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21 11: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1-10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前10个月,工业经济稳中有升,生产增速在同类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但制约工业发展的困难和隐忧不断显现。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平稳向好。从月度产值看,10月份,规上工业在有效工作日减少的不利条件下,继续保持超千亿元的较高产出水平,完成产值1041.84亿元(不含军工数据,以下同),同比增长7.9%,增幅比9月提高1.8个百分点。1-10月,规上工业完成产值增长6.1%,增幅比1-9月提高0.4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增长8.2%,比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继续排第2位,高于全国水平2.1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差距扩大0.2个百分点。
(二)部分重点产业拉动作用突出。1-10月,11个工业重点产业中,8个实现增长,3个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汽车产业连续两个月份产值增速超过30%,1-10月产值增长18.1%,比1-9月加快2个百分点;食品烟草产业连续5个月度保持两位数增长,1-10月增长13.8%,其中10月份增长20.6%;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增长10.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上述3个产业产值总量占规上工业的36%,但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7%。装备制造、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4%、6%、5.1%、2.7%、2%。
(三)新城区继续发挥增长支撑作用。前10个月,5个新城区完成产值3733.22亿元,增长16.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净增产值536.75亿元,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6.4%。其中,江夏区、新洲区、东西湖区分别增长28.7%、17.3%、15.1%,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4.3%、16.5%、20.5%。其余两个区域板块继续呈现增长乏力局面:3大开发区产值增长3.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3个跨三环中心城区产值下降4.8%。
(四)经济效益略有回升。受原材料购进价格降幅明显大于出厂价格等因素作用,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97.98亿元,下降0.5%,降幅比1-8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4.47%,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61.72亿元,增长4%,增幅比1-8月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食品烟草、石化、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净增利润20.42亿元,16.01亿元、15.42亿元,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4.9个百分点。
(五)要素保障总体平衡。1-10月,全市工业用电210.29亿千瓦时,增长0.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从产业用电看,10月份6个产业用电同比增长,其中汽车、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4个行业增速达到两位数,拉动工业用电增长1.9个百分点;5个产业用电同比下降,其中钢铁行业用电降幅最大,且是今年以来连续第10个月下降,拉低工业当月用电增速4个百分点。从天然气看,全社会用气量10.78亿立方,增长6.6%,增速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从货运量看,全市累计货运量完成3.52亿吨,下降1.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7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需求低迷的矛盾仍在制约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今年以来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持续下降,同比降幅连续4个月超过5%。10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8月回落0.5个百分点。根据工信部近期调查,三季度全国工业设备生产能力综合利用率为73.3%,为2010年开展调查以来最低值,比上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企业对四季度生产经营状况预期进一步下调,预计四季度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占比34.2%,比上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预计不佳的占比14.9%,比上季度上升3.1个百分点。由于企业预期偏于谨慎,投资意愿和能力出现明显下滑。1-10月,我市工业完成投资2226.02亿元,增长7.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
(二)重点产业、企业和区域增长分化更加突出。1-10月11个重点产业中,仅汽车、食品烟草、纺织服装3个产业为两位数增长,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等5个产业为个位数增长,钢铁、石化、日用轻工3个产业为负增长,其中日用轻工产业由1-9月增长转为下降1.2%。增长贡献最大的汽车产业内部分化也较大。上汽通用、东风乘用车生产形势较好,东风本田由降转正,但神龙由上半年的两位数增长转为基本持平。88户大型企业中,53户增长,合计增长9.6%;35户下降,合计下降12.9%,影响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4个百分点;21户企业产值增长20%以上,11户下降20%以上。“3+5+3”区域中,除江夏区增加值增速达到目标外,其余10个区均未达到目标,东湖开发区、武汉开发区均为个位数增长,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1、1.5个百分点。
(三)企业经营困难不断加深。从成本看,企业反映用工成本上升超过10%,前三季度规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82.28元,同比增加 0.04元。从资金占用看,9月末,应收账款1631.0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0.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应收账款上升10.5%,升幅高于收入11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进一步加剧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从亏损看,9月末亏损企业亏损额95.79亿元,上升67.4%;亏损面20%,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当前,离全年收盘不到两个月时间,要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工业经济工作要求,进一步提神鼓劲,坚持加快推动工业发展。一手抓当前、追进度、稳增长、保目标。进一步加强项目引进,全面对接央企、500强企业,强化签约项目跟踪服务,推动在建项目加快进度。进一步强化目标监测调度,市政府领导继续带队到各区、开发区开展目标专项巡查,强化督导力促进度。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做好生产要素保障,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一手谋长远、抓创新、调结构、促升级。强化顶层设计,对接中国制造2025,谋划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