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Zima-Cyberaruen

[城建规划] 关于大同古城工程和济南明府城工程的一点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5 16: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月清风. 于 2024-4-26 09:22 编辑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济南游览时,写诗一首,《留题齐州舜泉》,题在舜泉边的石刻上。“岸时有而为谷,海有时而为田,虞舜已殁三千年。
耕田浚井虽鄙事,至今遗迹存依然。
历山之下有寒泉,向此号泣于旻天。
无情草木亦改色,山川惨淡生云烟。
一朝垂衣正南面,皋夔稷契来联翩。
功高德大被万世,今人过此犹留连。
齐州太守政之暇,凿渠开沼疏清涟。
游车击毂惟恐后,众卉乱发如争先。
岂徒邦人知乐此,行客变为留征轩。”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为济南的灵岩寺赋诗一首。《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
一路紫苔通窅窱,千崖青霭落潺湲。
山祇啸聚荒禅室,象众低摧想法筵。
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堪比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范仲淹,那更不用说了,和济南的关系最近了,范仲淹幼年丧父,因母谢夫人改嫁来到济南。(其实说济南也不算准确,因为现在的济南市相比历史上的济南府小了很多,济南被割掉了很多土地给周边,现在这块土地属于邹平。但是,为啥济南人说范仲淹是济南人呢?两个证据证明当时它的的确确是济南府的地盘。第一,谁都知道,济南有七十二名泉之说,其中第67泉,叫醴泉,金代《名泉碑》中它排第六十七泉,泉址位于“黉堂岭北”。范仲淹就住在黉堂岭。黉堂岭在济南市东,现在划给了邹平市,距济南市市中心有70多公里。这处泉水久负盛名,与名寺、名人不无关系。
第二,金代著名文学家、写下《济南行记》的元好问,在黉堂岭的范公祠堂前写道:“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如此人生“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与来者”。你看,元好问写的是济南行记,不是滨州行记。所以说范仲淹算半个历史上的济南人,不算过分。青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曾在济南居住了长达20年,留下了很多丰富的历史痕迹。
范仲淹小时候就在济南的醴泉寺求学,求学期间曾留下两个典故。
一是“划粥断齑”。范公青少年时期,入醴泉寺读书。寺内住持慧通大师学问精深,对范仲淹疼爱有加,向他传授《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为避开寺内喧嚣,范公找到寺南黉堂岭一僻静山洞(世称读书洞)读书,用家中送来的小米煮一锅粥,待冷却凝固后划个十字分成四块,每顿吃一两块充饥,留下此典。
二是“窖金捐僧”。传说,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偶然发现洞外荆树下有一鼠洞闪闪发光,掘开一看竟是两窖白银和黄金。他分文未动,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30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派人找到已赴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修书一封让来人带回。慧通大师展开书信,原来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后来僧人便用掘出的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
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的儿子叫范纯仁,这个我们济南人可是都知道的。元丰四年(1081),范纯仁知齐州(济南)知州,也就是济南市&长。后来他两次做到宰相的位置(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这个我前面讲过,绝对的正国级。范纯仁是为数不多的从济南走出去的市&长,最后官至正国级的名人。他有很多历史轶事,比如一直保护苏轼和苏辙等。
柳宗元据说也在济南待过,但我手头没找到证明资料。
太多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就是杜甫在济南历下亭参加宴会时留下的千古名句。苏轼在济南期间写下了“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可见他济南章丘山水的陶醉。“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是王维在济南送别好友祖三的情景。李清照和辛弃疾就不用说了,骆宾王公元665年来到济南,正好唐高宗去泰山祭天,路过济南,于是骆宾王写了一篇《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得到唐高宗的赞赏,并封他为“奉礼郎”,负责祭祀、典礼事务。骆宾王终于在自己快30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份官职。。
还有唐代大诗人李贺,这样描写济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还有赵孟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5 18: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论坛应该有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20: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SeizeTheDay 发表于 2024-4-25 15:22
还有雍坚的那本《济南城记》我也买了,前几天他在山东书城搞新书沙龙,我带孩子参加的。你刚提到的那本《 ...

