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999|回复: 24

『上海规划』大城市公共旅游码头布局规划方法探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7 00: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estined 于 2015-2-27 00:27 编辑

大城市公共旅游码头布局规划方法探究
——以上海市苏州河水上旅游码头布局规划为例

Study on Allocation Planning of Public Marinas in Large Cities: A Case Study of the Marina System on the Suzhou River, Shanghai


殷 玮 顾竹屹 富一凝   文章编号1673-8985(2014)05-0051-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

在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背景下,为促进苏州河水上旅游功能的开发和进一步发挥苏州河水上航运功能,当下编制苏州河水上旅游码头布局规划非常必要。在学习国内外水上旅游码头规划先进经验和分析评估苏州河水上旅游现状情况的基础上,运用GIS分析等技术手段整合苏州河水域及两岸陆域各类资源,同时,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协调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在政策实施之前避免相关矛盾,最终确定码头布局方案,并以单个码头图则的形式落实相关规划控制要求。


Abstract

It is essential to formulate the allocation plan of the public marina system on the Suzhou River to promote its aquatic tourism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enhance its shipping capacity. The plan first studie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marina allocation planning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Suzhou River, then integrated the tourism resource along the river by GIS and coordinated among all the planning intentions of the related districts, and eventually works out the final allocation plan and each single marina plan with its own planning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关 键 词     
公共旅游 | 码头布局 | 苏州河 |资源整合|地方参与


Keywords
Public marinas | Allocation planning | The Suzhou River | Resource integration | Local district participation


作者简介

殷 玮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国土分院总工程师

顾竹屹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硕士

富一凝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硕士



0 引言

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时代不停更迭,河流却鲜有转向,它绘出了城市的脉络,记录着城市的情怀。若乘船于这些河上,整个城市的变迁仿佛电影般展现在游客眼前。

苏州河近代曾是上海通往江浙两省的水上运输要道,两岸兴建了许多工业企业,见证了上海的繁荣与发展。直至现代,这些历史建筑构成了苏州河水上游览的天然景观资源。游览苏州河,可以了解上海的过去与未来(图1)。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打造三条黄金旅游集聚带,其中之一就是“苏州河风貌区旅游带”,并提出结合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布局,在普陀、虹口、闸北、黄浦、静安、长宁等区的苏州河岸线新增8个游船码头,在码头周边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

苏州河水上旅游码头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促进苏州河水上旅游功能的开发,也可以进一步发挥苏州河水上航运功能,对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亦有深远作用。对于贯穿几乎半个城市的苏州河,其两岸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开发水上旅游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受流经的多个行政区“各自为政”困扰始终无法协同推进的苏州河旅游有望通过规划统筹布局。




1 项目背景

苏州河和黄浦江作为上海中心城两条主要的景观水系,是上海水上旅游体系中最重要的资源和载体。随着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举办,黄浦江的水上旅游开发已初具雏形,构建了“一主三辅多点”的水上旅游码头体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旅游航线。

苏州河作为上海中心城东西向的主要景观廊道,水上旅游的开发滞后于黄浦江。近年来随着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苏州河水质得到了改善,具备了进行水上旅游开发的条件,同时沿岸建设动态频繁,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景观。目前苏州河水上旅游已开放运营的仅为普陀段水上旅游,其游线内容主要是:旧上海工商业文化寻访、新上海滨水高档住宅区观摩、苏州河桥文化寻踪、红色文化凭吊和苏州河畔建筑文化欣赏。总体而言,现状航线较短,码头设施比较简陋,与周边交通衔接不够畅通。

为了规范苏州河水上旅游的开发,构建合理的旅游码头体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市交通港口局的要求,着手编制《上海市苏州河水上旅游码头布局规划》,力图通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沿岸旅游码头,推进苏州河水上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次规划范围东起苏州河河口,西至外环线,全长20.5km。


2 国际经验借鉴

通过对伦敦、阿姆斯特丹等国外城市水上旅游案例的研究,得到一些国际上在水上旅游开发和码头布局等方面的可借鉴之经验。


(1)码头兼容性强
国外的游船码头一般属于公共设施,大多由政府投资。为确保使用的高效,单个码头除了可停靠游览船、水上巴士,还允许一些私人游艇停靠。这些码头不仅在空间设计上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在运营管理方面也配套针对公共和私人游船的相应规程。

(2)规模遵循现状

国外的游船码头规模大小不等,设计依据包括:游客量、区位、限制条件等。位于市中心的游船码头占地规模一般较小,很多甚至位于防汛墙以外;沿河设置必要的售票亭和等候区即可;其码头形式也以外置式为主,方便游客即到即上。如阿姆斯特丹运河上的游船码头就非常简练,码头布局与各著名景点联系紧密(图2)。而位于市区以外的码头规模适当增大,设有停车场、售卖设施等。




