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1-5-17 11:59:42
|
个人邮件签名有修改:
个人签名: 上海如能坚定地沿黄浦江开发,坚定地沿苏州河开发,坚定地沿东海沿岸开发,坚定地扫除城市乱七八糟的架空线和东倒西歪的电线杆,坚定地规范整洁道路,坚定地建壹处美壹处,而不是建壹处摊壹处,还景于民,还路于民,还蓝天于民,还富于民,还福于民,事事处处以人为本,加快老旧区房屋的置换和改造,不搞莫明其妙的那种极其空旷的所谓绿地,务必搞以树林为主的绿地,在上海北面、西北面、西面,高、宽、密地种植能抗沙尘、抗大风、抗寒冷的树种,使上海向自控小气候方向的宜居、宜商、宜游、宜购、宜乐、宜舒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迈出壹大步,上海将是世界城市的姣姣者。
全中国城市建设耗费掉流失掉巨大金钱、浪费流失掉广阔的宝贵土地的惨痛教训:不是乡镇城市化太少,而是乡镇乡村化太多;不是品质优良的建筑太多,而是粗制滥造的建筑太多;不是高聚集的高标准的城建太多,而是摊大饼似的没有壹点观赏价值的城建太多。象上海临港新城全盘照搬新加坡模式也不为过。自己也可省心省力不思索,本身就不爱思索,即便是思索也逃脱不了拍脑袋的官冒印记。我愿意看到在临港竖立起壹座上海缩小版的新加坡,而不是缩小版的摊大饼似的“加尔疙瘩”。目前的虹桥商务区很可能演变成摊足大饼的“加沙城”。昨天看天津新闻,好象有位“官冒印记”的天津市民说,在工作之余,会摆脱钢筋水泥丛林,来到花草繁茂的大自然。唉!天津已是钢筋水泥丛林了,看来天津的城建已患“感冒”了,有些刚从乡镇模样,建了几幢超高层建筑,变身为缩微城市,就被批评中国城市患上钢筋水泥丛林症,老想建高楼大厦,以为建楼就是城市化。我要问了,香港建造了那么多的超高层大厦,有被批评吗?全中国的内陆富豪都愿意花内地几十倍的价钱去港买楼。中国目前的新城与之对比,只不过是五步笑五百步,我还说少了!难道中国大陆城市就要搞摊大饼式的加恶疙瘩城?回过头来看看上海过去的城建,但凡香港新加坡规划建造介入的,均是高聚集的高标准的高楼大厦,反之,但凡官冒(意指貌似很有品味的所谓政协委员或街道里弄代表)介入的,均是摊大饼似的还想壹摊再摊的疙瘩建筑,用任志强的话说均是矮趴趴的房子,毫无景观可言,它们占用中国十分稀缺土地和农民种植的生命田,我十分怀疑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深谋远虑吗?如此这般地开发下去,试问子孙后代还有生存开发建造的空间吗?
解释:官冒之一(意指貌似很有品味的所谓政协委员或街道里弄代表)。指望从他们说三道四、七嘴八舌嘴里出来的城市形象就是:大量占用农田的村中“城”疙瘩。
上海的乡镇要避免被这些官冒S冒们乡村化、疙瘩化,上海的乡镇要城市化,进而国际化,就务必要高聚集、高标准、高品质、有气势地建造,还田于农,还地于最多繁茂的绿化植被,还游客于赏心悦目的景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