我之前也只看过那两本,那我也找《济南城记》来看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20: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24-4-25 15:56
你想办法私信我,我给你看我写的很多文章,几百篇吧,还有我出去讲课的很多演讲稿。我有一个公众号,你可 ...

好的,已经发送私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03: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彦波的杰作大同古城、太原县城不已经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批假古城的风潮吗?光山东境内的聊城东昌府城、青岛即墨古城、潍坊青州古城包括济南的章丘明水古城 把本来留存了几百年的古城肌理扒了个干干净净 盖上一堆高大精美的官式四合院仿古小楼,土路全变成青石板大马路,吸引游客搞旅游,要是明府城也这么搞才真是缺了大德,现在明府城为数不多的几个历史街区还保留了点清末民国的城市肌理,要是按照耿彦波这么一搞,济南残存的一点古城气息也就荡然无存了,大明湖新区和百花洲这两个给游客看的仿古盆景已经够了,放过老古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03: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e5k 发表于 2024-4-21 13:27
能孕育出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地方,一定是骨子里就带着一种宋式的风雅

宋代有啥风雅?士大夫和皇亲国戚风雅 老百姓在丰收年只能吃橡树子充饥过冬的风雅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03: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炎元年,汴京大饥,米升钱三百,一鼠直数百钱,人食水藻、椿槐叶,道殣,骼无馀胔。
三年,山东郡国大饥,人相食。时金人陷京东诸郡,民聚为盗,至车载乾尸为粮。
绍兴元年,行在越州及东南诸路郡国饥。淮南、京东西民流常州、平江府者多殍死。
二年春,两浙、福建饥,米斗千钱。时餫饷繁急,民益艰食。
三年,吉、郴、道州、桂阳监饥。
五年,湖南大饥,殍死、流亡者众。夏,潼川路饥,米斗二千,人食糟糠。兴元饥,民流于果、阆。秋,温、处州饥。
六年春,浙东、福建饥,湖南、江西大饥,殍死甚众,民多流徙,郡邑盗起。夏,蜀亦大饥,米斗二千,利路倍之,道殣枕藉。是岁,果州守臣宇文彬献《禾粟九穗图》,吏部侍郎晏敦复言:「果、遂饥民未苏,不宜导谀。」坐黜爵。
七年夏,钦、廉、邕州饥。
九年,江东西、浙东饥,米斗千钱,饶、信州尤甚。
十年,浙东、江南荐饥,人食草木。
十一年,京西、淮南饥。
十八年冬,浙东、江、淮郡国多饥,绍兴尤甚。民之仰哺于官者二十八万六千人,不给,乃食糟糠、草木,殍死殆半。
十九年春、夏,绍兴府大饥,明、婺州亦如之。
二十四年,衢州饥。
二十八年,平江府饥。
二十九年,绍兴府荐饥。
隆兴元年,绍兴府大饥,四川尤甚。平江、襄阳府、随、泗州、枣阳、盱眙军大饥,随、枣间米斗六七千。
二年,平江府、常、秀州饥,华亭县人食秕糠。行都及镇江府、兴化军、台、徽州亦艰食。淮民流徙江南者数十万。
乾道元年春,行都、平江、镇江、绍兴府、湖、常、秀州大饥,殍徙者不可胜计。是岁,台、明州、江东诸郡皆饥。夏,亡麦。
二年夏,亡麦。
三年九月,不雨,麦种不入。
四年春,蜀、邛、绵、剑、汉州、石泉军大饥,邛为甚。盗延八郡,汉饥民至九万馀。
五年夏,饶、信州荐饥,民多流徙。徽州大饥,人食蕨葛。台、楚州、盱眙军亦饥。秋冬不雨,淮郡麦种不入。
六年冬,宁国府、广德军、太平、湖、秀、池、徽、和州皆饥。
七年,镇江府、台州、无为、广德军民大饥。是岁,江、浙、荆、湘、淮郡皆饥。
八年春,江州饥,人采葛而食,诏罢守臣章騂。冬,行都、宁国、建康府、严、婺、太平州、广德军饥,徽、饶州大饥,流淮郡者万馀人,浙东常平使者朱熹进对论荒政,请蠲田赋、身丁钱,诏江、浙、淮、湖北三十八郡并免之。
九年春,大亡麦。行都饥,于潜、昌化县人食草木。绍兴府、衢、婺、严、明、台、湖州饥。徽州大饥,穜稑亦绝。湖北七郡荐饥。蜀潼、利、夔三路郡国十八皆饥,流徙者数千人。
十年,合、昌州荐饥,民就振相蹂死者三千馀人。
