一个月,江苏省党政代表团也到广东学习取经,双方将在更多领域优势互补协同联动。

无论长三角还是珠三角,都是中国经济的引擎。在浩浩荡荡的历史进程之中,没有人愿意掉队。

2024,崭新的序幕拉开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23: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57.5亿元!曹德旺在合肥连续出手◆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曹德旺两次出手,大手笔投资新项目,投资总额达90亿元。



1月25日晚,福耀玻璃宣布,拟出资在合肥设立三家全资子公司,总投资57.5亿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规模,满足汽车市场对公司汽车安全玻璃、汽车配件玻璃不断增长的需求。



约一个月前,2023年12月30日,福耀玻璃披露了一项大额投资计划,拟于福建省福清市设立全资子公司福耀玻璃(福建)有限公司(暂定名),投资32.5亿元用于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

“这是在用实际行动传递信心!”长江证券一位研究员表示。日前,曹德旺在参加一个企业家活动时鼓励同行们说,“中国企业家要团结奋斗,迎难而上。”

接连投建两大新基地

据福耀玻璃公告,此次拟投资设立三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福耀玻璃(合肥)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合肥)配件有限公司和合肥福耀浮法玻璃有限公司(暂定名),并投资57.5亿元用于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OEM配套市场)、汽车配件玻璃项目(ARG售后维修市场)和优质浮法玻璃项目,配备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最终形成年产汽车安全玻璃约2610万平方米的生产规模和两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

据查询,福耀玻璃2022年度汽车玻璃生产量为13104万平方米,2610万平方米的产能占到公司产能的约20%。

前不久,2023年12月30日,福耀玻璃披露,拟于福建省福清市设立全资子公司福耀玻璃(福建)有限公司(暂定名),并投资32.5亿元用于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配备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最终形成年产约2050万平方米汽车安全玻璃的生产规模。

随后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公司发布消息称,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30亿元,预计年贡献税收2亿元以上,并提供约3000个就业岗位。

连续两笔大额投资,合计金额高达90亿元。有长期跟踪福耀玻璃的券商研究员表示,福耀玻璃一向谨慎,如此大手笔的投资反映了公司对市场前景的乐观判断。

另据查询,福耀玻璃最近一次大手笔投资还要追溯到苏州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动工,计划总投资22亿元,占地470亩,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汽车玻璃400万台套及1600万片包边总成玻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50亿元。

智能汽车带来新增长空间

有接受采访的券商研究员表示,福耀玻璃的两笔大额投资,瞄准的是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三年后或者五年后的市场需求做好储备。

相关研报显示,20世纪50年代,单车玻璃用量只有平均2.2平方米。如今,单车玻璃平均用量已经提升至4.5-5平方米。浙商证券研报认为,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以及消费者对驾乘体验的追求下,单车玻璃面积还将持续增加。



选择在合肥投资,是为了就近服务客户。福耀玻璃公告,安徽位于中国东部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聚集了比亚迪、奇瑞、大众、蔚来、江淮、长安等众多整车企业。近年来,合肥汽车产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新能源赛道更为突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为全国唯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市。

公告称,实施合肥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规模,满足汽车市场对公司汽车安全玻璃、汽车配件玻璃不断增长的需求,进一步保障公司汽车玻璃原料供应的持续稳定,降低供应风险,产生协同效应;有助于提高公司的销售服务能力,继续增强公司的头部企业虹吸效应,增强公司与汽车厂商的合作黏性,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扩大公司的竞争优势,促进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

充裕的现金流和良好的经营形势,是福耀玻璃投资的底气。福耀玻璃公告,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充裕,流动性良好,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对该全资子公司分期进行投资,本次投资对公司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据查询,至2023年三季度末,福耀玻璃账上货币资金193.84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福耀玻璃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16.56%,实现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5.7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22: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中国科大!■

近日,自然指数官网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22.9.1-2023.8.31)。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哈佛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2,内地高校第1位。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是依托于全球顶级期刊(《自然》系列、《科学》《细胞》、医学等145种期刊),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运用这个数据库,可以根据各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及类别来进行排名和期刊索引。目前,自然指数已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与合作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

具体来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638.07的分值,强势位居内地高校第一,全球高校排名位居第2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二位,全球排名达到第3位;南京大学占据内地高校第三位,全球高校排名达到第4位。

此外,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省内高校也位列榜单。

2023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国内地高校TOP200名单(2022.9.1-2023.8.31)如下:



来源:自然指数官网、合肥日报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4-1-28 22:54 编辑

▲刚刚落成!东方甄选安徽分部春节后来肥!▲

1月28日上午10:30,新东方安徽总部大厦落成暨乔迁仪式在合肥市包河区举行,这是新东方在北京以外自建自用的最大楼。



在启动仪式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透露,春节过后,东方甄选安徽分部将来合肥。



作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的首座购地自建总部大厦——新东方安徽总部大厦,位于包河区龙川路与北京路交口,占地面积约20亩,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共22层。



