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8299|回复: 59

[城建综合] 华科国际医学中心、省妇幼光谷院区规划建设概况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1 17: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2015-10-21 18:25 编辑

10月18日光谷同济医院开业了。该医院旁边的另外两个医学项目也处于开工准备阶段,我发几张照片介绍一下这两个项目的概况。






左下角是光谷同济医院。医院右侧依次是药监局地块、国安局地块、高炮部队。高炮部队大家用GE仔细辨认,能够隐隐约约看到高炮的样子。

绿色山体以北是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医学中心地块。医学中心以东是省妇幼医院光谷院区地块,中间插入的已建成的建筑是光谷消防特勤站。

妇幼以南与部队之间,还有一个预留的中美医学转化中心。此处原来给中法医院预留的,后来中法医院改到光谷六路去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8: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2015-10-21 18:05 编辑

先说说省妇幼。这个项目的场地上目前虽然还看不出什么动静,但是职工宿舍楼、食堂马上就开工了。门诊楼一期(9万平米)正在做开工前期准备工作,估计明年开工。很多新闻说省妇幼2013年就开工,其实是哄人的。省妇幼目前还在观望,看光谷区域其他三甲医院的情况来决定自己的光谷院区何时上马。光谷已有的中医院、三医院地段好,但是实力和名气不够大;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太偏僻,开业后门可罗雀;光谷同济医院刚开张,还要观察一下,似乎人气很旺,当然跟首月半价有关。如果同济医院把这一块的人气带动起来了,省妇幼就会马上跟进。否则省妇幼还会拖拖拉拉。省妇幼的二期还有好几栋楼,估计是5-10年以后的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8: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2015-10-21 18:13 编辑

我借用几张网友oiseau9月份拍的航拍照片,看看这一块的现状。后两张就是消防站,旁边的妇幼地块还没有施工机械,但是宿舍楼马上就要进场施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8: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2015-10-21 21:40 编辑

再来看华科的国际医学中心。丁校长在9月初的开学典礼上提到:“正在建设中的光谷国际医学中心,倡导医工、医理交叉,瞄准的是国际医学最前沿。”

这个项目不是简单的医院或医学院。医学中心以医工、医理相结合及临床应用为特色,融医疗、科研、产业化为一体;而同济医学院以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为主。同济医学院和医学中心互补,相辅相成,不能互相替代。同济医学院非常支持医学中心的建设,我校承诺绝不搬迁同济医学院。(当然远期会在此建设研究生学院)

本项目以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相关院系、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梨园医院、生命科学院、生物医药研究院及其他医工、医理项目或机构为支撑单位,邀请海德堡大学、汉诺威大学、埃森大学、杜伊斯堡大学、德中医学协会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家级医学中心。

医学中心一次性批复675亩,分三期建设。拟规划建设57.4万m2,其中,地上40万m2,地下17.4万m2,总投资约24亿元。总体规划方案由德国著名设计师科索先生设计。一期工程主要建设质子加速器大楼、环境与健康数据研究大楼、后勤保障楼。预计2016年开工,2018年底建成。二期、三期将在2019-2024年进行建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2015-10-21 21:41 编辑

介绍一下质子治疗中心。目前国内只建了几个质子治疗中心,其中第一个万杰医院因故不能正常使用,其他得或者规模不大,或者技术不够领先。华科打算在此布局,下面贴一篇华科的樊明武(院士)、秦斌写的文章。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14年统计,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人,逐年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人;目前中国的癌症生存和治愈患者仅为13%,2012年占全球新增病例的21.9%,癌症死亡人数占全球26.8%,均居世界首位。癌症是目前世界性的公众健康问题,其病因和治疗方法也成为科学界重要研究课题。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列入第8项重点领域:人口与健康中的优先发展主题。质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癌症治疗方法,将成为中国未来数十年提高癌症治愈率、减轻病患痛苦的重要手段。

放射性治疗是癌症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70%以上的恶性肿瘤病人需要进行放疗。同常规基于X、γ射线放疗方法相比,质子束在人体内剂量呈独特分布特性:质子进入人体后,在射程终点释放最大能量,形成一个尖锐的称为Bragg峰的剂量峰值,从而对该处组织或细胞产生最强的杀伤作用,但对目标组织周边剂量极小;由于射程取决于质子能量,质子治疗通过对质子束能量和强度的调节,可对肿瘤病灶进行精确剂量控制的外科手术式放射性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癌症治疗手段。

截至2013年底,质子治疗人数超过10万人,其适应病例群包括:1)接近敏感器官,不可手术的肿瘤,或使用光子方法难以实现局部控制的肿瘤;2)原先常规放疗可治愈的肿瘤,如前列腺癌,但改用质子治疗可消除副作用,且不复发;3)儿童与青少年患者,可避免化疗中健康组织受损;4)不规则形状肿瘤。针对早期癌症,5年存活率高达80%。同质子治疗相比,重离子(碳离子)更适合抗辐射性肿瘤治疗,但其累积治疗的7000名患者是作为临床试验进行,不如质子治疗成熟;另外还存在冷点效应、适应病例少等潜在问题,在欧美以及大力推广重离子治疗的日本均引起大量争议;其投资约为质子治疗的3倍。相比,质子治疗方案更为成熟稳妥。

当前,质子治疗病例总体呈指数增长趋势, 2010年之前的50余年累积治疗人数约8万人;而从2011年开始,每年治疗人数已超过1万人。质子治疗已进入成熟市场发展阶段,全球发达国家已建两位数的粒子治疗中心,韩国每年仅新增癌症患者19万例,目前有2个治疗中心,而年增约300万癌症患者的中国,当前连一个正常营运的质子中心都没有!

国内重离子治疗已进入起步阶段,兰州近代物理所已开展浅层和深层碳离子癌症治疗研究,并在兰州和武威开始建立两个重离子癌症治疗中心;而在质子治疗领域,仅有万杰医院有运行经验,但由于缺乏技术支撑导致运营陷入困境。华中科技大学拥有非常好的工科、医科基础,特别是在粒子加速器、核医学、光电工程领域有良好研究基础,我们建议学校整合电气学院、同济附属医院、协和附属医院、机械学院、光电国家实验室各单位资源,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建立华中科技大学质子治疗中心,引领国家质子治疗用超导回旋加速器及质子治疗系统的发展方向,推动肿瘤医学、电气、控制、机械、物理等相关学科发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18: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规划,等这几个医院落地,光谷几个大企业投产,这边房价必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18: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19: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尼玛省妇幼每天都爆满  还不开分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1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一个新校区,加上同济光谷园区共近1000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20: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妇幼街道口生意爆好,光谷这边还需要发展,只少要3-5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2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bestlee

小BABY出身的高峰期还有个一两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20: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东至少有一点非常好,就是先推医疗和交通等配套设施,再推住宅和商业来赚钱。
还算有良心规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2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blackeye


    丁校长上台之后才真正重视医科 尊重同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21: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blackeye


    医学中心比格好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1 2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华科叼啊     大型医院都好6.7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22:28 , Processed in 0.07062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