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hl619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市统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9 16: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苏州可以了,净上缴国家部分全国排前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6: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还有几个财税的问题是需要澄清的。
第一个,关于地方财政收入,显然不仅仅是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部对财政收入有官方定义,包含所谓的“四本帐”,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与财政部定义的四本帐相对应,“地方财政”也是四本帐,也包含上述4部分收入。民间(常见于贴吧、微博、小红书)直接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不正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6: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计划单列市也是需要向所在省份上解收入的,民间(常见于贴吧、微博、抖音评论区)认为的计划单列市一分钱不上交所在省份的观点是错误的。
只不过5个计划单列市各自上解的计算方法不一样。
按照《财贸经济》2018年第12期的汇总,5个计划单列市采取的上解方式如下。但是近年来各计划单列市和所在省可能有了新的协议,导致数据出现了变化,比如更下图,宁波市实际上解收入比《财贸经济》2018年的汇总数据要多(但这个上解比例依然小于普通地级市和县级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7: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所谓的“二级财政”和“三级财政”这种民间称呼(常见于贴吧)不被官方认可,我国的地级市、县级市不存在所谓“二级财政”,就连计划单列市都需要向所在省上解收入。
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的财税研报总结过各省的分税体制。如下面几张图所示。
由于广东省等23个省采取的是“省市分税分成制”,而浙江省等8个省采取的是“基数加增量分成制度(包括总额分成)”,所以,广东省各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浙江省各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个数据压根就无法同口径对比,即使要对比,也应该在扣除浙江省各市预算支出总额里面上解部分之后才能对比。
江苏省的财税体制与浙江属于一类,也不能与广东的城市同口径对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7: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个,关于市县财政隶属。中国不同的省份采取不同的分税体制,江苏省目前采取财政省管县体制,地级市不参与代管县级市的财政分成。
根据中泰证券固定收益组研报统计,目前山东、江苏、浙江、陕西、河北、湖北、湖南、福建、江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宁夏、河南采取这种模式。
江苏的县、市之间财政不分成,这就可以解释很多昆虞张太网民长久以来的困惑或者“愤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7: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的财税体系实在是过于复杂和多变。
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省采取不同的体制,即使是采取同一个财税体制的省份,可能不同的省份在某一个分项上面处理手段也不一样。
另一方面体现在同一个省内部也经常变,比如辽宁省以前也搞过财政省管县,但是2011年之后又变成了财政市管县,再比如之前的宁波市上解浙江省的税收计算方法,2018年和2022年短短几年就发生了变化。

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贴吧某些制表达人的数据口径都不一致,连稍微正经点的学术门槛或官方门槛都没摸到,压根没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7: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sunkimi 发表于 2024-5-29 17:22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的财税体系实在是过于复杂和多变。
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省采取不同的体制,即使是采取同 ...

多谢分享,都是干货。
请问这些资料从哪里可以阅读?非常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7: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ainKenway 发表于 2024-5-29 17:26
多谢分享,都是干货。
请问这些资料从哪里可以阅读?非常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谢谢

我主要看券商研报,财税方面的研报主要出现在固定收益行业研究组、宏观经济行业研究组。
固定收益行业研究组由于经常要给买方基金出研报分析各省市县的地方债、地方城投平台风险,所以会提及财税内容,宏观经济研究组,国内有一个粤开证券的罗志恒首席,很出名,但是他侧重广东。
券商研报的坏处是相关内容较为零散,你要大篇幅去看财税分析,可能得去搜集不同时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论文,这玩意儿比较专精,但是一方面不同时期的财税变化涉及不同年份的论文,你找起来工作量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这些论文读起来确实挺枯燥的,你看三五篇可能没什么,看三五十篇可能会精神恍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7: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sunkimi 发表于 2024-5-29 17:34
我主要看券商研报,财税方面的研报主要出现在固定收益行业研究组、宏观经济行业研究组。
固定收益行业研 ...

无论是研报还是论文,应该都是对数据和资料(比如报表、zc文件,各个省、市、县,各个时期的)的分析和总结,是二次加工后的产物,而这些最原始的数据和资料又是来自哪里的呢?肯定是来自zf的,就是不知道哪里可以查找到,找起来很费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9-24 03:38 , Processed in 0.06522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