(3)游线设计丰富

游线的多样是国外水上旅游开发中关注的重点,运营商针对不同人群会设计不同主题的观光游线,并配以不同的解说和宣传资料,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伦敦泰晤士河水上旅游路线覆盖了伦敦的主要景点:威斯敏斯特码头、议会两院、政府、伦敦眼、圣保罗大教堂、千禧桥、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贝尔法斯特号战舰、伦敦塔桥、金丝雀码头、皇家海军学院、泰晤士河水闸等(图3)。




3 规划思路与方法

3.1 规划思路

本规划在学习国内外水上旅游码头规划先进经验和分析评估苏州河水上旅游现状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意愿客流量和极限客流量校核得到苏州河水上旅游客流量预测结论,并总结影响水上旅游的相关要素;通过边界条件分析和各区规划意愿综合确定规划年码头布局方案,并运用旅游资源分析框架对规划码头进行综合评价,实施分类指导,最终再结合各区建议以布局规划配以建设指引的形式明确码头的规划控制要求(图4)。




3.2 规划方法

主要的规划方法包括“自上而下”的资源整合和“自下而上”的地方参与。


(1)旅游资源分析

通过对苏州河河口至外环段两岸陆域旅游资源的梳理(图5),包括历史建筑资源(图6)、公共活动中心(图7)、绿地景观资源(图8)、交通换乘设施(图9),并形成苏州河景观影响综合评价体系(表1),经GIS分析判断景点集中影响区域,由此推断出适合旅游码头选址的区域。














通过各专题系统的叠合,在综合评价图上可以看出,旅游资源影响最大的区域为苏州河东段河口至昌平路,其次在莫干山M50、中山公园和华东政法大学、长风生态商务区3个节点处(图10)。




(2)各区参与

沿苏州河各区相关部门均不同程度参与了本次规划决策,包括码头的选址、布局与建设指引等环节。规划首先征询了沿岸各区关于旅游码头的规划意见,除嘉定区外各区均有规划意向,部分区如普陀、长宁已建设了旅游码头。汇总的意向旅游码头共计18处(图11),其中已建6处(分别为虹口港监码头、普陀昌化路码头、梦清园码头、西康路码头、丹巴路码头和长宁朱家浜码头)。



事实上,部分区建设积极性很高,甚至已有成套的建筑方案,例如闸北区的慎余里码头、普陀区的昌化路码头和曹家渡码头等(图12,图13)。故在规划中尽量尊重已有方案,将其关于码头用地边界、内部道路红线以及开放空间等相关设计要求以图则的形式表示。





最后,统筹市、区意见选定几个码头为近期重点建设码头,包括上述的慎余里码头、昌化路码头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00: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4 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对苏州河水上旅游码头进行整体布局,在这个基础上,对每个选定码头的功能配置与相关指标等做规划引导。


4.1 码头选址方案
(1)码头选址

结合现状、边界条件以及各区意向综合决定苏州河水上旅游码头的选址。由于水流、急弯、市政管线等限制因素,静安的蝴蝶湾码头与长宁的虹桥河滨公园码头不具备建设条件,本次选址规划不再考虑该两处选点(表2)。由此,共计16处码头,其中虹口区、黄浦区、静安区各规划1处,闸北区规划3处,长宁区规划4处,普陀区规划6处(图14)。





(2)码头建设条件评价

将苏州河上规划的码头叠合在“苏州河旅游资源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上,得到各码头的评价分值(图15)。



评分较高的码头,也即与历史景观、交通换乘、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功能结合较好的码头基本位于东段,主要为外滩源码头、慎余里码头、四行仓库码头、昌化路码头和中山公园码头。

由于受到建设条件的限制,规划在“苏州河景观影响综合评价体系”的5大因子外增加了“建设条件”因子,以体现“近期可实施”、“现状可建设面积大小”等因素的干预效果。各码头的评价结果(含建设条件)如图16。



在16个规划码头中,慎余里码头、昌化路码头、丹巴路码头综合评价最高,其次为梦清园码头和中山公园码头,天目西路码头和西康路码头分值最低。


(3)码头功能指引

结合游客的需求,未来苏州河水上旅游开发时,可以结合不同停靠区域,设计不同的体验游线。本次规划对各个码头进行功能预判,并提出引导定位。

将“苏州河旅游资源影响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历史建筑旅游资源”、“交通换乘”、“公共活动中心”和“绿地景观”4个因子,分别对应“景点型”、“交通型”、“商业型”、“公园型”,给各个码头赋值,以确定码头的主导功能。部分码头因各因子得分比较平均,特增加“综合型”码头。评价结果如下:

综合型码头3处,分别为慎余里码头、昌化路码头和丹巴路码头;景点型码头4处,包括外滩源码头、梦清园码头等;此外还有中山公园等2处交通型码头,北外滩码头等3处商业型码头和长风公园等4处公园型码头(表3,图17)。






4.2 码头布局建设引导

与黄浦江大尺度的旅游开发不同,苏州河两岸多为已建成的现状,且桥梁密布,可利用的岸线与陆域资源较少。因此,苏州河水上旅游码头的建设应当立足于现状建设条件,合理挖掘潜力,注重可实施性。