“新东方安徽总部大厦并不是合肥最高的大楼,也不是合肥最大的大厦,但它可以为安徽人民、合肥人民带来更多更好的教育、文化、生活服务!”俞敏洪在启动仪式上透露,今年年后,东方甄选安徽分部将来合肥开展业务,也给合肥人民带来很多的优质服务。



新东方安徽总部大厦建成后,将为当地学生、家长以及新东方员工提供更加美观、舒适、智能、环保的教学服务和工作环境,也将成为区域新的标志性建筑。



来源:合肥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2: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德旺出手,合肥又赢了一局●



不到一个月,“玻璃大王”曹德旺连续两次出手。

第一次是2023年12月30日,福耀玻璃宣布要在福建省福清市,投资32.5亿元,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

要知道,福耀玻璃的总部就在福清市。

所以,这笔投资也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

不过,这第二次出手,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1月25日晚,福耀玻璃宣布,在合肥设立3家全资子公司,总投资高达57.5亿元!

曹德旺上次在国内福建以外的地方这样大手笔的投资,还是在7年前。

2017年,曹德旺投资22亿元,在苏州建立生产基地。

大家都知道,苏州作为中国“最强地级市”,也是制造业的龙头。

而这次曹德旺把这样一个重磅级的项目放在合肥,似乎也是一个明证:

中国制造业版图上,合肥正在快速崛起。


合肥的清晨



福耀玻璃这样一个超级项目落户合肥,而且一下子就设立3家全资子公司,会带来多少配套项目,带来多少就业机会,带来多少社会财富,值得期待。

而且,必然会引来一大波人羡慕。

曹德旺为什么就看上了合肥?

根据福耀玻璃透露的信息,在合肥投资的57.5亿元用于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汽车配件玻璃项目、优质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原料)项目,配备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

最终,福耀玻璃在合肥会建成两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年产汽车安全玻璃约2610万平方米。

大概相当于目前福耀玻璃产能的20%。

福耀玻璃的董事会,9票全票通过合肥项目计划。


福耀玻璃公告

为什么选择合肥?

其实,福耀玻璃的公告里也说了,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是从合肥来看,这里产业禀赋优异。

安徽聚集了比亚迪、奇瑞、大众、蔚来、江淮、长安等众多整车企业。合肥市是安徽省会,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制造业基地,尤其是汽车产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

二是从福耀玻璃自身来看,这也是笔不错的投资。

在合肥设立3家子公司,实施汽车玻璃和浮法玻璃全产业链发展,贴近市场,能够继续增强福耀玻璃对头部企业虹吸效应,增强和汽车厂商的合作黏性。

在福耀玻璃发布公告的一天后,1月27日上午,曹德旺就在合肥签署了投资协议,正式敲定投资。





在福清市32.5亿的项目签约时,福耀玻璃宣布,这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年产值能达30亿元,年贡献税收2亿元以上,提供约3000个就业岗位。

由于项目建设内容不一样,没法准确推算合肥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

但简单从投资额来看,合肥项目是福清项目的近1.8倍。

所以,合肥项目的效益就可想而知了。

而安徽省主要lingdao在会见曹德旺时,还点到了这个项目的特殊意义:

福耀合肥项目是安徽去年以来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最重要的项目,填补了安徽高端汽车玻璃领域的空白。

而对于合肥来说,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福耀玻璃项目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汽车产量高达13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74万辆、增长1.6倍,居全国城市前5位,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企业营收3500亿元!



新能源汽车只是合肥制造业崛起的一个缩影。

合肥一名公职人员曾说,“合肥的工业基础不强,比不过其他城市,但可以比未来,我们站在5年甚至10年的周期,去谋划、去布局未来产业。”

而合肥对自己定位是打造四大“产业之都”:新型显示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集成电路之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之都。

正是因为对制造业的长期坚守,合肥进入了收获期。

去年,安徽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倍以上,柔性显示产业产值增长1.9倍,装备制造产业营收突破万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200亿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1,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值达1500亿元。


合肥出发的中欧班列



合肥绝对是中国过去一二十年发展最成功的城市之一。

在2000年时,合肥GDP只有325亿,排名全国第82位,在中部六省的省会中排名倒数第1,甚至比周口、岳阳、肇庆这样的非省会城市还要低。

但到2010年,合肥上升到46位,已经超越太原、南昌。

而随后十年,合肥更是像开挂一样,从2700多亿元,一直把城市GDP推高到10045.72亿元,十年连跨8个千亿台阶,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

2020年时,合肥的城市排名更是飙涨到第20位。

去年(2023年),合肥发展同样亮眼。

根据合肥guanfang信息,2023年合肥GDP预计增长6.3%左右,按照2022年12013.1亿计算,全年增量超过750亿,2023年GDP总量将在1.28万亿左右。

和济南相比,两城的差距只在一线之间。

合肥之猛,在过去,也在未来。

从稍远时段来看,合肥制造崛起靠的是出奇兵,以过人的眼光拉来了京东方、蔚来等公司的大项目。

而现在,这种大项目带来的产业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

2023年,合肥新签约1200多个产业链项目,5个百亿项目开工建设,5个百亿项目建成投产。

关于2024年的目标,合肥提出GDP增速要在6%左右。


合肥2023年的成绩单亮眼

之所以今天专门写合肥,是因为我想重复前段时间写的一篇文章(《别再卷你们的文旅局长了:泼天富贵哪有那么容易》,点击标题即可阅读)的核心观点。

最近,不少城市的GDP数据公布,你稍微留心就能发现,好几个明星城市并没有完成原定的增速。

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失速”,投资“失速”。

没有产业,没有项目,发展就是空中楼阁。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去拼经济,越要去搞产业,越要去抓项目。

合肥,给所有城市打了个样。

来源:正解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23: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关城中村改造,合肥成功签约!★


成功签约!