十一年,泉、汀、漳州、兴化军亡禾。邕、宾、象州饥。
十二年,福建饥,亡麦。江西、广东西饥。金州饥,有流徙者。
十四年,金、洋、阶、成、凤、西和州人乏食。七月,秀州饥,有流徙者。临安府九县饥。
十六年夏,成州亡麦。冬,际、成、凤、西和州荐饥。
绍熙二年,蕲州饥。夔路五郡饥,渝、涪为甚。阶、成、凤、西和州亡麦。
三年,资、荣州亡麦,普、叙、简、隆州、富顺监皆大饥,亡麦,殍死者众,民流成都府至千馀人,威远县弃儿且六百人。扬州亦多饥。
四年,简、资、普州饥,绵州亡麦。夏,绍兴府亡麦。安丰军大亡麦。五年冬,亡麦苗。行都、淮、浙西东、江东郡国皆饥,常、明州、宁国、镇江府、庐滁、和州为甚,人食草木。
庆元元年春,常州饥,民之死徙者众。楚州饥,人食糟粕。淮、浙民流行都。
三年,浙东郡国亡麦,台州大亡麦,民饥多殍。襄、蜀亦饥。
四年秋,浙东西荐饥,多道殣。六年冬,常州大饥,仰哺者六十万人。润、扬、楚、通、泰州、建康府、江阴军亦乏食。
嘉泰元年,浙西郡国荐饥,常州、镇江、嘉兴府为甚。
二年,四川饥,广安、怀安军、潼川府大亡麦。衡、郴州、武冈、桂阳军乏食。
三年春,邵、永州大饥,死徙者众,民多剽盗。夏,行都艰食。
四年春,抚、袁州、隆兴府、临江军大饥,殍死者不可胜瘗,有举家二十七人同赴水死者。
开禧二年,绍兴府、衢、婺州亡麦。湖北、京西、淮东西郡国饥,民聚为剽盗。南康军、忠、涪州皆饥。
嘉定元年,淮民大饥,食草木,流于江、浙者百万人。先是淮郡罢兵,农久失业,米斗二千,殍死者十三四,炮人肉、马矢食之。诏所至郡国振恤归业,时邦储既匮,郡计不支,去者多死,亦有俘掠而北者。是岁,行都亦饥,米斗千钱。
二年春,两淮、荆、襄、建康府大饥,米斗钱数千,人食草木。淮民刲道殣食尽,发瘗胔继之,人相扼噬。流于扬州者数千家,度江者聚建康,殍死日八九十人。是秋,诸路复大歉,常、润尤甚。冬,行都大饥,殍者横市,道多弃儿。
三年春,建康府大饥,人相食。五月,衢州饥,颇聚为剽盗。
七年,台州大亡麦。
八年,淮、浙、江东西饥,都昌县为盗者三十六党。
九年,行都饥,闾巷有殍。
十年,台、衢、婺、饶、信州饥,剽盗起,台为甚。蜀石泉军饥,殍死殆万馀人。
十一年秋,淮、浙、江东饥馑,亡麦苗。
十二年春,潼川府饥而不害。
十三年春,福州饥,人食草根。
十六年春,海州新附山东民饥,京东、河北路新附山西民亦饥。湖南永、道州大饥。是岁,行都、江、淮、闽、浙郡国皆亡麦禾。
十七年春,馀杭、钱塘、仁和三县饥,镇江府饥,真、鄂州亦乏食。
嘉熙四年,绍兴府荐饥,临安府大饥,严州饥。
咸淳七年,江南大饥。八年冬,襄阳饥,人相食。
德佑二年正月,扬州饥。三月,扬州谷价腾踊,民相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03: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从康王赵构称帝(建炎元年,即公元1127年)到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在崖山跳海(祥兴二年,即1279年)为止,国祚152年,共有65个年份发生人相食的大规模饥荒,占比42%;考虑到南宋初期尚属于“乱世”范畴,如果只从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当年南宋和金国达成和议)开始算,那么在这138年中发生较大规模饥荒的年份有55个,占比39.8%。
这就是风花雪月 繁荣富强的风雅宋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03: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论中国的历史文化 不要把聚光灯都放在文人墨客官员权贵 皇亲国戚的故事上 也要多看看史书典籍里记载的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再出来历史自豪 清末老照片里西方人镜头下那些衣不蔽体蓬头垢面骨瘦如柴的老百姓 都比那些中国古代王朝盛世种地的百姓活的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10: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re5k 于 2024-4-26 10:13 编辑
DukaDiLombardia 发表于 2024-4-26 03:54
谈论中国的历史文化 不要把聚光灯都放在文人墨客官员权贵 皇亲国戚的故事上 也要多看看史书典籍里记载的平 ...