(1)功能配置需求

由于苏州河两岸各码头受现状建设条件所限,可建规模不大,应适当分工,结合不同的码头类型,确定承担的工作内容。以下对团队接待、散客接待、运营调度的功能,规划如下:

团队接待码头:依托综合型码头,以昌化路和丹巴路码头为主(慎余里码头陆域面积较小)。规划码头应具备票务、办公、等候、集散、停车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具备散客接待功能。

散客接待码头:依托综合型和交通型码头,以慎余里码头、滨河区码头为主。规划码头应具备票务、等候、集散等设施。

运营调度码头:可结合陆域面积较大的码头设置,如丹巴路码头。规划应具备办公、游船停泊等功能。


(2)规划指标与图则

码头用地面积(控制指标):该指标为上限控制。即码头的地块面积。

建议用地性质(控制指标):即规划建议该地块的使用性质。规划鼓励兼容。

岸线长度(控制指标):该指标为上限控制。主要依据现状水域条件、码头泊位数、周边用地与设施情况设计长度。

泊位数(控制指标):该指标为下限控制。

根据现状水域条件、人流预测、游船规模以及其他实际需求设计泊位数。

功能引导(引导指标):即码头所属类型。

集散广场(引导指标):可结合码头用地或者周边公共绿地设置,无陆域面积的码头可在相邻地块设置或者不设置(仅在人流量较小、泊位数较少的情况下)。规划集散广场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综合型码头或者其他人流量大、泊位数多的码头广场面积相应扩大,如丹巴路码头。

设施设置(引导指标):依据实际情况,可设置管理办公、候船、售票亭、景点简介及指引设施、公厕等辅助设施,以及为游船电瓶充电的固定设施、消防设施等。上述控制指标通过单个码头图则形式作为规划成果的一部分,以落实规划控制要求(图18-21)。




5 结语

国际性大都市都十分注重滨水地带的建设与水上旅游开发,依托水景旅游来展现城市风貌。上海的苏州河不仅仅是本地居民的母亲河,也是外来游客了解并爱上这座城市的重要触媒。在上海旅游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苏州河滨水岸线的文化、休闲、旅游、生活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通过整合苏州河的水系景观、历史风貌、滨水绿地、文化创意和公共活动等内容,苏州河水上旅游有条件打造成为上海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同时成为旅游业内涵式发展的先行试点;积极打造苏州河水上旅游亦能够促进长三角地区水上旅游版图的扩展,构建长三角水上旅游体系的先期工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0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11: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河也就外滩到闸北有的看头,再往西就没什么意思了,除了住宅小区就是绿地。。。还不如大力搞好黄浦江游,浦江两岸都是看点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12: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destined


    该杂志有电子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12: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杂志有电子版的?+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13: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14: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桥都不高吧,要开也可能只能开行小木筏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18: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质不行,再豪华的游艇开在灰色的江水上都没什么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18: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天池
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19: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大风起兮云飞扬


    http://www.supdri.com/index.php?c=channel&a=type&tid=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20: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hspytyz


    谢谢!
    该杂志我以前订过,属于纯学术期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20: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河东段很多桥梁确实太低  尤其是浙江路桥
2010年时苏河西段曾开放过游艇游览线  我曾乘坐过两次,感觉也一般般,毕竟苏州河两岸我都行走过上百次,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目前苏州河最喜欢的还是普陀段,沿岸的绿化非常给力。将来就看闸北苏河湾了,希望能做出真正给力的河滨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20: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时苏州河边的棚户区,现在已经拆了一大半了。
真北路西北侧超大片已经快拆完
强家角桥西北侧拆了好几年,继续耐心等待
凯旋北路西侧在造中山润园
凯旋北路东侧已经是华府樟园了
水岸豪庭西侧一大块正在拆,进度很快
曹杨路桥西南侧万航渡路地块正在收尾  收尾工作持续了快一年了……
东新村光复里地块正在拆,进度很快
苏河湾西块长安路地块已拆完
苏河湾中块大统路、乌镇路、晋元路都在拆迁ING

再过3年,恐怕苏州河边真的就看不到棚户了……
再过10年,苏州河绝对是上海城市黄金带,可超越延安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22: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大风起兮云飞扬

回复 6# kaiser


进入http://www.sgst.cn/

随便注册一个帐号。

如果是需要搜索相关期刊文献资源,进入下方“易文献”。

在搜索栏里或者下方“找文献”搜索栏里输入你要找的论文或者期刊名字。除了《上海城市规划》,还有其他很多文献期刊。但每打开或查看一篇文章,都会有消耗一定的积分(一般一篇文章需要RMB 6元),但在帐号注册时,每个帐号默认赠送200元的万方文献或者400元的CNKI文献。等这些金额用完以后除非继续充值,否则就无法再打开新的文档了。一般来说,重新注册一个帐号就是了。。。



这个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还是挺给力的。


《上海艺术家》杂志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5 05:33 , Processed in 0.04976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