合肥市签约全国首批

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项目

1月30日,合肥市1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申报专项借款,全部通过住建部审查,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授信441亿元,借款资金将用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征收补偿安置、安置房建设以及安置房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

目前,周谷堆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与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签订13亿元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合同并成功提款5千万元,标志首批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专项借款融资成功落实。


周谷堆片区城市更新效果图

自2023年4月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会议提出进行城中村改造,7月 国 务 院 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来,合肥市积极贯彻落实 党 中 央、国 务 院开展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决策部署,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创新改造机制,集中连片推进,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根据合肥市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合肥市将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城市更新,全力推动104个城中村改造。包河区周谷堆片区曾是合肥市最大“菜篮子”,也是一环内最大城中村。周谷堆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将以“生态南淝河宜居周谷堆”为目标,通过对片区进行改造升级,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合肥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21: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175天!这个百亿大项目正式投产◆


1月28日,合肥长信13.2GW高效N型光伏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肥西县委书记陈伟宣布项目正式投产。肥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新华,合肥产投集团副总经理丁增长、安徽长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菊军出席并致辞。肥西县委常委、副县长程潭主持投产仪式。这标志着肥西县顺利完成TOPCon、异质结双技术路线布局,对合肥市打造先进光伏产业聚集区具有重要补链、强链作用。



陈伟表示,近年来,肥西抢抓产业发展风口,聚焦新能源“汽车+光储”战新产业集群,全力拼抢重大项目,江淮高端新能源汽车、福耀玻璃、中车IGBT芯片、招商车研、华晟新能源、阳光电源、派能科技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及光储领域头部企业纷至沓来,通过聚链成群,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势已成、效应初显。



陈伟强调,长信光伏从签约到开工仅历时38天,从打下首桩到正式投产,也只用了175天。前后不到两百天,一个百亿项目落户肥西正式投产,这不仅刷新了行业速度,更是创造了肥西奇迹!这是政企双方双向奔赴、互相支持、相互成就结出的硕果,未来政企双方仍将始终保持密切对接,深化交流合作,为企业做大做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实现政企同心、互利共赢,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投产仪式现场,安徽长信与中国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举行银团签约活动,深化银企合作对接;安徽长信还与隆基绿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随后,陈伟一行参观了合肥长信产线,详细了解产品性能、工艺流程、市场前景。据悉,安徽长信是一家集TOPCon电池及组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光伏行业龙头企业。肥西长信23.1GW电池片生产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占地约850亩,是全市单体最大的光伏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100亿元。

来源:肥西发布、政能量工作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1 22: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滁州,首富排队来了■


作者:闫俊文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各地首富,正排队涌入安徽东部三线城市——滁州。

2018年1月,隆基乐叶在滁州设厂,到2023年11月,已经扩建到四期工厂。在这期间,晶科能源、阳光电源、东方日升、福莱特等光伏龙头纷沓而至。据滁州政府数据,全球排名前20强的光伏企业,有9家在滁州设立了工厂。

隆基、晶科与阳光电源的董事长分别是陕西首富李振国、江西首富李仙德、安徽首富曹仁贤。

除了光伏三巨头外,2021年11月,比亚迪在滁州建立动力电池工厂,生产比亚迪最先进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基地一期计划投资50亿元以上,建设年产100万辆新能源车用锂电池项目,该项目在2022年10月投产。2009年,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登上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榜榜首,成为中国“双料首富”。

另一家动力电池巨头国轩高科被称作“锂电池第一股”。2022年11月,投资100亿元的国轩新能源高端制造基地项目在滁州开工建设,该项目分两期建设,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60亿元。国轩高科的创始人李缜是2016年的安徽首富。

滁州在产业发展上名声不显,历史上最有名的地方是琅琊山,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在滁州做了两年知州,留下名篇《醉翁亭记》,第一句就是“环滁皆山也”,其中“滁”就是指滁州。

但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城市,在过去十多年,经历了发展的奇迹。2010年,滁州GDP仅有695.6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82位。到了2020年,滁州GDP到了3000亿元,增长了3倍多,全国排名也迅速上升到了第88名,成为全国经济年均增速最快的地级市。2023年,滁州GDP为3782亿元,同比增长 6.4%,在安徽省内,仅次于合肥的万亿元和芜湖的4800亿元,位居第三位。

并不起眼的滁州,是如何崛起的?


