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s1back 于 2015-8-7 19:02 编辑
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常青路—硚口路及江城大道快速化改造方案、二环线交通改善方案、中心城区智能停车管理方案等问题。这三项工程是我市今年实施“路网年”、“停车场年”,重要策划实施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城区停车智能化水平,激活三镇交通。市长万勇与会参加研究。
常青路—硚口路及江城大道改造后将形成一条新快速路,拟命名为汉江大道,将成为我市继长江大道、武汉大道后又一条南北大通道。汉江大道北起三环线常青立交、南至三环线江城大道立交,全长约15公里。规划主线有条件区域均设置双向8车道,设置复兴村、范湖、黄海路、宝丰路、琴台大道、汉新大道等立交,在四新大道、四新南路、四新北路等处设置下穿隧道。建成后,汉江大道将是纵贯江北中心区的快速进出城大通道,串联三镇标准最高的快速通道,成为我市主城区内联系一环线、二环线、三环线的重要快速通道之一。
汉江大道连接武汉三环线的北端和西端,从北至南依次经过常青立交、常青路、中央商务区、宝丰路、硚口路、月湖桥、江城大道,全长15公里,这条与长江垂直、斜跨二环和三环的射线将大力改善汉口和汉阳的交通联系,方便两镇间的出行。过去解决出行主要需求的多为与长江平行的道路,如沿江大道、中山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等。近几年新建的武汉大道、经改造的长江大道,以及正在规划中的汉江大道,均垂直于长江。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规划室主任陈光华对此表示,这种变化主要是由需求决定的,过去汉口、武昌、汉阳内部的交通需求旺盛,需要修建多条平行于长江的主干道缓解交通压力。近年来三镇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交通需求猛增,需要建立跨镇的快速路网。事实也证明,武汉大道修建后,极大地缓解了徐东大街拥堵,便于汉口和武昌的经济一体化。家住长江二桥附近的王女士昨日表示,以往从永清街到武汉大学,驾车至少需要40分钟,武汉大道建成后一般只需20分钟,非常便捷。
在“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路网打造的是“三环十三射”框架系统,至今年底,快速路总长度将达到270公里。“三环”为内环、二环和三环线,均为快速路网。“十三射”为13条城市快速放射线,全部为出城道路。武汉市规划院副院长叶青称,武汉的交通格局是环射成网,互联互通。近年来兴建的垂直于长江的道路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武汉大道是二环的一部分,其中金桥大道是射线的一部分;长江大道是一条景观大道;汉江大道是连接二环和三环的射线。
具体而言,汉江大道北延伸至机场高速,南延伸至汉洪高速,便于快速出城;同时它与鹦鹉洲长江大桥形成一个“T”字形构架,这样可以缓解长江大道航空路立交到大东门间的交通压力,方便中长线出行。同时还计划在平行月湖桥5米处新建一座汉江上的桥,使得该路段满足每小时过江8000辆车的需求,达到交通改善,促进大航空板块、沌口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据悉,汉江大道的规划时速为60公里/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