本贴谈论的是如何借助济南古代名人,发展文化旅游业。和你谈论的是两码事。

欢迎您投资济南,开一个清明宋元老百姓体验馆,看看能不能不亏本并助力发展济南的文化旅游。

你的这些百科里来的历史资料,完全可以丢给任何一个发展得有声有色的古文化城市,人家经济发展了,文化旅游蓬勃了,比如西安大唐不夜城,看看人家理不理你的大论。济南还没发展呢,你就来指指点点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11: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24-4-25 15:43
济南在宋朝,属于人杰地灵之地,很多人争相来济南做官。比如苏辙写过,“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从事东诸 ...

先声明不是杠哈,就事论事,苏辙是最高做到“门下侍郎”但并没有“同平章事”,所以只是副部的虚职,远够不上“正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1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e5k 发表于 2024-4-26 10:11
本贴谈论的是如何借助济南古代名人,发展文化旅游业。和你谈论的是两码事。

欢迎您投资济南,开一个清 ...

在这个民族主义复苏的今天,主打挫宋,蒙元时期的人物,估计效果好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11: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趵突泉西扩,恢复四门不对的城建格局,老城有老城的价值,该真正意义上行动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11: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re5k 于 2024-4-26 11:54 编辑
gengghr 发表于 2024-4-26 11:35
在这个民族主义复苏的今天,主打挫宋,蒙元时期的人物,估计效果好不了。


只要是济南名人都可以用来吸引旅游资源,这个只是举例嘛,近代名人要是有运营思路,吸引人口文化经济发展,都可以呀

另外唐宋八大家可是 文化bu教育bu 教科书里定的 文化顶流,不能因为宋朝的一些事情而否认唐诗宋词散文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12: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月清风. 于 2024-4-26 13:49 编辑
fye007 发表于 2024-4-26 11:28
先声明不是杠哈,就事论事,苏辙是最高做到“门下侍郎”但并没有“同平章事”,所以只是副部的虚职,远够 ...


我写这段的时候,就知道网上有两种结论,一个说是正国级,一个说是副国级,没有定论。我刚才又查了一下。苏辙干过门下侍郎,干过太尉,一般来说,这两个都算正国级。但是,的确,没有找到苏辙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衔,因此质疑是对的。同时有人说苏辙干太尉时间很短,因此不算正国级。又有人说,苏辙干门下侍郎的时候,正好遇到改制,改制后的门下侍郎不算平章事,算副相,相当于改制以前的参知政事。也就是说苏辙的副相不是宰相,是执政,宰相和执政合称宰执,所以苏辙是宰执,不是正宰相。
综合来看,苏辙是参知政事,是短暂的太尉。因此算不算正国级呢?我前面说过,宋朝的最高**圈子是,一个太尉(枢密院使),两个同平章事,2个参知政事。苏辙是这个圈子的,但不是正宰相,是宰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24 01:41 , Processed in 0.08787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