01、产能迁移,工厂热潮

滁州,是一个被工厂包围的城市。


俯瞰滁州,远处矗立着繁多的高架电缆,为超级工厂提供电能。摄影:闫俊文

《中国企业家》记者从京沪高铁滁州站出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高楼,一座是康佳科创大厦,另一座是原创科技大楼。滁州目前是康佳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2024年,康佳计划投资140亿元,在滁州建设一家产能千万台的工厂。

滁州的热闹,也体现在工厂上。如果乘坐出租车环绕滁州一圈,你会发现,这里不断有新的巨兽工厂涌现。在苏滁高新区苏滁大道旁,高40米的塔吊昼夜不停,运送着数吨重的钢材,正在搭建两家医疗设备工厂的架构。

苏滁大道两旁被绿色的围挡隔绝,围挡上布满了宣传语,上面写着“融入长三角,分享发展红利”。围挡里是已经批复的工业用地,正值1月,北风萧瑟,地面上草木枯黄,但用不了半年,这里即将被钢结构、水泥与庞大的电气设备取代。

“融入长三角”是滁州快速崛起的秘诀。2011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与滁州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投资约100亿元的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这里入驻了光伏、电池等诸多头部企业。

彼时,正值“长三角一体化”在2010年提出来,到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果说,合肥在这波产业迁徙中吃到了肉,那么,滁州就喝到了汤,并且是高质量的肉汤。

滁州的另一个区位优势则是毗邻南京。滁州距离省会合肥大约130公里,距离南京仅80公里。滁州当地人颇多感慨,滁州都跟南京通了地铁,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直达合肥的高铁。

2015年,南京提出建设江北经济区,经济区直接与滁州接壤,滁州主动提出融入南京都市圈,两个地区修建了中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从南京到滁州高铁站,只需要40分钟。

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来自南京、苏州等地的工厂纷纷迁移至滁州。

2023年,滁州建了安徽省最多面积的工厂,它的工业用地规模达到了1344万平方米,大概相当于1900个标准足球场,超过了省会合肥和副中心城市芜湖。

用地虽多,但滁州的工业用地平均单价却是最便宜的。

在安徽16地市排名中,滁州的工业用地平均每亩7.61万元,比合肥每亩17万元和芜湖的每亩20万元,大约低了2/3。

早年间,一位食品厂商曾计划在江苏泰州设厂,但绕着南京周边转了几圈,发现滁州的土地最充裕,未来随时可以扩建厂房,由此,他选择落地滁州。


元气森林滁州工厂。摄影:闫俊文

滁州的工厂大部分有三层楼高,它们的外表以灰色、白色为主,偶尔也会是黑色。元气森林在滁州的工厂外表就是黑色的,这是它的首家自有工厂,它的寓意是像“黑马一样”,于2020年6月投产。

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出身互联网游戏行业,转向主打“无糖”系列的气泡水出名。2023年,百亿身家的唐彬森入选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除了元气森林,滁州也是六个核桃、娃哈哈、东鹏特饮等饮料巨头的重要生产基地。

不过,最能代表滁州发展的依然是那些新能源首富们建立的超级工厂,他们带来了最丰厚的利润以及吸引最优质的产业集群。


02、首富和超级工厂

对于动力电池行业首富们来说,产能就是他们财富的印钞机。

一位制造领域的行业专家说,工厂正在呈现出两种趋势,第一种是垂直一体化,工厂越建越大,包括从原料到组装到成品,基本都要覆盖到,以谋求降低成本;第二种则是共享工厂正在兴起,一些行业的工厂产能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

以隆基滁州工厂为例,其规模不断扩张。2023年9月,隆基在滁州的高效单晶组件工厂宣布投产,此前,它在滁州已经建立了一期年产5GW单晶组件、二期年产5GW高效单晶组件、三期3GW扩建及配套边框厂项目,综合投资约为60亿元。

滁州工厂是隆基体系内的先进工厂,拥有5000多名员工,项目占地505亩,大概相当于47个标准足球场。隆基滁州四期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将成为目前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组件制造基地。

光伏企业东方日升的滁州工厂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历程。

从2020年开始,东方日升相继建造了5座工厂,先是滁州,紧接着是宁海二期工厂、马来西亚工厂,然后是包括了从硅料生产到电池片、硅片、组件等流程的垂直一体化的包头工厂,最后是宁海南滨基地15GW工厂。


东方日升滁州工厂。摄影:闫俊文

光伏产业正经历从P型电池向N型技术转变的节点,技术的迭代让工厂的换新速度加快。

东方日升流程与信息中心总监单郸告诉《中国企业家》,现在光伏工厂的建厂周期一再压缩,已经到了3到6个月了。

为何这么迅速扩产?单郸说:“(光伏)成品的整体价格一定是下行的。如果你只在中下游待着的话,就属于夹心馅饼,上游成本越来越高,最终的成品价格又一直在走低。”

据光伏行业媒体报道,中核集团的组件采购,最低已至0.81元/瓦;华能集团的组件采购开标,最低报价更是刷新行业新低,跌到了0.79元/瓦。

终端价格的快速走低让光伏企业练好内功,提高效率。腾讯与阿里巴巴等大公司开始踊跃介入到超级工厂的升级中。

东方日升TOPCon滁州工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这是一个7×24小时不停产工厂,这个电池车间满产运行,每天可以生产220万片电池片。以往,仅仅是运输和物流环节就需要160多人来运作,但现在,215台AGV(自动引导车)搬运车上线,实现了自动化的智能运输。腾讯云为东方日升开发了分布式云平台,相较于人工,东方日升电池片车间物流搬运成本降低了50%,运转效率提升了30%。

这样的合作只是超级工厂浪潮的一个缩影,宁德时代、欣旺达、天合光能、协鑫等都加强了与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合作,为工厂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


03、滁州,下一个常州?

滁州的发展轨迹,颇有点江苏常州的意味,后者在2023年晋级万亿GDP城市俱乐部。两座城市皆因能源工业大发展而兴起,些许不同是,滁州是光伏产业,而常州是动力电池,这两个产业均为万亿规模。

常州距离南京112公里,滁州距离南京仅为80公里,如果以南京为中轴,这是中国万亿GDP城市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包括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这些城市正在经历产业升级和改造。

参考常州,新能源作为常州市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在过去的2023年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全市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常州为何能挖到新能源第一桶金?

经纬创投在2024年初到常州开会,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分享说,在长三角,就有一个著名的“4小时产业圈”理论——在4个小时之内,一辆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配齐,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芯片到一体化压铸制造。并且常州的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是全国地级市中的第一名,所以出货量能达到全国1/5。


滁州力图打造“光伏之都”。摄影:闫俊文

滁州在光伏产业中也可以做到产业链的全覆盖:滁州凤阳县拥有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华东地区70%以上玻璃产业所用石英原料源于凤阳,滁州构建起了石英砂开采加工、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储能光伏电站等日趋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

1月中旬,在滁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滁州市shizhang吴劲在ZF工作报告中表示,2024年,滁州要加快打造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百亿项目攻坚专项行动,加速推进超级底盘、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项目建设,确保哪吒汽车年产30万台CTC一体化底盘项目(一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成投产。”吴劲说。

光伏、储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他们都要建设越来越多的超级工厂,而这些赛道,是产生首富的绝佳土壤。

《中国企业家》记者离开滁州时,一位出租车司机谈论着2020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前往琅琊山与醉翁亭合照留念的往事。但世界变化太快,仅四年时间,车窗外,超级工厂正在蓬勃建设中,这是一个钢铁、设备与机器人占据主导的世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22: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31省份2023年GDP数据出炉!▲

随着地方两会的密集召开,各地陆续公布2023年经济发展“成绩单”。截至目前,31个省份2023年GDP增速已全部出炉,并公布2024年GDP增速预期目标。



从31个省份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有17个省份GDP同比增速跑赢全国,均超过5.2%。分别为西藏、海南、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吉林、重庆、山东、浙江、四川、湖北、江苏、安徽、河北、辽宁、青海。

从各地GDP总量来看,广东GDP总量首次突破13万亿元,山东和浙江的GDP总量分别突破9万亿元和8万亿元。

此外,还有多个省份经济总量实现重要跨越。其中,四川首次跻身“6万亿元俱乐部”,湖南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辽宁、重庆、云南均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贵州也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

来源:人民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22: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井贡、詹记、徽商故里等28个安徽品牌上榜!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公布●


2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的通知”,决定将382个品牌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现予公布。其中,安徽28个品牌入选。


网站截图

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知识产权、文物主管部门:

为贯彻党zhongyang、guowuyuan决策部署,落实zhongyang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经企业申报、地方推荐、社会公示,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决定将382个品牌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现予公布。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文物局

2024年2月1日


安徽入选品牌↓↓↓



来源:商务部网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3 14: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火爆的高端零食三巨头,撬不开大众的钱包了★



▲(IC photo/图)


当下,“不是××买不起,而是×××更有性价比”成为流行语,足见年轻人消费心态的变化,他们依然追求高品质、仍然注重悦己,但性价比也是极重要的考量因素。


作者:陈子非

来源:南周知道

又到了一年一度采购年货的时候,这也是各大零食品牌冲业绩的重要节点。增长陷入困境的两大零食巨头三只松鼠与良品铺子,均铆足了劲抓住这一契机,礼盒产品出现“爆单”的情况。只是,虽然春节礼盒消费成绩不错,却仍不足以支撑零食巨头的业绩目标。

有“互联网零食第一股”之称的三只松鼠,以及“高端零食第一股”之称的良品铺子,这三四年来均面临不小的挑战,业绩下滑、利润稀释、股价下跌……三只松鼠自2019年后营收一路下跌;去年底,良品铺子在生存危机下,宣布成立17年来的首次最大规模降价。“休闲零食第一股”来伊份亦遭遇增长困境。

曾几何时,三只松鼠与良品铺子以“高端”定位崛起,何以如今遇冷?在竞争愈发激烈的零食赛道,高端定位有出路吗?

1.巨头们的崛起之路

尽管良品铺子2019年才正式喊出“高端零食”的口号,事实上,电商经济时代崛起的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从产品定位、售价与营销上,一直都比其他的零食品牌“高端”——这种“高端”的形象和体验,促成它们昔日的崛起。

三只松鼠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品牌,2012年才成立。它一诞生就抓住电商经济的浪潮,充分享受到电商的红利。2012年6月,三只松鼠在淘宝天猫商城试运营上线。2012年8月,三只松鼠在天猫坚果类目销售跃居第1名。2012年三只松鼠首次参加双十一大促,日销售766万,名列食品电商销售第一名。

一出生就风华正茂,之后连续多年的双十一,成为三只松鼠不断刷新纪录的时刻。2013年双十一单日销售额3562万;2014年双十一单日销售额1.09亿;2015年双十一单日销售额突破2.66亿;2016年双十一销售额全网5.08亿;2018年双十一全渠道日销6.82亿;2019年双十一全渠道销售突破10.49亿元,这一年,三只松鼠全年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成为国内率先且最快达到百亿规模的休闲零食企业,并成功上市。

成立于2006年的良品铺子,最早以实体店起家,电商时代让它成为零食行业的巨头。2015年双十一良品铺子日销售额达1.23亿元,是2014年的约3倍,创下当时零食品类大体量电商增长之冠。之后良品铺子的线上销售额一直保持增长之势。2020年,良品铺子上市。

三只松鼠与良品铺子的“高端”路线,让它们的零食价格普遍高于市场同类型产品,网络上关于这两个品牌“价格刺客”的吐槽多年来一直存在。纵然如此,它们依然崛起。


▲(IC photo/图)

2.此一时彼一时

三只松鼠与良品铺子的崛起,除了踩中电商经济的风口,至关重要的是,它们抓住了当时我国消费转型的浪潮。

2019年,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2016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从4240.36亿元增长到2215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98%。

时任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的陈丽芬表示,我国零食已经进入4.0阶段。“1.0版”以简单补充饮食需求为核心,“2.0版”根据居民健康生活理念改进产品品质,“3.0版”考虑多元消费场景、融入文化休闲元素,“4.0版”则贴合顾客物质消费、精神愉悦全方位需求。三只松鼠与良品铺子正是“4.0版”阶段的品牌,力争提供高品质、高颜值、高体验的零食,价格也普遍高于市场价。

然而,2020年之后,它们就慢慢地陷入瓶颈。

2019年至2022年,三只松鼠的营收分别为101.73亿元、97.94亿元、97.70亿元、72.93亿元。2023年1月-9月,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45.82亿元,可以预见,2023年的营收将继续下跌。

良品铺子没有像三只松鼠跌得那么猛,也不容乐观。

从2019年-2022年,良品铺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7.15亿元、78.94亿元、93.24亿元、94.4亿元,呈现增长之势,但净利润分别为3.4亿元、3.44亿元、2.82亿元、3.35亿元,赚钱能力停滞不前,甚至是下降的。

尤其是,2023前三季度,良品铺子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第三季度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差季报。前三季营收59.99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14.33%,归属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降33.43%,三季度净利润更是同比大跌超过九成,下滑97.88%。

此一时彼一时,危机早就埋下。一方面,成也线上,败也线上。三只松鼠与良品铺子都吃到电商经济的红利,三只松鼠线上营收一度占比在85%以上。

可2020年之后,电商进入“战国时期”,流量见顶,线上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各种新兴的网红零食品牌不断瓜分电商份额,不仅市场占率下滑,利润空间也下滑。

从2018年开始,三只松鼠的平台运营费用增速就超过营收增速。一旦电商渠道销售金额下滑,也会直接连累到业绩。良品铺子2023年第三季度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差季报,一大原因是其电商渠道销售额连续三个季度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线下也难。线下渠道仍是国内休闲零食销售的主要渠道。良品铺子从线下发家,多年来持续发力。三只松鼠作为新玩家,加快布局,但由于缺乏线下经验,大量开店也大量关店。

实体店面临的主要冲击,来自这两年轰轰烈烈的零食集合店/零食折扣店,“赵一鸣零食”“零食有鸣”等来势汹汹,主打的就是一个物美价廉有性价比。相形之下,走进良品铺子实体店,一些品类的价格真的会把消费者吓到。

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没有变化,但当下,“不是××买不起,而是×××更有性价比”成为流行语,足见年轻人消费心态的变化。他们依然追求高品质、仍然注重悦己,但性价比也是极重要的考量因素。


▲(IC photo/图)

3.追求高端性价比

面对危机,这些零食巨头们喊出“高端性价比”的口号:实现高质的同时兼具性价比——这确实符合时下普遍的消费心态,只是要如何做到?

首先,得提升性价比,降价就是直接的手段。

继去年11月底释放降价消息后,良品铺子在去年12月底发起又一波降价,从第一波降价的300款零食中,选出坚果、烘焙、肉类、素食等核心品类的大单品,降价幅度约30%—47%。

良品铺子降价的产品,集中在成本优化但不影响品质以及复购率高的零食上,尽可能避免给利润造成冲击。

从理论上说,这是零食品牌提升性价比的可行思路。降价了,提升复购率,薄利多销;更关键的是,零食巨头要不断进行成本优化,提升供应链韧性,充分挤压供应链的水分;此外,零食巨头也要加大研发投入,做好品控,提升产品口感。

物美价廉,降价不降质,甚至降价还提质,才可能对抗零食集合店的冲击。

面向追求性价比的成年人消费群体哪怕很难做到高价,母婴等分众化市场也有高价的空间。比如三只松鼠旗下的婴童食品专业品牌小鹿蓝蓝,良品铺子旗下聚焦儿童零食的子品牌良品小食仙,都是瞄准儿童零食。

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对比分析,有4—14岁儿童的家庭会购买价格相对较高的儿童食品,天然、健康、无添加、成分、品牌等都是家长购买儿童零食时会关注的因素。这确实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要给孩子最好的,心甘情愿为孩子多花钱。

儿童零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零食巨头有品牌上的优势,如若能够扎实做好研发,打下这块阵地,高价的“高端”之路也不是走不起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3 23: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产滑落,钢琴失灵◆

作者:伍如是

来源:盐财经



新年大扫除未至,人们忽然在数据中发现,曾寄托许多家庭对更高一层生活想象的钢琴,已蒙上一层薄灰。

国内钢琴行业龙头珠江钢琴2023年三季报显示,受乐器市场需求乏力影响,2023年前9个月营业收入9.02亿元,同比减少31.47%。营业利润为958万,同比减少超九成。

另一家民企龙头海伦钢琴于1月30号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全年公司净利润为负,亏损范围将在7750万~9750万之间。


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告/图源: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曾随着钢琴“考级热”一路上涨的相关股票,如今也已跌回底线。与2015年股价高点相比,珠江钢琴和海伦钢琴均跌超七成,与2012年初上市时期股价基本持平。

由此,关于“钢琴陨落,中产梦碎”的声音甚嚣尘上。钢琴企业缩减的营收背后,似乎是一个个无力再支撑高昂培训班的家庭。

但若从实际数据来看,课后培训中的素质教育仍然是一个需求旺盛的市场。回到当下,与钢琴热潮的冷却相呼应的,是更多家庭倾向选择更实际的STEAM课程(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以及音乐教育在迈向学科化后重新变得朴实的心态。


1.钢琴寥落,编程上位

田悦回忆,两千年出头时,自己正在上的钢琴班50元一节课。那时母亲花了小一年的工资买回这台钢琴,价值一万三。

近二十年过去,如今相似家庭的工资水平翻了五到十倍,但钢琴的价格仍然在两万上下,在二手市场,原价上万的钢琴降至五千左右。一线城市面向学生的钢琴课,200元一节,与十年前没有太大差距。

钢琴似乎真的落寞了。

钢琴遇冷,在行业内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以珠江钢琴为例,2022年,珠江钢琴全年营收为16.6亿,同比下降17.82%,作为其主要业务的乐器销售及后服务当期营收下降18.07%,主要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疲弱影响。


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图源:珠江钢琴2022年年度报告

事实上,不止钢琴,各类乐器厂商在上一年都不算好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包括各类乐器制造在内的全国规上文化装备生产企业营收为6282亿元,同比下降2.6%,为2023年全国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中唯一负增长的行业。

乐器市场发展,到头了吗?

若从数据上看,中国乐器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乐器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的钢琴拥有量为5.82台,高端乐器拥有量为5.87件。而在2014年,日本钢琴普及率达三成。

即使经历了疯狂的考级年代,钢琴之于中国家庭也不是寻常物件。

观察遇冷的钢琴行业,能先从邻国的经验中找到相似的脉络。

与其他社会经验类似,对钢琴从追捧到冷静的转变,也曾在其它国家率先上演。同处于大考体制的日本,曾先一步经历了对钢琴这类文化资本的追捧与祛魅。

十九世纪末,东京日比谷的鹿鸣馆里,从欧美留学归来的日本女学生弹奏起钢琴,成为钢琴在日本高雅音乐会上演奏的滥觞。这个带着异国气息的西洋乐器由此进入日本上流社会家庭中,成为贵族女子需要学习的才艺。

1900年,日本第一台立式钢琴由雅马哈(YAMAHA)生产出来。


1900年,雅马哈设计实验室与千叶大学设计系合作生产了三架制作精美的玩具立式钢琴/图源:网易@蹦极的考拉

而钢琴真正进入日本大众家庭,是在20世纪50年代。过去数十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培养起一批以公司职员为代表的城市中产阶级。在获得稳定且优渥的收入后,获得与维持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成为该群体行动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1945年-1955年间,日本平均家庭月收入的快速增长与雅马哈钢琴产量上升,使得钢琴的“价格-月收入比”显著下降,从曾经数十倍降至个位数。叠加二战后艺术教育被明确纳入基础教育中的因素,钢琴成为一门“够得着”的教育投资。

以钢琴为代表的高雅艺术,在当时成为布迪厄所言的“文化资本”的绝佳象征。对这批城市新贵而言,有上流社会欣赏基础和入门门槛的钢琴艺术,是强调自身与工人阶级区隔的品味象征。

而与学校考核相适应的钢琴学习,也能转化为学业成就。两项收益加持之下,钢琴逐渐进入中等收入家庭内部。


钢琴价格与家庭月收入比、钢琴产量、普及率/图源:论文《20世纪日本钢琴热及启示》

但也在这一阶段,日本本土品牌雅马哈为进一步扩大钢琴销售,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音乐教室,打破只有钢琴私教和专业培训的原有局面,使普通人也能走入音乐教室,学习钢琴。

当时,新加入雅马哈的川上源一考虑到更多顾客因价格而却步,为顾客提供了分期贷款购买钢琴的计划,此外,他所建立的钢琴课堂允许学生免费学琴,只要其父母为孩子存下一笔钢琴专用款。

通过这两项计划,曾有强烈区隔意味的钢琴在日本的销售一路走高。2014年,日本钢琴普及率达30.9%,为世界之最。

但让钢琴热消退的因素也与这场趋势相伴相生。一方面,过高的钢琴普及率让学习钢琴不再具有文化区隔的作用,为此投入的精力和资本也相应贬值。另一方面,扩张的音乐教室引入的制式化学习,不仅与高雅艺术本身的理念有所冲突,这类学习对学生在学业竞争中的功用也并不显著。

步入二十一世纪,日本钢琴年产量随着人工增长和产业转移逐年下降,学习钢琴也不再是一门精英艺术。更多家庭闲置的钢琴流入二手市场,钢琴彻底步入寻常百姓家,从一种符号回到乐器本身。

与钢琴在教育回报上的寥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政策东风下,包括编程在内的STEAM培训市场的火热。

2020年,多鲸研究院数据显示,艺术教育仍占素质教育市场规模的大头,占比达40%,紧随其后的是体育教育及STEAM教育。

但两年过去,在艾瑞咨询2023年3月发布的《中国教育市场需求洞察报告》中,STEAM教育跃升为调研家庭中参与学习的第一位,占比为39%,艺术教育以34.1%居于第二。

正如马赛厄斯在《育儿经济学》中所指出的,家庭对子女在课外教育上的选择,与其对未来的判断息息相关。通过教育,家长希望让孩子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在投入资本相似的情况下,受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当前教育市场的买卖双方,都更多地押宝在以编程为代表的科技类综合教育上。


2.美育的方向

从消费端看,以钢琴为代表的艺术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消费分级的新阶段。

一方面,尽管国产钢琴的财报表现不容乐观,但被誉为富人阶层的钢琴的施坦威,近年的财务表现并未受很大影响。

专注奢侈品钢琴的施坦威自2016年以来利润节节攀高。2022年,施坦威钢琴重新启动IPO,并在招股书中重点感谢了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16-2021年间,施坦威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0.4%。

在钢琴学习的教育回报不再明显的当下,富人阶层对钢琴教育的投入,重新回归到品味区隔的理念中。


施坦威三角钢琴/图源:施坦威官网

对这一群体而言,学习钢琴并不为了学业竞赛中的直接回报,而是融入该圈层的社交货币。正如凡勃伦所说,对音乐这类不求回报的休闲运动的追求,是“财富的直接证据”。

另一方面,自2008年开始探索取消艺术特长加分后,面向大众的艺术学习正逐渐被纳入更广泛的基础学习领域,艺术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早在2014年,国内钢琴培训白热化后期,教育部已印发《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将艺术素质测评作为学生中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2020年10月,guowuyuan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和“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时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到2022年争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艺术类科目被纳入中考,意味着艺术教育已迈过小众精英阶段,通过学科化来促成人人参与。在这一阶段,其刚需性将进一步增强,但随着校内渠道的供给增加,艺术类学科的学习场景将变得更普遍而易得。


《闪光少女》剧照

两种趋势,是艺术去功利化的殊途同归。这从另一个层面映衬了多位钢琴从业者对该领域的判断:与从前的“钢琴热”相比,国内钢琴市场只是随着艺考热的降温,回归正常状态,而并非崩盘。

除教育培训外,近年来火热的文娱市场,展示了钢琴等器乐的在大众领域的另一种可能。

2023年,各地爆火的演唱会引出一股新的音乐热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同比18.9%,据灯塔数据,音乐市场占演出票房的绝对大头,全年音乐类票房收入达107.87亿,占上演总票房的九成,比2019年同期增加六成。

多位乐行老板表示,受这类演出的影响,民乐乐器的销售额有所增长,更多学生也开始学习架子鼓等乐器。


2023年上演总票房中,音乐类目占比达90.4%/图源:灯塔专业版

这对钢琴领域也是一种启示。当钢琴的消费群体不仅局限于琴童,而拓展至愿意欣赏和消费的普通大众,钢琴等乐器方能摆脱“学艺-教艺”的自产自销式困局,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社交网络上,常能见到一些在公共空间即兴演奏的视频。视频中,一台钢琴被置于车站、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而当一位路人坐上前弹奏,人群总会为音乐暂时停下脚步,微笑着欣赏。运气好时,身上带着乐器的路人会参与进演奏中,凑成一场小型的快闪音乐会。

艺术发源于生活。当围绕着钢琴的不再是炫耀性表演、焦虑性学习,而真正回归到生活中,成为日常的一部分,那么与钢琴相关的市场,才会随着生活一同流动下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4 19:16 , Processed in 0.09051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